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确保质量、技术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

    • 1.0.3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

    • 1.0.4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 1.0.5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

    • 1.0.6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

  • 2 术 语

    • 2.0.1 胶凝材料 cementitious mater

    • 2.0.2 水胶比 water to binder rat

    • 2.0.3 可操作时间 operational time

    • 2.0.4 涂膜抗渗性 impermeability of

    • 2.0.5 涂膜耐水性 water resistance

    • 2.0.6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polymer cemen

    • 2.0.7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self-adhesi

    • 2.0.8 预铺反粘法 pre-applied full

    • 2.0.9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elf—adbe

    • 2.0.10 暗钉圈 concealed nail was

    • 2.0.11 无钉铺设 non—nails layouts

    • 2.0.12 背衬材料 backing material

    • 2.0.13 预注浆 pre—grouting 工程开挖前

    • 2.0.14 衬砌前围岩注浆 surrounding gr

    • 2.0.15 回填注浆 back—fill groutin

    • 2.0.16 衬砌后围岩注浆 surrounding gr

    • 2.0.17 凝胶时间 gel time 浆液自配制或混合

    • 2.0.18 复合管片 composite segment

    • 2.0.19 密封垫 gasket 由工厂加工预制,在现场

    • 2.0.20 螺孔密封圈 bo1t hole sealin

  • 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1.1 地下工程应进行防水设计,并应做到定级准确、方案

      • 3.1.2 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应根据工程规划、结构设计、材料

      • 3.1.3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地表水、地下水、毛细

      • 3.1.4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

      • 3.1.5 地下工程的变形缝(诱导缝)、施工缝、后浇带、穿

      • 3.1.6 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风井等

      • 3.1.7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要搜集

      • 3.1.8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防水等

    • 3.2 防水等级

      • 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

      • 3.2.2 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的重

    • 3.3 防水设防要求

      • 3.3.1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应根据使用功能、使用年

      • 3.3.2 处于侵蚀性介质中的工程,应采用耐侵蚀的防水混凝

      • 3.3.3 处于冻融侵蚀环境中的地下工程,其混凝土抗冻融循

      • 3.3.4 结构刚度较差或受振动作用的工程,宜采用延伸率较

  • 4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

    • 4.1 防水混凝土

      • 4.1.1 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

      • 4.1.2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

      • 4.1.3 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并应根据地下工程

      • 4.1.4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4的

      • 4.1.5 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处于侵蚀性

      • 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

      • 4.1.7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

      • 4.1.8 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

      • 4. 1. 9 防水混凝土选用矿物掺合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4.1.10 用于防水混凝土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1.11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

      • 4.1.12 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

      • 4.1.13 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抗裂需要掺入合成纤维或钢

      • 4.1.14 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0当量)

      • 4.1.15 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

      • 4.1.16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胶

      • 4.1.17 防水混凝土配料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其计量允许

      • 4.1.18 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4.1.19 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

      • 4.1.20 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模板应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 4.1.21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

      • 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

      • 4.1.23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

      • 4.1.24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

      • 4.1.25 施工缝防水构造形式宜按图4.1.25—1、4

      • 4.1.26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

      • 4.1.27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1.28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

      • 4.1.29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

      • 4.1.30 防水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 水泥砂浆防水层

      • 4.2.1 防水砂浆应包括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掺外加剂或掺

      • 4.2.2 水泥砂浆防水层可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

      • 4.2.3 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在基础垫层、初期支护、围护结构

      • 4.2.4 水泥砂浆的品种和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防水工程要求确

      • 4.2.5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厚度单层施工宜为6~8mm,

      • 4.2.6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基层混凝土强度或砌体用的砂浆强

      • 4.2.7 用于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8 防水砂浆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2.8的要求。 表

      • 4.2.9 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清洁,并应充分湿润、无明

      • 4.2.10 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采用与防水层相同的防

      • 4.2.11 施工前应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

      • 4.2.12 防水砂浆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法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

      • 4.2.13 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分层铺抹或喷射,铺抹时应压实

      • 4.2.14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拌合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 4.2.15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粘合,每层宜连续施工

      • 4.2.16 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得在雨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

