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2 引用标准

  • 3 术语

    • 3.1  无轨电车供电网 专为无轨电车传输电能的供电网络。

    • 3.2  触线 以滑动接触方式向电车集电装置供电的导线。

    • 3.3  触线网 由触线及其组件所组成的网络。

    • 3.4  馈线 从电车整流站向触线网输送电能的导线。

    • 3.5  馈线网 由馈线及其组件所组成的网络。

    • 3.6  无轨电车架空线网 由馈、触线网所组成为无轨电车馈

    • 3.7  重复线 两条及两条以上运营的无轨电车线路共用的触

    • 3.8  避让线 在行车停靠站点处设置互相避让的触线线路。

    • 3.9  触线定位 按电车行驶轨迹对正、负触线中心线位置的

    • 3.10  电车行驶轨迹 指电车理想行驶路线的中心线。

    • 3.11  脱线 无轨电车在行驶中集电装置脱离触线的现象。

    • 3.12  横绷线支承形式 以电杆和横绷线做支承的形式。

    • 3.13  单臂梁支承形式 以电杆和装于其上的管梁做支承的

    • 3.14  斜摆悬吊型式 以平行四边形斜摆悬吊器,使触线在

    • 3.15  链式悬吊型式 以链式悬吊触线的型式。

    • 3.16  硬性悬吊型式 触线网不具有或基本不具有弹性结构

    • 3.17  蝙蝠拉铁悬吊型式 触线网采用管、排等悬吊较大曲

    • 3.18  张力 馈、触线断面上所承受的力。

    • 3.19  垂度 馈、触线下垂点与其相邻两悬吊点连线间在铅

    • 3.20  斜垂度 在不等高悬吊情况下与两悬吊点联线相平行

    • 3.21  跨距 相邻两悬吊点所做两平行垂线之间的距离。

    • 3.22  杆距(档距) 相邻两电杆中心之间的距离。

    • 3.23  架空触线线路坡度 触线或其它滑磨体的两个相邻悬

    • 3.24  锚线 用以锚定和平衡触线张力的装置。

    • 3.25  馈电引线 馈线与触线之间的连接线。

    • 3.26  联络馈线 不同整流站并馈或互为备用的馈线。

    • 3.27  均压线 均衡触线网中相同极性触线之间电压值的横

    • 3.28  悬吊器 由绝缘子和线夹板等组成的悬吊触线的各式

    • 3.29  横绷线 横向悬吊触线的绞索。

    • 3.30  链线 纵向悬吊触线的绞索。

    • 3.31  分线器 架空触线线路由一条线路分岔为两条线路所

    • 3.32  并线器 架空触线线路由两条线路合并为一条线路所

    • 3.33  交叉器 在两条架空触线线路交叉处所架设的触线网

    • 3.34  枢纽组件 分线器、并线器及交叉器等组成件的总称。

    • 3.35  分段绝缘器 衔接相邻馈电区段的架空触线线路,以

    • 3.36  单臂梁 悬吊触线的单侧悬臂管梁支承组件。

    • 3.37  馈线横担 在电杆上用以支承架空馈线组件的梁。

    • 3.38  馈电箱 装有馈线电缆封端和刀开关的箱柜。

    • 3.39  港弯式车站 在马路的一侧拓宽局部路面设置的车站。

  • 4 规划导则

    • 4.1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无轨电车工程应和城市用地、电力

    • 4.2  无轨电车工程含有整流站,馈、触线网,电车供电所,

    • 4.3  无轨电车具有无污染、低噪声、起动加速性能好和符合

    • 4.4  发展无轨电车线路网的规划应根据客流预测确定,充分

    • 4.5  无轨电车线路应与火车站、地铁、码头以及其它交通等

    • 4.6 无轨电车架空线网架设的基本条件

      • 4.6.1  在无轨电车线路所行经的道路、绿化岛带与设施,

      • 4.6.2  人行道从侧面起lm范围内,其它管、线设施不应

      • 4.6.3  在火车站、地铁和码头等交通枢纽出入口处,应满

      • 4.6.4  立交、人行天桥应考虑预留电车电杆或埋置吊锚装

      • 4.6.5  在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情况下,触线网应尽可能利

      • 4.6.6  道路行车宽度超过40m,不宜架设无轨电车触线

      • 4.6.7  桥梁长度超过40m或桥顶与桥堍的标高差超过0

      • 4.6.8  无轨电车架空馈线与电力架空线应在道路两侧分别

    • 4.7 无轨电车通行的道路条件

      • 4.7.1  道路纵向坡度不宜大于70‰。

      • 4.7.2  在设计有通道车行驶的道路,弯道处道路中心线弯

  • 5 协调

    • 5.1 无轨电车工程和城市建设其它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

      • 5.1.1  电车整流站 5.1.1.1  无轨电车整流站

      • 5.1.2  停车、保养场(厂) 5.1.2.1  停车、

      • 5.1.3  首末站和中途区间回车站。 5.1.3.1  

      • 5.1.4  绿化树枝与馈、触线之间的距离 绿化树冠或枝叶

