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向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

    • 1.0.3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建设和科学

    • 1.0.4 城镇燃气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我国的能源政策,根据

    • 1.0.5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 2 术语

    • 2.0.1 城镇燃气 city gas     从城市、乡

    • 2.0.2 人工煤气 manufactured gas  

    • 2.0.3 居民生活用气 gas for domestic

    • 2.0.4 商业用气 gas for commercial

    • 2.0.5 基准气 reference gas     代

    • 2.0.6 加臭剂 odorant     一种具有强烈气

    • 2.0.7 直立炉 vertical retort    

    • 2.0.8 自由膨胀序数 crucible swellin

    • 2.0.9 葛金指数 Gray-King index   

    • 2.0.10 罗加指数 Roga index     是表

    • 2.0.11 煤的化学反应性 chemical react

    • 2.0.12 煤的热稳定性 thermal stabili

    • 2.0.13 气焦 gas coke     是焦炭的一种

    • 2.0.14 电气滤清器(电捕焦油器) electric

    • 2.0.15 调峰气 peak shaving gas  

    • 2.0.16 计算月 design month     指

    • 2.0.17 月高峰系数 maximum uneven f

    • 2.0.18 日高峰系数 maximum uneven f

    • 2.0.19 小时高峰系数 maximum uneven

    • 2.0.20 低压储气罐 low pressure gas

    • 2.0.21 高压储气罐 high pressure ga

    • 2.0.22 调压装置 regulator device

    • 2.0.23 调压站 regulator station

    • 2.0.24 调压箱(调压柜) regulator box

    • 2.0.25 重要的公共建筑 important publ

    • 2.0.26 用气建筑的毗连建筑物 building ad

    • 2.0.27 单独用户 individual user  

    • 2.0.28 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

    • 2.0.29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CNG fuelling

    • 2.0.30 压缩天然气气瓶车 CNG cylinders

    • 2.0.31 压缩天然气瓶组 multiple CNG c

    • 2.0.32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 CNG stored an

    • 2.0.33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应站 station for

    • 2.0.34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 liquefied pe

    • 2.0.35 液化石油气储存站 LPG stored st

    • 2.0.36 液化石油气灌装站 LPG filling s

    • 2.0.37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LPG stored an

    • 2.0.38 液化石油气气化站 LPG vaporizin

    • 2.0.39 液化石油气混气站 LPG-air(other

    • 2.0.40 液化石油气-空气混合气 LPG-air mi

    • 2.0.41 全压力式储罐 fully pressuriz

    • 2.0.42 半冷冻式储罐 semi-refrigerat

    • 2.0.43 全冷冻式储罐 fully refrigera

    • 2.0.44 瓶组气化站 vaporizing stati

    • 2.0.45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bottled LPG

    • 2.0.46 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

    • 2.0.47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 LNG vaporizin

    • 2.0.48 引入管 service pipe     室

    • 2.0.49 管道暗 piping embedment  

    • 2.0.50 管道暗封 piping concealmen

    • 2.0.51 钎焊 capillary joining  

  • 3 用气量和燃气质量

    • 3.1 用气量

      • 3.1.1 设计用气量应根据当地供气原则和条件确定,包括下

      • 3.1.2 各种用户的燃气设计用气量,应根据燃气发展规划和

      • 3.1.3 居民生活和商业的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居民生活

      • 3.1.4 工业企业生产的用气量,可根据实际燃料消耗量折算

      • 3.1.5 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指标,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

      • 3.1.6 燃气汽车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燃气汽车种类、车

    • 3.2 燃气质量

      • 3.2.1 城镇燃气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3.2.2 采用不同种类的燃气除应符合第3.2.1条外,还

      • 3.2.3 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燃气中加臭剂的最

      • 3.2.4 城镇燃气加臭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加

  • 4 制气

    • 4.1 一般规定

      • 4.1.1 本章适用于煤的干馏制气、煤的气化制气与重、轻油

      • 4.1.2 各制气炉型和台数的选择,应根据制气原料的品种,

      • 4.1.3 制气车间主要生产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等级划分

      • 4.1.4 制气车间的“三废”处理要求除应符合本章有关规定

      • 4.1.5 各类制气炉型及其辅助设施的场地布置除应符合本章

    • 4.2 煤的干馏制气

      • 4.2.1 煤的干馏炉装炉煤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2 采用直立炉制气的煤准备流程应设破碎和配煤装置。

      • 4.2.3 原料煤的装卸和倒运应采用机械化运输设备。卸煤设

      • 4.2.4 储煤场地的操作容量应根据来煤方式不同,宜按10

      • 4.2.5 配煤槽和粉碎机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6 煤准备流程的各胶带运输机及其相连的运转设备之间

      • 4.2.7 每座直立炉顶层的储煤仓总容量,宜按36h用煤量

      • 4.2.8 煤干馏的主要产品的产率指标,可按表4.2.8

      • 4.2.9 焦炉的加热煤气系统,宜采用复热式。

      • 4.2.10 煤干馏炉的加热煤气,宜采用发生炉(含两段发生

      • 4.2.11 加热煤气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12 直立炉、焦炉桥管上必须设置低压氨水喷洒装置。

      • 4.2.13 炉顶荒煤气管,应设压力自动调节装置。调节阀前

      • 4.2.14 直立炉炉顶捣炉与炉底放焦之间应有联系信号。焦

      • 4.2.15 焦炉宜设上升管隔热装置和高压氨水消烟加煤装置。

      • 4.2.16 氨水喷洒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17 直立炉废热锅炉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18 直立炉排焦和熄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19 焦炉可采用湿法熄焦和干法熄焦两种方式。当采用

      • 4.2.20 当熄焦使用生化尾水时,其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21 焦炉的焦台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1 

      • 4.2.22 焦炭处理系统,宜设置筛焦楼及其储焦场地或储焦

      • 4.2.23 筛焦楼内储焦仓总容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24 储焦场的地面,应做人工地坪并应设排水设施。

      • 4.2.25 独立炼焦制气厂储焦场的操作容量应按焦炭销售运

      • 4.2.26 自产的中、小块气焦,宜用于生产发生炉煤气。自

    • 4.3 煤的气化制气

      • 4.3.1 本节适用于下列炉型的煤的气化制气:     1

      • 4.3.2 煤的气化制气宜作为人工煤气气源厂的辅助(加热)

