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

    • 1.0.3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

    • 1.0.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 2 工程等级划分

    • 2.0.1 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

    • 2.0.2 引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引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

    • 2.0.3 提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

    • 2.0.4 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级别,应

    • 2.0.5 灌溉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

    • 2.0.6 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隧洞、跌水与陡坡等灌

    • 2.0.7 在防洪堤上修建的引水、提水工程及其它灌排建筑物

    • 2.0.8 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或铁路交叉布置时

    • 2.0.9 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位置特别重要,失事后

  • 3 设计标准

    • 3.1 灌溉标准

      • 3.1.1 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

      • 3.1.2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

      • 3.1.3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验频率法按公式(3.1.

      • 3.1.4 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单季稻灌区可用

      • 3.1.5 作物灌溉制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3.1.6 灌区净灌溉用水量与毛灌溉用水量可分别采用公式(

      • 3.1.7 设计灌水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3.1.8 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应按公式(3.1.8)计算。

      • 3.1.9 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连乘

      • 3.1.10 全灌区同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代表值,可取用

      • 3.1.11 应采取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使其设计值不低

      • 3.1.12 管道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应低于0.97。

      • 3.1.13 旱作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应低于0.90

    • 3.2 排水标准

      • 3.2.1 排涝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应根据排水区的自然条件

      • 3.2.2 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应根据排涝面积、地面坡度

      • 3.2.3 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

      • 3.2.4 设计排涝模数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

      • 3.2.5 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和水稻田适宜日

      • 3.2.6 有渍害的旱作区,农作物生长期地下水位应以设计排

      • 3.2.7 适于使用农业机械作业的设计排渍深度,应根据各地

      • 3.2.8 设计排渍模数应采用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测资料确定

      • 3.2.9 改良盐碱土或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地区,其排水标

    • 3.3 防洪标准

      • 3.3.1 蓄水枢纽工程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按表

      • 3.3.2 引水、提水枢纽工程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

      • 3.3.3 灌排建筑物、灌溉渠道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按

      • 3.3.4 潮汐河口灌排(兼挡潮)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应根据

      • 3.3.5 灌区内必须修建的排洪沟(撇洪沟),其防洪标准可

      • 3.3.6 灌区内防洪堤或挡潮堤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

    • 3.4 灌排水质标准

      • 3.4.1 以地面水、地下水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作

      • 3.4.2 在作物生育期内,灌溉时的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

      • 3.4.3 灌区内外农田、城镇及工矿企业排入灌排渠沟的地面

  • 4 总体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1.1 灌区总体设计应在调查灌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水土

      • 4.1.2 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符合流域水利规划和保

    • 4.2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 4.2.1 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应根据水土资源评价成果、

      • 4.2.2 灌区土地利用结构设计,应根据控制范围内的地形、

      • 4.2.3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设计,应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意见