      • 4.2.17 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

    • 4.3 卷材防水层

      • 4.3.1 卷材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处在地下水环境,且受侵蚀性

      • 4.3.2 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

      • 4.3.3 卷材防水层用于建筑物地下室时,应铺设在结构底板

      • 4.3.4 防水卷材的品种规格和层数,应根据地下工程防水等

      • 4.3.5 卷材防水层的卷材品种可按表4.3.5选用,并应

      • 4.3.6 卷材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表4.3.6的规定。 表

      • 4.3.7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

      • 4.3.8 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

      • 4.3.9 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

      • 4.3.10 粘贴各类防水卷材应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材

      • 4.3.11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粘

      • 4.3.12 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

      • 4.3.13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

      • 4.3. 14 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表4.3

      • 4.3.15 防水卷材施工前,基面应干净、干燥,并应涂刷基

      • 4.3.16 铺贴各类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铺设

      • 4.3.17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

      • 4.3.18 铺贴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19 铺贴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应采用冷粘法施工,并

      • 4.3.20 铺贴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接缝采用焊接法施工时,

      • 4.3.21 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22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宜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

      • 4.3.23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

      • 4.3.24 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

      • 4.3.25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

    • 4.4 涂料防水层

      • 4.4.1 涂料防水层应包括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无

      • 4.4.2 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

      • 4.4.3 防水涂料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潮湿基

      • 4.4.4 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

      • 4.4.5 防水涂料宜采用外防外涂或外防内涂(图4. 4.

      • 4.4.6 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厚度不得小于3

      • 4.4.7 涂料防水层所选用的涂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4.4.8 无机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8—1的

      • 4.4.9 无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干净、平整、无浮浆和明显

      • 4.4.10 有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基本子燥,不应有气孔、

      • 4.4.11 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

      • 4.4.12 防水涂料的配制应按涂料的技术要求进行。

      • 4.4.13 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

      • 4.4.14 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

      • 4.4.15 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

    • 4.5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 4.5.1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受水压、侵蚀性介质或

      • 4.5.2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宜铺设在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和

      • 4.5.3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宜在初期支护结构趋于基本稳定后

      • 4.5.4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应由塑料防水板与缓冲层组成。

      • 4.5.5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可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

      • 4.5.6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应牢固地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的

      • 4.5.7 塑料防水板可选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沥

      • 4.5.8 塑料防水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幅宽宜为2~4

      • 4.5.9 缓冲层宜采用无纺布或聚乙烯泡沫塑料,缓冲层材料

      • 4.5.11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的基面应平整、无尖锐突出物;

      • 4.5.12 铺设塑料防水板前应先铺缓冲层,缓冲层应采用暗

      • 4.5.13 塑料防水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铺设塑

      • 4.5.14 接缝焊接时,塑料板的搭接层数不得超过三层。

      • 4.5.15 塑料防水板铺设时应少留或不留接头,当留设接头

      • 4.5.16 铺设塑料防水板时,不应绷得太紧,宜根据基面的

      • 4.5.17 防水板的铺设应超前混凝土施工,超前距离宜为5

      • 4.5.18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绑

      • 4.5.19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 4.6 金属防水层

      • 4.6.1 金属防水层可用于长期浸水、水压较大的水工及过水

      • 4.6.2 金属板的拼接应采用焊接,拼接焊缝应严密。竖向金

      • 4.6.3 主体结构内侧设置金属防水层时,金属板应与结构内

      • 4.6.4 主体结构外侧设置金属防水层时,金属板应焊在混凝

      • 4.6.5 金属板防水层应用临时支撑加固。金属板防水层底板

      • 4.6.6 金属板防水层如先焊成箱体,再整体吊装就位时,应

      • 4.6.7 金属板防水层应采取防锈措施。

    • 4.7 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

      • 4.7.1 膨润土防水材料包括膨润土防水毯和膨润土防水板及

      • 4.7.2 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应用于pH值为4~10的地

      • 4.7.3 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应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

      • 4.7.4 铺设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的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 4.7.5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直径不小于30mm的圆弧或3

      • 4.7.6 变形缝、后浇带等接缝部位应设置宽度不小于500

      • 4.7.7 穿墙管件部位宜采用膨润土橡胶止水条、膨润土密封

      • 4.7.8 膨润土防水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膨润土防水

      • 4.7.9 膨润土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7.9的要

      • 4.7.10 基层应坚实、清洁,不得有明水和积水。平整度应

      • 4.7.11 膨润土防水材料应采用水泥钉和垫片固定。立面和

      • 4.7.12 膨润土防水毯的织布面应与结构外表面或底板垫层

      • 4.7.13 膨润土防水材料应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应大

      • 4.7.14 立面和斜面铺设膨润土防水材料时,应上层压着下

      • 4.7.15 膨润土防水材料分段铺设时,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 4.7.16 甩槎与下幅防水材料连接时,应将收口压板、临时