      • 4.3.3 气化用煤的主要质量指标宜符合表4.3.3的规定

      • 4.3.4 煤场的储煤量,应根据煤源远近,供应的不均衡性和

      • 4.3.5 当气化炉按三班制时,储煤斗的有效储量应符合表4

      • 4.3.6 煤气化后的灰渣宜采用机械化处理措施并进行综合利

      • 4.3.7 煤气炉煤气低热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3.8 气化炉吨煤产气率指标,应根据选用的煤气发生炉炉

      • 4.3.9 气化炉组工作台数每1~4 台宜另设一台备用。

      • 4.3.10 水煤气发生炉、两段水煤气发生炉、每3台宜编为

      • 4.3.11 循环气化炉的空气鼓风机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

      • 4.3.12 循环气化炉的煤气缓冲罐宜采用直立式低压储气罐

      • 4.3.13 循环气化炉的蒸汽系统中应设置蒸汽蓄能器,并宜

      • 4.3.14 煤气排送机和空气鼓风机的并联工作台数不宜超过

      • 4.3.15 作为加热和掺混用的气化炉冷煤气温度宜小于35

      • 4.3.16 采用无烟煤或焦炭作原料的气化炉,煤气系统中的

      • 4.3.17 煤气的冷却宜采用直接冷却。     冷却用水

      • 4.3.18 废热锅炉和生产蒸汽的水夹套,其给水水质应符合

      • 4.3.19 当水夹套中水温小于或等于100℃时,给水水质

      • 4.3.20 煤气净化设备、废热锅炉及管道应设放散管和吹扫

      • 4.3.21 放散管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4.3.22 煤气系统中应设置可靠的隔断煤气装置,并应设置

      • 4.3.23 在电气滤清器上必须装有爆破阀。洗涤塔上应设有

      • 4.3.24 厂区煤气管道与空气管道应架空敷设。热煤气管道

      • 4.3.25 空气总管末端应设有爆破膜。煤气排送机前的低压

      • 4.3.26 煤气设备水封的高度,不应小于表4.3.26的

      • 4.3.27 生产系统的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 4.4 重油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

      • 4.4.1 重油制气用原料油的质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 4.4.2 原料重油的储存量,宜按15~20d的用油量计算

      • 4.4.3 重油低压间歇循环制气应采用催化裂解工艺,其炉型

      • 4.4.4 重油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宜

      • 4.4.5 重油间歇循环催化裂解装置的烟气系统应设置废热回

      • 4.4.6 重油间歇循环催化裂解装置的蒸汽系统应设置蒸汽蓄

      • 4.4.7 每2台重油制气炉应编为1组,合用1套冷却系统和

      • 4.4.8 燃气冷却宜采用间接式冷却设备或直接—间接—直接

      • 4.4.9 空气鼓风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4.4.10 油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流

      • 4.4.11 输油系统应设置中间油罐,其容量宜按1d的用油

      • 4.4.12 燃气系统应设置缓冲罐,其容量宜按0.5~1h

      • 4.4.13 在炉体与空气系统连接管上应采取防止炉内燃气窜

      • 4.4.14 油制气炉宜露天布置。主烟囱和副烟囱高出油制气

      • 4.4.15 控制室不应与空气鼓风机室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 4.4.16 油水分离池应布置在油制气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

      • 4.4.17 重油制气厂应设污水处理装置,污水排放应符合现

      • 4.4.18 自动控制装置的程序控制器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4.4.19 自动控制装置的传动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4.5 轻油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

      • 4.5.1 轻油制气用的原料为轻质石脑油,质量宜符合下列要

      • 4.5.2 原料石脑油储存应采用内浮顶式油罐,储罐数量不应

      • 4.5.3 轻油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装置宜采用双筒炉和

      • 4.5.4 轻油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宜

      • 4.5.5 制气工艺宜采用CO变换方案,两台制气炉合用一台

      • 4.5.6 轻油制气增热流程宜采用轻质石脑油热增热方案,增

      • 4.5.7 轻油制气炉应设置废热回收设备,进行CO变换时应

      • 4.5.8 轻油制气炉应设置蒸汽蓄能器,不宜设置生产用汽锅

      • 4.5.9 每2台轻油制气炉应编为一组,合用一套冷却系统和

      • 4.5.10 燃气冷却宜采用直接式冷却设备。冷却后的燃气温

      • 4.5.11 空气鼓风机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4.4.9条

      • 4.5.12 原料泵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4.4.10条的

      • 4.5.13 轻油制气炉宜设置防爆装置,在炉体与空气系统连

      • 4.5.14 轻油制气炉应露天布置。     烟囱高出制气

      • 4.5.15 控制室不应与空气鼓风机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 4.5.16 轻油制气厂不可设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 4.5.17 自动控制装置的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

      • 4.5.18 自动控制装置的传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 4.6 液化石油气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

      • 4.6.1 液化石油气制气用的原料,宜符合本规范第3.2.

      • 4.6.2 原料液化石油气储存宜采用高压球罐,球罐数量不应

      • 4.6.3 液化石油气低压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工艺主要设计

      • 4.6.4 液化石油气宜采用液态进料,开关阀宜设置在喷枪前

      • 4.6.5 制气工艺中CO变换工艺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

      • 4.6.6 制气炉后应设置废热回收设备,选择CO变换时,在

      • 4.6.7 液化石油气制气炉应设置蒸汽蓄能器,不宜再设置生

      • 4.6.8 冷却系统和鼓风设备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5.

      • 4.6.9 原料泵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4.5.12 条的

      • 4.6.10 炉子系统防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5

      • 4.6.11 制气炉的露天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5.14条

      • 4.6.12 控制室不应与空气鼓风机室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 4.6.13 液化石油汽催化裂解制气厂可不设工业废水处理装

      • 4.6.14 自动控制装置的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

      • 4.6.15 自动控制装置的传动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

    • 4.7 天然气低压间歇循环催化改制制气

      • 4.7.1 天然气改制制气用的天然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4.7.2 在各个循环操作阶段,天然气进炉总管压力的波动值

      • 4.7.3 天然气低压间歇循环催化改制制气装置宜采用双筒炉

      • 4.7.4 天然气低压间歇循环催化改制制气工艺主要设计参数

      • 4.7.5 天然气改制煤气增热流程宜采用天然气掺混方案,增

      • 4.7.6 天然气改制炉应设置废热回收设备。

      • 4.7.7 天然气改制炉应设置蒸汽蓄热器,不宜设置生产用汽

      • 4.7.8 冷却系统和鼓风设备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5.

