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规范和统一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技术要求,发

    •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

    • 1.0.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

  • 2 术语、符号和代号

    • 2.1 术 语

      • 2.1.1 地球物理探测 geophysical expl

      • 2.1.2 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engineering ge

      • 2.1.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urban engine

      • 2.1.4 电阻率法 resistivity method

      • 2.1.5 高密度电阻率法 multielectrode

      • 2.1.6 电磁测深法 electromagnetic s

      • 2.1.7 瞬变电磁法 transient electro

      • 2.1.8 探地雷达法 ground penetratin

      • 2.1.9 核磁共振法 nuclear magnetic

      • 2.1.10 脉冲矩 pulse moment     核

      • 2.1.11 面波法 surface wave explo

      • 2.1.12 微动勘探法 microtremor expl

      • 2.1.13 地球物理CT技术 geophysical c

      • 2.1.14 射线正交性 ray orthogonalit

      • 2.1.15 射线密度 ray density     弹

      • 2.1.16 TVG增益曲线 time vohage-ga

      • 2.1.17 基桩动测 pile dynamic test

      • 2.1.18 高精度磁法 high accurate ma

      • 2.1.19 高精度重力法 high accurate g

      • 2.1.20 温度测量法 temperature meas

      • 2.1.21 红外热像法 infrared thermog

      • 2.1.22 大体积混凝土 large volume co

      • 2.1.23 放射性测量法 radioactive sur

      • 2.1.24 井中探测法 borehole geophys

      • 2.1.25 管波探测法 tube wave detect

    • 2.2 符 号

    • 2.3 代 号

  • 3 基本规定

    • 3.0.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具备下列条件:     

    • 3.0.2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0.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方法选择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 3.0.4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程序宜包括接受任务、工

    • 3.0.5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接受任务应签订合同书,明确

    • 3.0.6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准备应包括资料收集、

    • 3.0.7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设计书或工作方案应包括

    • 3.0.8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3.0.9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测线起讫点、基点、转折

    • 3.0.10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3.0.1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设备及其附件应满足性

    • 3.0.12 各种探测仪器应正确操作和使用,并应由具备相应

    • 3.0.1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按技术设计书或探测方案

    • 3.0.14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原始记录应齐全完整、数

    • 3.0.15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3.0.16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 3.0.17 当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原始数据经质量检查不合

    • 3.0.18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处理不得使用未经检查

    • 3.0.19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解释应在分析各项物性

    • 3.0.20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宜采取相应的综合探查手段

    • 3.0.2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作业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4 直流电法

    • 4.1 一般规定

      • 4.1.1 直流电法应根据探测要求和应用条件,按本标准附录

      • 4.1.2 直流电法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4.1.3 电性参数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一

      • 4.1.4 直流电法的现场工作和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 4.1.5 重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复观测

      • 4.1.6 自检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检观测

      • 4.1.7 当现场发现漏电时,应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按序返回

      • 4.1.8 直流电法应采用重复观测方式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

      • 4.1.9 质量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因地表

      • 4.1.10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 自然电场法

      • 4.2.1 自然电场法可用于地下水流向探测、含水层划分、污

      • 4.2.2 自然电场法的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3 自然电场法的观测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采用电位

      • 4.2.4 正式施测前,宜布设控制剖面;布设测网时,应按工

      • 4.2.5 当现场观测发现曲线的异常段、突变点、可疑点时,

      • 4.2.6 自然电场法的电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7 自然电场法的电极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8 自然电场法可采用平均绝对误差进行质量评价,原观

      • 4.2.9 自然电场法应按任务要求编绘自然电场异常曲线图及

    • 4.3 充电法

      • 4.3.1 充电法可用于探测地下低电阻体的平面展布、地下水

      • 4.3.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目标体应

      • 4.3.3 充电法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电位法或梯度法测量方式

      • 4.3.4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供电

      • 4.3.5 测定地下水流向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3.6 探测低阻体时宜在低阻体范围内加密测点。基坑渗漏

