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统一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程序,明

    • 1.0.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 1.0.3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宜划分为普查、初查

    • 1.0.4 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     GB/T 501

    • 1.0.5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天然建筑材料 natural building

      • 2.1.2 人工骨料 artificial aggrega

      • 2.1.3 粗骨料 coarse aggregate   

      • 2.1.4 细骨料 fine aggregate     

      • 2.1.5 碱活性骨料 alkali-reactive a

      • 2.1.6 针状颗粒 elongated particle

      • 2.1.7 片状颗粒 flat particle     

      • 2.1.8 软弱颗粒 clay lump and fria

      • 2.1.9 含泥量 clay content     天然

      • 2.1.10 轻物质 lightweight partic

      • 2.1.11 石粉 grinded stone powde

      • 2.1.12 坚固性 solidity     骨料在气候

      • 2.1.13 细度模数 fineness modulus

      • 2.1.14 粒度模数 grain size modulu

      • 2.1.15 表观密度 particle density

      • 2.1.16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     

      • 2.1.17 碎(砾)石土料 debris(gravell

      • 2.1.18 固壁土料 stabilizing clay

      • 2.1.19 防渗土料 impervious soil m

      • 2.1.20 吹填料 hydraulic fill mat

      • 2.1.21 泥岩防渗料 impervious rolle

      • 2.1.22 有用层 usable layer     满

      • 2.1.23 无用层 unusable layer    

      • 2.1.24 剥离层 stripped cover    

      • 2.1.25 有害层 deleterious layer

      • 2.1.26 平均厚度法 average thicknes

      • 2.1.27 平行断面法 parallel section

      • 2.1.28 三角形法 triangular method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3.0.1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的基本任务是查明料

    • 3.0.2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依据勘察任务书或合同进行。勘

    • 3.0.3 开展野外工作前应全面搜集、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

    • 3.0.4 勘察大纲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 3.0.5 天然建筑材料料场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 3.0.6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的布置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 3.0.7 普查宜在工程规划场址40km范围内进行,引调水

    • 3.0.8 初查应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3.0.9 详查应在初查的基础上进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3.0.10 勘察资料应及时分析、整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

    • 3.0.11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注意环境保护,遵守国家和地

  • 4 砂砾石料勘察

    • 4.1 一般规定

      • 4.1.1 砂砾石料勘察应包括填筑料、反滤料及混凝土骨料勘

      • 4.1.2 砂砾石料勘察宜按普查、初查、详查分级进行,视需

      • 4.1.3 料场应按地质条件进行分类,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 4.2 勘 察

      • 4.2.1 料场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质

      • 4.2.2 料场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上部分

      • 4.2.3 取样与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点

    • 4.3 质量评价

      • 4.3.1 填筑料、反滤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

      • 4.3.2 混凝土骨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要求

      • 4.3.3 胶凝砂砾石坝所需砂砾石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S

  • 5 土料勘察

    • 5.1 一般规定

      • 5.1.1 土料勘察应包括填筑土料、防渗土料、固壁土料及灌

      • 5.1.2 土料勘察宜按普查、初查、详查分级进行,视需要可

      • 5.1.3 料场应按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分类,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 5.2 勘 察

      • 5.2.1 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质测绘

      • 5.2.2 料场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方法

      • 5.2.3 取样与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点

    • 5.3 质量评价

      • 5.3.1 填筑土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要求及

      • 5.3.2 防渗土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要求及

      • 5.3.3 当采用特殊土作为填筑土料和防渗土料时,应进行专

      • 5.3.4 固壁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4的规定。

      • 5.3.5 灌浆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5的规定。

  • 6 石料勘察

    • 6.1 一般规定

      • 6.1.1 石料勘察应包括堆石料、砌石料、人工骨料勘察。

      • 6.1.2 石料勘察宜按普查、初查、详查分级进行,视需要可

      • 6.1.3 料场应按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分类,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 6.1.4 料场勘察尚应分析周边地质环境对料场的影响及开挖

    • 6.2 勘 察

      • 6.2.1 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质测绘

      • 6.2.2 料场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方法

      • 6.2.3 取样与试验应分层采取代表性岩样进行,并宜符合下

    • 6.3 质量评价

      • 6.3.1 堆石料原岩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要求

      • 6.3.2 砌石料原岩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要求

      • 6.3.3 混凝土人工骨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

      • 6.3.4 沥青混凝土人工骨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

      • 6.3.5 堆石混凝土坝所需堆石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SL

  • 7 其他料勘察

    • 7.1 可利用开挖料

      • 7.1.1 可利用开挖料勘察应在工程建筑物勘察的基础上,按

      • 7.1.2 地质测绘应结合相应部位工程建筑物工程地质测绘进

      • 7.1.3 勘探点布置及取样试验应符合第4.2节、第5.2

      • 7.1.4 可利用开挖料的质量评价应符合第4.3节、第5.

