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总则

    • 3.0.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级别,应符合DL 5180

    • 3.0.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按其高度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

    • 3.0.3  本标准未提及部分应按DL/T 5395和其他

  • 4 术语和定义

    • 4.0.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oncrete f

    • 4.0.2    坝高  dam height     从

    • 4.0.3    堆石坝体  embankment    

    • 4.0.4    垫层区  cushion zone   

    • 4.0.5    特殊垫层区  special cushi

    • 4.0.6    过渡区  transition zone

    • 4.0.7    上游堆石区  upstream rock

    • 4.0.8    下游堆石区  downstream ro

    • 4.0.9     排水区  drainage zone

    • 4.0.10    下游护坡  downstream sl

    • 4.0.11    上游铺盖区  upstream bla

    • 4.0.12    盖重区  weighted cover

    • 4.0.13    混凝土面板  concrete fac

    • 4.0.14    趾板  plinth(toe plat

    • 4.0.15    趾板基准线(X线)  plinth l

    • 4.0.16    趾墙  toe wall 布置在趾板线

    • 4.0.17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  concrete

    • 4.0.18    下游混凝土防渗板  downstrea

    • 4.0.19    混凝土连接板  concrete co

    • 4.0.20    防浪墙  parapet wall 位

    • 4.0.21    周边缝  peripheric joi

    • 4.0.22     垂直缝  vertical join

    • 4.0.23    塑性填料  flexible fill

    • 4.0.24    硬质岩  hard rock 饱和无侧

    • 4.0.25    软质岩  soft rock 饱和无侧

    • 4.0.26    增模区  increased-modu

  • 5 坝的布置和坝体分区

    • 5.1 坝的布置

      • 5.1.1  坝轴线应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按有利于趾板

      • 5.1.2  坝轴线宜布置成直线。

      • 5.1.3  允许堆石坝体建在密实的河床覆盖层上。当覆盖层

      • 5.1.4  应结合泄洪、排沙、供水、后期导流、应急和检修

      • 5.1.5  在枢纽布置中确定建筑物型式和尺寸时,宜结合建

    • 5.2 坝顶

      • 5.2.1  坝顶宽度应根据运行需要、坝顶设施布置和施工要

      • 5.2.2  坝顶超高应符合DL/T 5395等有关规范要

      • 5.2.3  应在坝顶上游侧设置混凝土防浪墙,墙高可采用4

      • 5.2.4  低坝防浪墙可采用与面板连接成整体的低防浪墙结

      • 5.2.5  防浪墙与混凝土面板顶部的水平接缝高程,应高于

      • 5.2.6  坝顶应预留沉降超高,其值由计算并经工程类比确

      • 5.2.7  防浪墙底部高程以上的坝体,应用细堆石料填筑,

      • 5.2.8  防浪墙的立墙上游的底板上,应设置人行便道。

      • 5.2.9  防浪墙应进行稳定和强度验算。防浪墙应设伸缩缝

      • 5.2.10  坝顶应有照明和排水设施。坝顶结构应经济实用

    • 5.3 坝坡

      • 5.3.1  当筑坝材料为质量良好的硬质岩堆石料时,上、下

      • 5.3.2  在下游坝坡上设有道路时,对道路之间的坝坡可作

      • 5.3.3  下游坝坡宜用大块石堆砌,要求坡面平整,具有良

      • 5.3.4  施工期垫层区的上游坡面保护措施应按13.2.

    • 5.4 坝体分区

      • 5.4.1  坝体应根据河谷地形条件、料源及其变形性质、坝

      • 5.4.2  1、2级高坝的坝体分区应在坝料试验的基础上,

      • 5.4.3  垫层区的水平宽度应由坝高、地形、施工工艺和经

      • 5.4.4  硬质岩堆石料做上游堆石区时,其与垫层区之间应

      • 5.4.5  软质岩堆石料做中低坝上游堆石区,其渗透性不能

      • 5.4.6  用砂砾石填筑的坝体,应设置可靠的竖向和水平向

      • 5.4.7  坝基覆盖层不满足渗透稳定要求时,应在其表面设

  • 6 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

    • 6.1 坝料勘察与试验、料场规划

      • 6.1.1  料场勘察应按DL/T 5388的规定执行。当

      • 6.1.2  应根据工程枢纽布置、坝料的质量要求,做好建筑

      • 6.1.3  1、2级高坝的岩石室内试验项目应包括密度、吸

      • 6.1.4  1、2级高坝坝料室内试验项目应包括坝料的颗粒

      • 6.1.5  筑坝材料应按DL/T 5368、DL/T 5

    • 6.2 垫层料与过渡料

      • 6.2.1  垫层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内部结构稳定或自反滤

      • 6.2.2  垫层料可采用轧制砂石料、砂砾石料,或两者的掺

      • 6.2.3  特殊垫层区应采用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级配

      • 6.2.4  过渡料对垫层料应具有反滤保护作用。采用连续级

    • 6.3 堆石料

      • 6.3.1  上游堆石区硬质岩料压实后宜有良好的颗粒级配,

      • 6.3.2  上游堆石区可采用从建筑物地基(包括地下洞室)