      • 4.2.4 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量,应在灌区土地利用结构

      • 4.2.5 井渠结合灌区,其引用地表水和开采当地地下水的比

    • 4.3 总体布置

      • 4.3.1 灌区总体布置应根据旱、涝、洪、渍、碱综合治理,

      • 4.3.2 灌区应按照蓄泄兼筹的原则,选定防洪标准,做好防

      • 4.3.3 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布置应协调一致,满足灌溉和

      • 4.3.4 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的灌区,应区别情况,结合社会

      • 4.3.5 土壤盐碱化或可能产生土壤盐碱化的地区,应根据水

      • 4.3.6 提水灌区应根据地形、水源、电源和行政区划等条件

      • 4.3.7 灌区灌溉方式应根据作物、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

      • 4.3.8 灌区排水方式应根据涝、渍、碱的成因,结合地形、

      • 4.3.9 山区、丘陵区灌区应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

      • 4.3.10 平原灌区宜分开布置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可能产

      • 4.3.11 沿江、滨湖圩垸灌区应采取联圩并垸、整治河道、

      • 4.3.12 滨海感潮灌区应在布置灌排渠系的同时,经技术经

      • 4.3.13 排水承泄区应充分利用江河湖淀,并应与灌区内排

      • 4.3.14 灌区田间工程应根据各分区特点选择若干典型区,

      • 4.3.15 灌区道路、桥涵的布置,应与灌排系统及田间工程

      • 4.3.16 灌区防风林、经济林等专用林带及防沙草障等,可

      • 4.3.17 灌区居民点布置应服从灌区总体设计要求,并应少

      • 4.3.18 灌区的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应根据灌区总体布置的

      • 4.3.19 灌区附属工程设施应根据灌区规模,按本规范第1

    • 4.4 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评价

      • 4.4.1 灌区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要求,按国家现行标准《

      • 4.4.2 灌区工程的经济评价应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

      • 4.4.3 灌区工程项目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

      • 4.4.4 灌区工程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当国民经

  • 5 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

    • 5.1 蓄水工程

      • 5.1.1 有综合利用要求的灌溉供水水库工程设计,应以灌区

      • 5.1.2 大、中型灌溉供水水库工程设计规模应根据灌区灌溉

      • 5.1.3 灌溉供水水库调节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4 灌溉供水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应按各项用水设计保证

      • 5.1.5 灌溉供水水库的死水位,应以满足自流引水灌溉要求

      • 5.1.6 “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的水量平衡计算除应符合上

      • 5.1.7 以灌溉水稻为主的水库,应采用分层取水的方式。取

    • 5.2 引水工程

      • 5.2.1 渠首引水工程设计应根据河(湖)水位、河(湖)岸

      • 5.2.2 当河(湖)岸地形较陡、岸坡稳定时,渠首工程宜采

      • 5.2.3 渠首工程的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2.4 无坝引水渠首引水口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5 无坝引水渠首的引水比宜小于50%,多泥沙河流上

      • 5.2.6 无坝引水渠首的引水角宜取30°~60°。引水口

      • 5.2.7 无坝引水渠首引水口位于水面宽阔或水面坡降较陡的

      • 5.2.8 无坝引水渠首进水闸闸前设计水位,应取河、湖历年

      • 5.2.9 无坝引水渠首进水闸设计流量,应取历年灌溉期最大

      • 5.2.10 采取侧面引水、正面排沙的有坝(闸)引水渠首,

      • 5.2.11 侧面引水、正面排沙的有坝(闸)引水渠首设计应

      • 5.2.12 有坝(闸)引水渠首位于水量较丰沛的多泥沙河流

      • 5.2.13 有坝(闸)引水渠首位于河道狭窄、河岸较陡的山

      • 5.2.14 有坝(闸)引水渠首位于山区多泥沙河流、且要求

      • 5.2.15 有坝(闸)引水渠首位于大粒径推移质较多、水面

      • 5.2.16 位于多泥沙河流上重要的大型渠首工程,其防沙、

      • 5.2.17 综合利用的渠首工程,船闸、筏道不应与电站同侧

    • 5.3 沉沙池

      • 5.3.1 灌溉水流含沙量超过输水渠道允许挟沙能力时,应根

      • 5.3.2 沉沙池设计应根据灌区的用水要求和输水渠道的具体

      • 5.3.3 沉沙池型式可结合冲沙方式,采用定期水力冲沙或人

      • 5.3.4 沉沙池进口段宜采用两侧均匀扩散的对称布置;受条

      • 5.3.5 池厢深度可取2.5~3.5m。池底纵坡应根据冲

      • 5.3.6 池厢横断面宜取矩形或梯形。池厢分段应设伸缩沉降

      • 5.3.7 池厢工作宽度可按公式(5.3.7)计算确定。

      • 5.3.8 池厢工作长度可按公式(5.3.8)计算确定。

      • 5.3.9 沉沙池出口段宜采用两侧均匀收缩的对称布置。出口

      • 5.3.10 沉沙池出口含沙量可按公式(5.3.10-1)