      • 4.7.9 天然气改制炉宜设置防爆装置,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

      • 4.7.10 天然气改制炉的露天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5.

      • 4.7.11 控制室不应与空气鼓风机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 4.7.12 天然气改制厂可不设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 4.7.13 自动控制装置的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 4.7.14 自动控制装置的传动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

    • 4.8 调峰

      • 4.8.1 气源厂应具有调峰能力,调峰气量应与外部调峰能力

      • 4.8.2 调峰装置必须具有快开、快停能力,调度灵活,投产

      • 4.8.3 气源厂的原料和产品的储量应满足用气高峰负荷的需

      • 4.8.4 气源厂设计时,各类管线的口径应考虑用气高峰时的

      • 4.8.5 气源厂应设置调度室。

      • 4.8.6 季节性调峰出厂燃气组分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

  • 5 净化

    • 5.1 一般规定

      • 5.1.1 本章适用于煤干馏制气的净化工艺设计。煤炭气化制

      • 5.1.2 煤气净化工艺的选择,应根据煤气的种类、用途、处

      • 5.1.3 煤气净化设备的能力,应按小时最大煤气处理量和其

      • 5.1.4 煤气净化装置的设计,应做到当净化设备检修和清洗

      • 5.1.5 煤气净化工艺设计,应与化工产品回收设计相结合。

      • 5.1.6 煤气净化车间主要生产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等级

      • 5.1.7 煤气净化工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废水、废气、废渣及

      • 5.1.8 煤气净化车间应提高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水平,

    • 5.2 煤气的冷凝冷却

      • 5.2.1 煤气的冷凝冷却宜采用间接式冷凝冷却工艺。也可采

      • 5.2.2 间接式冷凝冷却工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5.2.3 直接式冷凝冷却工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5.2.4 焦油氨水分离系统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5.3 煤气排送

      • 5.3.1 煤气鼓风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3.2 离心式鼓风机宜设置调速装置。

      • 5.3.3 煤气循环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3.4 用电动机带动的煤气鼓风机,其供电系统应符合现行

      • 5.3.5 离心式鼓风机应设有必要的连锁和信号装置。

      • 5.3.6 鼓风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鼓

    • 5.4 焦油雾的脱除

      • 5.4.1 煤气中焦油雾的脱除设备,宜采用电捕焦油器。电捕

      • 5.4.2 电捕焦油器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5 硫酸吸收法氨的脱除

      • 5.5.1 采用硫酸吸收进行氨的脱除和回收时,宜采用半直接

      • 5.5.2 硫铵工段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硫铵

      • 5.5.3 饱和器机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饱

      • 5.5.4 离心干燥系统设备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 5.5.5 蒸氨和吡啶系统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 5.5.6 硫铵系统设备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5.5.7 设备和管道中硫酸浓度小于75%时,应采取防腐蚀

      • 5.5.8 离心机室的墙裙、各操作室的地面、饱和器机组母液

      • 5.5.9 对酸焦油、废酸液等应分别处理。

    • 5.6 水洗涤法氨的脱除

      • 5.6.1 煤气进入洗氨塔前,应脱除焦油雾和萘。进入洗氨塔

      • 5.6.2 洗氨塔出口煤气含氨量,应小于100mg/m3。

      • 5.6.3 洗氨塔出口煤气温度,宜为25~27℃。

      • 5.6.4 新洗涤水的温度应低于25℃;总硬度不宜大于0.

      • 5.6.5 水洗涤法脱氨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1

      • 5.6.6 富氨水必须妥善处理,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 5.7 煤气最终冷却

      • 5.7.1 煤气最终冷却宜采用间接式冷却。

      • 5.7.2 煤气经最终冷却后,其温度宜低于27℃。

      • 5.7.3 当煤气最终冷却采用横管式间接式冷却时,其设计应

    • 5.8 粗苯的吸收

      • 5.8.1 煤气中粗苯的吸收,宜采用溶剂常压吸收法。

      • 5.8.2 吸收粗苯用的洗油,宜采用焦油洗油。

      • 5.8.3 洗油循环量,应按煤气中粗苯含量和洗油的种类等因

      • 5.8.4 采用不同类型的洗苯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5.8.5 洗苯塔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8.6 本系统必须设置相应的粗苯蒸馏装置。

      • 5.8.7 所有粗苯储槽的放散管皆应装设呼吸阀。

    • 5.9 萘的最终脱除

      • 5.9.1 萘的最终脱除,宜采用溶剂常压吸收法。

      • 5.9.2 洗萘用的溶剂宜采用直馏轻柴油或低萘焦油洗油。

      • 5.9.3 最终洗萘塔,宜采用填料塔,可不设备用。

      • 5.9.4 最终洗萘塔,宜分为两段。第一段可采用循环溶剂喷

      • 5.9.5 当进入最终洗萘塔的煤气中含萘量小于400mg/

    • 5.10 湿法脱硫

      • 5.10.1 以煤或重油为原料所产生的人工煤气的脱硫脱氰宜

      • 5.10.2 氧化再生法的脱硫液,应选用硫容量大、副反应小

      • 5.10.3 当采用氧化再生法脱硫时,煤气进入脱硫装置前,

      • 5.10.4 当采用蒽醌二磺酸钠法常压脱硫时,其吸收部分的

      • 5.10.5 蒽醌二磺酸钠法常压脱硫再生设备,宜采用高塔式

      • 5.10.6 脱硫液加热器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5.10.7 蒽醌二磺酸钠法常压脱硫中硫磺回收部分的设计,

      • 5.10.8 事故槽的容量,应按系统中存液量大的单台设备容

      • 5.10.9 煤气脱硫脱氰溶液系统中副产品回收设备的设置,

    • 5.11 常压氧化铁法脱硫

      • 5.11.1 脱硫剂可选择成型脱硫剂、也可选用藻铁矿、钢厂

      • 5.11.2 常压氧化铁法脱硫设备可采用箱式或塔式。

      • 5.11.3 当采用箱式常压氧化铁法时,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

      • 5.11.4 脱硫箱宜采用高架式。

      • 5.11.5 箱式和塔式脱硫装置,其脱硫剂的装卸,应采用机

      • 5.11.6 常压氧化铁法脱硫设备,应设有煤气安全泄压装置。

      • 5.11.7 常压氧化铁法脱硫工段应设有配制和堆放脱硫剂的

      • 5.11.8 脱硫剂采用箱内再生时,掺空气后煤气中含氧量应

    • 5.12 一氧化碳的变换

      • 5.12.1 本节适用于城镇煤气制气厂中对两段炉煤气、水煤

      • 5.12.2 煤气一氧化碳变换可根据气质情况选择全部变换或

      • 5.12.3 煤气的一氧化碳变换工艺宜采用常压变换工艺流程

      • 5.12.4 用于进行一氧化碳变换的煤气应为经过净化处理后

      • 5.12.5 用于进行一氧化碳变换的煤气,应进行煤气含氧量

      • 5.12.6 变换炉的设计应力求做到触煤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 5.12.7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宜控制采用中温变换、中温变换

