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规范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和管井施工作业,保障施工

    • 1.0.2 本规程适用于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和管井施工。

    • 1.0.3 进行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管井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

  • 2 术 语

    • 2.0.1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 hydrogeologica

    • 2.0.2 水文地质钻孔 hydrogeological

    • 2.0.3 供水管井 water-supply well

    • 2.0.4 勘探开采井 exploration-produ

    • 2.0.5 基台 drilling foundation

    • 2.0.6 钻探设备 drilling equipment

    • 2.0.7 钻具 drill tools     用于破碎

    • 2.0.8 钻头 drill bit     直接破碎孔(

    • 2.0.9 套管 casing     保护孔壁、隔离地层

    • 2.0.10 钻进 drilling     钻具钻入地层

    • 2.0.11 钻进工艺 drilling technolo

    • 2.0.12 钻进参数 drilling paramete

    • 2.0.13 冲击钻进 percussion drilli

    • 2.0.14 正循环钻进 direct circulati

    • 2.0.15 反循环钻进 reverse circulat

    • 2.0.16 潜孔锤钻进 down-hole hammer

    • 2.0.17 冲洗介质 flushing media   

    • 2.0.18 钻孔结构 hole structure   

    • 2.0.19 孔径 hole diameter     孔

    • 2.0.20 孔斜 hole deflection    

    • 2.0.21 管井结构 well structure   

    • 2.0.22 井径 well diameter     井

    • 2.0.23 井管 well casing     井壁管

    • 2.0.24 井壁管 casing pipe     支撑

    • 2.0.25 过滤管 screen pipe     安装

    • 2.0.26 沉淀管 sediment pipe     

    • 2.0.27 井斜 well deflection    

    • 2.0.28 成井工艺 well completion t

    • 2.0.29 滤料 gravel pack     充填于

    • 2.0.30 洗井 well flushing     成

    • 2.0.31 抽水试验 pumping test     

  • 3 基本规定

    • 3.1 施工组织设计

      • 3.1.1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或管井施工应首先广泛搜集资料,

      • 3.1.2 施工组织设计应依据施工项目的任务书、施工合同、

      • 3.1.3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工程

    • 3.2 作业人员

      • 3.2.1 从事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管井施工的作业人员,应经

      • 3.2.2 钻探作业人员应掌握设备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

      • 3.2.3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人员应取得专业岗位证书。

    • 3.3 钻探设备

      • 3.3.1 钻探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应通过技术检验和试车。运

      • 3.3.2 搬运大型钻探设备和安装拆卸钻机,应由专人统一协

      • 3.3.3 启动钻探设备时,动力与传动装置之间的离合器应处

      • 3.3.4 环境温度接近0℃或接近油料的凝固点时,钻探设备

      • 3.3.5 钻探设备应正确安装、使用、维护与保养。

    • 3.4 施工材料

      • 3.4.1 施工中使用的井壁管材、滤料、焊接材料、泥浆、泡

    • 3.5 施工安全

      • 3.5.1 钻探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安全

      • 3.5.2 钻探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

      • 3.5.3 钻探场地搭设的临时设施应采取防洪、防暑、防冻、

      • 3.5.4 钻探场地周围应设置围护栏、安全警示标志。泥浆池

      • 3.5.5 钻探场地应保持整洁。材料、机具应摆放整齐,保持

      • 3.5.6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掌握相关应急避险的技能

      • 3.5.7 在2m以上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工

      • 3.5.8 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作业。水上作业

      • 3.5.9 暂停施工时,应将钻具提至安全孔(井)段,切断电

      • 3.5.10 在孔口(井口)工作时,应防止工具等掉入孔(井

      • 3.5.11 挖掘井、坑时,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采取护壁

      • 3.5.12 在夜间施工或钻探场地光线不足时,应配备足够的

      • 3.5.13 停电或停工时,各种电力设备应立即拉闸断电。拉

      • 3.5.14 现场施工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工程施工

    • 3.6 环境保护

      • 3.6.1 存放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等危险品的地方应设

      • 3.6.2 在粉尘环境中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尘

      • 3.6.3 对施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收

      • 3.6.4 供水管井及其有关材料应采用无污染和无毒副作用的

      • 3.6.5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管井施工应节约能源和资源,采

    • 3.7 施工质量

      • 3.7.1 现场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应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质量