      • 5.3.11 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沉沙池设计,应根据冬、春

    • 5.4 泵 站

      • 5.4.1 灌排泵站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对于Ⅲ等及Ⅲ

      • 5.4.2 泵站选用的主泵应能满足设计扬程与设计流量的要求

      • 5.4.3 泵站选用的主泵台数按流量大小宜取3~9台,根据

      • 5.4.4 泵站动力机应首先采用电动机。对电源紧缺且非经常

      • 5.4.5 泵站选用的动力机与主泵应配套合理。动力机功率备

      • 5.4.6 净扬程高于3m的轴流泵站与混流泵站,其装置效率

      • 5.4.7 从河道取水的灌溉泵站站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根据

      • 5.4.8 从多泥沙河道取水的灌溉泵站,应采取防沙、沉沙、

      • 5.4.9 高扬程提水灌溉工程,应根据灌区地形、分区、提蓄

      • 5.4.10 排水泵站的布局,应根据自排与提排、排除涝水与

      • 5.4.11 有部分自排条件的排水泵站,宜与排水闸合建。

      • 5.4.12 灌排结合泵站站址,应根据外水内引和内水外排的

      • 5.4.13 灌溉泵站的泵房位置以及引渠和出水管道的长度,

      • 5.4.14 泵房结构型式应根据主泵类型与规格、水源水位变

      • 5.4.15 堤防处的低扬程和地质条件好的块基型泵房,可采

      • 5.4.16 泵房结构布置必须满足泵房内机电设备布置、安装

      • 5.4.17 泵房地下轮廓线布置应能满足防渗要求。泵房应在

      • 5.4.18 泵房应选择在岩土坚实和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

      • 5.4.19 泵站前池或进水池应设置拦污栅,必要时应设防涡

      • 5.4.20 进水管道内不得吸入空气和形成气囊。管道应不断

      • 5.4.21 进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管内允许流速确定:管径为

      • 5.4.22 长度100m以下的出水管道根数,宜取与主泵台

      • 5.4.23 虹吸式出水流道驼峰底部应高出出水池的最高运行

      • 5.4.24 出水管道的出口上缘应淹没在出水池最低运行水位

      • 5.4.25 进、出水流道的设计应使流速和压力沿程分布均匀

      • 5.4.26 出水池与输水渠道的联接应采用渐变段,渐变段的

      • 5.4.27 在对主泵运行工况进行水力分析时,应对水泵叶片

      • 5.4.28 高扬程、长管道的灌溉泵站,应对压力管道进行水

      • 5.4.29 自动调压喷灌泵站的主泵,应选择高效区较宽、能

    • 5.5 机 井

      • 5.5.1 机井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情况进

      • 5.5.2 机井设计出水量应选用理论公式计算,通过抽水试验

      • 5.5.3 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可按公式(5.5.3)计算确定

      • 5.5.4 井距可按公式(5.5.4)计算确定。     

      • 5.5.5 井数可按公式(5.5.5-1)或(5.5.5-

      • 5.5.6 井群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水水

      • 5.5.7 井型应根据含水层分布状况及凿井机具、施工条件等

      • 5.5.8 井用水泵应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和设计出水量选定。机

      • 5.5.9 动力机类型应根据当地能源条件合理选定。选配动力

      • 5.5.10 电动机配套的机井,其装置效率不宜低于45%;

      • 5.5.11 机井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 6 灌溉输配水系统

    • 6.1 灌溉渠道系统

      • 6.1.1 灌溉渠道应依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顺序设置固定

      • 6.1.2 灌溉渠道系统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设计和灌溉标准要

      • 6.1.3 “长藤结瓜”式灌溉渠道系统的布置,除应符合第6

      • 6.1.4 万亩以上灌区的干渠、支渠应按续灌方式设计,斗渠

      • 6.1.5 续灌渠道应按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水

      • 6.1.6 续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6.1.6-1)或

      • 6.1.7 轮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6.1.7)计算确

      • 6.1.8 续灌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可按表6.1.8

      • 6.1.9 续灌渠道的最小流量不宜小于设计流量的40%,相

      • 6.1.10 各级渠道的平均流速可按公式(6.1.10)计

      • 6.1.11 土渠设计平均流速宜控制在0.6~1.0m/s

      • 6.1.12 重要的干、支渠允许不冲流速,应根据渠床材料、

      • 6.1.13 浑水渠道的允许不淤流速应根据水流挟沙能力,按

      • 6.1.14 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1.15 渠底比降应根据渠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流

