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

  • 前言

  • 1 总则

    • 1.0.1

    • 1.0.2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居住建筑

    • 1.0.3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与

    • 1.0.4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当地的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实现

    • 1.0.5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广西现行的有关法律、

  • 2 术语

    • 2.0.1

    • 2.0.2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

    • 2.0.3 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 life cycle co

    • 2.0.4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

    • 2.0.5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dex 城

    • 2 . 0 . 6 风速放大系数 wind speed a

    • 2 . 0 . 7 穿堂风 cross ventilati

    • 2.0.8 单侧通风 one-side ventilati

    • 2.0.9 光污染 light pollution 照明装

    • 2.0.10 乡土或本地植物 native plant 对

    • 2.0.11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 2.0.12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

    • 2.0.13 再生水 recycled water 污、废

    • 2.0.14 景观环境用水 scenic environm

    • 2.0.15 湿地 wetland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

    • 2.0.16 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 constructed

    • 2.0.17 杂排水 gray water 民用建筑中除粪

    • 2.0.18 优质杂排水 high grade gray

    • 2.0.19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

    • 2.0.20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

    • 2.0.21 住区 residence 具有一定规模(一般

  • 3 基本规定

    • 3.0.1

    • 3 . 0 . 2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

    • 3 . 0 . 3 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

    • 3 . 0 .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分区按北区和

    • 3 . 0 . 5 项目选址应控制在广西城乡基本生态环境控

    • 3 . 0 . 6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和利用广西的

    • 3 . 0 . 7 项目选址与建设严禁破坏广西城乡历史文化

    • 3 .0 . 8 绿色建筑设计应调查分析建筑场地的建设适宜

    • 3 .0 . 9 绿色建筑设计应结合技术与经济分析,在全寿

    • 3 . 0 . 10 规划设计应保留与利用场地内有环保价值

    • 3 . 0. 11 建筑物应与场地周围环境或城镇空间肌理相

    • 3 . 0 . 12 建筑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

    • 3 .0 . 13 方案,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有绿

    • 3 . 0 . 14 设计者提供的最终设计文件中应包括房屋

    • 3 .0 . 15 应建立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建成后运行阶段

  • 4 前期策划

    • 4.1 策划目标

      • 4.1.1

      • 4 . 1 . 2 绿色建筑策划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 4 . 1 . 3 绿色建筑策划应包括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和