      • 6.3.2  上游堆石区可采用从建筑物地基(包括地下洞室)

      • 6.3.4  软岩堆石料可用于高坝坝轴线下游的干燥部位,压

      • 6.3.5  用砂砾石料筑坝时,坝体分区应满足5.4.6条

    • 6.4 填筑标准

      • 6.4.1  垫层料、过渡料、上游堆石料及下游堆石料的填筑

      • 6.4.2  各区坝料填筑标准可根据经验初步选定,设计应同

      • 6.4.3  填筑标准应通过碾压试验复核和修正,并确定相应

      • 6.4.4  应对坝料填筑提出加水的要求,加水量可根据经验

      • 6.4.5  筑坝材料性质特殊,已有经验不能覆盖的情况,其

  • 7 趾板

    • 7.1 趾板定线和布置

      • 7.1.1  趾板宜置于坚硬、不冲蚀和可灌浆的弱风化、弱卸

      • 7.1.2  趾板可置于密实覆盖层上,高坝的趾板置于覆盖层

      • 7.1.3  岩石地基上趾板布置应依据地形和地质条件选定,

      • 7.1.4  当受到地形或地质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增加连接板

      • 7.1.5  趾板基础一期开挖后,宜做趾板二次定线,必要时

    • 7.2 趾板尺寸

      • 7.2.1  趾板的宽度可根据趾板下基岩的允许水力梯度和地

      • 7.2.2  基岩趾板的厚度可小于相连接的面板的厚度,但不

      • 7.2.3  采用防渗墙防渗的覆盖层上趾板宜通过连接板与防

      • 7.2.4  趾板下游面宜垂直于面板,面板底面以下的趾板高

      • 7.2.5  高坝趾板宜按高程分段,采用不同宽度和厚度。经

    • 7.3 趾板混凝土及其配筋

      • 7.3.1  趾板混凝土的要求与面板混凝土相同,按8.2.