      • 7.1.5 可利用开挖料的储量应按设计开挖量中的可利用部分

    • 7.2 抬 填 料

      • 7.2.1 抬填料勘察应按其用途进行。

      • 7.2.2 料场应按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分类,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 7.2.3 抬填料勘察应按初查和详查两个级别进行,并应符合

      • 7.2.4 抬填料的取样试验和质量评价应根据抬填的目的、用

    • 7.3 吹 填 料

      • 7.3.1 料场应按水情、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分类,并宜符合下

      • 7.3.2 料场勘察宜分为初查和详查两个级别,并应符合下列

      • 7.3.3 取样试验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料场

      • 7.3.4 吹填料适宜性评价应符合表7.3.4的规定。 表

    • 7.4 泥岩防渗料

      • 7.4.1 料场应按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分类,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 7.4.2 泥岩防渗料勘察宜按普查、初查、详查分级进行,视

      • 7.4.3 取样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岩性

      • 7.4.4 泥岩防渗料的适用性应根据质量技术指标、设计要求

  • 8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 8.1 一般规定

      • 8.1.1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资料整理应在核实资料的真实性、

      • 8.1.2 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

      • 8.1.3 应按照料源的用途、性质,分类编制料场成果图表。

      • 8.1.4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报告由正文和附图组成,并宜符合

    • 8.2 资料整理

      • 8.2.1 砂砾石料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8.2.2 土料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2.3 石料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2.4 其他料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2.5 储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量计算

      • 8.2.6 混凝土用天然砂砾料的净砾石、净砂及砾石分级储量

    • 8.3 报告编写

      • 8.3.1 普查级别勘察报告正文内容宜包括:料场位置,地形

      • 8.3.2 初查、详查级别的勘察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绪言、各

      • 8.3.3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报告的附图应符合表8.3.3的

  • 附录A 混凝土骨料碱活性判定

    • A.0.1 常见含碱活性成分的岩石可按表A.0.1的进行判

    • A.0.2 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判定标准应符合表

  • 附录B 土的粒组划分及分类

    • B.1 混凝土骨料粒组划分及分类

      • B.1.1 混凝土骨料粒组划分应符合表B.1.1的规定。

      • B.1.2 混凝土粗骨料(砾)的分类应符合表B.1.2的规

      • B.1.3 混凝土细骨料(砂)的分类应符合表B.1.3的规

    • B.2 土石坝用土粒组划分及分类

      • B.2.1 粒组划分应符合表B.2.1的规定。 表B.2.

      • B.2.2 巨粒土、粗粒土的分类应符合GB/T 50145

      • B.2.3 细粒土宜进一步按三角坐标法(图B.2.3)分类

  • 附录C 分散性土的判别标准

    • C.0.1 根据针孔试验评价土的分散性应符合表C.0.1的

    • C.0.2 根据孔隙水阳离子试验评价土的分散性应符合图C.

    • C.0.3 根据碎块试验评价土的分散性应符合表C.0.3的

    • C.0.4 根据双密度计试验评价土的分散性应符合表C.0.

  • 附录D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常用表

    • D.1 试验成果汇总表

      • D.1.1 砂、砾料(人工骨料轧制料)颗粒级配汇总表可采用

      • D.1.2 混凝土用砂、砾料(人工骨料轧制料)试验成果汇总

      • D.1.3 填筑、反滤用砂砾石料试验成果汇总表可采用表D.

      • D.1.4 人工骨料原岩(块石料)试验成果汇总表可采用表D

      • D.1.5 土的颗粒级配成果汇总表可采用表D.1.5的格式

      • D.1.6 土的试验成果汇总表可采用表D.1.6的格式。

      • D.1.7 固壁土料试验成果汇总表可采用表D.1.7的格式

    • D.2 储量计算表

      • D.2.1 平均厚度法储量计算表可采用表D.2.1的格式。

      • D.2.2 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表可采用表D.2.2的格式。

      • D.2.3 三角形法储量计算表可采用表D.2.3的格式。

      • D.2.4 混凝土骨料中净砾石、净砂储量计算表可采用表D.

      • D.2.5 混凝土骨料中砾石分级储量计算表可采用表D.2.

      • D.2.6 勘察储量汇总表可采用表D.2.6的格式。 表D

    • D.3 天然建筑材料各料场综合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

      • D.3.1 天然建筑材料各料场综合成果表可采用表D.3.1

      • D.3.2 勘察工作量表可采用表D.3.2的格式。 表D.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统一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程序,明确各级别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