      • 5.12.8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宜符合下列要求

      • 5.12.9 常压变换系统中热水塔应叠放在饱和塔之上。

      • 5.12.10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所用热水应采用封闭循环系统。

      • 5.12.11 一氧化碳变换系统宜应设预腐蚀器除酸。

      • 5.12.12 循环水量应保证完成最大限度地传递热量,应满

      • 5.12.13 一氧化碳变换炉、热水循环泵及冷却水泵宜设置

      • 5.12.14 变换炉内触媒应分为三段装填。

      • 5.12.15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应进行回

      • 5.12.16 一氧化碳工艺生产过程应设置必要的自动监控系

      • 5.12.17 一氧化碳变换炉应设置超温报警及联锁控制。

    • 5.13 煤气脱水

      • 5.13.1 煤气脱水宜采用冷冻法进行脱水。

      • 5.13.2 煤气脱水工段宜设在压送工段后。

      • 5.13.3 煤气脱水宜采用间接换热工艺。

      • 5.13.4 工艺过程中的冷量应进行充分回收。

      • 5.13.5 煤气脱水后的露点温度应低于最冷月地面下1m处

      • 5.13.6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应易于清理内部杂质。

      • 5.13.7 制冷机组应选用变频机组。

      • 5.13.8 煤气冷凝水应集中处理。

    • 5.14 放散和液封

      • 5.14.1 严禁在厂房内放散煤气和有害气体。

      • 5.14.2 设备和管道上的放散管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5.14.3 煤气系统中液封槽液封高应符合下列要求:   

      • 5.14.4 煤气系统液封槽的补水口严禁与供水管道直接相接。

  • 6 燃气输配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1.1 本章适用于压力不大于4.0Mpa(表压)的城镇

      • 6.1.2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

      • 6.1.3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压力级制的选择,门站、储配站、

      • 6.1.4 采用天然气做气源时,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

      • 6.1.5 在平衡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均匀性基础上,

      • 6.1.6 城镇燃气管的设计压力(P)分为7级,并应符合表

      • 6.1.7 燃气输配系统各种压力级别的燃气管道之间应通过调

    • 6.2 燃气管道计算流量和水力计算

      • 6.2.1 城镇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应按计算月的小时最大用

      • 6.2.2 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燃气小时计算流量(0℃和10

      • 6.2.3 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用气的高峰系数,应根据该城镇

      • 6.2.4 采暖通风和空调所需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可按国家现

      • 6.2.5 低压燃气管道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 6.2.6 高压、次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

      • 6.2.7 室外燃气管道的局部阻力损失可按燃气管道摩擦阻力

      • 6.2.8 城镇燃气低压管道从调压站到最远燃具管道允许阻力

    • 6.3 压力不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

      • 6.3.1 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聚乙烯管、机械接口球墨

      • 6.3.2 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合本

      • 6.3.3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

      • 6.3.4 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

      • 6.3.5 输送湿燃气的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 6.3.6 地下燃气管道的基础宜为原土层。凡可能引起管道不

      • 6.3.7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

      • 6.3.8 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沟)、热力管沟、联合地

      • 6.3.9 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

      • 6.3.10 燃气管道通过河流时,可采用穿越河底或采用管桥

      • 6.3.11 燃气管道穿越河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6.3.12 穿越或跨越重要河流的燃气管道,在河流两岸均应

      • 6.3.13 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

      • 6.3.14 地下燃气管道上的检测管、凝水缸的排水管、水封

      • 6.3.15 室外架空的燃气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墙或支柱敷设

    • 6.4 压力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

      • 6.4.1 本节适用于压力大于1.6MPa(表压)但不大于

      • 6.4.2 城镇燃气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沿线建筑物的密集程

      • 6.4.3 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 6.4.4 高压燃气管道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材料应符合下列

      • 6.4.5 燃气管道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和运行条

      • 6.4.6 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计算壁厚应按式(6.4.6)

      • 6.4.7 对于采用经冷加工后又经加热处理的钢管,当加热温

      • 6.4.8 城镇燃气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F)应符合表6.4

      • 6.4.9 穿越铁路、公路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以及门站、储

      • 6.4.10 下列计算或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输气管道

      • 6.4.11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

      • 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

      • 6.4.13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

      • 6.4.14 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宜大于1.6M

      • 6.4.15 高压燃气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6.4.16 当管道安全评估中危险性分析证明,可能发生事故

      • 6.4.17 焊接支管连接口的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 6.4.18 燃气管道附件的设计和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6.4.19 燃气管道阀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4.20 高压燃气管道及管件设计应考虑日后清理管或电子

      • 6.4.21 埋地管线的锚固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6.4.22 高压燃气管道的地基、埋设地最小覆土厚度、穿越

      • 6.4.23 市区外地下高压燃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

    • 6.5 门站和储配站

      • 6.5.1 本节适用于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接受气源来气并进

      • 6.5.2 门站和储配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3 储配站内的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

      • 6.5.4 储气罐或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5 门站和储配站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6 当燃气无臭味或臭味不足时,门站或储配站内应设置

      • 6.5.7 门站和储配站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8 站内宜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宜作为输配系统的数

      • 6.5.9 站内燃气计量和气质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10 燃气储存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11 低压储气罐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12 高压储气罐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13 站内工艺管道应采用钢管。燃气管道设计压力大于

      • 6.5.14 燃气加压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15 压缩机室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5.16 压缩机的控制室宜设在主厂房一侧的中部或主厂房

      • 6.5.17 储配站控制室内的二次检测仪表及操作调节装置宜

      • 6.5.18 压缩机室、调压计量室等具有爆炸危险的生产用房

      • 6.5.19 门站和储配站内的消防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6.5.20 门站和储配站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6.5.21 门站和储配站电气防爆设计符合下列要求:   

      • 6.5.22 储气罐和压缩机室、调压计量室等具有爆炸危险的

      • 6.5.23 门站和储配站的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 6.5.24 门站和储配站边界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 6.6 调压站与调压装置