    • 4.2 策划步骤

      • 4.2.1

      • 4 . 2 . 2 绿色建筑策划的前期调研应包括: 1 地

      • 4 . 2 . 3 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绿色建筑

      • 4 . 2 . 4 明确绿色建筑目标后,应结合前期调研成果

      • 4 . 2 . 5 绿色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应包括技术可

      • 4 . 2 . 6 项目策划阶段应根据项目绿色建筑实施技术

  • 5 场地设计

    • 5.1 建筑布局

      • 5.1.1

      • 5 . 1 . 2 住宅建筑间距应保证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

      • 5 . 1 . 3 住宅建筑和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应采取计

      • 5 . 1 . 4 建筑布局应避免视线干扰。低层建筑主要间

    • 5.2 空气质量与自然通风

      • 5.2.1

      • 5 . 2 . 2 应避免不利于空气流通的建筑布局。

      • 5 . 2 . 3 室外活动场地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

      • 5 . 2 . 4 用地面积10万m 2 以上的住区规划应

      • 5 . 2 . 5 建筑面宽不宜过大。住宅的建筑高度小于2

      • 5.2.6 规划区内75 % 以上的板式建筑前后压差在夏季

      • 5.2.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1.5m高处风速应低于5m/s。

      • 5.2.8 人行及活动区域的风速放大系数不应大于2。

    • 5.3 道路交通

      • 5.3.1

      • 5.3.2 场地规划设计至少应设2个与周边城市道路连接的出

      • 5.3.3 规划场地周边应设有公共交通场站,公共交通场站距

      • 5.3.4 用地面积20万m 2 以上住区宜设内部公共交通

      • 5.3.5 人行道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遮荫、休憩、排水、防滑

      • 5.3.6 用地面积20万m 2 以上住区宜设向城市开放的

      • 5.3.7 住区机动车停车率应不小于60 % 且不低于当地

      • 5 . 3 . 8 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位配置应符合家标准和

    • 5.4 绿化设计

      • 5.4.1

      • 5 . 4 . 2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组

      • 5 . 4 . 3 充分利用建筑散地、停车位、墙面、平台、

      • 5 . 4 . 4 绿化物种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 5 . 4 . 5 绿化设计应乔、灌、花、草结合,采用3种

      • 5 . 4 . 6 南区乔木中棕榈科比例不宜大于25%,北

      • 5 . 4 . 7 木本植物种类丰富度应满足表5 . 4

      • 5 . 4 . 8 公共绿地和室外公共活动区域宜有大于40

      • 5 . 4 . 9 规划区内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露天

      • 5 . 4 . 10 草坪坡度应为0 . 5%~1%,阴影

      • 5 . 4 . 11 平台绿化种植 土 厚度应满足植物生长

    • 5.5 环境噪声控制

      • 5.5.1

      • 5 . 5 . 2 集中布置住区内的高噪声源,以耐受噪声的

      • 5 . 5 . 3 住区和医疗、教育建筑白天噪声允许值应不

      • 5 . 5 . 4 对声环境要求高的建筑,宜设置于本区域主

      • 5 . 5 . 5 对固定噪声源应采用适当的隔声和降噪措施。

    • 5.6 热环境设计

      • 5.6.1

      • 5 . 6 . 2 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应大于1 . 5°

      • 5 . 6 . 3 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舒适度指标一湿球黑球

      • 5 . 6 . 4 地面宜采用浅色、反射率ɑ控制在0 .

      • 5 . 6 . 5 采用适当反射率(0 . 3≤ɑ < 0

      • 5 . 6 . 6 外墙采用浅色颜色。

      • 5 . 6 . 7 宜采用立体绿化。

      • 5 . 6 . 8 减少不透水硬质铺地面积,硬质地面遮荫率

      • 5 . 6 . 9 减少地面停车比例,低层、多层住宅地面停

    • 5.7 建筑形式

      • 5.7.1

      • 5 . 7 . 2 室外照明不应对住宅外窗立面产生直射光线

      • 5 . 7 . 3 园林景观设计应结合工作生活交往空间进行

    • 5 . 8 市政、公共服务设施

    • 5.9 无障碍设计

    • 5.10 旧建筑利用

    • 5.1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1

    • 5.12 地下空间利用

      • 5 . 12 . 2 地下空间应与地面交通系统有效连接。

      • 5 . 12 . 3 地下空间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 5 . 12 . 4 地下空间可结合出入口、天井、侧窗、天