      • 5.1.5  净空界限 5.1.5.1  触线下方移动体的

      • 5.1.6  市政建设、交通管理与架空线网配合 由于市政建

    • 5.2 无轨电车供电网和公交运营之间的协调

      • 5.2.1  一条运营线路可根据客流断面的需要和运营调度的

      • 5.2.2  在重复线下运营的电车线路,以不超过两条线路为

      • 5.2.3  重复线区段内重点站的停靠站可设置避让线。

      • 5.2.4  在无轨电车运营线路中,架空触线不应超过8条。

      • 5.2.5  保养场(厂)门口、路口或其它交通枢纽处,触线

      • 5.2.6  分线器架设位置以不小于进入路口停车线前100

      • 5.2.7  分线器与并线器不得架在同一横绷线或同一单臂梁

      • 5.2.8  在无轨电车运营线路中30m单程以内不可连设两

      • 5.2.9  分段绝缘器架设位置,以架设在进入停靠站前50

      • 5.2.10  馈供电计算应满足电车运营的需求,但每条线路

      • 5.2.11  在无轨电车非运营时间内,必须有停电时间,以

  • 6 馈、触线网装置的一般规定

    • 6.1 电压

      • 6.1.1  系统直流标称电压为750V或600V。

      • 6.1.2  系流电压变化极限见表1。 表1  电压变化极

    • 6.2 馈、触线悬吊高度

      • 6.2.1  架空馈线支承点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7m。

      • 6.2.2  悬吊点处触线或其它滑磨体的离地标准高度: 路

      • 6.2.3  与铁路平交时,触线离轨顶高度不低于5.5m。

      • 6.2.4  未绝缘的馈线和触线或其它滑磨体离地的最小高度

      • 6.2.5  要求每个悬吊点处触线或其它滑磨体离地高度应尽

    • 6.3 馈、触线排列

      • 6.3.1  馈线排列顺序应按靠人行道侧为负线,靠道路中心

      • 6.3.2  触线以行车方向左侧为正线、右侧为负线的排列顺

    • 6.4 馈、触线间距

      • 6.4.1  馈线间距 架空馈线间距应不小于0.30m,以

      • 6.4.2  触线间距 6.4.2.1  正、负触线悬吊点

    • 6.5 触线定位

      • 6.5.1  直道触线应定位在电车行驶轨迹左右1.25m以

      • 6.5.2  弯道触线应定位在电车行驶轨迹的内侧1.00~

      • 6.5.3  平行支线触线应定位在电车行驶轨迹左右1.50

      • 6.5.4  停站处触线应定位在电车行驶轨迹左右3.5m以

      • 6.5.5  直道和弯道汇合处触线定位应当逐步调整。

    • 6.6 支承形式

      • 6.6.1  横绷线支承 6.6.1.1  横绷线支承可在

      • 6.6.2  单臂梁支承 6.6.2.1  单臂梁架设可在

    • 6.7 悬吊型式

      • 6.7.1  弹性悬吊型式 触线网应根据道路和气象等条件,

      • 6.7.2  硬性悬吊型式 硬性悬吊适用于枢纽组件的定位、

      • 6.7.3  蝙蝠拉铁悬吊型式 枢纽组件衔接处和触线曲折角

    • 6.8 馈、触线网绝缘

      • 6.8.1  馈线对地为单级绝缘。

      • 6.8.2  正、负触线之间,必须采用双级绝缘。

      • 6.8.3  触线及导电组件与电杆和其它支承件之间必须采用

      • 6.8.4  馈、触线网在多雷区污染严重等特殊环境下应采用

      • 6.8.5  单级绝缘的绝缘子和双级绝缘每个绝缘子的试验电

      • 6.8.6  馈电区段内馈、触线网总体绝缘:晴天应不小于1

    • 6.9 电杆位置

      • 6.9.1  电杆宜竖立在人行道处,杆中心距侧右边0.50

      • 6.9.2  电杆的竖立,应使其在永久负载作用下基本垂直。

    • 6.10 锚线

      • 6.10.1  架空触线线路的起终端处、分并线支线处和链线

      • 6.10.2  架空触线线路中间,根据运营需要可在适当位置

      • 6.10.3  对厂区、桥梁、弯道和其他特殊地区线路可根据

    • 6.11 触线均压线

    • 6.12 馈线敷设

      • 6.12.1  架空馈线与其它线路和非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应符

      • 6.12.2  架空馈线跨越触线网时,其离地高度必须保持在

      • 6.12.3  地下馈线电缆与其它设施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3

      • 6.12.4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 6.12.5  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的规定 6.12.5.1

