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 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最大直流电流 maximum direct

    • 3.2     2h过载直流电流 2h overload

    • 3.3     短时过载(过负荷)直流电流 short t

    • 3.4     额定直流电流 rated direct c

    • 3.5     最大理想空载直流电压 maximum id

    • 3.6     额定直流电压 rated direct v

    • 3.7     额定直流功率 rated direct p

    • 3.8     晶闸管电子单元 thyristor ele

    • 3.9     额定结温 rated junction t

  • 4 符号和缩略语

    • 4.1 符 号

    • 4.2 缩略语

  • 5 产品型号及基本参数等级

    • 5.1 产品型号     推荐采用GB/T 3859.1中

    • 5.2 直流电压额定值等级     额定直流电压值(kV)

    • 5.3 直流电流额定值等级     额定直流电流值(A)推

  • 6 技术要求

    • 6.1 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 6.1.1 地震条件     阀设计应考虑换流站站址的地震

      • 6.1.2 阀的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包括以下方面:

      • 6.1.3 VBE(或VCU)的环境条件     VBE(

    • 6.2 特殊使用条件

    • 6.3 阀电联结型式

      • 6.3.1 12脉动换流器和6脉动换流器     高压直流

      • 6.3.2 12脉动换流器单线图     12脉动换流器单

      • 6.3.3 单阀     单阀由若干个晶闸管组件或阀段串联

      • 6.3.4 晶闸管组件     晶闸管组件由一个或若干个电

      • 6.3.5 晶闸管级     晶闸管级的简图见图4。

      • 6.3.6 晶闸管     阀中可采用两种类型的晶闸管,即

    • 6.4 阀设计

      • 6.4.1 一般要求和基本技术参数     阀的设计应满足

      • 6.4.2 机械性能     包括以下方面:     ——

      • 6.4.3 电气性能     6.4.3.1 阀的暂态过电

      • 6.4.4 冗余度     在单阀中,除了耐受规定试验电压

  • 7 阀电压的确定

    • 7.1 单阀串联最小晶闸管级数nmin的确定

      •     7.1.1 电压耐受能力         为确定串

      •     7.1.2 电压分布系数kd         由于

      •     7.1.3 设计余量系数kdm         为

      •     7.1.4 单阀串联最小晶闸管级数nmin    

    • 7.2 阀晶闸管级冗余数Nr的确定     晶闸管级冗余数

  • 8 阀电流的确定

    • 8.1 2h和短时过载电流     2h和短时过载电流取决

    • 8.2 阀暂态过电流     在故障情况下,阀应具有一定的

  • 9 阻尼回路的确定

  • 10 阀电抗器的确定

  • 11 阀损耗的确定

    • 11.1 阀损耗的计算     阀损耗由晶闸管的损耗和阀内

    • 11.2 晶闸管结温的计算

      •     11.2.1 稳态结温     稳态结温由式(6)

      •     11.2.2 瞬态(暂态)结温     瞬态(暂态

  • 12 阀冷却系统

  • 13 设计优化

  • 14 防火设计

  • 15 机械结构设计

  • 16 TEU控制和保护设计

  • 17 避雷器设计

  • 18 VBE(或VCU)设计

  • 19 阀监视(TM)设计

    • 19.1 监视功能     应提供对晶闸管级监视的功能,以

    • 19.2 报警或跳闸功能     在任何一个单阀中任一晶闸

  • 20 试 验

  • 21 铭 牌

收藏 相似条文

1 范 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高压直流输电用晶闸管阀(以下简称阀)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水冷却、空气绝缘及户内安装的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