      • 6.6.1 本节适用于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不同压力级别管道之

      • 6.6.2 调压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自

      • 6.6.3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

      • 6.6.4 地上调压箱和调压柜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6.6.5 地下调压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6.6.6 单独用户的专用调压装置除按本规范第6.6.2和

      • 6.6.7 调压箱(柜)或调压站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6.6.8 设置调压器场所的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6.6.9 调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调压

      • 6.6.10 调压站(或调压箱或调压柜)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

      • 6.6.11 地上调压站内调压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6.6.12 地上调压站的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6.13 燃气调压站采暖应根据气象条件、燃气性质、控制

      • 6.6.14 地下调压站的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6.15 当调压站内、外燃气管道为绝缘连接时,调压器及

    • 6.7 钢质燃气管道和储罐的防腐

      • 6.7.1 钢质燃气管道和储罐必须进行外防腐。其防腐设计应

      • 6.7.2 地下燃气管道防腐设计,必须考虑土壤电阻率。对高

      • 6.7.3 地下燃气管道的外防腐涂层的种类,根据工程的具体

      • 6.7.4 采用涂层保护埋地敷设的钢质燃气干管宜同时采用阴

      • 6.7.5 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不应小于表

    • 6.8 监控及数据采集

      • 6.8.1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宜设置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 6.8.2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应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

      • 6.8.3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应采用分级结构。

      • 6.8.4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应设主站、远端站。主站应设在

      • 6.8.5 根据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拓扑结构设计的需求,在等

      • 6.8.6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的信息传输介质及方式应根据当

      • 6.8.7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器件、材料和仪

      • 6.8.8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的布线和接口设计应符合国家现

      • 6.8.9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有较高可靠性,

      • 6.8.10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宜配备实时瞬态模拟软件,软

      • 6.8.11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远端站应具有数据采集和通信

      • 6.8.12 主站系统设计应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宜满足

      • 6.8.13 远端站数据采集等工作信息的类型和数量应按实际

      • 6.8.14 设置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的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6.8.15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的主站机房,应设置可靠性较

      • 6.8.16 远端站的防爆、防护应符合所在地点防爆、防护的

  • 7 压缩天然气供应

    • 7.1 一般规定

      • 7.1.1 本章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5.0MPa(表压)

      • 7.1.2 压缩天然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

      • 7.1.3 压缩天然气可采用汽车载运气瓶组或气瓶车运输,也

    • 7.2 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 7.2.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7.2.2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与天然气储配站合建时,站内的天

      • 7.2.3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与天然气储配站的合建站,当天然

      • 7.2.4 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

      • 7.2.5 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

      • 7.2.6 站内应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每个气瓶车的固定车位

      • 7.2.7 气瓶车应停靠在固定车位处,并应采取固定措施,在

      • 7.2.8 气瓶车在固定车位最大储气总容积不应大于300m

      • 7.2.9 加气柱宜设在固定车位附近。距固定车位2~3m。

      • 7.2.10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设计规模应根据用户的需求量

      • 7.2.11 当进站天然气硫化氢含量超过本规范第7.1.2

      • 7.2.12 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含尘量不应大于5mg/m3

      • 7.2.13 在压缩机前应设置缓冲罐,天然气在缓冲罐内停留

      • 7.2.14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

      • 7.2.15 进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天然气管道上应设切断阀;

      • 7.2.16 压缩天然气系统的设计压力应根据工艺条件确定。

      • 7.2.17 天然气压缩机应根据进站天然气压力、脱水工艺及

      • 7.2.18 压缩机动力宜选用电动机,也可选用天然气发动机。

      • 7.2.19 天然气压缩机应根据环境和气候条件露天设置或设

      • 7.2.20 压缩机前总管中天然气流速不宜大于15m/s。

      • 7.2.21 压缩机进口管道上应设置手动和电动(或气动)控

      • 7.2.22 从压缩机轴承等处泄漏的天然气,应汇总后由管道

      • 7.2.23 压缩机组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控制装置。

      • 7.2.24 压缩机应设有自动和手动停车装置,各级排气温度

      • 7.2.25 压缩机卸载排气宜通过缓冲罐回收,并引入进站天

      • 7.2.26 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凝液处理应符合如下规定:  

      • 7.2.27 从冷却器、分离器等排出的冷凝液,应按本章第7

      • 7.2.28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检测和控制调节装置宜按表7.

      • 7.2.29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天然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本规

    • 7.3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

      • 7.3.1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7.3.2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设计规模应根据城镇各类天然气

      • 7.3.3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天然气总储气量应根据气源、运

      • 7.3.4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天然气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

      • 7.3.5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天然气储罐与站内建、构筑物的

      • 7.3.6 天然气储罐或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6

      • 7.3.7 当天然气储罐区设置检修用集中放散装置时,集中放

      • 7.3.8 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 7.3.9 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 7.3.10 气瓶车固定车位的设置和气瓶车的停靠应符合本规

      • 7.3.11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

      • 7.3.12 当压缩天然气储配站与液化石油气混气站合建时,

      • 7.3.13 压缩天然气系统的设计压力应符合本章第7.2.

      • 7.3.14 压缩天然气应根据工艺要求分级调压,并应符合下

      • 7.3.15 通过城市天然气输配管道向各类用户供应的天然气

      • 7.3.16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天然气系统,应符合本规范第

    • 7.4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

      • 7.4.1 瓶组供气站的规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7.4.2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宜设置在供气小区边缘,供气

      • 7.4.3 气瓶组应在站内固定地点设置。气瓶组及天然气放散

      • 7.4.4 气瓶组可与调压计量装置设置在一起。

      • 7.4.5 气瓶组的气瓶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 7.4.6 气瓶组供气站的调压应符合本规范第7.3 节的规

    • 7.5 管道及附件

      • 7.5.1 压缩天然气管道应采用高压无缝钢管,其技术性能应

      • 7.5.2 钢管外径大于28mm时压缩天然气管道宜采用焊接

      • 7.5.3 压缩天然气系统的管道、管件、设备与阀门的设计压

      • 7.5.4 压缩天然气加气柱和卸气柱的加气、卸气软管应采用

      • 7.5.5 室外压缩天然气管道宜采用埋地敷设,其管顶距地面

      • 7.5.6 室内压缩天然气管道宜采用管沟敷设。管底与管沟底

      • 7.5.7 站内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应符台本规范第6.5.1

    • 7.6 建筑物和生产辅助设施

      • 7.6.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和压缩天然气

      • 7.6.2 在地震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地区建设的压缩天然气

      • 7.6.3 站内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式建筑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