      • 5 . 12 . 5 进风口设置应考虑避开污染源,排风口不

  • 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 6.1 一般规定

      • 6.1.1

      • 6 . 1 . 2 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采用

      • 6 . 1 . 3 宜综合考虑场地内外建筑日照、自然通风与

      • 6 . 1 . 4 建筑造型应简约,尺度适宜、色彩明快,无

      • 6 . 1 . 5 建筑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并应满足《城市道

      • 6.1.6 建筑设计应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建筑间和住户间的视

    • 6.2 空间合理利用

      • 6.2.1

      • 6.2.2 住区宜提供多样性的住宅类型选择。建筑空间设计应

      • 6.2.3 建筑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充分利用外部自然条

      • 6.2.4 室内环境需求相同或相近的空间宜集中布置。

      • 6.2.5 有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污染的房间应远离有

      • 6.2.6 设备机房、管道井宜靠近负荷中心布置。机房、管道

      • 6.2.7 设电梯的公共建筑,应设便于日常使用的楼梯,楼梯

      • 6.2.8 建筑出入口的设置位置方便利用公共交通及步行者进

      • 6 . 2 . 9 宜设置公共步行通道、公共活动空间、架空

      • 6.2.10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控制建筑规模与空间体量

      • 6.2.11 建筑、结构、设备与室内装饰宜进行一体化设计。

    • 6.3 日照和自然采光

      • 6.3.1

      • 6.3.2 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房间的有效采光面积和采光系

      • 6 . 3 . 3 结合场地和建筑条件,设计宜采用下列措施

    • 6.4 自然通风

      • 6.4.1

      • 6 . 4 . 2 建筑的主要用房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居住建

      • 6 . 4 . 3 主要房间宜迎向夏季主导风向,宜采用穿堂

      • 6 . 4 . 4 夏热冬冷地区的自然通风设计宜考虑冬季防

      • 6 . 4 . 5 应结合节能设计和采光设计的要求合理设计

      • 6.4.6 可采用下列措施改善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 1 采

      • 6 . 4 . 7 地下空间宜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功能空间的

      • 6 . 4 . 8 宜考虑在室外环境不利时的自然通风措施。

    • 6.5 围护结构

      • 6.5.1

      • 6 . 5 . 2 主要功能空间的外窗夏季的热负荷较大时,

      • 6 . 5 . 3 墙体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夏热冬冷

      • 6 . 5 . 4 外墙设计宜考虑保温和隔热,在夏热冬暖地

      • 6 . 5 . 5 建筑外窗设计应综合考虑通风和采光的要求

      • 6 . 5 . 6 居住建筑的外窗宜结合节能设计和采光要求

      • 6 . 5 . 7 屋面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

      • 6.5.8 无地下室的首层地面应设置防潮层,或采用隔热材料

      • 6.5.9 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得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光照污染,不