      • 6.1.16 各级渠道进口的设计水位,应从水源引水高程自上

      • 6.1.17 渠道横断面应根据灌溉面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

      • 6.1.18 浑水渠道设计水深及宽深比,可按公式(6.1.

      • 6.1.19 梯形断面水深小于或等于3m的挖方渠道,最小边

      • 6.1.20 深挖方渠道可采用复式或阶梯形断面,在渠底以上

      • 6.1.21 黄土地区渠岸以上的高边坡系数,应根据岸坡土质

      • 6.1.22 填方渠道的渠堤填方高度小于或等于3m时,其内

      • 6.1.23 渠道岸顶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4

      • 6.1.24 万亩以上灌区干、支渠岸顶宽度不应小于2m,斗

      • 6.1.25 4级及4级以上渠道的取土坑至渠堤外坡脚的距离

      • 6.1.26 挖深小于10m的渠道,其弃土堆内坡脚至渠道开

      • 6.1.27 泄(退)水渠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28 引洪淤灌或兼有引洪淤灌任务的渠道,其纵、横断

      • 6.1.29 30万亩以上灌区的输配水系统宜逐步实行监测调

    • 6.2 渠道防渗衬砌

      • 6.2.1 土壤渗漏量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不符合本规范第3.

      • 6.2.2 4级及4级以上渠道衬砌方案,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

      • 6.2.3 渠道衬砌结构的基底应坚实稳定。衬砌渠段无法避开

      • 6.2.4 渠道衬砌结构的横断面应与渠道横断面协调一致。4

      • 6.2.5 4级及4级以上渠道的防渗衬砌结构厚度可按表6.

      • 6.2.6 现场浇筑的混凝土防渗衬砌结构,应每隔5~8m设

      • 6.2.7 防渗衬砌结构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其规格、质量均应

      • 6.2.8 渠道防渗衬砌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

    • 6.3 灌溉管道系统

      • 6.3.1 灌溉管道系统可根据地形、水源和用户用水情况,采

      • 6.3.2 灌溉管道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3 管材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所选管材

      • 6.3.4 千亩以上连片的灌溉管道系统,宜采用优化方法进行

  • 7 排水系统

    • 7.1 明沟排水系统

      • 7.1.1 明沟排水系统的设置应与灌溉渠道系统相对应,可依

      • 7.1.2 明沟排水系统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1.3 末级固定排水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7.1.4 单纯排除涝水的排水沟,可只按排涝设计流量设计。

      • 7.1.5 排水沟设计流量和校核流量应根据排水面积、排水模

      • 7.1.6 排水沟纵、横断面设计符合下列要求:     1

      • 7.1.7 排水沟沟底比降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上、下

      • 7.1.8 排水沟糙率应根据沟槽材料、地质条件、施工质量、

      • 7.1.9 土质排水沟宜采用梯形或复式断面,石质排水沟可采

      • 7.1.10 土质排水沟边坡系数应根据开挖深度、沟槽土质及

      • 7.1.11 排水沟开挖深度大于5m时,应从沟底以上每隔3

      • 7.1.12 1~3级排水沟堤顶宽度不应小于2.0m。堤顶

      • 7.1.13 排水沟的弃土和局部取土坑应结合筑渠、修路和土

      • 7.1.14 排水沟平均流速可按本规范公式(6.1.10)