      • 4.3.7 充电法的重复观测可改变电流,但不得改变接地位置

      • 4.3.8 质量评价的最大均方误差δM不得大于5.0%,并

      • 4.3.9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绘

    • 4.4 电剖面法

      • 4.4.1 电剖面法可用于研究地下地电断面横向电阻率变化,

      • 4.4.2 电剖面法应根据探测要求和工作条件,按本标准附录

      • 4.4.3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布设多

      • 4.4.4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间梯度

      • 4.4.5 电剖面法的质量检查量不得少于10%,质量评价应

      • 4.4.6 每天现场工作结束后,应将原始记录妥善保管,并应

      • 4.4.7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

    • 4.5 电测深法

      • 4.5.1 电测深法可用于划分地层,探查地下断层、裂隙发育

      • 4.5.2 电测深法应根据任务要求和工作条件,按本标准附录

      • 4.5.3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点间距

      • 4.5.4 电极距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

      • 4.5.5 现场作业遇障碍物时,可在1/2线(点)间距的范

      • 4.5.6 布置测站应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施。工

      • 4.5.7 现场工作时,供电导线与测量导线应分开敷设。

      • 4.5.8 测量电极宜使用不极化电极。当使用非不极化电极时

      • 4.5.9 供电电极应垂直地面插入安置,当采用多电极供电时

      • 4.5.10 电测深法应现场即时计算视电阻率值,并草绘电测

      • 4.5.11 每天现场工作结束,应将原始记录妥善保管,并应

      • 4.5.12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4.1.8条、第

      • 4.5.13 进行资料解释前,应对电测深曲线进行圆滑处理,

      • 4.5.14 资料解释应在分析研究曲线类型、斜率、渐近线、

      • 4.5.15 电测深法的成果图应主要包括电测深曲线、地电断

    • 4.6 高密度电阻率法

      • 4.6.1 高密度电阻率法可用于城市地质灾害调查、工程选址

      • 4.6.2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仪

      • 4.6.3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置形式

      • 4.6.4 当地形坡度大于15°时,应测量电极点坐标及高程。

      • 4.6.5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应在

      • 4.6.6 现场观测数据应及时存储,并应记录现场条件。

      • 4.6.7 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选择两

      • 4.6.8 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据预处

      • 4.6.9 对于数据突变点、畸变点,可结合相邻测点数值进行

      • 4.6.10 地形校正时,除应对测点在断面中的位置进行归正

      • 4.6.11 绘制电阻率断面图应设置色标,同一场地的色标应

      • 4.6.12 对于具备地质资料的测段宜进行正演计算,获得其

      • 4.6.13 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果图

      • 4.6.14 数据处理及成果解释,宜结合钻探或其他探测成果

    • 4.7 激发极化法

      • 4.7.1 激发极化法可用于探测地下金属埋设物、探测地下水

      • 4.7.2 激发极化法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7.3 激发极化法工作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电测深装置、电

      • 4.7.4 所使用的仪器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4.7.5 工作布置与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7.6 重复观测检查数值的取舍应符合下列规定:    

      • 4.7.7 激发极化法在异常区可采用相对误差进行质量评价,

      • 4.7.8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

  • 5 电磁法

    • 5.1 一般规定

      • 5.1.1 电磁法应根据工作条件和探测要求,按本标准附录A

      • 5.1.2 电磁法作业前应检查、校正仪器,确认仪器性能状态

    • 5.2 电磁测深法

      • 5.2.1 电磁测深法可用于探测地下岩溶、洞穴、采空区,寻

      • 5.2.2 电磁测深法可分为主动源方法和被动源方法,其应用

      • 5.2.3 使用的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4 现场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源

      • 5.2.5 测量电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kΩ,在高阻区宜采

      • 5.2.6 观测装置的敷设可采用十字形装置、L形装置、T形

      • 5.2.7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前的

      • 5.2.8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

      • 5.2.9 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依据地

      • 5.2.10 定性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分析

      • 5.2.11 定量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定

      • 5.2.12 成果图件应主要包括定性解释图件、定量解释图件

    • 5.3 电磁剖面法

      • 5.3.1 电磁剖面法可用于探查地下金属管线及其他地下导电

      • 5.3.2 电磁剖面法根据地质条件和探测要求可选择使用大定

      • 5.3.3 使用的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4 偶极剖面法的收发距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5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大定

      • 5.3.6 应采用重复观测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观测曲线与原始

      • 5.3.7 资料处理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

    • 5.4 瞬变电磁法

      • 5.4.1 瞬变电磁法可用于探查地下地质构造、埋设物、岩溶

      • 5.4.2 使用的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3 瞬变电磁法应根据工作条件和探测任务选择使用重叠

      • 5.4.4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布设激励

      • 5.4.5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时窗大小

      • 5.4.6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

      • 5.4.7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

    • 5.5 探地雷达法

      • 5.5.1 探地雷达法可用于道路路面、隧道、硐室衬砌质量检

      • 5.5.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功率反射

      • 5.5.3 使用的仪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4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线、测

      • 5.5.5 探地雷达法应通过现场试验,了解测区内有效波和干

      • 5.5.6 探地雷达法应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探测深度及分辨率

      • 5.5.7 探地雷达法可选用剖面法、宽角法进行观测,亦可根

      • 5.5.8 探测分辨率、探测距离或深度的估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9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作前应

      • 5.5.10 质量检查和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5.5.11 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处理