      • 6.12.6  直流电缆的规定 6.12.6.1  直埋地

      • 6.12.7  电缆在桥梁上敷设的规定 6.12.7.1

      • 6.12.8  电缆穿管保护 6.12.8.1  电缆通过

    • 6.13 大气过电压保护

  • 7 馈、触线网的主要材料与组成件

    • 7.1 馈、触线网材料

      • 7.1.1  馈线选择 7.1.1.1  架空馈线宜用24

      • 7.1.2  触线选择 7.1.2.1  触线宜选用85m

      • 7.1.3  线索 7.1.3.1  单股线以选用直径为2

      • 7.1.4  绝缘子 7.1.4.1馈线网绝缘子一般采用针

    • 7.2 馈、触线网组成件

      • 7.2.1  馈线横担 用以固定安装馈线绝缘子的馈线横担组

      • 7.2.2  分线器 7.2.2.1  分线器应具有左向及

      • 7.2.3  并线器 7.2.3.1  并联器应具有左向、

      • 7.2.4  交叉器 7.2.4.1  交叉器的角度范围2

      • 7.2.5  分段绝缘器 7.2.5.1  分段绝缘器应具

      • 7.2.6  电杆选择 7.2.6.1电车电杆应选用GB1

  • 8 保养场(厂)内触线网架设的特殊要求

    • 8.1  场内触线网应满足进出车、检车、保养和停放车等工艺

    • 8.2  场内应具有调整车序功能,每行线以停两排车为宜。

    • 8.3  场内应设置专用试车线,试车线段内的架空触线线路不

    • 8.4  场内触线网布设最好应使电车回转方向一致,统一为顺

    • 8.5  场内触线悬吊高度应按照6.2规定执行。

    • 8.6  场内分线器架设宜采用电动分线器,对进入停车场处成

    • 8.7  保养场(厂)宜有两个出入口。场门口触线网架设不宜

    • 8.8  场内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做触线网的支承。

    • 8.9  保养车间内的架空触线线路不应架设在电车的正上方。

    • 8.10  场内触线网架设应留有测漏电的位置与设施。

    • 8.11  场内供电方式应考虑单独的供电系统,并应具有备用

  • 9 馈、触线网的设计计算

    • 9.1 环境参数

      • 9.1.1  环境温度 9.1.1.1  应根据当地气象资

      • 9.1.2  风速 9.1.2.1  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

      • 9.1.3  冰 设计覆冰厚度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已有的架

    • 9.2 馈、触线网计算参数

      • 9.2.1  馈线网设计应考虑的计算参数主要是:标称电压、

      • 9.2.2  馈线网设计应考虑的计算参数主要是:触线及组件

    • 9.3 风压

    • 9.4 覆冰

    • 9.5 馈、触线的机械设计规定

      • 9.5.1  馈、触线的张力负荷应符合它的抗拉强度,并应采

      • 9.5.2  对于触线的所有验算应按安全运行允许的最大磨耗

      • 9.5.3  硬铜触线允许拉应力变化范围,一般最高为118

      • 9.5.4  在触线机械强度允许范围内,设计所规定的最高和

      • 9.5.5  馈线张力调整 在任何年极端温度差的条件下,馈

      • 9.5.6  触线张力调整 9.5.6.1  年极端温度差

    • 9.6 馈、触线的张力与垂度的计算

      • 9.6.1  触线张力与垂度的计算 9.6.1.1  触线

      • 9.6.2  馈线张力与垂度的计算 架空馈线的张力与垂度的

    • 9.7 悬吊型式计算

      • 9.7.1  计算斜摆式悬吊的触线的张力和垂度随温度变化的

      • 9.7.2  计算链式悬吊的链线、触线的张力和垂度随温度变

      • 9.7.3  计算硬性悬吊触线的张力与垂度随温度变化的数值。

      • 9.7.4  各型悬吊的计算公式见附录C。

    • 9.8 触线曲折张力计算

    • 9.9 横绷线计算。

      • 9.9.1  直道横绷线计算 9.9.1.1  直道横绷线

      • 9.9.2  弯道横绷线计算 9.9.2.1  弯道横绷线

    • 9.10 单臂梁

      • 9.10.1  单臂梁计算应考虑承受触线网系统的负载,单臂