      • 7.1.15 排水沟边坡防塌处理,应根据沟坡土质、土体受力

      • 7.1.16 承泄区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干

      • 7.1.17 承泄区的设计水位可采用与排水区设计暴雨重现期

    • 7.2 暗管排水系统

      • 7.2.1 暗管排水系统的分级与管道类型、规格等,应根据排

      • 7.2.2 暗管排水系统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2.3 排水暗管埋深与间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4 排水暗管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7.2.4)计算确

      • 7.2.5 吸水管和集水管的内径可分别按公式(7.2.5-

      • 7.2.6 圆形吸水管或集水管平均流速可按公式(7.2.6

      • 7.2.7 排水管道的比降i应满足管内最小流速不低于0.3

      • 7.2.8 吸水管实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50mm,集水管实

      • 7.2.9 非圆形吸水管或集水管可按其断面积折算成圆形,实

      • 7.2.10 吸水管周围应设置外包滤料,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 7.2.11 鼠道宜用于不含砾石的粘土或重、中壤土中,且应

      • 7.2.12 鼠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鼠道断

  • 8 田间工程

    • 8.1 典型设计

      • 8.1.1 灌区应根据灌排分区制定田间工程典型设计。每一分

      • 8.1.2 田间工程典型设计应包括灌排渠沟布置,纵、横断面

      • 8.1.3 典型设计平面布置图比例尺可采用1/1000~1

    • 8.2 灌水沟畦与格田

      • 8.2.1 灌水沟畦要素宜通过分区专门试验或采用试验与理论

      • 8.2.2 旱作灌水沟的长度、比降和入沟流量可按表8.2.

      • 8.2.3 旱作灌水畦长度、比降和单宽流量可按表8.2.3

      • 8.2.4 采用长畦分段灌、间歇灌或水平畦灌时,灌水沟畦要

      • 8.2.5 采用试验或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沟畦灌

      • 8.2.6 平原水稻区格田的长度宜取60~120m,宽度宜

      • 8.2.7 北方平原旱作灌区宜以末级固定渠道控制范围作为土

      • 8.2.8 地形复杂和平整地块面积较大时,宜采用方格网法进

    • 8.3 田间渠道与排水沟

      • 8.3.1 平原地区斗渠、斗沟以下各级渠沟宜相互垂直。斗渠

      • 8.3.2 末级固定渠道与排水沟(农沟)可根据地形条件采用

      • 8.3.3 旱作区临时渠道与排水沟可采用纵向或横向布置。灌

      • 8.3.4 水稻区的格田长边宜沿等高线布置。每块格田均应在

      • 8.3.5 斗渠、农渠宜防渗衬砌。渠道上配水、灌水、量水和

    • 8.4 田间道路与林带

      • 8.4.1 田间道路与林带的布置应与灌排渠沟相结合,其结合

      • 8.4.2 田间道路宜为单车道。人力车道或畜力车道路面宽1

      • 8.4.3 斗渠、农渠外坡及田间道路旁宜两侧或一侧植树1~

      • 8.4.4 风沙地区农田防护林带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8.4.5 林带与铁路路基和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以及树冠与

  • 9 灌排建筑物

    • 9.1 一般规定

      • 9.1.1 灌排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工程规模、作用、运行特点

      • 9.1.2 灌排建筑物的布置应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

      • 9.1.3 灌排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应根据工程特点、作用和运行

      • 9.1.4 4、5级灌排建筑物设计可采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

      • 9.1.5 灌溉建筑物应按设计流量设计,按加大流量验算;排

      • 9.1.6 作用于灌排建筑物的荷载一般包括结构自重、水重、

      • 9.1.7 灌排建筑物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

    • 9.2 水 闸

      • 9.2.1 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地点

      • 9.2.2 节制闸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闸室结

      • 9.2.3 分水闸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股分

      • 9.2.4 泄水闸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闸的中

      • 9.2.5 退(排)水闸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9.2.6 节制闸、分水闸、泄水闸、退(排)水闸均应设消能

