•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基本单位

    • 3.2 超单位

    • 3.3 子单位

    • 3.4 带皮泡沫聚烯烃绝缘

  • 4 符号、代号及产品表示方法

    • 4.1 符号、代号

      • 4.1.1 系列代号     H…………………………市内通

      • 4.1.2 绝缘结构代号     Y…………………………实

      • 4.1.3 护套结构代号     A…………………………挡

      • 4.1.4 缆芯结构特征代号     省略……………………

      • 4.1.5 阻燃结构通信电缆的符号、代号     阻燃结构

      • 4.1.6 外护层代号     553…………………………

    • 4.2 产品表示方法

  • 5 导体

    • 5.1 导体应采用符合GB/T 3953-2009规定的T

    • 5.2 导体的接续应采用银合金焊料和无酸性熔剂钎焊,或者电

    • 5.3 成品电缆上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 6 绝缘

    • 6.1 绝缘材料

    • 6.2 绝缘结构

    • 6.3 绝缘连续性及电气要求

      • 6.3.1 绝缘应连续地挤包在导体上,并具有完整性,绝缘厚

      • 6.3.2 绝缘完整性采用直流火花试验检验,对于实心聚烯烃

    • 6.4 绝缘颜色

    • 6.5 绝绦机械物理性能

  • 7 对线组(以下简称线对)

    • 7.1 由a线和b线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均匀地绞合成线

    • 7.2 对线组绝缘单线颜色采用下列10种颜色:     —

    • 7.3 成品电缆中任意线对的绞合节距在3m长度上所测得的平

  • 8 缆芯

    • 8.1 缆芯的组成

      • 8.1.1 缆芯由若干超单位绞合而成,或者由若干基本单位或

      • 8.1.2 超单位由若干基本单位绞合而成,超单位分为3种:

      • 8.1.3 50对超单位由4个子单位[2×(12+13)]

      • 8.1.4 基本单位由25个线对通过同心式或交叉式绞合而成

      • 8.1.5 必要时,可将若干线对绞合成等效于一个基本单位的

      • 8.1.6 20对及以下电缆应用同心式或交叉式结构,所有线

    • 8.2 缆芯包带

      • 8.2.1 缆芯应包覆非吸湿性绝缘带,并可在外面用非吸湿性

      • 8.2.2 包带应具有足够的隔热性能和机械强度,以防绝缘线

      • 8.2.3 填充式电缆应在缆芯的间隙中及包带外表面均匀连续

      • 8.2.4 隔离式电缆缆芯应采用符合YD/T 723.2-

      • 8.2.5 各种缆芯的推荐结构参见附录B。

  • 9 基本单位内绝缘线芯的色谱

    • 9.1 基本单位绝缘线芯色谱应符合表2规定。

    • 9.2 同心式绞合基本单位线对的排列应按顺层顺序,第1个线

  • 10 基本单位、超单位的扎丝(带)及色谱

    • 10.1 基本单位和超单位应螺旋疏绕不同颜色的非吸湿性扎丝

    • 10.2 任一基本单位(或子单位)缺扎丝(带)的长度币应超

    • 10.3 电缆任意截面上每个超单位中只允许1个基本单位(或

    • 10.4 超单位不允许缺扎丝(带)。

    • 10.5 基本单位及超单位的扎丝(带)色谱应符合表3规定,

  • 11 电缆端别

    • 11.1 除20对及以下电缆外,电缆应分端别。

    • 11.2 面向电缆端头,缆芯的超单位或基本色谱顺序为顺时针

    • 11.3 电缆A端端头应用红色标志,电缆B端端头应用绿色标

  • 12 预备线对和业务线对

    • 12.1 电缆中允许增加预备线对,100对及以上的非隔离式

    • 12.2 预备线对应置于缆芯的空隙中,可以单独放置,也可绞

    • 12.3 预备线对的色谱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预备线对的

    • 12.4 交货时,电缆中合格线对数应不少于标称线对数。不合

    • 12.5 预备线对的各项要求与标称线对相同。

    • 12.6 隔离式电缆也可在缆芯内放置业务线对,其预备线对和

  • 13 铝-聚乙烯粘结护套(挡潮层聚乙烯护套)

    • 13.1 铝-聚乙烯粘结护套结构及完整性

    • 13.2 铝塑复合带

      • 13.2.1 铝塑复合带的铝带标称厚度应不小于0.15mm

      • 13.2.2 缆芯直径大于9.5mm时,铝塑复合带纵包重叠

      • 13.2.3 铝塑复合带可以接续。接续时,应先去除塑性聚合

      • 13.2.4 双面铝塑复合带的性能应符合YD/T 723.