      • 7.3.2  趾板混凝土防裂措施与面板混凝土相同,按8.3

      • 7.3.3  岩基上趾板宜采用单层双向钢筋,非岩基上趾板宜

      • 7.3.4  趾板应用锚筋与基岩连接,锚筋参数可按经验确定

  • 8 混凝土面板

    • 8.1 面板尺寸和分缝

      • 8.1.1 面板的厚度应使面板承受的水力梯度不超过200。

      • 8.1.2 面板分缝应根据河谷形状、坝体变形及施工条件进行

      • 8.1.3 分期浇筑的面板,其顶高程与坝体填筑高程差宜为5

    • 8.2 面板混凝土设计及配筋

      • 8.2.1  面板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

      • 8.2.2  面板混凝土宜采用P.O 42.5硅酸盐水泥或

      • 8.2.3  面板混凝土应采用二级配骨料。用于面板的细骨料

      • 8.2.4  面板混凝土水灰比,温和地区应小于0.50,寒

      • 8.2.5  面板可采用单层或双层双向钢筋。当采用单层双向

    • 8.3 面板防裂措施

      • 8.3.1  面板混凝土应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采用优质外加

      • 8.3.2  堆石坝体应均匀、可靠地支承面板,合理确定各期

      • 8.3.3  面板的基础表面及侧面整体应平顺,不应有大的起

      • 8.3.4  面板混凝土宜选择有利时间浇筑,尽量避开在高温

      • 8.3.5  面板混凝土出模后应及时覆盖,保温保湿,进行不

      • 8.3.6  面板裂缝宽度大于0.2mm或判定为贯穿性裂缝

  • 9 接缝和止水

    • 9.1 止水材料

      • 9.1.1  止水材料可选用铜止水片、不锈钢止水片、塑性填

      • 9.1.2  止水材料的性能应符合DL/T 5115的规定。

      • 9.1.3  覆盖接缝表面的无黏性材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1m

    • 9.2 周边缝

      • 9.2.1  50m以下的坝应设底部铜止水片。

      • 9.2.2  50m~100m的坝应设底部铜止水片,并在缝

      • 9.2.3  高坝应设底部铜止水片,并应在缝顶部设自愈性材

      • 9.2.4  底部铜止水片和顶部塑性填料应自成封闭的止水系

      • 9.2.5  铜止水片的底部应设置垫片。周边缝内应设置一定

      • 9.2.6  施工期周边缝止水片应有保护设施。

    • 9.3 垂直缝

      • 9.3.1  根据坝址地形条件在两坝肩附近的面板内设张性垂

      • 9.3.2  垂直缝在距周边缝法线方向约1.0m范围内,应

      • 9.3.3  垂直缝的缝面应涂刷沥青乳剂或其他防黏结材料,

      • 9.3.4  高坝应间隔设置几条能吸收坝轴向变形的压性垂直

      • 9.3.5  铜止水片的底部应设置垫片和砂浆垫。

    • 9.4 其他接缝

      • 9.4.1  岩基上的趾板,宜按开挖后的地形或地质条件设置

      • 9.4.2  趾板建在覆盖层上时,趾板、连接板和防渗墙之间

      • 9.4.3  防浪墙和面板间的接缝,除设底部铜止水片外,缝

      • 9.4.4  面板与溢洪道或其他建筑物边墙连接时,其接缝除

      • 9.4.5  面板分期浇筑应设置施工缝。

      • 9.4.6  趾板施工缝的设置可根据施工条件确定。

  • 10 坝基处理

    • 10.1 基础开挖

      • 10.1.1  趾板建基面应按7.1确定。

      • 10.1.2  趾板的基础开挖面应平顺,避免陡坎和反坡。当

      • 10.1.3  趾板高程以上的上游边坡应按永久边坡设计。

      • 10.1.4  趾板区下游接上坡开挖时,其坡度应比面板的坡

      • 10.1.5  堆石坝体可置于风化、卸荷岩基上。趾板下游0

      • 10.1.6  河谷岸坡很陡,开挖坡度不能满足10.1.5

      • 10.1.7  覆盖层作为大坝基础,其适应性、开挖范围及工

    • 10.2 坝基处理

      • 10.2.1  趾板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地质缺

      • 10.2.2  趾板下的基岩应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设计。

      • 10.2.3  灌浆设计应规定专门措施提高灌浆帷幕的耐久性

      • 10.2.4  趾板建在覆盖层上时,宜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

      • 10.2.5  当趾板建在岩溶地基上时,其防渗处理方法和岩

  • 11 坝体计算

    • 11.1 渗流计算

      • 11.1.1  面板堆石坝的渗流计算分析,应按照DL/T

      • 11.1.2  面板堆石坝一般不需进行渗流计算分析,但存在

      • 11.1.3  应按反滤准则核算垫层料和过渡料的关系,核算

      • 11.1.4  存在坝体内反向水压时,应核算垫层料的渗透稳

    • 11.2 抗滑稳定计算

      • 11.2.1  面板堆石坝的抗滑稳定计算,应按照DL/T

      • 11.2.2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相应的抗滑稳定分

      • 11.2.3  高坝的坝料抗剪强度应采用三轴压缩仪测定。中

      • 11.2.4  厚度大于2m的趾板或高趾墙应进行稳定计算和

      • 11.2.5  抗震稳定计算,应按照DL 5073执行。 

    • 11.3 应力和变形分析

      • 11.3.1  1、2级高坝宜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和变形计算

      • 11.3.2  在应力和变形分析中,应能反映坝体界面的力学

      • 11.3.3  地震设计烈度Ⅶ度及以上的高坝,应按DL 5

      • 11.3.4  1、2级高坝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分析现场条件

  • 12 抗震措施

    • 12.0.1  确定坝体安全超高时,应按DL 5073确定

    • 12.0.2  当地震设计烈度为Ⅷ、Ⅸ度时,宜采用下列抗震

    • 12.0.3  坝体用砂砾石料填筑时,应增大排水区的排水能

  • 13 分期施工和坝体加高

    • 13.1 分期施工

      • 13.1.1  应根据坝址处的地形、施工进度、导流及度汛、

      • 13.1.2  堆石坝体分期填筑规划应遵循下述原则:   

      • 13.1.3  趾板建基面高程低于堆石坝体基础高程或下游水

    • 13.2 挡水度汛

      • 13.2.1  在混凝土面板浇筑之前,允许用堆石坝体或临时

      • 13.2.2  应根据坝体施工期度汛的洪水标准、水库蓄水、

      • 13.2.3  堆石坝体挡水度汛时的渗流估算,应计算堆石坝

      • 13.2.4  堆石坝体挡水度汛时,可在垫层区上游坡面采用

    • 13.3 过水保护

      • 13.3.1  施工期堆石坝体过水时,坝面应采取保护措施。

      • 13.3.2  堆石坝体施工期过水的高度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 13.3.3  坝面过水保护措施应能抵抗水流对坝面和坝基的

      • 13.3.4  进行过水保护措施设计时,应计算各种工况的水

    • 13.4 坝体加高

      • 13.4.1  分期完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按最终规模设计

      • 13.4.2  对已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加高设计时,应充

      • 13.4.3  土质防渗体堆石坝可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从下游

      • 13.4.4  中、低高度的混凝土坝,可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14 安全监测

    • 14.0.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根据DL/T 5259的

    • 14.0.2  监测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可靠、耐久、经济和实用

    • 14.0.3  监测设计应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并参照类似工程

    • 14.0.4  1、2级坝和高坝应设置下列监测项目,其他坝

    • 14.0.5  在条件许可或必要时,可增加下列监测项目:

收藏 相似条文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计算方法等。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水电水利枢纽工程中1、2、3级坝和高度超过70m的4、5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4、5级70m以下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参照执行。200m以上的高坝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