    • 9.3 渡 槽

      • 9.3.1 渠道跨越河流、渠沟、洼地、道路,采用其它类型建

      • 9.3.2 渡槽轴线应短而直,进、出口应与上、下游渠道平顺

      • 9.3.3 渡槽进、出口应设渐变段,渐变段长度可分别取渠道

      • 9.3.4 1~3级渡槽进口前的渠道一侧,应设泄水闸或溢流

      • 9.3.5 渡槽槽身横断面宜采用矩形或U形。梁式渡槽满槽时

      • 9.3.6 渡槽过水能力及总水头损失可按附录M所列公式计算

      • 9.3.7 矩形断面渡槽槽身顶部超高可取槽内水深的1/12

      • 9.3.8 现浇钢筋混凝土渡槽槽身应根据其纵向支承型式分节

      • 9.3.9 渡槽的支承结构可根据地形、地质、跨度、高度、当

      • 9.3.10 渡槽与公路桥结合时,槽身布置应满足公路交通的

      • 9.3.11 渡槽可根据地质条件、上部荷载、水流冲刷影响等

    • 9.4 倒虹吸

      • 9.4.1 渠道穿越河流、渠沟、洼地、道路,采用其它类型建

      • 9.4.2 倒虹吸宜设在地形较缓处,应避免通过可能产生滑坡

      • 9.4.3 倒虹吸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宜为直线,并宜与河流、

      • 9.4.4 倒虹吸进、出口应设渐变段,其长度可分别取上、下

      • 9.4.5 1~3级倒虹吸进口前的渠道一侧,应设泄水闸或溢

      • 9.4.6 倒虹吸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穿越河流、渠沟、道

      • 9.4.7 倒虹吸横断面宜采用圆形,流量大、水头低时,也可

      • 9.4.8 倒虹吸可根据流量、水头、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

      • 9.4.9 倒虹吸通过设计流量时,断面平均流速应根据上、下

      • 9.4.10 倒虹吸过水能力及总水头损失可按附录N所列公式

      • 9.4.11 现浇钢筋混凝土倒虹吸的分节应根据地基、施工、

      • 9.4.12 1~3级地埋式倒虹吸应采用混凝土或砌石刚性管

      • 9.4.13 倒虹吸进口段应设闸门和拦污、拦沙设施,闸门后

    • 9.5 涵 洞

      • 9.5.1 填方渠道跨越沟溪、洼地、道路、渠道或穿越填方道

      • 9.5.2 涵洞轴线宜短而直,并宜与沟溪、道路中心线正交,

      • 9.5.3 涵洞进、出口应以圆锥形护坡、扭曲面护坡、八字墙

      • 9.5.4 涵洞横断面可采用圆形或矩形。明流涵洞或交通涵洞

      • 9.5.5 涵洞可根据水头、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混凝

      • 9.5.6 明流管涵、拱涵水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洞高的

      • 9.5.7 涵洞的过水能力可按附录P所列公式计算。

      • 9.5.8 涵洞顶部填土厚度不应小于1m,上部为衬砌渠道时

      • 9.5.9 软土地基上涵洞的分节应根据施工、温度等条件确定

      • 9.5.10 管涵应设混凝土或砌石管座,其包角可取90°~

      • 9.5.11 涵洞有控制灌排水位或挡御外水要求时,应在进口

      • 9.5.12 交通涵洞的跨径和净空高度应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

    • 9.6 隧 洞

      • 9.6.1 1~3级渠道傍山岭(塬)布置长度超过直穿山岭(

      • 9.6.2 隧洞宜选在沿线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坚硬完整、上覆

      • 9.6.3 隧洞轴线宜短而直。必须布置转弯段时,转弯段弯曲