      • 4.7.17 膨润土防水材料的永久收口部位应用收口压条和水

      • 4.7.18 膨润土防水材料与其他防水材料过渡时,过渡搭接

      • 4.7.19 破损部位应采用与防水层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补

    • 4.8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防水

      • 4.8.1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

      • 4.8.2 种植土与周边自然土体不相连,且高于周边地坪时,

      • 4.8.3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种植

      • 4.8.4 地下室顶板面积较大时,应设计蓄水装置;寒冷地区

      • 4.8.5 种植顶板防水设计应包括主体结构防水、管线、花池

      • 4.8.6 地下室顶板为车道或硬铺地面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

      • 4.8.7 少雨地区的地下工程顶板种植土宜与大于1/2周边

      • 4.8.8 种植土中的积水宜通过盲沟排至周边土体或建筑排水

      • 4.8.9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排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4.8.10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防水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4.8.11 已建地下工程顶板的绿化改造应经结构验算,在安

      • 4.8.12 种植顶板应根据原有结构体系合理布置绿化。

      • 4.8.13 原有建筑不能满足绿化防水要求时,应进行防水改

      • 4.8.14 防水层下不得埋设水平管线。垂直穿越的管线应预

      • 4.8.15 变形缝应作为种植分区边界,不得跨缝种植。

      • 4.8.16 种植顶板的泛水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泛水

      • 4.8.17 泛水部位、水落口及穿顶板管道四周宜设置200

  • 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 5.1 变 形 缝

      • 5.1.1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

      • 5.1.2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

      •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

      • 5.1.5 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

      • 5.1.6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

      • 5.1.7 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中埋式止水带可采

      • 5.1.8 变形缝用橡胶止水带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1 8

      • 5.1.9 密封材料应采用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不同模量

      • 5.1.10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水带

      • 5.1.11 安设于结构内侧的可卸式止水带施工时应符合下列

      • 5.1.12 变形缝与施工缝均用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时,

      • 5.1.13 密封材料嵌填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缝

      • 5.1.14 在缝表面粘贴卷材或涂刷涂料前,应在缝上设置隔

    • 5.2 后 浇 带

      • 5.2.1 后浇带宜用于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

      • 5.2.2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

      • 5.2.3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

      • 5.2.4 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其间距和位

      • 5.2.5 后浇带两侧可做成平直缝或阶梯缝,其防水构造形式

      • 5.2.6 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后

      • 5.2.7 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砂、石、拌合水及外加

      • 5.2.8 混凝土膨胀剂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2.8的要求

      • 5.2.9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1.

      • 5.2.10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

      • 5.2.11 后浇带两侧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1.2

      • 5.2.12 采用膨胀剂拌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应按配合比准

      • 5.2.13 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

      • 5.2.14 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应局部

    • 5.3 穿墙管(盒)

      • 5.3.1 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

      • 5.3.2 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 5.3.3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

      • 5.3.4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

      • 5.3.5 穿墙管防水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金属止水

      • 5. 3.6 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并应采用穿墙盒方

      • 5.3.7 当工程有防护要求时,穿墙管除应采取防水措施外,

      • 5.3.8 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应采取防止回填时将管体损

    • 5.4 埋 设 件

      • 5.4.1 结构上的埋设件应采用预埋或预留孔(槽)等。

      • 5.4.2 埋没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

      • 5.4.3 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

    • 5.5 预留通道接头

      • 5.5.1 预留通道接头处的最大沉降差值不得大于30mm。

      • 5.5.2 预留通道接头应采取变形缝防水构造形式(图5.5

      • 5.5.3 预留通道接头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

    • 5.6 桩 头

      • 5.6.1 桩头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头所用防水

      • 5.6.2 桩头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设计要求

      • 5.6.3 桩头防水构造形式应符合图5.6.3—1和5.6

    • 5.7 孔 口

      • 5.7.1 地下工程通向地面的各种孔口应采取防地面水倒灌的

      • 5.7.2 窗井的底部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窗并的底板和墙

      • 5.7.3 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窗井应

      • 5.7.4 无论地下水位高低,窗台下部的墙体和底板应做防水

      • 5.7.5 窗井内的底板,应低于窗下缘300mm。窗井墙高

      • 5.7.6 通风口应与窗井同样处理,竖井窗下缘离室外地面高

    • 5.8 坑、 池

      • 5.8.1 坑、池、储水库宜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内部应

      • 5.8.2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应相应降低,并应使

  • 6 地下工程排水

    • 6.1 一般规定

      • 6.1.1 制定地下工程防水方案时,应根据工程情况选用合理

      • 6.1.2 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应采用自流排水法。无

      • 6.1.3 隧道、坑道工程应采用贴壁式衬砌,对防水防潮要求

    • 6.2 设 计

      • 6.2.1 地下工程的排水应形成汇集、流径和排出等完整的排

      • 6.2.2 地下工程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保护

      • 6.2.3 地下工程采用渗排水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

      • 6.2.4 盲沟排水宜用于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地下水量不大

      • 6.2.5 盲沟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将基坑开挖时的

      • 6.2.6 盲管排水宜用于隧道结构贴壁式衬砌、复合式衬砌结

      • 6.2.7 环向排水盲沟(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6.2.8 纵向排水盲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盲管