    • 13.3 聚乙烯套

      • 13.3.1 聚乙烯套应采用低密度或中密度聚乙烯,聚乙烯中

      • 13.3.2 聚乙烯套应粘附在铝塑复合带上,二者之间的剥离

      • 13.3.3 聚乙烯套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孔洞、裂缝、凹

      • 13.3.4 成品电缆取下的聚乙烯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

    • 13.4 撕裂绳

      • 13.4.1 根据双方协议,可以在电缆内放置撕裂绳。

      • 13.4.2 撕裂绳应不吸湿,不吸油,连续地贯穿整根电缆,

    • 13.5 吊线

  • 14 外护层

    • 14.1 电缆外护层应符合GB/T 2952.1-2008

    • 14.2 电缆外护层由铠装层和外护套组成,包覆于铝-聚乙烯

    • 14.3 外护套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孔洞、裂缝、凹陷等缺

    • 14.4 53型电缆在铝-聚乙烯粘结护套外纵包一层皱纹钢塑

    • 14.5 钢塑复合带应符合YD/T 723.3-2007的

    • 14.6 53型电缆钢塑复合带与护套间、553型电缆钢带与

    • 14.7 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应相互

  • 15 防蚊电缆结构

    • 15.1 当电缆有防蚁要求时,在电缆的聚乙烯套外挤包一层聚

    • 15.2 防蚁层用聚酰胺和聚烯烃共聚物材料应符合YD/T

  • 16 阻燃电缆结构

  • 17 电气性能

    • 17.1 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电缆的电气

    • 17.2 当任意线对组合的远端串音防卫度小于58 db/k

    • 17.3 对有超单位的电缆,单线对功率和应在该超单位内线序

    • 17.4 电缆线对允许电气参数变异,直流电阻不平衡及线对与

    • 17.5 表6和表7中几个电气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    

  • 18 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

  • 19 环保性能

  • 20 交货长度

    • 20.1 电缆的交货长度应符合表9规定。允许以100m以上

    • 20.2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按协议规定的长度及偏差交货。

  • 21 试验方法

    • 21.1 绝绿线芯直流火花试验应接GB/T 3048.9-

    • 21.2 绝缘线芯颜色迁移试验应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 21.3 绝缘在空气箱热老化后耐卷绕性能试验应接GB/T

    • 21.4 绝缘低温卷绕试验应按GB/T 2951.14-2

    • 21.5 绝缘抗压缩性能试验应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

    • 21.6 绝缘热收缩性试验应按GB/T 2951.13-2

    • 21.7 绝缘抗张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应按GB/T 2951.

    • 21.8 铝带与聚乙烯套之间剥离强度试验应按附录E规定的方

    • 21.9 铝-聚乙烯粘结护套完整性的试验方法:电缆应进行火

    • 21.10 聚乙烯套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试验应按GB/T 29

    • 21.11 聚乙烯套最小厚度测量应按GB/T 11327.

    • 21.12 电缆最大外径测量应按GB/T 2951.11-

    • 21.13 聚乙烯护套的热收缩率试验应按GB/T 2951

    • 21.14 成品电缆的低温弯曲性能试验应按附录F规定的方法

    • 21.15 聚乙烯护套的断裂伸长率和抗张强度试验应按C8/

    • 21.16 聚乙烯护套的碳黑含量试验应按GB/T 2951

    • 21.17 填充式电缆的滴流试验应接GB/T 7424.2

    • 21.18 填充式电缆的渗水试验应按GB/T 7424.2

    • 21.19 单根垂直燃烧试验应按GR/T 18380.12

    • 21.20 烟密度试验应按GB/T 17651-1998规

    • 21.21 腐蚀性试验应按GB/T 17650.2-199

    • 21.22 电缆其他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GB/T 13849

  • 22 检验规划

    • 22.1 总则

    • 22.2 出厂检验规则

      • 22.2.1 对单位产品(以下简称盘)而言,出厂检验分为全

      • 22.2.2 出厂检验中,当规定数量的绝缘线芯或线对某项性

      • 22.2.3 实施抽检时,应在一个检验批的制造长度电缆中随

      • 22.2.4 出厂检验抽检不合格时,允许另取加倍数量的盘进

    • 22.3 型式检验规则

      • 22.3.1 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 22.3.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 22.3.3 实施22.3.2中列项c)规定的型式检验时,