      • 5.5.12 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参与解

    • 5.6 核磁共振法

      • 5.6.1 核磁共振法可用于直接寻找地下水,确定含水层的深

      • 5.6.2 核磁共振法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探测任务采用不同的测

      • 5.6.3 核磁共振仪器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主要技术指标应

      • 5.6.4 核磁共振法可进行单个测点布置。

      • 5.6.5 在工作范围内,应准确测量地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实

      • 5.6.6 在进行全程地面核磁共振法测量前,应利用测得的地

      • 5.6.7 核磁共振法应根据探测深度要求以及电磁噪声干扰的

      • 5.6.8 各测量仪器单元间及设备间应正确连接,系统设备应

      • 5.6.9 核磁共振法在开始测量前应选择测量信号范围、记录

      • 5.6.10 核磁共振法数据采集应先进行线圈阻抗测量,并从

      • 5.6.11 核磁共振法应通过放大因子测定、环境噪声监视、

      • 5.6.12 核磁共振法获得的参数应包括核磁共振信号初始振

      • 5.6.13 核磁共振法信号应经过零时外延、化为标准观测值

      • 5.6.14 在资料处理时,除应提供仪器存储的数据文件外,

      • 5.6.15 核磁共振法资料的反演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 5.6.16 核磁共振法提供的成果图件应主要包括含水量直方

  • 6 浅层地震法

    • 6.1 一般规定

      • 6.1.1 浅层地震法根据地质条件和探测要求,可按本标准附

      • 6.1.2 浅层地震勘探应使用多道数字地震仪,其主要性能和

      • 6.1.3 浅层地震法的电缆、检波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4 检波器的安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波

      • 6.1.5 使用的震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使用

      • 6.1.6 地震仪的地震道一致性校验、触发开关误差校验应符

    • 6.2 反射波法

      • 6.2.1 反射波法可用于探测基岩埋深,划分松散层和基岩风

      • 6.2.2 反射波法的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2.3 反射波法宜选用满足所需频段的宽频地震检波器和更

      • 6.2.4 反射波法各道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应一致,且应与大地

      • 6.2.5 反射波法应采用展开排列法确定观测有效反射波的最

      • 6.2.6 反射波法的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2.7 反射波法可采用简单连续观测系统、间隔连续观测系

      • 6.2.8 反射波法应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场地的地震地质条件

      • 6.2.9 水域反射波法时的接收排列和震源应实施定位。

      • 6.2.10 反射波法的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 6.2.11 反射波法的资料处理应包括预处理、抽道集、静校

      • 6.2.12 资料解释时,可根据钻孔资料和地质资料,确定地

      • 6.2.13 反射波法的成果图应主要包括反射波原始记录、时

    • 6.3 透射波法

      • 6.3.1 透射波法可用于通过测试岩土体原位波速,计算岩土

      • 6.3.2 透射波法的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3 依据工作场地条件及探测目的不同,透射波法可采用

      • 6.3.4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包括信号采集仪、传感器(检波器

      • 6.3.5 弹性波CT的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6.3.6 波速测试的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7 进行弹性波CT资料处理时,划分的单元数不应超过

      • 6.3.8 单孔和跨孔波速测试的资料处理应包括读取走时、计

      • 6.3.9 测试面透射波法的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6.3.10 根据透射波法测试的横波速度,可按工程要求计算

      • 6.3.11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12 提交的成果应主要包括测试工作布置图、测试波形

    • 6.4 折射波法

      • 6.4.1 折射波法可用于探测基岩埋深,划分松散沉积层序和

      • 6.4.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被探测界

      • 6.4.3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包括地震仪、检波器及电缆、震源

      • 6.4.4 实施折射波法应根据纵波、横波类型和任务要求,选

      • 6.4.5 使用的检波器固有频率不宜大于60Hz,各道检波

      • 6.4.6 各道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宜一致,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 6.4.7 正式工作前应通过方法试验,确定压制干扰波的措施

      • 6.4.8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线宜按

      • 6.4.9 选用的观测系统应能够连续对比追踪目的层的折射波

      • 6.4.10 水域折射波法工作可选择水底或水中固定接收排列

      • 6.4.11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4.12 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

      • 6.4.13 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区分

      • 6.4.14 成果图应主要包括综合时距曲线剖面图、推断解释

    • 6.5 面波法

      • 6.5.1 面波法可用于探查覆盖层厚度,划分松散地层沉积层

      • 6.5.2 面波法应根据工作条件和探测要求选择使用稳态或瞬

      • 6.5.3 面波法应结合探测目的和已知资料,通过试验确定观

      • 6.5.4 稳态面波法的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5 瞬态面波法的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6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原

      • 6.5.7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6.5.8 成果图应主要包括典型记录、频散曲线或速度-深度