      • 7.6.4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在同一时间内

      • 7.6.5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的消防设施

      • 7.6.6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废油水、洗

      • 7.6.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7.6.8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7.6.9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和压缩天然气

      • 7.6.10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和压缩天然

  • 8 液化石油气供应

    • 8.1 一般规定

      • 8.1.1 本章适用于下列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    

      • 8.1.2 本章不适用于下列液化石油气工程和装置设计:  

    • 8.2 液态液化石油气运输

      • 8.2.1 液态液化石油气由生产厂或供应基地至接收站可采用

      • 8.2.2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按设计压力P(表压)分为:小

      • 8.2.3 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高于管道系统

      • 8.2.4 液态液化石油气采用管道输送时,泵的扬程应大于公

      • 8.2.5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 8.2.6 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应经技术经济

      • 8.2.7 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线不得穿越居住区、村镇和公

      • 8.2.8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宜采用埋地敷设,其埋设深度应

      • 8.2.9 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之

      • 8.2.10 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其沿线

      • 8.2.11 在下列地点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应设置阀门:

      • 8.2.12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上的阀门不宜设置在地下阀门

      • 8.2.13 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除应符

      • 8.2.14 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防腐应符合本规范第6

      • 8.2.15 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线沿途应设置里程桩、转角

      • 8.2.16 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 8.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

      • 8.3.1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按其功能可分为储存站、储配站

      • 8.3.2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规模应以城镇燃气专业规划为

      • 8.3.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储罐设计总容量宜根据其规模

      • 8.3.4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储罐设计总容量超过3000m

      • 8.3.5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

      • 8.3.6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站址宜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

      • 8.3.7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压力式储罐与基地外建、构

      • 8.3.8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全冷冻式储罐与基地外建、构筑

      • 8.3.9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储罐与基地内建、构筑物的防

      • 8.3.10 全冷冻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与全压力式液化石油气储

      • 8.3.11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总平面必须分区布置,即分为

      • 8.3.12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

      • 8.3.1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 8.3.14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和辅助区至少应各设

      • 8.3.15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内严禁设置地下和半

      • 8.3.16 基地内铁路引入线和铁路槽车装卸线的设计应符合

      • 8.3.17 铁路槽车装卸栈桥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其长度

      • 8.3.18 铁路槽车装卸栈桥上的液化石油气装卸鹤管应设置

      • 8.3.19 全压力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应少于2台,其储罐区

      • 8.3.20 地上储罐应设置钢梯平台,其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 8.3.21 地下储罐宜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槽内,槽内应填充干

      • 8.3.22 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所属泵房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 8.3.23 液态液化石油气泵的安装高度应保证不使其发生气

      • 8.3.24 液态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管段上阀门及附件的设

      • 8.3.25 灌瓶间和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 8.3.26 灌瓶间和瓶库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

      • 8.3.27 灌瓶间内气瓶存放量宜取1~2d的计算月平均日

      • 8.3.28 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灌装和机械化运瓶的灌瓶作

      • 8.3.29 储配站和灌装站应设置残液倒空和回收装置。

      • 8.3.30 供应基地内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设置台数不宜少于2

      • 8.3.31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出口管道上阀门及附件的设

      • 8.3.32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室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 8.3.33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库与汽车槽车装卸台柱之间的

      • 8.3.34 汽车槽车装卸台柱的装卸接头应采用与汽车槽车配

      • 8.3.35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灌装站宜配置备用气瓶,其数

      • 8.3.36 新瓶库和真空泵房应设置在辅助区。新瓶和检修后

      • 8.3.37 使用液化石油气或残液做燃料的锅炉房,其附属储

      • 8.3.38 设置非直火式气化器的气化间可与储罐室毗连,但

    • 8.4 气化站和混气站

      • 8.4.1 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的储罐设计总容量应符合

      • 8.4.2 气化站和混气站站址的选择宜按本规范第8.3.6

      • 8.4.3 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

      • 8.4.4 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建、构筑物

      • 8.4.5 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进行

      • 8.4.6 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的生产区应设置高度不低

      • 8.4.7 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内消防车道、对外出入口

      • 8.4.8 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内铁路引入线、铁路槽车

      • 8.4.9 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应少于2台。液

      • 8.4.10 工业企业内液化石油气气化站的储罐总窖积不大于

      • 8.4.11 气化间和混气间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 8.4.12 气化间和混气间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

      • 8.4.13 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等于或小于100m3的气

      • 8.4.14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库和汽车槽车装卸台柱之间的

      • 8.4.15 燃气热水炉间与压缩机室、汽车槽车库和汽车槽车

      • 8.4.16 气化、混气装置的总供气能力应根据高峰小时用气

      • 8.4.17 气化、混气装置配置台数不应少于2台,且至少应

      • 8.4.18 气化间、混气间可合建成一幢建筑物。气化、混气

      • 8.4.19 液化石油气可与空气或其他可燃气体混合配制成所

      • 8.4.20 热值仪应靠近取样点设置在混气间内的专用隔间或

      • 8.4.21 采用管道供应气态液化石油气或液化石油气与其他

    • 8.5 瓶组气化站

      • 8.5.1 瓶组气化站气瓶的配置数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 8.5.2 当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

      • 8.5.3 当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容积超过1m3时,应将

      • 8.5.4 瓶组气化站的瓶组间不得设置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

      • 8.5.5 瓶组气化站的气化间宜与瓶组间合建一幢建筑,两者

      • 8.5.6 设置在露天的空温式气化器与瓶组间的防火间距不限

      • 8.5.7 瓶组气化站的四周宜设置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

      • 8.5.8 气化装置的总供气能力应根据高峰小时用气量确定。

    • 8.6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 8.6.1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应按其气瓶总容积V分为三级

      • 8.6.2 Ⅰ、Ⅱ级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瓶库宜采用敞开或

      • 8.6.3 Ⅰ级瓶装供应站出入口一侧的围墙可设置高度不低于

      • 8.6.4 Ⅰ、Ⅱ级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

      • 8.6.5 Ⅰ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与修理间或生活、

      • 8.6.6 Ⅱ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由瓶库和营业室组成。两

      • 8.6.7 Ⅲ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可将瓶库设置在与建筑物

    • 8.7 用户

      • 8.7.1 居民用户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气瓶应设置在符合本规范

      • 8.7.2 居民用户室内液化石油气气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8.7.3 单户居民用户使用的气瓶设置在室外时,宜设置在贴