      • 3.7.2 成井施工前,应对进入现场的井壁管质量、滤水管孔

      • 3.7.3 对事故处理应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并应制定事故处

      • 3.7.4 施工中的原始记录和数据应由专人现场检查,资料应

      • 3.7.5 施工任务完成后,应及时整理资料,并提交供水水文

  • 4 前期准备

    • 4.1 前期准备及钻探设备选择

      • 4.1.1 施工前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工作:     1 落

      • 4.1.2 确定钻探设备和钻孔(管井)位置时,应符合下列规

      • 4.1.3 钻探设备应根据地质条件、钻进工艺、钻孔(管井)

      • 4.1.4 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按通

    • 4.2 钻探设备的装卸和运输

      • 4.2.1 装运钻杆、风管、水管等物件出现超长、超宽时,或

      • 4.2.2 移动式钻探设备长途拖运时,应安装制动装置,牵引

      • 4.2.3 钻探设备长途拖运前,应检查牵引连接、轮毂螺丝、

      • 4.2.4 短距离移动钻机时,应防止牵引杆摆动伤人。

      • 4.2.5 运输机具时,小型工具及易损零配件均应装箱,钻具

      • 4.2.6 大型钻探设备宜使用起重机装卸。无起重机械时,可

      • 4.2.7 使用跳板装卸时宜用木制跳板。跳板应有足够强度,

      • 4.2.8 机具设备装车后应稳定牢固,运输途中不得人货混装

  • 5 钻探设备的安装与拆卸

    • 5.1 一般规定

      • 5.1.1 安装钻探设备的地基应按设备安全使用要求进行修筑

      • 5.1.2 在悬崖陡坡下施工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石块滑

      • 5.1.3 钻探设备机架与基台连接应平稳、牢固,保证施工过

      • 5.1.4 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动力系统、升降系统、支座

      • 5.1.5 安装、拆卸钻塔时,任何人不得在钻塔起落范围内通

      • 5.1.6 整体起落钻塔时,操作应平稳、准确。钻机辅助卷扬

      • 5.1.7 钻塔绷绳应对称安置,受力均匀,绷绳地锚应埋设牢

      • 5.1.8 使用液压油缸起落的钻塔,当钻塔安装稳妥后,起落

      • 5.1.9 冲洗液的循环、净化和排放系统应根据采用的钻进工

    • 5.2 钻塔的安装与拆卸

      • 5.2.1 起落多节桅杆式钻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5.2.2 起落拖挂式和车载式钻机整体钻塔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3 起落A型钻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起塔

      • 5.2.4 起落钢管式A型轻便钻塔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5 起落三脚钻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起立

    • 5.3 钻探设备的安装与拆卸

      • 5.3.1 施工现场钻探设备应合理布局、便于操作。

      • 5.3.2 钻机天车中心(前缘切点)、转盘(立轴)中心与钻

      • 5.3.3 钻探设备应安装平稳,各相应的传动轮应平行对正,

      • 5.3.4 安装传动皮带时,应做到皮带轮轴相互平行、皮带松

      • 5.3.5 移动式钻探设备在安装定位和工作状态时,轮胎应离

      • 5.3.6 钻探设备安装完毕应进行全面检查,经过试运转正常

      • 5.3.7 拆卸和维修钻探设备时,从机器上卸下的零件、仪表

    • 5.4 电气设备、附属设备的安装与拆卸

      • 5.4.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根据现场条件编制临时用电方案

      • 5.4.2 钻探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 5.4.3 雷雨季节易受雷击地区,钻塔上应安装避雷装置。

      • 5.4.4 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设置接地或接零保护。

      • 5.4.5 电气设备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应垂直地面安装,动作

      • 5.4.6 钻塔上安装活动工作台时,应有制动、防坠落等安全

      • 5.4.7 钻探设备的传动系统和运转部位应安装防护罩或防护

  • 6 钻探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1.1 钻探和管井施工前,钻具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宜进行

      • 6.1.2 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应将孔(井)钻进情况及机具设

      • 6.1.3 每钻进100m和变径、终孔及下管前应测量孔(井

      • 6.1.4 下列情况应进行孔(井)斜测量:     1 供

      • 6.1.5 孔(井)斜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1.6 孔(井)斜可用测斜仪或锤球测斜法测定。采用冲击