      • 9.6.4 灌溉隧洞纵剖面宜采用低流速、洞内不产生水跃的无

      • 9.6.5 灌溉隧洞进、出口宜设开敞式渐变段,并应与上、下

      • 9.6.6 地质条件较好时灌溉隧洞横断面形状宜采用圆拱直墙

      • 9.6.7 灌溉隧洞横断面尺寸应根据进、出口高程和设计(加

      • 9.6.8 恒定流条件下,衬砌隧洞洞内水面线以上的空间不宜

      • 9.6.9 开敞式进口的灌溉隧洞,过水能力可按附录P所列无

      • 9.6.10 灌溉隧洞应根据围岩条件、防渗要求、运行特点和

      • 9.6.11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洞,混凝土强度等级

      • 9.6.12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洞,应根据围岩地质

      • 9.6.13 衬砌隧洞顶部必须进行回填灌浆,灌浆范围、孔距

      • 9.6.14 衬砌隧洞应设排水孔,孔距、排距、孔深等应根据

      • 9.6.15 不衬砌隧洞、锚喷衬护和砌石衬砌的隧洞,洞顶上

    • 9.7 跌水与陡坡

      • 9.7.1 渠道(排水沟)经过陡峻的地段时,可设置跌水或陡

      • 9.7.2 跌水或陡坡的型式应根据跌差和地形、地质等条件确

      • 9.7.3 跌口前应设与上游渠道(排水沟)连接的收缩段或扩

      • 9.7.4 跌口可采用矩形、梯形或台堰形。渠道流量变化很小

      • 9.7.5 单级跌水过水能力及消能可按附录Q所列公式计算。

      • 9.7.6 多级跌水可按水面落差相等或台阶跌差相等的原则分

      • 9.7.7 陡坡宜采用等底宽式;受地质或其它条件限制时,可

      • 9.7.8 陡槽槽底坡降可取1/2.5~1/5,但陡坡倾角

      • 9.7.9 陡槽横断面宜采用矩形,陡槽边墙较高时可采用梯形

      • 9.7.10 单级等底宽陡坡的过水能力及消能可按附录Q的规

      • 9.7.11 陡坡坡度较大、陡槽内流速大于10m/s时,陡

      • 9.7.12 陡槽应每隔5~20m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处底

      • 9.7.13 跌水消力池、陡坡陡槽和消力池的侧墙(边墙)后

      • 9.7.14 跌水与陡坡的消力池出口处均应设1:3~1:5

    • 9.8 量水设施

      • 9.8.1 灌溉渠道的引水、分水、泄水、退水处和排水沟出口

      • 9.8.2 万亩以上灌区的干渠、支渠和干沟、支沟,可利用直

      • 9.8.3 5级渠道可根据流量、比降、水流含沙量等不同情况

      • 9.8.4 灌溉管道量水装置(仪表)可根据需要与量测精度要

  • 10 喷灌和微灌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水资源紧缺或经济作物地区,应根据灌区水源、地

      • 10.1.2 喷灌系统宜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一致。有条件

      • 10.1.3 喷灌和微灌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4两章

    • 10.2 喷灌系统

      • 10.2.1 控制面积100hm2以上的管道式喷灌系统,宜

      • 10.2.2 管道式喷灌系统的用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3 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输配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2.4 机组式喷灌系统的用户系统设计,除应符合第10