    • 6.6 微动勘探法

      • 6.6.1 微动勘探法可用于地层分层和地下孤石、洞穴、塌陷

      • 6.6.2 微动勘探可分为微动测深法和微动剖面法。

      • 6.6.3 正式工作前,应进行台阵各套数据采集系统的一致性

      • 6.6.4 观测台阵中各套数据采集系统应同步记录数据,单次

      • 6.6.5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拾震器、记录

      • 6.6.6 外业工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进

      • 6.6.7 仪器检验应按说明书进行,一致性测试时应将全部仪

      • 6.6.8 微动测深法宜选择圆形台阵或组合的圆形台阵形式。

      • 6.6.9 微动测深法的观测半径可根据探测深度估算确定,也

      • 6.6.10 微动剖面法应沿剖面布设观测点,通过各观测点的

      • 6.6.11 微动测深法的数据处理,宜采用SPAC法或F-

      • 6.6.12 微动剖面法可在微动记录中提取出瑞雷波相速度频

      • 6.6.13 微动勘探成果应包括探测点实测频散曲线图、横波

  • 7 高精度磁法

    • 7.1 一般规定

      • 7.1.1 高精度磁法可用于具有铁磁性的地下管线探测、地下

      • 7.1.2 高精度磁法的有效性宜根据已知条件拟定简单模型,

    • 7.2 仪器设备要求

      • 7.2.1 高精度磁法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2 在每一测区正式施工前和工作结束后,均应对使用的

      • 7.2.3 出工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确认附件齐全完好、电池电

    • 7.3 数据采集

      • 7.3.1 高精度磁法总精度应根据探测要求、探测对象的规模

      • 7.3.2 设计时因某项精度较低,可通过提高其他项精度而达

      • 7.3.3 高精度磁法的测区范围应覆盖探测目标,根据任务要

      • 7.3.4 高精度磁法应通过基点或日变站观测测区的地磁场值

      • 7.3.5 定量计算磁异常时应布设精测剖面。精测剖面布设应

      • 7.3.6 观测参数可根据任务要求、探测目标物的形状及埋深

      • 7.3.7 仪器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操作人员

      • 7.3.8 仪器校对点应远离磁性干扰体,选在磁场梯度较小且

      • 7.3.9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一测区

      • 7.3.10 磁参数宜根据目的物的材质、邻近测区同性物体的

      • 7.3.11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4 资料处理与解释

      • 7.4.1 高精度磁法在测区范围内或剖面长度内正常场变化超

      • 7.4.2 日变改正应采用当天的日变观测数据,可用日变观测

      • 7.4.3 各项改正和磁异常值的计算应精确至0.1nT。磁

      • 7.4.4 资料解释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4.5 成果图件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绘

      • 7.4.6 定性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进行异

      • 7.4.7 定量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定性

  • 8 高精度重力法

    • 8.1 一般规定

      • 8.1.1 高精度重力法可用于岩性接触带、断层、岩体边界、

      • 8.1.2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布设的测

      • 8.1.3 精测剖面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精

      • 8.1.4 高精度重力法应采用均方误差评价观测精度。

    • 8.2 仪器设备要求

      • 8.2.1 高精度重力法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8.2.2 重力仪格值宜在国家级重力仪格值标定场上标定,采

      • 8.2.3 重力仪应进行静态、动态试验进行零漂检验。静态、

      • 8.2.4 重力仪应通过一致性试验检查观测精度。一致性试验

    • 8.3 数据采集

      • 8.3.1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时应

      • 8.3.2 测地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测量每

      • 8.3.3 岩矿标本的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岩

    • 8.4 资料处理与解释

      • 8.4.1 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所有

      • 8.4.2 数据改正计算的总精度和各项精度分配应符合表8.

      • 8.4.3 重力异常的推断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4.4 成果资料应主要包括实际材料图、布格重力异常平面

  • 9 放射性测量法

    • 9.1 一般规定

      • 9.1.1 放射性测量法可用于圈定采空区范围,查找隐伏断裂

      • 9.1.2 放射性测量法可根据工作条件和探测要求选择使用伽

      • 9.1.3 放射性环境评价时,可采用标准源或模型对仪器进行

      • 9.1.4 放射源的使用、运输、保管以及室内外放射性观测应

    • 9.2 仪器设备要求

      • 9.2.1 伽玛射线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9.2.2 氡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9.3 数据采集

      • 9.3.1 伽玛测量法的现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9.3.2 氡测量法的现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9.3.3 放射性测量法在异常区应加密测点,连续异常点不应

      • 9.3.4 放射性测量的主要异常段应进行重复观测。重复性较

      • 9.3.5 放射性测量质量检查应采用重复测量方式。重复测量

      • 9.3.6 现场应记录每个观测点附近的地貌、岩性、构造、环

      • 9.3.7 同时进行伽玛测量和氡测量时,两者测点位置应一致。

      • 9.3.8 地下硐室、厂房的空气氡气浓度测量应采用定期与不

      • 9.3.9 环境氡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

      • 9.3.10 环境核辐射检测评价工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

    • 9.4 资料处理与解释

      • 9.4.1 放射性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资料

      • 9.4.2 放射性测量法的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 9.4.3 放射性测量成果应主要包括测量曲线图、平面等值线

  • 10 温度测量法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温度测量法可用于建筑物结构安全监测、保温性能

      • 10.1.2 温度测量法可分为红外热像法、地温测量法、大体

      • 10.1.3 根据被测对象特点、任务要求、温度范围及现场条

    • 10.2 红外热像法

      • 10.2.1 红外热像法可用于建筑物外墙饰面质量、渗漏检测

      • 10.2.2 应用红外热像法的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3 红外热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4 同一工程同时使用多台仪器红外热像仪时,应进行