      • 6.1.7 钻探施工中宜采取钻铤加压、刚性防斜等措施,减少

      • 6.1.8 遇突然停电或动力停止运行时,应立即用备用动力或

    • 6.2 准备及开孔

      • 6.2.1 钻探施工前,应对现场的安全措施和设备安装以及测

      • 6.2.2 施工场地应配备测斜仪器及泥浆性能测试仪器。

      • 6.2.3 开孔时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孔(井)的开孔段应

      • 6.2.4 冲击钻开孔时,应先起吊钻具对位,找出孔(井)中

      • 6.2.5 回转钻开孔时,宜使用专用短钻具。钻进中应将钻杆

    • 6.3 护 壁

      • 6.3.1 护壁应根据地层条件、水源情况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 6.3.2 采用泥浆护壁,孔(井)内泥浆液面不应低于地面下

      • 6.3.3 在松散地层中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时,应在孔(井)口

      • 6.3.4 套管应固定于地面,管身应保持垂直,其中心应与钻

      • 6.3.5 套管需要起拔时,各层套管与地层的接触允许长度应

      • 6.3.6 承压自流水含水层钻进中的护壁,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 6.3.7 在松散层覆盖的基岩中钻进时,对上部覆盖层应下入

      • 6.3.8 套管应固定于地面并使管身垂直,且其中心应与钻具

      • 6.3.9 采用水泥浆填封套管底部时,可采取预填法和压注法

      • 6.3.10 当钻进遇到卵石、破碎带且用泥浆难以护壁时,可

      • 6.3.11 采用水泥浆堵漏护壁,可采取泵压灌注法、孔(井

    • 6.4 冲洗介质

      • 6.4.1 钻探中应根据地层性质、水源条件、施工要求、钻进

      • 6.4.2 用泥浆作为冲洗介质时,应测定制作泥浆和孔(井)

      • 6.4.3 不同地层钻进时,泥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 6.4.4 用泥浆作冲洗液时,应对孔(井)中排出的泥浆进行

      • 6.4.5 配制泥浆用的黏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4.6 配制泥浆用的黏土应预先捣碎,再用水浸泡后再搅拌

      • 6.4.7 当泥浆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需要选择下

      • 6.4.8 制作泥浆时,应使用泥浆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宜低于

      • 6.4.9 循环泥浆中应防止雨水和地表水掺入,也不应随意加

    • 6.5 冲击钻进

      • 6.5.1 冲击钻具连接与钻头结构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2 冲击钻进中使用的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3 下钻前应对钻头的外径和出刃、抽筒肋骨片的磨损情

      • 6.5.4 下钻时,应先将钻头垂吊稳定后,再导正下入孔(井

      • 6.5.5 钻具进入孔(井)后,应盖好井盖板,使钢丝绳置于

      • 6.5.6 钻进中出现塌孔(井)、扁孔(井)、斜孔(井)时

      • 6.5.7 提钻时,应根据钢丝绳偏离孔(井)中心的距离确定

      • 6.5.8 钻头冲击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9 钻头冲击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掏泥

      • 6.5.10 抽筒冲击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11 抽筒冲击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

    • 6.6 正循环钻进

      • 6.6.1 开钻前,应按孔(井)直径、岩性及深度选择钻具,

      • 6.6.2 粗径钻具全长不宜小于6m。在砾石、破碎岩层及软

      • 6.6.3 钻头应根据钻进地层岩性及钻进工艺选用。采用不取

      • 6.6.4 钻进中宜用钻铤加压,并安装指重表。常用钻铤的一

      • 6.6.5 扶正器应用耐磨性强的刚性合金材料制作,焊接应对

      • 6.6.6 每次下入钻具前应检查钻具,出现脱焊、裂口、严重

      • 6.6.7 水龙头与高压胶管连接处,应使用夹板卡牢,并扎紧

      • 6.6.8 每次开钻前,应先将钻具提离孔(井)底,开动泥浆

      • 6.6.9 钻杆可采用专用扳手或钻机转盘进行拧紧和卸扣,且

      • 6.6.10 提升和下降钻具时,钻台作业人员不得脚踏转盘,

      • 6.6.11 变径钻进时,钻杆上应加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在变

      • 6.6.12 钻进过程中出现钻具回转阻力增加、负荷增大、泥

      • 6.6.13 钻进发生卡钻时,应立即分开总离合器,停止转盘

      • 6.6.14 松散层进行全面破碎无岩芯钻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6.15 基岩中进行全面破碎无岩芯钻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6.16 镶焊大口径钻头宜用钨钴类大八角柱状合金。硬质

