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1.1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
1.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等工程,公路、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名词术语
-
3.1 声压级(Lp)sound pressure le
-
3.2 A计权声[压]级(LpA,LA) A-weig
-
3.3 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LAeq,T,Le
-
3.4 最大声[压]级(Lpmax) maximum
-
3.5 背景噪声 background noise
-
3.6 声屏障 noise barriers
-
3.7 声屏障插入损失(IL) insertion lo
-
3.8 吸声系数(a) sound absorptio
-
3.9 降噪系数(NRC) noise reductio
-
3.10 传声损失(TL) sound transmis
-
3.11 计权隔声量(Rw) weighted soun
-
-
4 声屏障的声学设计
-
4.1 声学原理
-
4.1.1 绕射 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的
-
4.1.2 透射 声源发出的声波透过声屏障传播到
-
4.1.3 反射 当道路两侧均建有声屏障,且声屏
-
-
4.2 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
-
4.2.1 绕射声衰减△Ld的计算 4.2.1.
-
4.2.2 透射声修正量△Lt的计算 透射声修正
-
4.2.3 反射声修正量△Lr的计算 反射声修正
-
4.2.4 障碍物声衰减的确定 如果在声屏障修建
-
4.2.5 地面吸收声衰减的确定 如果地面不是刚
-
-
4.3 声源特性
-
4.3.1 时间特性 交通噪声是随时间起伏的声源
-
4.3.2 频率特性 交通噪声的频率特性在声屏障
-
-
4.4 声屏障设计程序
-
4.4.1 确定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4.4.1.1 噪声
-
4.4.2 位置的确定 根据道路与防护对象之间的
-
4.4.3 几何尺寸的确定 根据设计目标值,可以
-
4.4.4 声屏障绕射声衰减△Ld的计算 4.4.4.1
-
4.4.6 道路声屏障吸声结构的设计 4.4.6.1
-
4.4.7 声屏障形状的选择 4.4.7.1 声屏障的
-
4.4.8 声屏障插入损失的确定 声屏障的插入损
-
4.4.9 声屏障设计的调整 若设计得到的插入损
-
-
4.5 地形、地貌的影响
-
4.6 声屏障设计的其它要求
-
-
5 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
-
5.1 测量的声学量
-
5.1.1 插入损失(TL) 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一
-
5.1.2 降噪系数(NRC) 声屏障材料的吸声
-
5.1.3 计权隔声量(Rw)。声屏障材料的隔声性能采用
-
-
5.2 插入损失的测量
-
5.2.1 测量方法 本规范规定了直接法和间接法
-
5.2.2 测量仪器 5.2.2.1 声学测量仪器
-
5.2.3 测量的声环境要求 5.2.3.1 地形、地
-
5.2.4 声源 5.2.4.1 声源类型 现
-
5.2.5 声源的等效性 为了准确地测量声屏障的
-
5.2.6 测量程序 5.2.6.1 总的要求
-
5.2.7 测量记录 5.2.7.1 测量方法类型
-
5.2.8 测量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
-
5.3 声屏障吸声性能测量方法
-
5.3.1 测量方法 本规范规定的声屏障吸声性能
-
5.3.2 被测试件基本要求 被测试件应是声屏障
-
5.3.3 测试结果 声屏障的吸声性能以其朝向声
-
5.3.4 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
5.4 声屏障的隔声性能测量方法
-
5.4.1 测量方法 本规范规定的声屏障隔声性能
-
5.4.2 被测试件的要求 被测试件应为平面整体
-
5.4.3 测试结果 声屏障试件100~3150
-
5.4.4 测试报告 测量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
-
6 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
-
6.1 声屏障工程的环境保护验收应按国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
-
6.2 声学性能 声屏障构件的声学性能必须在制作
-
6.3 降噪效果
-
6.3.1 根据现场测量条件,按本规范5.2的要求,用直
-
6.3.2 利用间接法测量声屏障的插入损失时,一定要保证
-
6.3.3 由于声屏障建立前后敏感点(受声点)处的背景噪
-
6.3.4 根据合同中的降噪效果要求,也可在声屏障建立前
-
-
6.4 提交文件
-
6.4.1 声屏障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情况的文件;
-
6.4.2 声屏障隔声性能测试报告,吸声型声屏障还应提供
-
6.4.3 声屏障现场测量的环境条件、气象条件、车流条件
-
6.4.4 竣工图及其它文件。
-
6.4.4 降噪效果的测试报告;
-
-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