      • 10.2.5 红外热像法检测宜在低风速、无雨的环境条件下进

      • 10.2.6 检测前,宜根据检测目的和工作需要,调查并收集

      • 10.2.7 红外热像法应根据被检测建筑的高度和宽度、相邻

      • 10.2.8 现场检测时,可采用敲击法、拉拔试验或其他辅助

      • 10.2.9 红外热像图的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10 红外热像法应根据拍摄图像尺寸与实际对象尺寸

      • 10.2.11 建筑物渗漏检测可根据红外热图像,按本标准第

      • 10.2.12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前宜采用表面式

      • 10.2.13 红外热像法检测除应提供缺陷的区域、面积、空

    • 10.3 地温测量法

      • 10.3.1 地温测量法可用于测量土壤、水域、岩土的温度,

      • 10.3.2 地温测量仪器宜选用电阻温度计、直读式温度计、

      • 10.3.3 在精度要求较低的特殊区域,也可采用红外温度测

      • 10.3.4 地温测量仪器的检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3.5 地温测量可采用放射网点法、规格网点法或离散网

      • 10.3.6 地温测量宜在浅孔中进行,孔深不宜小于1.0m

      • 10.3.7 地温测量宜每天分固定时段观测,观测频次应按工

      • 10.3.8 地温测量发现数据异常点时,应进行重复观测,剔

      • 10.3.9 可根据实际定期对测区内各点地温进行重复观测。

      • 10.3.10 地温测量宜对测量结果进行气温年变化影响的改

      • 10.3.11 地温测量的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3.12 地温测量成果图件宜包括实际材料图、地温测量

    • 10.4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法

      • 10.4.1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法可用于厚度超过1m且一次浇

      • 10.4.2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4.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以反映出

      • 10.4.4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4.5 大体积混凝土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4.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应符合表10.4.

      • 10.4.7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周期不宜低于14d。当混

      • 10.4.8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成果资料应包括每天的监测

  • 11 振动测试法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振动测试法可用于测试各类场地地基、建筑基础及

      • 11.1.2 振动测试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按检定要求定期检定,

      • 11.1.3 振动测试法使用的速度型传感器技术指标应符合下

      • 11.1.4 实施振动测试时应收集建筑场地的工程勘察资料、

      • 11.1.5 现场测试时,测试仪器设备应有防风、防雨雪、防

    • 11.2 基础强迫振动测试法

      • 11.2.1 基础强迫振动法可用于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动力

      • 11.2.2 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强迫振动测试提供的动力参

      • 11.2.3 振动测试的基础应分为明置和埋置基础;对埋置基

      • 11.2.4 测试前还应收集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设计基

      • 11.2.5 强迫振动测试的激振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1.2.6 传感器宜采用竖直和水平方向的速度型传感器,其

      • 11.2.7 测试仪器应采用多通道数字采集和存储系统,其主

      • 11.2.8 数据分析装置应具有频谱分析及专用分析软件功能

      • 11.2.9 测试基础应置于设计基础工程的邻近处,其土层应

      • 11.2.10 基坑坑壁至测试基础侧面的距离应大于500m

      • 11.2.11 激振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1.2.12 传感器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1.2.13 基础强迫振动测试的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1.2.14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频谱

      • 11.2.15 基础强迫振动测试的测试成果应包括各种幅频响

    • 11.3 微振动测试法

      • 11.3.1 微振动测试法可用于建筑场地微振动测试,为建筑

      • 11.3.2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场地均应进行微振动测试,

      • 11.3.3 当拟建建筑物为高层建筑物或精密仪器厂房时,宜

      • 11.3.4 微振动测试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1.3.5 微振动测试法的传感器通频带应满足0.5Hz~

      • 11.3.6 微振动测试法使用的放大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 11.3.7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点与

      • 11.3.8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记录

      • 11.3.9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处理前

      • 11.3.10 微振动测试工作成果应包括测试资料的数据处理

    • 11.4 振动衰减测试法

      • 11.4.1 振动衰减测试法可用于振动沿地面衰减的测试,为

      • 11.4.2 应用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设计的

      • 11.4.3 振动衰减测试可采用现场振动设备、附近的动力机

      • 11.4.4 进行基础测试时,应保持基础的测试状态与工作状

      • 11.4.5 使用的加速度型传感器频响范围应满足0.1Hz

      • 11.4.6 激振设备、传感器的安装应分别符合本标准第11

      • 11.4.7 振动衰减测试法的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1.4.8 当评估振动源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时,测线上的基点