      • 6.6.17 硬质合金取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岩石性质、钻

      • 6.6.18 孔(井)内岩粉高度超过0.5m时,应先捞取岩

      • 6.6.19 孔(井)内残留岩芯超过0.5m时,不应下入新

      • 6.6.20 硬质合金片脱落影响钻进时,应冲捞或磨灭。钻粒

      • 6.6.21 正常钻进时,应保持孔底压力均匀。加减钻压时应

      • 6.6.22 在钻压不足的情况下钻进硬岩石时,不宜采用单纯

      • 6.6.23 钻粒的材质宜采用钢粒。钢粒规格、质量和技术要

      • 6.6.24 钻粒取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6.25 投粒方法及投粒量应根据钻头直径、钻粒质量及岩

      • 6.6.26 钻具应带取粉管,孔(井)内岩粉高度超过0.5

      • 6.6.27 钻进中应通过提动钻具和调整泵量保证钻头唇部钻

      • 6.6.28 合金、钻粒混合取芯钻进法适用于钻进漂石、卵石

      • 6.6.29 合金、钻粒混合取芯钻进宜使用合金肋骨钻头。

      • 6.6.30 合金、钻粒混合取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

      • 6.6.31 合金、钻粒混合取芯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 反循环钻进

      • 6.7.1 反循环钻进适用于在第四系稳定地层及基岩中钻进大

      • 6.7.2 不同反循环方式的适宜钻进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3 反循环钻进的钻头应根据地层情况选用翼状刮刀钻头

      • 6.7.4 射流反循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5 射流反循环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7.6 泵吸反循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7 泵吸反循环钻进中,泵可采用下列方式启动:   

      • 6.7.8 泵吸反循环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7.9 气举反循环钻探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7.10 气举反循环钻进的钻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11 在松散地层中进行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冲洗液应选

      • 6.7.12 气举反循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13 气举反循环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 冲击回转钻进

      • 6.8.1 气动潜孔锤钻进适用于覆盖层较浅的基岩地层,以及

      • 6.8.2 气动潜孔钻进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气动

      • 6.8.3 气动潜孔锤钻进应采用潜孔冲击器、钻头、钻杆、扶

      • 6.8.4 气动潜孔锤正循环全面钻进应采用不取芯冲击器钻进。

      • 6.8.5 气动潜孔锤正循环全面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

      • 6.8.6 气动潜孔锤正循环全面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7 气动潜孔锤取芯钻进可采用贯通式冲击器或不取芯冲

      • 6.8.8 气动潜孔锤取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9 气动潜孔锤取芯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10 气动潜孔锤扩孔钻进应采用不取芯冲击器,下接扩

      • 6.8.11 气动潜孔锤扩孔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12 气动潜孔锤扩孔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13 气动潜孔锤空气泡沫钻进适用于含水地层。在局部

      • 6.8.14 气动潜孔锤空气泡沫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

      • 6.8.15 潜孔锤空气泡沫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16 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应采用贯通式潜孔锤或在普

      • 6.8.17 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18 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8.19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适用于坚硬基岩中钻进。液动冲

      • 6.8.20 采用硬质合金钻头进行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时,钻进

      • 6.8.21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6.9 其他钻进

      • 6.9.1 扩孔钻进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地层等。扩孔钻进应根

      • 6.9.2 扩孔钻进钻头应具有超前导向结构,在第四系松软地

      • 6.9.3 扩孔钻进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9.4 扩孔钻进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扩孔

      • 6.9.5 同步跟管钻进适用于漂砾、流砂层、卵砾石层、冲积

      • 6.9.6 同步跟管钻进应配有能进行同步跟管作业的钻机,并

      • 6.9.7 同步跟管钻进的套管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6.9.8 同步跟管钻进参数可按气动潜孔锤钻进参数进行确定。