      • 6.2.9 横向导水管宜采用带孔混凝土管或硬质塑料管,其设

      • 6.2.10 排水明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明沟

      • 6.2.11 中心排水盲沟(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2.12 贴壁式衬砌围岩渗水,可通过盲沟(管)、暗沟导

      • 6.2.13 离壁式衬砌的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岩稳

      • 6.2.14 衬套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衬套外形应有利

    • 6.3 材 料

      • 6.3.1 环、纵向盲沟(管)宜采用塑料丝盲沟,其规格、性

      • 6.3.2 中心盲沟(管)宜采用预制无砂混凝土管,强度不应

      • 6.3.3 塑料排水板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塑料

    • 6.4 施 工

      • 6.4.1 纵向盲沟铺设前,应将基坑底铲平,并应按设计要求

      • 6.4.2 集水管应放置在过滤层中间。

      • 6.4.3 盲管应采用塑料(无纺布)带、水泥钉等固定在基层

      • 6.4.4 环向盲管宜整条铺设,需要有接头时,宜采用与盲管

      • 6.4.5 铺设于贴壁式衬砌、复合式衬砌隧道或坑道中的盲沟

      • 6.4.6 无砂混凝土管连接时,可采用套接或插接,连接应牢

      • 6.4.7 隧道或坑道内的排水明沟及离壁式衬砌夹层内的排水

      • 6.4.8 不同沟、槽、管应连接牢固,必要时可外加无纺布包

  • 7 注浆防水

    • 7.1 一般规定

      • 7.1.1 注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并应

      • 7.1.2 注浆施工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 工程地质纵横剖

      • 7.1.3 注浆实施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注浆前先施作

      • 7.1.4 在岩溶发育地区,注浆防水应从探测、方案、机具、

    • 7.2 设 计

      • 7.2.1 预注浆钻孔的注浆孔数、布孔方式及钻孔角度等注浆

      • 7.2. 2 预注浆的段长,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7.2.3 衬砌前围岩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浆深度宜

      • 7.2.4 回填注浆孔的孔径,不宜小于40mm;间距宜为5

      • 7.2.5 衬砌后围岩注浆钻孔深入围岩不应大于lm,孔径不

      • 7.2.6 岩石地层预注浆或衬砌后围岩注浆的压力,应大于静

      • 7.2.7 衬砌内注浆钻孔应根据衬砌渗漏水情况布置,孔深宜

    • 7.3 材 料

      • 7.3.1 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原料来源广,价格

      • 7.3.2 注浆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

      • 7.3.3 水泥类浆液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浆液材料应

    • 7.4 施 工

      • 7.4.1 注浆孔数量、布置间距、钻孔深度除应符合设计要求

      • 7.4.2 岩石地层或衬砌内注浆前,应将钻孔冲洗干净。

      • 7.4.3 注浆前,应进行测定注浆孔吸水率和地层吸浆速度等

      • 7.4.4 回填注浆时,对岩石破碎、渗漏水量较大的地段,宜

      • 7.4.5 回填注浆、衬砌后围岩注浆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

      • 7.4.6 注浆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当发生围岩或衬砌变形、堵

      • 7.4.7 单孔注浆结束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注

      • 7.4.8 预注浆和衬砌后围岩注浆结束前,应在分析资料的基

      • 7.4.9 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孔及检查孔封填密实。

  • 8 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

    • 8.1 盾构法隧道

      • 8.1.1 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复合管

      • 8.1.2 不同防水等级盾构隧道衬砌防水措施应符合表8.1

      • 8.1.3 钢筋混凝土管片应采用高精度钢模制作,钢模宽度及

      • 8.1.4 管片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本规范表4.1.