      • 8.7.4 商业用户使用的气瓶组严禁与燃气燃烧器具布置在同

    • 8.8 管道及附件、储罐、容器和检测仪表

      • 8.8.1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和设计压力大于0.4MPa的

      • 8.8.2 液化石油气站内管道宜采用焊接连接。管道与储罐、

      • 8.8.3 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和站内液化石油气储罐、容

      • 8.8.4 液化石油气储罐、容器、设备和管道上严禁采用灰口

      • 8.8.5 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上采用耐油胶管时,最高允许工

      • 8.8.6 站内室外液化石油气管道宜采用单排低支架敷设,其

      • 8.8.7 液化石油气储罐、容器及附件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应符

      • 8.8.8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应符合国家现

      • 8.8.9 液化石油气储罐最大设计允许充装质量应按下式计算

      • 8.8.10 液化石油气储罐第一道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的配

      • 8.8.11 液化石油气储罐接管上安全阀件的配置应符合下列

      • 8.8.12 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8.8.13 储罐检修用放散管的管口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8.

      • 8.8.14 液化石油气气液分离器、缓冲罐和气化器可设置弹

      • 8.8.15 液化石油气储罐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8.8.16 液化石油气气液分离器和容积式气化器等应设置直

      • 8.8.17 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气化、混气和调压、计量

      • 8.8.18 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报警器

      • 8.8.19 地下液化石油气储罐外壁除采用防腐层保护外,尚

    • 8.9 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和抗震

      • 8.9.1 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

      • 8.9.2 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式建筑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

      • 8.9.3 非采暖地区的灌瓶间及附属瓶库、汽车槽车库、瓶装

      • 8.9.4 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其承重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

      • 8.9.5 液化石油气储罐应牢固地设置在基础上。     

      • 8.9.6 在地震烈度为7度和7度以上的地区建设液化石油气

    • 8.10 消防给水、排水和灭火器材

      • 8.10.1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和混气站在同一时间

      • 8.10.2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消防用水量应按其储罐固定喷水

      • 8.10.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消防给水

      • 8.10.4 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火灾连续时间6h所需最大消

      • 8.10.5 消防水泵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 8.10.6 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置宜采用喷雾

      • 8.10.7 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置出口的供水压力不应小于0

      • 8.10.8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和混气站生产区的排

      • 8.10.9 液化石油气站内干粉灭火器的配置除应符合表8.

    • 8.11 电气

      • 8.11.1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内消防水泵和液化石油气化站

      • 8.11.2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

      • 8.11.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

      • 8.11.4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

    • 8.12 通信和绿化

      • 8.12.1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内至少应设

      • 8.12.2 在具有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话应采用防爆型。

      • 8.12.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内的绿化应

  • 9 液化天然气供应

    • 9.1 一般规定

      • 9.1.1 本章适用于液化天然气总储存容积不大于2000m

      • 9.1.2 本章不适用于下列液化天然气工程和装置设计:  

    • 9.2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

      • 9.2.1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规模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 9.2.2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储罐设计总容积应根据其规模、

      • 9.2.3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9.2.4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液化天然气储罐、集中放散装置

      • 9.2.5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液化天然气储罐、集中放散装置

      • 9.2.6 站内兼有灌装液化天然气钢瓶功能时,站区内设置储

      • 9.2.7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内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

      • 9.2.8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生产区应设置消防车道,车道宽度

      • 9.2.9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生产区和辅助区至少应各设1个

      • 9.2.10 液化天然气储罐和储罐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9.2.11 气化器、低温泵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9.2.12 液化天然气集中放散装置的汇集总管,应经加热将

      • 9.2.13 液化天然气气化后向城镇管网供应的天然气应进行

    • 9.3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

      • 9.3.1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采用气瓶组作为储存及供气设

      • 9.3.2 气瓶组应在站内固定地点露天(可设置罩棚)设置。

      • 9.3.3 设置在露天(或罩棚下)的空温式气化器与气瓶组的

      • 9.3.4 气化装置的总供气能力应根据高峰小时用气量确定。

      • 9.3.5 瓶组气化站的四周宜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

    • 9.4 管道及附件、储罐、容器、气化器、气体加热器和检测仪表

      • 9.4.1 液化天然气储罐、设备的设计温度应按-168℃计

      • 9.4.2 对于使用温度低于-20℃的管道应采用奥氏体不锈

      • 9.4.3 管道宜采用焊接连接。公称直径不大于50mm的管

      • 9.4.4 管道应根据设计条件进行柔性计算,柔性计算的范围

      • 9.4.5 管道宜采用自然补偿的方式,不宜采用补偿器进行补

      • 9.4.6 管道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该材料应具有良

      • 9.4.7 液态天然气管道上的两个切断阀之间必须设置安全阀

      • 9.4.8 液化天然气卸车口的进液管道应设置止回阀。液化天

      • 9.4.9 液化天然气储罐和容器本体及附件的材料选择和设计

      • 9.4.10 液化天然气储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

      • 9.4.11 液化天然气储罐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9.4.12 储罐应设置放散管,其设置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9

      • 9.4.13 储罐进出液管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并与储罐液位

      • 9.4.14 液化天然气储罐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9.4.15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的液体进口管道上宜设置紧急切

      • 9.4.16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安全阀

      • 9.4.17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和天然气气体加热器的天然气出

      • 9.4.18 对于有可能受到土壤冻结或冻胀影响的储罐基础和

      • 9.4.19 储罐区、气化装置区域或有可能发生液化天然气泄

      • 9.4.20 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报警浓

      • 9.4.21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内应设置事故切断系统,事故发

    • 9.5 消防给水、排水和灭火器材

      • 9.5.1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应按一次

      • 9.5.2 液化天然气立式储罐固定喷淋装置应在罐体上部和罐

      • 9.5.3 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火灾连续时间6h计算确定。但

      • 9.5.4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消防给水系统中的消防泵房,给

      • 9.5.5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生产区防护墙内的排水系统应采取

      • 9.5.6 站内具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液化天然气

    • 9.6 土建和生产辅助设施

      • 9.6.1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和抗震设

      • 9.6.2 设有液化天然气工艺设备的建、构筑物应有良好的通

      • 9.6.3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9.6.4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

      • 9.6.5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防雷和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本