      • 6.9.9 同步跟管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孔

    • 6.10 特殊条件下钻进

      • 6.10.1 冻土地层钻进应在地表开始融化或冻结之前进行。

      • 6.10.2 当冻土为第四系松散地层时,宜采取低速干钻方法

      • 6.10.3 对于高含冰量的冻结黏性土层,应采取快速干钻方

      • 6.10.4 对于冻结的碎块石和基岩,钻探时可采用低温冲洗

      • 6.10.5 当遇地表水或地下水渗入钻孔(井)时,应设置护

      • 6.10.6 对于岩溶地层钻进,进场前应搜集当地的地质资料

      • 6.10.7 对于岩溶发育地区钻进,当判断钻穿溶洞顶板时,

      • 6.10.8 对无充填物或充填物不满的溶洞(非开采层),应

      • 6.10.9 水上钻进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 地

      • 6.10.10 水上钻进宜采用水面漂浮钻场施工,在水浅、流

      • 6.10.11 水面漂浮钻场的布置应根据现场实况,采用铁驳

      • 6.10.12 钻船类型及吨位应根据水深、流速、孔(井)深

      • 6.10.13 铁驳船钻场宜安装在钻船尾部。当船尾甲板几何

      • 6.10.14 木船钻场宜用双船拼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0.15 在水流缓慢的河流及湖泊、水库或尾矿池中,可

      • 6.10.16 漂浮钻场应配有足够的铁锚、锚绳和锚链,并应

      • 6.10.17 漂浮钻场的抛锚与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0.18 采用固定架空钻场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0.19 水上钻进应下保护套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0.20 水上钻进应符合下列水上安全规定:     

    • 6.11 岩(土)样采取

      • 6.11.1 岩(土)样及岩芯的采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1.2 管井工程可根据已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情况,减少

      • 6.11.3 松散地层中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11.4 基岩地层取芯钻进时,应增大岩芯管的长度以增加

      • 6.11.5 卡取岩芯用的卡料宜用高于岩芯硬度的棱角形石料

      • 6.11.6 卡取岩芯时,岩芯卡料应均匀投放,且投入后应先

      • 6.11.7 从孔(井)中取出的岩芯,应按取出顺序自上而下

  • 7 成井工艺

    • 7.1 下管与拔管

      • 7.1.1 井管、过滤器、沉淀管的直径、厚度、长度与结构应

      • 7.1.2 下管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通过探

      • 7.1.3 下管可采用直接提吊法、提吊加浮板(浮塞)法、钻

      • 7.1.4 下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提吊井管时应

      • 7.1.5 直接提吊法下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1.6 提吊加浮板或浮塞法下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1.7 钻杆托盘法下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1.8 二次下管法下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1.9 沉淀管应封底,井管应坐落牢固,采用填砾过滤器的

      • 7.1.10 拔管前应根据管材质量、连接方式、重量和地层阻

      • 7.1.11 拔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千斤顶放置

    • 7.2 填砾、止水及封闭

      • 7.2.1 滤料规格、填砾数量、高度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

      • 7.2.2 填砾前,应将合格的滤料按计算所需数量运送至现场

      • 7.2.3 填砾前应换浆。除高压含水层外,孔中泥浆密度宜为

      • 7.2.4 孔(井)深小于100m时宜选用静水填砾法,滤料

      • 7.2.5 采用井管外返水填砾法时,中途不宜停泵。采用抽水

      • 7.2.6 滤水管外应分段安装扶正器,滤水管周围填砾厚度应

      • 7.2.7 填砾应沿井管外四周均匀、连续进行,并将实测填砾

      • 7.2.8 采用双层填砾过滤器的管井,应按设计规格先进行内

      • 7.2.9 抽水试验孔可进行临时性管内或管外止水,并应保证

      • 7.2.10 进行管外止水时,止水位置应选择在隔水性能好、

      • 7.2.11 临时性止水材料可采用海带、桐油石灰及橡胶等。

      • 7.2.12 海带止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海带宜

      • 7.2.13 桐油石灰止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桐

      • 7.2.14 橡胶止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

      • 7.2.15 永久性止水可采用黏土围填止水及压力灌浆止水等

      • 7.2.16 黏土围填止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黏

      • 7.2.17 压力灌浆止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

      • 7.2.18 止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水前,应

      • 7.2.19 止水后,止水效果检查可选择下列方法:    

      • 7.2.20 当存在咸水含水层、污染水含水层及劣质水含水层

      • 7.2.21 对于供水管井及勘探开采井,洗井结束后井口应作

      • 7.2.22 管井中夹有不良水质含水层时,应按本规程第7.