      • 8.1.5 管片应至少设置一道密封垫沟槽。接缝密封垫宜选择

      • 8.1.6 管片接缝密封垫应被完全压入密封垫沟槽内,密封垫

      • 8.1.7 螺孔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片肋腔的螺孔口

      • 8.1.8 嵌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管片内侧环纵向

      • 8.1.9 复合式衬砌的内层衬砌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外层管片

      • 8.1.10 管片外防水涂料宜采用环氧或改性环氧涂料等封闭

      • 8.1.11 竖井与隧道结合处,可用刚性接头,但接缝宜采用

      • 8.1.12 盾构隧道的连接通道及其与隧道接缝的防水应符合

    • 8.2 沉 井

      • 8.2.1 沉井主体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分段制作时,施工

      • 8.2.2 沉井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1.25条的

      • 8.2.3 沉井的干封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水位应降

      • 8.2.4 沉井水下封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下封底宜采

      • 8.2.5 当沉井与位于不透水层内的地下工程连接时,应先封

    • 8.3 地下连续墙

      • 8.3.1 地下连续墙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划分单元槽段

      • 8.3.2 地下连续墙用作主体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3.3 地下连续墙与内衬构成的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

      • 8.3.4 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并与内衬墙构成叠合结构时,其

    • 8.4 逆筑结构

      • 8.4.1 直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的逆筑结构,应符合本规

      • 8.4.2 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防水混凝土内衬的复合式逆筑结构

      • 8.4.3 采用桩基支护逆筑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5 锚喷支护

      • 8.5.1 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

      • 8.5.2 锚喷支护用作工程内衬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5.3 锚喷支护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一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

      • 8.5.4 锚喷支护、塑料防水板、防水混凝土内衬的复合式衬

  • 9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

    • 9.1 一般规定

      • 9.1.1 渗漏水治理前应掌握工程原防水、排水系统的设计、

      • 9.1.2 渗漏水治理施工时应按先顶(拱)后墙而后底板的顺

      • 9.1.3 有降水和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治理前应做好降水、

      • 9.1.4 治理过程中应选用无毒、低污染的材料。

      • 9.1.5 治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劳动保护应符合有关安全施

      • 9.1.6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应由防水专业设计人员和有防

    • 9.2 方案设计

      • 9.2.1 渗漏水治理方案设计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 原设

      • 9.2.2 大面积严重渗漏水可采取下列措施: 1 衬砌后和

      • 9.2.3 大面积轻微渗漏水和漏水点,可先采用速凝材料堵水

      • 9.2.4 渗漏水较大的裂缝,宜采用钻斜孔法或凿缝法注浆处

      • 9.2.5 结构仍在变形、未稳定的裂缝,应待结构稳定后再进

      • 9.2.6 需要补强的渗漏水部位,应选用强度较高的注浆材料

      • 9.2.7 锚喷支护工程渗漏水部位,可采用引水带或导管排水

      • 9.2.8 细部构造部位渗漏水处理可采取下列措施: 1 变

    • 9.3 治理材料

      • 9.3.1 衬砌后注浆宜选用特种水泥浆,掺有膨润土、粉煤灰

      • 9.3.2 工程结构注浆宜选用水泥类浆液,有补强要求时可选

      • 9.3.3 防水抹面材料宜选用掺各种外加剂、防水剂、聚合物

      • 9.3.4 防水涂料宜选用与基面粘结强度高和抗渗性好的材料。

      • 9.3.5 导水、排水材料宜选用排水板、金属排水槽或渗水盲

      • 9.3.6 密封材料宜选用硅酮、聚硫橡胶类、聚氨酯类等柔性

    • 9.4 施 工

      • 9.4.1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施工应按制订的方案进行。

      • 9.4.2 治理过程中应严格每道i序的操作,上道工序未经验

      • 9.4. 3 治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治理效果,并应做好隐蔽施

      • 9.4.4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除应做好防水措施外,尚应采取

      • 9.4.5 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质量应符合设

  • 10 其他规定

    • 10.0.1 地下工程与城市给、排水管道的水平距离宜大于2

    • 10.0.2 地下工程在施工期间对工程周围的地表水,应采取

    • 10.0.3 地下工程雨季进行防水混凝土和其他防水层施工时

    • 10.0.4 明挖法地下工程的结构自重应大于静水压力造成的

    • 10.0.5 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0.6 明挖法地下工程的混凝土和防水层的保护层验收合

    • 10.0.7 地下工程上的地面建筑物周围应做散水,宽度不宜

    • 10.0.8 地下工程建成后,其地面应进行整修,地质勘察和

  • 附录A 安全与环境保护

    • A.0.1 防水工程中不得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

    • A.0.2 当配制和使用有毒材料时,现场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 A.0.3 有毒材料和挥发性材料应密封贮存,妥善保管和处理

    • A.0.4 使用易燃材料时,应严禁烟火。

    • A.0.5 使用有毒材料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享受劳保福利和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