      • 11.4.9 现场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

      • 11.4.10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

      • 11.4.11 振动衰减测试的成果应包括整理的参数表、不同

  • 12 水域探测法

    • 12.1 一般规定

      • 12.1.1 水域探测法可用于探测水底地形、水下障碍物、地

      • 12.1.2 水域探测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勘探目的布设测线、测

      • 12.1.3 水域探测测线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1.4 水域探测法现场工作时,作业船应保持每条剖面定

      • 12.1.5 水域探测法应在探测过程中实时监控记录质量。对

    • 12.2 声纳测深法

      • 12.2.1 声纳测深法可用于探测水库、河道、湖泊或浅海区

      • 12.2.2 声纳测深法可分为单点测深、多波束测深两种方法

      • 12.2.3 测线定位应采用GNSS实时动态测量方法。

      • 12.2.4 测深仪应配有相应通信接口,可与GNSS接收机

      • 12.2.5 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测线

      • 12.2.6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测前

      • 12.2.7 没有平面位移或平面位移可忽略的情况下,声纳测

      • 12.2.8 补测和重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出

      • 12.2.9 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通过

    • 12.3 侧扫声纳法

      • 12.3.1 侧扫声纳法可用于水下地形地貌探测,也可用于非

      • 12.3.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测区

      • 12.3.3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配有

      • 12.3.4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测线

      • 12.3.5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式工

      • 12.3.6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3.7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4 水域地震法

      • 12.4.1 水域地震法可用于探测水库、河道、湖泊或浅海区

      • 12.4.2 使用水域地震法的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4.3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4.4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测线

      • 12.4.5 测量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走航式

      • 12.4.6 作业前,应在测区内典型水域进行试验,选择最佳

      • 12.4.7 外业资料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4.8 资料处理及提交的成果资料应符合本标准第6.2

    • 12.5 浅地层剖面法

      • 12.5.1 浅地层剖面法可用于水下地形探测、水底地层结构

      • 12.5.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被探测

      • 12.5.3 探测仪器由声源、接收换能器(水听器)和记录器

      • 12.5.4 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测线

      • 12.5.5 仪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

      • 12.5.6 工作前应连接收发系统和数据采集工作站系统,接

      • 12.5.7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船

      • 12.5.8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5.9 探测成果应包括探测工区平面图及测线布置图、探

    • 12.6 水域直流电法

      • 12.6.1 水域直流电法可用于水下地层结构、隐伏构造探测

      • 12.6.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被探测

      • 12.6.3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第4.6.2条的有

      • 12.6.4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测线

      • 12.6.5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探

      • 12.6.6 原始资料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4.1.

      • 12.6.7 资料处理应符合本标准第4.1.10条、第4.

    • 12.7 水域磁法

      • 12.7.1 水域磁法可用于探测沉船、水底电缆、金属管道等

      • 12.7.2 使用水域磁法的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7.3 水域磁法可选用光泵式磁力仪、质子磁力仪、水下

      • 12.7.4 测线间距、测试点距应根据工作任务确定。

      • 12.7.5 磁测可分总场测量、分量测量,探测水下管道时宜

      • 12.7.6 日变观测仪器的采样间隔应符合日变改正误差的要

      • 12.7.7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域磁

      • 12.7.8 质量检查与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7.3.11条的

      • 12.7.9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本标准第7.4节的规定。

  • 13 井中探测法

    • 13.1 一般规定

      • 13.1.1 井中探测法可用于在钻孔中测定相关物性参数、岩

      • 13.1.2 井中探测法可包括电测井、弹性波测井、电磁波测

      • 13.1.3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除井下设备应耐压、抗震且防水

      • 13.1.4 现场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井电

      • 13.1.5 质量检查与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3.1.6 井中探测法的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2 电测井

      • 13.2.1 电测井可用于测定地层和地下水的电性参数,确定

      • 13.2.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孔中

      • 13.2.3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测井

    • 13.3 弹性波测并

      • 13.3.1 弹性波测井可用于测定岩土层的弹性波波速、岩体

      • 13.3.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钻

      • 13.3.3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声波测

      • 13.3.4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工

      • 13.3.5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3.4 电磁波测井

      • 13.4.1 电磁波测井可用于单个钻孔中划分地层、区分含水

      • 13.4.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孔中

      • 13.4.3 电磁波测井可使用测井探头或天线系统,并应具有

      • 13.4.4 现场工作时应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和精度要求选

      • 13.4.5 资料处理解释时可根据任务要求计算视电导率、视

    • 13.5 磁测井

      • 13.5.1 磁测井应在单个钻孔中进行,可用于对具有磁性差

      • 13.5.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钻

      • 13.5.3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分量

      • 13.5.4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前

      • 13.5.5 资料处理与解释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5.6 成果应主要包括目标体的底界标高、综合解释剖面

    • 13.6 井间层析成像

      • 13.6.1 井间层析成像可用于探查井间地质构造、岩溶洞隙

      • 13.6.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测目

      • 13.6.3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弹性波

      • 13.6.4 外业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弹性波

      • 13.6.5 资料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弹性波

    • 13.7 放射性测井

      • 13.7.1 放射性测井可用于测定钻孔中岩层的放射性活度,

      • 13.7.2 放射性测井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7.3 同位素示踪法应根据已知测井资料和任务要求选择