    • 6.6 室内声环境

      • 6.6.1

      • 6 . 6 . 2 毗邻城市交通干道的建筑,应加强外墙、外

      • 6 . 6 . 3 下列场所的顶棚、楼面、墙面和门窗宜采取

      • 6 . 6 . 4 宜采用浮筑楼板、弹性面层、隔声吊顶、阻

      • 6 . 6 . 5 屋面板采用轻型屋盖时,宜采用防止雨噪声

      • 6 . 6 . 6 应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管道应采取有效

      • 6 . 6 . 7 电梯机房及井道和易产生噪声的排水等管道

    • 6.7 室内空气质量

      • 6.7.1

      • 6 . 7 . 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必须满足相应现行国家标

      • 6 . 7 . 3 吸烟室、复印室、打印室、垃圾间、清洁间

      • 6 . 7 . 4 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宜设置具有截尘功能

      • 6 . 7 . 5 可采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材料。

    • 6.8 建筑工业化

      • 6.8.1

      • 6 . 8 . 2 宜遵循模数协调统一的设计原则,住宅、宾

      • 6 . 8 . 3 宜采用现场干式作业的技术及产品,采用工

      • 6.8.4 现浇混凝土应选用预拌混凝土。砌筑、抹面砂浆宜选

      • 6 . 8 . 5 宜采用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分离的方式。

    • 6.9 延长建筑寿命

      • 6.9.1

      • 6 . 9 . 2 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应选用长寿命的产品,

      • 6 . 9 . 3 建筑外立面应选择耐久性好的外装修材料和

  • 7 结构设计与建筑材料

    • 7.1 一般规定

      • 7.1.1

      • 7 . 1 . 2 应采用受力合理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节省

      • 7 . 1 . 3 绿色建筑设计应节省材料的用量,提高材料

      • 7 . 1 . 4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的建筑方案设计,应

      • 7 . 1 . 5 严禁采用高耗能及污染超标及国家和地方限

      • 7 . 1 . 6 应选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材料。

      • 7 . 1 . 7 选用建筑材料应综合考虑其各项指标对绿色

    • 7.2 结构设计

      • 7.2.1

      • 7 . 2 . 2 应合理采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并宜符合下列

      • 7 . 2 . 3 达到或即将达到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

      • 7 . 2 . 4 既有房屋改扩建工程宜保留原建筑的结构构

      • 7 . 2 . 5 因建筑功能改变、改建、扩建,导致建筑整

    • 7.3 材料选用

      • 7.3.1

      • 7 . 3 . 2 选择材料时应评估其对能源的消耗量,并符

      • 7 . 3 . 3 选择材料时应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符合

      • 7 . 3 . 4 在满足性能要求情况下,材料的选择宜符合

      • 7 . 3 . 5 宜可采用功能性建材,并符合下列要求:

      • 7 . 3 . 6 宜采用耐久性优良的建筑材料。

      • 7 . 3 . 7 宜采用以下轻质建材: 1 轻集料混凝土

  • 8 给水排水

    • 8.1 一般规定

      • 8.1.1

      • 8.1.2 在方案、规划和初步设计阶段应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

      • 8.1.3 设有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建筑,应优先采用太阳能、

      • 8.1.4 给排水设备和管道产生的噪音应满足《民用建筑隔声

      • 8.1.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采用循环过滤给水系统。

    • 8.2 非传统水源利用

      • 8.2.1

      • 8 . 2 . 2 绿化、洗车、道路冲洗等用水应优先采用雨

      • 8 . 2 . 3 使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时,应满足

      • 8 . 2 . 4 使用非传统水源的供水系统应采取下列安全

      • 8 . 2 . 5 居住区景观水体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应综合

      • 8.2.6 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

    • 8.3 供水系统

      • 8.3.1

      • 8 . 3 . 2 合理设计有集中热水供应建筑的热水系统。

    • 8.4 节水措施

      • 8.4.1

      • 8 . 4 . 2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渗灌等高效节

      • 8 . 4 . 3 按照使用用途和用户需求设置水表。并应符

  • 9 暖通空调

    • 9.1 一般规定

      • 9.1.1

      • 9 . 1 . 2 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空调系统

      • 9 . 1 . 3 在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的情况下,宜对建筑物

      • 9 . 1 . 4 居住建筑不宜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当采用集

      • 9 . 1 . 5 空调冷热源设备数量和容量选择,应根据建

      • 9 . 1 . 6 空调通风系统的管道材质除应满足系统功能

      • 9 . 1 . 7 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变频节能技术: 1 当

      • 9 . 1 . 8 应采用低噪声的空调通风设备,在系统、设

      • 9 . 1 . 9 应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合理的室内环境参数:

      • 9 . 1 . 10 应采用调节方便和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室

    • 9.2 空调冷热源

      • 9.2.1

      • 9 . 2 . 2 当公共建筑内区较大,冬季内区有稳定和足

      • 9.2.3 宜通过定量计算或计算机模拟的手段,来优化冷热源

      • 9.2.4 风冷热泵系统,当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 . 8

      • 9.2.5 集中空调系统的热源不应采用直接电热方式。冬季应

      • 9.2.6 全年运行中存在供冷和供热需求的热泵式变制冷剂流

      • 9.2.7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分时电价政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 9.2.8 居住建筑宜优先考虑在各住户设置分散式空气调节系

      • 9.2.9 酒店、餐饮、医院、洗浴等生活热水耗量较大的场所

    • 9.3 空调水系统

      • 9.3.1

      • 9 . 3 . 2 空调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采用

      • 9 . 3 . 3 空调水系统的最不利环路不应设置高阻力阀

      • 9 . 3 . 4 空调设备凝结水应有组织的收集和排放。

    • 9.4 空调通风系统

      • 9.4.1

      • 9.4.2 消除建筑余热、余湿的通风设计,应优先利用自然通

      • 9.4.3 当需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时,应优先考虑单独设置排

      • 9.4.4 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应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以提