  • 10 燃气的应用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本章适用于城镇居民、商业和工业企业用户内部的

      • 10.1.2 燃气调压器、燃气表、燃烧器具等,应根据使用燃

      • 10.1.3 燃气应用设备铭牌上规定的燃气必须与当地供应的

    • 10.2 室内燃气管道

      • 10.2.1 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不应大于表10.2

      • 10.2.2 燃气供应压力应根据用户设备燃烧器的额定压力及

      • 10.2.3 室内燃气管道宜选用钢管,也可选用铜管、不锈钢

      • 10.2.4 室内燃气管道选用钢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5 室内燃气管道选用铜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6 室内燃气管道选用不锈钢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7 室内燃气管道选用铝塑复合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8 室内燃气管道采用软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9 室内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 10.2.10 商业和工业用户调压装置及居民楼栋调压装置的

      • 10.2.11 当由调压站供应低压燃气时,室内低压燃气管道

      • 10.2.12 室内燃气管道的阻力损失,可按本规范第6.2

      • 10.2.13 计算低压燃气管道阻力损失时,对地形高差大或

      • 10.2.14 燃气引入管敷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15 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

      • 10.2.16 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

      • 10.2.17 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

      • 10.2.18 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2.19 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

      • 10.2.20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

      • 10.2.21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

      • 10.2.22 液化石油气管道和烹调用液化石油气燃烧设备不

      • 10.2.23 敷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

      • 10.2.24 燃气水平干管和立管不得穿过易燃易爆品仓库、

      • 10.2.25 燃气水平干管宜明设,当建筑设计有特殊美观要

      • 10.2.26 燃气立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或卫生间内。立管穿过

      • 10.2.27 燃气立管宜明设,当设在便于安装和检修的管道

      • 10.2.28 高层建筑的燃气立管应有承受自重和热伸缩推力

      • 10.2.29 燃气水平干管和高层建筑立管应考虑工作环境温

      • 10.2.30 燃气支管宜明设。燃气支管不宜穿过起居室(厅

      • 10.2.31 住宅内暗埋的燃气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2.32 住宅内暗封的燃气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2.33 商业和工业企业室内暗设燃气支管应符合下列要

      • 10.2.34 民用建筑室内燃气水平干管,不得暗埋在地下土

      • 10.2.35 燃气管道不应敷设在潮湿或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

      • 10.2.36 室内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

      • 10.2.37 沿墙、柱、楼板和加热设备构件上明设的燃气管

      • 10.2.38 室内燃气管道穿过承重墙、地板或楼板时必须加

      • 10.2.39 工业企业用气车间、锅炉房以及大中型用气设备

      • 10.2.40 室内燃气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 10.2.41 室内燃气管道阀门宜采用球阀。

      • 10.2.42 输送干燃气的室内燃气管道可不设置坡度。输送

    • 10.3 燃气计量

      • 10.3.1 燃气用户应单独设置燃气表。     燃气表应

      • 10.3.2 用户燃气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3.3 燃气表保护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4 居民生活用气

      • 10.4.1 居民生活的各类用气设备应采用低压燃气,用气设

      • 10.4.2 居民生活用气设备严禁设置在卧室内。

      • 10.4.3 住宅厨房内宜设置排气装置和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

      • 10.4.4 家用燃气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0.4.5 家用燃气热水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4.6 单户住宅采暖和制冷系统采用燃气时,应符合下列

      • 10.4.7 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家用

      • 10.4.8 居民生活用燃具在选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10.5 商业用气

      • 10.5.1 商业用气设备宜采用低压燃气设备。

      • 10.5.2 商业用气设备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专用房间内;商

      • 10.5.3 商业用气设备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液化石油

      • 10.5.4 商业用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5.5 商业用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5.6 商业用户中燃气锅炉和燃气直燃型吸收式冷(温)

      • 10.5.7 商业用户中燃气锅炉和燃气直燃型吸收式冷(温)

      • 10.5.8 当需要将燃气应用设备设置在靠近车辆的通道处时

      • 10.5.9 屋顶上设置燃气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6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

      • 10.6.1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的燃气用量,应按下列原则

      • 10.6.2 当城镇供气管道压力不能满足用气设备要求。需要

      • 10.6.3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的燃烧器选择,应根据加热

      • 10.6.4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的烟气余热宜加以利用。

      • 10.6.5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应有下列装置:     

      • 10.6.6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燃烧装置的安全设施应符合

      • 10.6.7 燃气燃烧需要带压空气和氧气时,应有防止空气和

      • 10.6.8 阀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用气

      • 10.6.9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专用房

    • 10.7 燃烧烟气的排除

      • 10.7.1 燃气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必须排出室外。设有直排式

      • 10.7.2 家用燃具排气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7.3 浴室用燃气热水器的给排气口应直接通向室外。其

      • 10.7.4 商业用户厨房中的燃具上方应设排气扇或排气罩。

      • 10.7.5 燃气用气设备的排烟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7.6 水平烟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0.7.7 烟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住宅

      • 10.7.8 用气设备排烟设施的烟道抽力(余压)应符合下列

      • 10.7.9 排气装置的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7.10 高海拔地区安装的排气系统的最大排气能力,应

    • 10.8 燃气的监控设施及防雷、防静电

      • 10.8.1 在下列场所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    

      • 10.8.2 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8.3 在下列场所宜设置燃气紧急自动切断阀:    

      • 10.8.4 燃气紧急自动切断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0.8.5 燃气管道及设备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要

      • 10.8.6 燃气应用设备的电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 附录A 制气车间主要生产场所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等级

  • 附录B 煤气净化车间主要生产场所爆炸及火灾危险区域等级

  • 附录C 燃气管道摩擦阻力计算

    • C.0.1 低压燃气管道:     根据燃气在管道中不同的

    • C.0.2 次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     根据燃气管道不

    • C.0.3 高压燃气管道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宜按现行的

  • 附录D 燃气输配系统生产区域用电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划分

    • D.0.1 本附录适用于运行介质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

    • D.0.2 燃气输配系统生产区域用电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附录E 液化石油气站用电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划分

    • E.0.1 液化石油气站生产区用电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

    • E.0.2 通风良好的液化石油气灌瓶间、实瓶库、压缩机室、

    • E.0.3 露天设置的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或储罐区的爆炸危险

    • E.0.4 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装卸口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

    • E.0.5 无释放源的建筑与有第二级释放源的建筑相邻,并采

    • E.0.6 下列用电场所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     1

  • 附录F 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K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