      • 7.2.23 高压含水层井的井口段应封闭。封闭时,应在靠近

      • 7.2.24 勘探孔和观测孔需封闭时,应全孔或分段填封黏土

      • 7.2.25 井管封闭后应检查封闭效果,当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 7.3 洗 井

      • 7.3.1 下管、填砾及止水后,应立即进行洗井。

      • 7.3.2 管井洗井应达到下列结果:     1 井水中无

      • 7.3.3 洗井方法应根据含水层特性、管井结构、管井质量、

      • 7.3.4 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洗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5 洗井前应清除孔口杂物,作业位置应设在喷射物降落

      • 7.3.6 用塑料管、石棉水泥管、砾石水泥管、钢筋骨架管作

      • 7.3.7 采用外包胶皮的木制活塞时,外径可比井滤管内径小

      • 7.3.8 开始洗井时,洗井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不应直接把

      • 7.3.9 活塞下放应平稳,提升速度应均匀,宜控制在0.6

      • 7.3.10 使用回转钻机时,还可用下列方法洗井:    

      • 7.3.11 水管、风管的安装可用同心式或并列式两种形式,

      • 7.3.12 风管入水沉没比不宜小于40%,风管没入水中部

      • 7.3.13 压缩空气洗井可采用下列方法:     1 正

      • 7.3.14 当采用普通方法抽水达不到洗井要求时,可采用下

      • 7.3.15 无储气罐的空气压缩机使用胶管输气时,胶管不应

      • 7.3.16 送风管接头处,除应采用管卡卡紧外,还应用铁丝

      • 7.3.17 下风管时,风管丝扣应连接牢固,并应采用提引器

      • 7.3.18 上下水管、风管时应轻提轻放,防止管子连接部位

      • 7.3.19 洗井过程中出现涌砂现象时,应立即提升水管、风

      • 7.3.20 水量大、水位浅的管井,可用卧式离心泵抽水洗井

      • 7.3.21 在富水性较差、稳定性较好的松散层中作泥浆钻进

      • 7.3.22 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洗井的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23 液态二氧化碳洗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3.24 盐酸洗井液宜采用泥浆泵压注,压注的部位应在管

      • 7.3.25 盐酸洗井液浓度应根据岩性及其渗透性能确定,宜

      • 7.3.26 调制盐酸洗井液时,应先将水注入调制容器,然后

      • 7.3.27 压注酸液洗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3.28 盐酸液洗井时除应遵守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有关安全

      • 7.3.29 焦磷酸钠及六偏磷酸钠洗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 8 抽水试验

    • 8.1 一般规定

      • 8.1.1 抽水试验应在洗井满足要求后进行。

      • 8.1.2 抽水试验孔洗孔要求按本规程第7.3.2条执行。

      • 8.1.3 抽水试验的类型、下降次数及延续时间应按设计要求

      • 8.1.4 抽水试验前应测量孔(井)深、观测地下水自然水位

      • 8.1.5 试验前,应根据孔(井)结构、水位降深、流量等,

      • 8.1.6 抽水设备安装后,应先进行试抽,满足试验要求后,

      • 8.1.7 采用空气压缩机进行抽水试验时,应设置测水位装置

      • 8.1.8 抽水试验中应做好地面排水,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试

      • 8.1.9 在抽水试验中,应及时进行静止水位、动水位、恢复

      • 8.1.10 遇水位、流量、水的浑浊度及机械运转等发生突变

      • 8.1.11 试验结束后应测量孔(井)深,确定过滤器掩埋部

      • 8.1.12 开采性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2 流量测量

      • 8.2.1 流量测量器具可采用量桶、堰箱、流量计或水表等。

      • 8.2.2 用量桶测量流量时,充满水所需的时间不少于15s

      • 8.2.3 流量堰箱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8.2.4 采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流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8.2.5 采用流量计或水表测量流量时,应按仪表产品说明书

      • 8.2.6 流量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观测

    • 8.3 水位测量

      • 8.3.1 水位测量器具可采用测绳(测钟)、浮标水位计、电

      • 8.3.2 使用测绳(测钟)测量水位时,应先进行检查校正,

      • 8.3.3 水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以一固

      • 8.3.4 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水位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8.3.5 进行多孔、互阻或井群开采抽水试验时,应符合下列

      • 8.3.6 抽水试验每次下降结束或中途停止时,应观测恢复水

    • 8.4 水温、气温观测

      • 8.4.1 水温测量器具可采用水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缓变

      • 8.4.2 采用自动测温仪测量水温时,自动测温仪探头位置应

      • 8.4.3 手工法测量水温时,观测水温的温度计放入水中时间

      • 8.4.4 现场的气温可采用水银温度计或轻便式气象参数测定

      • 8.4.5 水温和气温应同时观测,观测时间间隔应为2h~4

    • 8.5 水样采取与送检

      • 8.5.1 水样应在抽水试验结束前按设计要求采取。

      • 8.5.2 水样瓶的使用及采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5.3 采集的水样应均匀、有代表性。取样时,应先用待取