      • 9.4.5 空调排风的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1

      • 9.4.6 当吊顶空间的净空高度大于房间净高的三分之一或吊

      • 9.4.7 舒适性空调的全空气系统,应具备最大限度利用室外

      • 9.4.8 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在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

      • 9.4.9 合理设计空调及通风系统管路,矩形风管的宽高比不

      • 9.4.10 产生异味或污染物的房间,如:吸烟室、复印/打

      • 9.4.11 室内游泳池空调应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过渡季具

      • 9.4.12 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温差应满足下列要

      • 9.4.13 建筑物内高大空间的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应满足下

    • 9.5 空调通风自动控制系统

      • 9.5.1

      • 9.5.2 冷热源中心应具有根据负荷变化要求、系统特性或优

      • 9.5.3 宜设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控制室内空调系统运行状态

      • 9.5.4 当空调或采暖系统采用二次泵或多次泵系统时,宜根

      • 9.5.5 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的手动与自动控制模式,并与建筑

      • 9.5.6 除特别要求外,旅馆建筑每一间客房的空调设备,当

      • 9.5.7 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应具备室温独立调节的措

      • 9.5 . 8 设置机械通风的车库,宜设一氧化碳检测装置。

      • 9.5 . 9 集中制冷机房宜设置制冷剂泄露检测报警装置。

      • 9.5.10 中央空调系统的下述环节,建议设置计量、监测设

  • 10 建筑电气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 10.1 . 2 电气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管理维护方便和设备

    • 10.2 供配电系统设计

      • 10.2.1

      • 10.2.2 应对系统的运行能耗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节能降耗

      • 10.2.3 供配电系统的变配电房及楼层配电间宜尽量设置于

      • 10.2.4 对于三相不平衡或采用单相配电的供配电系统,宜

      • 10.2 . 5 应对供电系统进行谐波监测。

      • 10.2.6 当供配电系统谐波或设备谐波超出相关国家或地方

      • 10 . 2 . 7 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截面的尺寸应

    • 10.3 照明设计

      • 10.3.1

      • 10 . 3 . 2 应根据项目规模、功能特点、建设标准等

      • 10 . 3 . 3 除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外,应选用高效照明

      • 10 . 3 . 4 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

      • 10 . 3 . 5 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宜满足

    • 10.4 电气设备节能

      • 10.4.1

      • 10 . 4 . 2 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 11 结线

      • 10 . 4 . 3 控制应采用配备高效电机及先进控制技术

      • 10 . 4 . 4 当3台及以上的客梯集中设置时,客梯控

    • 10.5 可再生能源利用

      • 10.5.1

      • 10 . 5 . 2 当在建筑屋顶或墙面采用太阳能光伏组件

      • 10 . 5 . 3 当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风力发电系

      • 10 . 5 . 4 风力发电机的选型和安装应避免对建筑物

    • 10.6 计量与智能化

      • 10.6.1

      • 10 . 6 . 2 计量装置宜集中设置,当条件限制时,宜

      • 1 0 . 6 . 3 公共建筑宜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

      • 10 . 6 . 4 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

收藏 相似条文

关于批准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等两项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

桂建标[2011]41号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由我厅提出,并由你单位负责主(参)编的 《 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等两项广西地方标准,已获专家评审通过,现予批准发布。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DBJ/T45-001-2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DBJ/T45-002-201l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以上标准白2011年8月1日发布,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1.O.4、1.0.5、3 . 2 . 3、4 . 4 . 5、8 . 1 . 2、11 . 1 . 1、13 . 1 . 1、14 . 1 . 1、15 . 1 . 3、16 . 1 . 2、16 . 2 . 5、17 . 1 . 3、17 . 2 . 7条为强制性条文,已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必须严格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0一一年八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