      • 9.10.2  在计算时应计算危险断面的弯曲应力、受压应力

      • 9.10.3  单臂梁同电杆抱箍的连接必须保证在触线或链线

    • 9.11 电杆受力设计的规定

      • 9.11.1  电杆的受力应按作用于电杆各个力的作用高度和

      • 9.11.2  电杆的设计理论以及电杆材料的设计计算应按G

    • 9.12 电杆基础设计一般规定

      • 9.12.1  电杆基础应根据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设计,确定

      • 9.12.2  电杆基础设计理论可按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

      • 9.12.3  基础稳定性的检验应以验算电杆所采用的那些同

      • 9.12.4  除检验稳定性之外,还必须验证由地面上传送到

      • 9.12.5  在地面可能下沉的情况下,应采取特别措施去减

      • 9.12.6  在岩石或砌体内埋置电杆,其电杆和岩石或砌体

  • 附录A 典型气象区(补充件)

  • 附录B 典型气象适用区

  • 附录C 悬吊型式计算公式

    • C.1 导线及钢绞线表面上的风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 C.2 斜摆式悬吊触线张力、垂度与温度关系的计算

      • C.2.1 触线张力与温度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2.2 触线的张力与垂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 C.3 等距吊弦的简单链式悬吊的计算

      • C.3.1 纵吊线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 C.3.2 纵吊线的张力与垂度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 C.3.3 触线的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 C.3.4 触线的张力与垂度的关系按如下计算公式计算: 式

      • C.3.5 无负载纵吊线张力与温度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

      • C.3.6 无负载纵吊线张力与垂度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4 集中吊弦简单链式悬吊的计算

      • C.4 集中吊弦简单链式悬吊的计算: C.4.1 纵吊线张

      • C.4.2 纵吊线张力与垂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4.3 触线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4.4 触线张力与垂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4.5 无负载纵吊线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4.6 无负载纵吊线张力与垂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5 菱形吊弦简单链式悬吊的计算

      • C.5.1 纵吊线张力、垂直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5.2 触线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5.3 触线的张力与垂度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5.4 无负载纵吊线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 C.5.5 无负载纵吊线张力与垂度的关系按如下公式计算:

收藏 相似条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有关无轨电车工程的规划导则、协调要求以及线网专业技术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无轨电车工程中供电网规划和线网设计。轨道交通中相应的供电网部分可参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