      • 22.3.4 型式检验项目及检验规定见表12规定。 表12

      • 22.3.5 在型式检验中对于平均值不合格以及变异的处理办

      • 22.3.6 具有自动检测设备的制造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 23 标志、包装

    • 23.1 标志

      • 23.1.1 电缆外表面上应印有制造厂名或其代号、制造年份

      • 23.1.2 电缆外表面上应印有白色能永久辨认的清晰长度标

    • 23.2 包装

      • 23.2.1 电缆应整齐地绕在盘上交货,电缆盘应符合JB/

      • 23.2.2 用于管道敷设直径大于35mm的电缆,可根据用

      • 23.2.3 电缆盘上应标明:     a) 制造厂名称;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C.1 适用范围

    • C.2 试验设备

    • C.3 试验制备

      • C.3.1 对于各种型号电缆,将未接触过填充混合物的非白色

      • C.3.2 对于填充式电缆。取未接触过填充混合物的非白色绝

    • C.4 试验步骤

      • C.4.1 对于各种型号电缆,将C.3.11规定的试样放入

      • C.4.2 对于填充式电缆,将C.3.2规定的试样浸入填充

    • C.5 试验结果

  • 附录D

    • D.1 适用范围

    • D.2 试验设备

    • D.3 试样制备

    • D.4 试验步骤

      • D.4.1 将3段试样在温度为65℃±2℃的电热空气箱中持

      • D.4.2 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将每段试样仔细拨去护套,

      • D.4.3 从缆芯中取出线对,仔细分开,清洗填充物(若有)

      • D.4.4 将扭绞好的线对中间50mm部分放在平行的硬金属

      • D.4.5 在剥去绝缘一端的两导体之间串联接入1.5V的直

    • D.5 试验结果

  • 附录E

    • E.1 试用范围

    • E.2 试验设备

    • E.3 试样制备

      • E.3.1 用冲头在护套上冲出3个长150mm,宽15mm

      • E.3.2 在护套上铝带重叠部分截取3个长150mm,宽1

      • E.3.3 当电缆周长不足45mm时,试样宽度为电缆周长的

    • E.4 试验步骤

      • E.4.1 对不含重叠部分的试样,从试片的一端分离出约50

      • E.4.2 将分离出的铝带夹于拉力机的上夹头中,聚乙烯套部

      • E.4.3 使拉力机的夹头以100mm/min±5mm/m

      • E.4.4 6个试片分别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 E.5 试验结果

      • E.5.1 将每隔8s记录的每个试样的数据进行平均,求得每

      • E.5.2 每个试样的平均剥离力除以试样的宽度,即得试样的

  • 附录F

    • F.1 适用范围

    • F.2 试验设备

    •  F.3 试样制备

    • F.4 试验步骤

      • F.4.1 准备好的试样应放在低温箱内,在(-20±2)℃

      • F.4.2 将样品屏蔽重叠部分向外,绕着一根芯轴弯曲180

      • F.4.3 芯轴的直径应符合表F.1规定。 表F.1 低温

      • F.4.4 先将电缆温度回升至室温,再逐层检查电缆的护套、

    • F.5 试验结果

收藏 相似条文

1 范围

    GB/T 13849的本部分规定了铜芯聚烯烃绝缘挡潮层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的结构、机械物理性能及电气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部分适用于铜芯聚烯烃绝缘挡潮层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的制造、验收及使用。
    本部分规定的电缆可用于传输音频信号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2B+D速率及以下的数字信号,也可用于传输2048kbit/s的数字信号或150kHz以下的模拟信号。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传输2048kbit/s以上的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