      • 10.2.5 喷灌泵站宜具有随机用水条件下可自动调节管网流

    • 10.3 微灌系统

      • 10.3.1 微灌系统宜用于灌溉瓜果、蔬菜、茶叶、花卉、食

      • 10.3.2 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微灌系统应充分利用储水池、

      • 10.3.3 微灌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微

  • 11 环境监测与保护

    • 11.1 环境监测

      • 11.1.1 灌区及受其影响的附近区域应设置环境监测网。监

      • 11.1.2 环境监测应包括工程实施前的现状监测、施工期监

      • 11.1.3 各时期环境监测项目、周期及频次应根据灌区规模

      • 11.1.4 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及监测技术要求,应符合国

    • 11.2 灌溉水源保护

      • 11.2.1 灌区用水应以保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库的适

      • 11.2.2 兴建灌区工程影响原有水域水质时,应根据灌溉、

      • 11.2.3 库、塘、渠、沟等水域岸边应保持天然植被,种植

      • 11.2.4 生活饮用水与灌溉用水同用一个水源时,水源区不

      • 11.2.5 有污染源的地区,灌区取水工程应建在污染源上游

      • 11.2.6 被污染的地表水应排入合适的承泄区。

      • 11.2.7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排入河流取水

      • 11.2.8 地下水开采应遵循采补平衡的原则。已达到采补平

      • 11.2.9 开采具有多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时,必须封闭水质不

      • 11.2.10 地下水已过量开采的地区,有条件时应利用天然

    • 11.3 工程环境保护

      • 11.3.1 兴建灌区工程应对可能给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

      • 11.3.2 兴建灌区工程应对被淹没或受影响的铁路、公路、

      • 11.3.3 应根据工程规模及运用特点,结合环境保护及监测

  • 12 附属工程设施

    • 12.0.1 灌区运行调度、维修管理以及试验观测需要设置的

    • 12.0.2 生产生活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2.0.3 试验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

    • 12.0.4 通信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2.0.5 通信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传

  • 附录A 用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

  • 附录B 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确定作物生育期灌溉制度

    • B.0.1 旱作物生育期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可按公

    • B.0.2 计算确定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首先应通过调查或试

  • 附录C 排涝模数计算

    • C.0.1 经验公式法。平原区设计排涝模数经验公式:   

    • C.0.2 平均排除法。     1 平原区旱地设计排涝模

  • 附录D 泥沙沉降速度

  • 附录E 渠床糙率

  • 附录F 渠道允许不冲流速

  • 附录G 黄河流域浑水渠道水流挟沙能力计算

    • G.0.1 黄河中游地区,可按沙玉清公式计算:     式

    • G.0.2 黄河中、下游地区可按黄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公式计算

    • G.0.3 黄河下游地区衬砌渠道可按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公式

  • 附录H 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

    • H.0.1 梯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水力要素计算公式:    

    • H.0.2 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与水力最佳断面的水力要素关

    • H.0.3 计算步骤:     1 已知Q、n、m、i,按

  • 附录J 渠道防渗衬砌结构适用条件

  • 附录K 末级固定排水沟和吸水管间距计算

    • K.0.1 末级固定排水沟和吸水管间距应根据以下情况分别进

  • 附录L 地下水排水强度计算

    • L.0.1 水稻田田面有淹水层时,稳定渗流情况下的地下水排

    • L.0.2 水稻田田面无积水时,非稳定渗流情况下的地下水平

  • 附录M 渡槽水力计算

    • M.0.1 渡槽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当

    • M.0.2 渡槽总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 附录N 倒虹吸水力计算

    • N.0.1 倒虹吸过水能力可按公式(N-1)~(N-3)计

    • N.0.2 倒虹吸总水头损失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

  • 附录P 涵洞(或隧洞)水力计算

    • P.0.1 涵洞水流流态可按以下情况进行判别:     圆

    • P.0.2 无压力流可按下列情况进行判别:     1 淹

    • P.0.3 无压力流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 P.0.4 半压力流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

    • P.0.5 压力流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 附录Q 单级跌水和单级等底宽陡坡水力计算

    • Q.0.1 单级跌水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

    • Q.0.2 单级跌水的消力池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Q.0.3 有多个跌口时,应计入跌口之间的隔墩厚度。单级跌

    • Q.0.4 单级跌水的消力池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Q.0.5 单级跌水的消力池深度可按公式(Q.0.5)计算

    • Q.0.6 单级等底宽陡坡过水能力可按公式(Q.0.1-1

    • Q.0.7 单级等底宽陡坡采用矩形断面消力池时,消力池宽度

    • Q.0.8 单级跌水或单级等底宽陡坡增设分流墩、消能墩、尾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节水节地,降低能耗,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