    • 13.8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

      • 13.8.1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的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8.2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宜在干孔、清水孔或管中进行。

      • 13.8.3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8.4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8.5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3.8.6 用于地下管道内窥检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

    • 13.9 超声成像测井

      • 13.9.1 超声成像测井可用于判定断层及软弱夹层的倾向、

      • 13.9.2 超声成像测井应在无套管、有井液的钻孔中进行。

      • 13.9.3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3.9.4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下仪

      • 13.9.5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图像宜

    • 13.10 管波探测法

      • 13.10.1 管波探测法可用于探测钻孔旁一定范围内的溶洞

      • 13.10.2 管波探测法应在单个钻孔中进行,其应用条件应

      • 13.10.3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发射

      • 13.10.4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

      • 13.10.5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3.11 其他探测方法

      • 13.11.1 井径测量、井温测量、井中流体测量、井斜测量

      • 13.11.2 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径

      • 13.11.3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径

      • 13.11.4 其他井中探测方法应绘制相应的测井曲线,并应

  • 14 地基基础检测

    • 14.1 一般规定

      • 14.1.1 地基基础检测可分为基桩动测、灌注桩成孔(成槽

      • 14.1.2 实施检测前,应收集与检测目标有关的设计资料,

    • 14.2 基桩动测

      • 14.2.1 基桩动测宜包括建筑工程基桩的动力响应测试,测

      • 14.2.2 基桩检测数量、桩头处理以及桩身完整性评价标准

      • 14.2.3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4.2.4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力棒或力锤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

      • 14.2.5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前的桩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2.6 低应变反射波法测量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2.7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现场检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2.8 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分析应以时域

      • 14.2.9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桩身波速平均值应按下列方法确

      • 14.2.10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桩身缺陷位置Lx应按下式计

      • 14.2.11 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评价时,对

      • 14.2.12 高应变动测法使用的重锤应材质均匀、形态对称

      • 14.2.13 高应变动测法检测前的工作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2.14 高应变动测法工作时应至少安装冲击力和冲击响

      • 14.2.15 高应变动测法检测承载力时,应实测被检桩的贯

      • 14.2.16 利用高应变动测法检测应进行单桩承载力的统计

      • 14.2.17 声波透射法工作前应埋设声波检测管,且工作条

      • 14.2.18 声波透射法的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2.19 利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应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桩身完

      • 14.2.20 基桩动测法的检测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3 灌注桩成孔(槽)质量检测

      • 14.3.1 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宜包括桩孔(槽)壁垂直度、

      • 14.3.2 检测时应结合成孔(槽)条件、地形特征,根据检

      • 14.3.3 超声波法成孔(槽)质量检测的现场工作应符合下

      • 14.3.4 接触式仪器组合法成孔(槽)质量检测的现场工作

      • 14.3.5 超声波法成孔(槽)质量检测数据计算应符合下列

      • 14.3.6 接触式仪器组合法成孔质量检测数据的计算应符合

    • 14.4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

      • 14.4.1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宜包括建筑工程基桩钢筋笼长

      • 14.4.2 工作前应对照设计确定检测方案,对于承受抗拔力

      • 14.4.3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结果的验证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4.4 充电法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4.5 充电法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4.4.6 充电法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判定宜符合下列规定:

      • 14.4.7 磁测井法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4.8 磁测井法的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4.9 磁测井法定量解释桩身钢筋笼底端深度应符合下列

      • 14.4.10 成果报告应包括钢筋笼底界标高、受检桩的探测

    • 14.5 地下连续墙检测

      • 14.5.1 地下连续墙检测宜包括成槽检测和墙体质量检测,

      • 14.5.2 成槽检测使用的超声波法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

      • 14.5.3 成槽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超

      • 14.5.4 成槽检测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5.5 墙体质量检测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5.6 墙体质量的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5.7 墙体质量检测数据处理时,可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

      • 14.5.8 地下连续墙检测时,可利用设计槽深与实测槽深之

      • 14.5.9 地下连续墙抽检后,宜与抽芯法结合,对墙体混凝

    • 14.6 复合地基检测

      • 14.6.1 复合地基检测宜包括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身完整性

      • 14.6.2 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可采用低应变反

      • 14.6.3 复合地基的波速测试可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法,检测

    • 14.7 既有建(构)筑基础探测

      • 14.7.1 既有建(构)筑基础探测宜包括建(构)筑物下既

      • 14.7.2 使用单孔地震透射波法的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7.3 使用的仪器设备的井下部分应耐压、抗震且防水,

      • 14.7.4 测试孔布置与孔内套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4.7.5 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前

      • 14.7.6 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4.7.7 基础入土深度Hp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14.7.8 桩身完整性类别应根据检测获得波列图的波形特征