      • 8.5.4 水样采集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简分析

      • 8.5.5 水样装瓶时,水面与瓶塞底面之间应留有空隙,且空

      • 8.5.6 采样时,应根据欲测组分的性质选择保存样品方法,

      • 8.5.7 水样的采取和保存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 9 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 9.1 一般规定

      • 9.1.1 事故预防措施应根据场地地层的岩性、构造、稳定状

      • 9.1.2 当井壁不稳定时,应先做好井壁保护工作。

      • 9.1.3 事故处理工具可采用振击解卡工具、倒扣、切割工具

      • 9.1.4 强力起拔事故钻具或井管时,不得超过钻塔、卷扬机

    • 9.2 事故预防

      • 9.2.1 钻具、管材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9.2.2 钻进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进中

      • 9.2.3 井管事故的预防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

      • 9.2.4 钢丝绳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绳

    • 9.3 事故处理

      • 9.3.1 当孔(井)发生坍塌时,应先将钻具提离孔(井)底

      • 9.3.2 处理事故前,应先查明坍塌的深度、位置、坍塌部位

      • 9.3.3 当坍塌发生在孔(井)口时,对于未安设护口套管的

      • 9.3.4 当坍塌发生在孔(井)上部含水层时,应下套管隔离

      • 9.3.5 当坍塌发生在孔(井)下部含水层时,应调整泥浆密

      • 9.3.6 填砾过程中,当泥浆外流造成孔(井)坍塌时,应先

      • 9.3.7 冲击钻进卡钻事故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9.3.8 回转钻进卡钻事故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9.3.9 埋钻事故处理时,应先调整泥浆指标参数或下套管稳

      • 9.3.10 当埋钻严重时,宜先用空气压缩机、泥浆泵或抽筒

      • 9.3.11 上提无效时,宜使用千斤顶起拔。孔(井)壁稳定

      • 9.3.12 打捞断落钻具前,应分析事故钻具的部位、深度、

      • 9.3.13 事故处理宜采用捞钩、公母螺纹锥套、抽筒活门卡

      • 9.3.14 当打捞工具已套上断落钻具但上提不动时,可按卡

      • 9.3.15 当断落钻具倒靠孔(井)壁时,打捞工具上应带有

      • 9.3.16 当小型工具、物件落入孔(井)内时,应先将孔(

      • 9.3.17 对于基岩中回转钻进钻孔纠斜可采用下列方法:

      • 9.3.18 对于松散地层中回转钻进钻孔纠斜可采用下列方法

      • 9.3.19 对于冲击钻进钻孔纠斜可采用下列方法:    

      • 9.3.20 处理井管断裂事故时,应先将断口以上井管提出,

      • 9.3.21 当井管破裂时,应根据破裂口位置选用处理方法。

      • 9.3.22 当井管脱落或井管断裂后掉落钻孔内时,宜采用砂

      • 9.3.23 填砾时,出现滤料架桥堵塞时,应将钻杆下到井管

      • 9.3.24 采用空气压缩机冲洗时,应降低管内液面,增大管

      • 9.3.25 当钢丝绳折断脱落到孔(井)内时,应采用钢丝绳

      • 9.3.26 捞取时,应将捞针或捞钩用钻杆送入孔(井)内,

  • 10 工程验收及成果资料

    • 10.1 工程验收

      • 10.1.1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或管井施工完成后,应按现行国

      • 10.1.2 钻探终孔或管井施工验收内容应包含孔(井)深、

      • 10.1.3 工程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填写工程验收单或工程验

    • 10.2 成果资料

      • 10.2.1 成果资料应包括文字报告、图表资料、施工过程地

      • 10.2.2 文字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技术要求、钻机型号或

      • 10.2.3 图表资料应包括孔(井)深、孔(井)径、成井深

      • 10.2.4 地质编录内容应包括由现场观察描述到综合整理而

      • 10.2.5 钻探观测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

      • 10.2.6 抽水试验观测资料及成果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 10.2.7 分析报告应包括含砂量、水质等,并应根据工程要

      • 10.2.8 工程验收资料应包括供水管井工程验收单或工程验

  • 附录A 钻进工艺

  • 附录B 水样的采取和保存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规范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和管井施工作业,保障施工安全,保证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和管井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