      • 14.7.9 探测成果应主要包括受检桩桩底标高及完整性评价

  • 15 成果报告

    • 15.0.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成果报告可分为探测成

    • 15.0.2 成果报告编写应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立论有据,

    • 15.0.3 采用多种探测方法完成工程探测任务时,应对通过

    • 15.0.4 完成阶段性探测工作后,可根据需要编写中间成果

    • 15.0.5 探测成果报告的内容应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目的任

    • 15.0.6 检测成果报告内容应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目的任务

    • 15.0.7 成果报告的插图、插表可包括工区位置图、方法原

    • 15.0.8 探测成果报告中应包括质量检查结果、探测结果验

    • 15.0.9 成果报告应经校核和审查批准后才能提交,并应按

  • 附录A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 附录B 电阻率法装置形式及装置系数计算方法

    • B.1 电测深法

      • B.1.1 对称四极装置(图B.1.1)AB与MN可等比或

      • B.1.2 三极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边三极

      • B.1.3 偶极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轴向偶极

      • B.1.4 五极纵轴装置(图B.1.4)可在B1AB2垂线

    • B.2 电剖面法

      • B.2.1 对称四极装置(图B.2.1)应固定AB与MN极

      • B.2.2 复合对称四极装置(图B.2.2)两对AB应与一

      • B.2.3 联合剖面装置(图B.2.3)应固定AB与MN极

      • B.2.4 偶极剖面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侧

      • B.2.5 中间梯度装置(图B.2.5)应在剖面(或测段)

  • 附录C 地震仪校验方法

    • C.1 地震道一致性校验方法

      • C.1.1 地震道一致性校验应在现场系统进行。

      • C.1.2 校验场地宜选择平整、开阔地带,地面应无植被、杂

      • C.1.3 检波器应布置在校验场地的一端。布置检波器的地表

      • C.1.4 锤击点应布置在场地的另一端,锤击垫板下不宜有虚

      • C.1.5 校验前应检查检波器夹子和大线的连接情况,确保夹

      • C.1.6 校验时应在人工锤击激发地震波后,记录地震信号。

      • C.1.7 当记录中有不正常道时,应查找原因。可通过和正常

      • C.1.8 对于所有道均正常的地震记录,应在读取其初至走时

      • C.1.9 当所有记录中各道走时最大偏差小于1.5ms时,

    • C.2 触发开关误差校验方法

      • C.2.1 触发开关误差校验可采用零偏移法在室内进行。

      • C.2.2 校验前应在地震仪上连接好一个检波器、锤击开关和

      • C.2.3 校验前应设置超前采样时间,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 C.2.4 校验时可用锤击开关轻轻叩击检波器顶部,触发记录

      • C.2.5 当各次测试记录中最大初至走时不超过5个采样间隔

  • 附录D 基础强迫振动测试法动力参数计算方法

    • D.1 动力参数计算

      • D.1.1 应在Az—f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共振峰峰点和0

      • D.1.2 变扰力和常扰力时的块体基础竖向振动的参振总质量

      • D.1.3 变扰力时,地基的抗压刚度Kz和抗压刚度系数Cz

      • D.1.4 应在Axφ—f曲线上选取第一振型的共振频率(f

      • D.1.5 变扰力和常扰力时的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的参振总

      • D.1.6 地基的抗剪刚度和抗剪刚度系数,应分别按公式(D

      • D.1.7 地基的抗弯刚度和抗弯刚度系数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

      • D.1.8 变扰力和常扰力时的地基扭转向阻尼比ζψ,应分别

      • D.1.9 基础扭转振动的参振总质量应按下式计算:    

      • D.1.10 地基的抗扭刚度和抗扭刚度系数应分别按下列公式

    • D.2 各种系数和转换参数计算

      • D.2.1 由明置块体基础测试的地基抗压、抗剪、抗扭刚度系

      • D.2.2 测试基础埋深作用对设计埋置基础地基的抗压、抗弯

      • D.2.3 由明置块体基础测试的地基竖向、水平回转向第一振

      • D.2.4 测试基础埋深作用对设计埋置基础地基的竖向、水平

      • D.2.5 由明置块体基础测试的竖向、水平回转向和扭转向的

  • 附录E 孔径检测系统检校方法

    • E.0.1 孔径检测系统的检校应在专用标定架上进行。标定架

    • E.0.2 标定架刻度误差不应大于1mm。

    • E.0.3 检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在连接

    • E.0.4 应根据上述标定的结果,评价仪器测量值与方程测量

  • 附录F 高精度测斜仪检校方法

    • F.0.1 高精度测斜仪应在专用校验台上检校,校验台应定期

    • F.0.2 校验台应安放在四周空旷、半径2m范围内没有磁性

    • F.0.3 校验台倾角误差不应大于30′。

    • F.0.4 检校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2

    • F.0.5 应评价每组测试结果的精度,均满足要求表明仪器正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规范和统一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技术要求,发挥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优势作用,保证探测成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