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高标准农田 well-facilitate

    • 3.2     高标准农田建设 well-facilita

    • 3.3     基本农田 capital farmland

    • 3.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 engineeri

  • 4 基本原则

    • 4.1 规划引导原则。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 4.2 因地制宜原则。应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

    • 4.3 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原则。应坚持数量、质量、生态相

    • 4.4 维护权益原则。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

    • 4.5 可持续利用原则。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实现长

  • 5 建设区域

    • 5.1 建设区域应相对集中、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

    • 5.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

    • 5.3 高标准农田建设限制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

    • 5.4 高标准农田建设禁止区域包括:地面坡度大于25°的区

  • 6 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

    • 6.1 一般规定

      • 6.1.1 应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区域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 6.1.2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增加有效

      • 6.1.3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

      • 6.1.4 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指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

      • 6.1.5 田间基础设施使用年限指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各项

      • 6.1.6 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应达到所在县同等自然条件下耕

    • 6.2 土地平整
       

      • 6.2.1 土地平整工程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的需要

      • 6.2.2 耕作田块指由田间末级固定沟、渠、路等围成的基本

      • 6.2.3 耕作田块应实现田面平整,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

      • 6.2.4 农田土体厚度应达到50cm以上,水浇地和旱地耕

      • 6.2.5 土地平整时应尽量避免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确需打

      • 6.2.6 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应改造成水平梯

      • 6.2.7 梯田修筑应与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相结合,提

    • 6.3 土壤改良

      • 6.3.1 土壤改良工程指为改善土壤质地、减少或消除影响作

      • 6.3.2 过沙或过黏的土壤应通过掺黏或掺沙等措施,改良土

      • 6.3.3 酸化土壤应通过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等措施,使

      • 6.3.4 污染土壤应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修复,

      • 6.3.5 地力培肥是指通过深耕深松、施有机肥、种植绿肥、

    • 6.4 灌溉与排水
       

      • 6.4.1 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灾

      • 6.4.2 灌溉与排水工程应遵循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根

      • 6.4.3 水源配置应考虑地形条件、水源特点等因素,宜采用

      • 6.4.4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种

      • 6.4.5 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采取

      • 6.4.6 排水标准应满足农田积水不超过作物最大耐淹水深和

      • 6.4.7 改良盐碱土应在返盐季节前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

      • 6.4.8 排水沟布置应与田间渠、路、林相协调,在平原地区

      • 6.4.9 泵站建设应按照GB 50265规定执行。

      • 6.4.10 渠系建筑物应配套完整,满足灌溉与排水系统水位

      • 6.4.11 灌溉与排水设施外观应整洁美观。渠道及渠系建筑

    • 6.5 田间道路

      • 6.5.1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农田耕作、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

      • 6.5.2 田间道路布置应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与田、水、

      • 6.5.3 田间道(机耕路)的路面宽度宜为3m~6m,生产

      • 6.5.4 田间道路通达度指在集中连片的耕作田块中,田间道

    • 6.6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 6.6.1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指为保障土地利用活动

      • 6.6.2 根据因害设防原则,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应

      • 6.6.3 农田防洪标准按重现期10年~20年一遇确定。

      • 6.6.4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指通过各类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

    • 6.7 农田输配电

      • 6.7.1 农田输配电工程指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

      • 6.7.2 农田输配电工程布设应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

      • 6.7.3 高压输电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等高压电缆,一般输

      • 6.7.4 变配电装置应采用适合的变台、变压器、配电箱(屏

      • 6.7.5 根据高标准农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求,

    • 6.8 其他     除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

  • 7 管理要求

    • 7.1 土地权属调整

      • 7.1.1 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应查清土地权属现状,做到四至

      • 7.1.2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要在尊重

      • 7.1.3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根据权属调整方案和调整协议

    • 7.2 地类变更管理

      • 7.2.1 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应依据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

      • 7.2.2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按照GB/T 21010规

    • 7.3 验收与考核

      • 7.3.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后,应由项目主管部门按照

      • 7.3.2 应在各单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开展年度和

    • 7.4 统计

      • 7.4.1 应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统计制度,定期上报高标准农

      • 7.4.2 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应适时向社会发布。社会发布宜

    • 7.5 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

      • 7.5.1 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的全过程

      • 7.5.2 应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定期全面报备建

      • 7.5.3 应及时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的管理、技术等资料

  • 8 监测与评价

    • 8.1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开展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评定及动

    • 8.2 应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对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

  • 9 建后管护与利用

    • 9.1 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

      • 9.1.1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划定为基本农田。

      • 9.1.2 编制、更新基本农田相关图、表、册,完善基本农田

    • 9.2 土壤培肥

      • 9.2.1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应通过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

      • 9.2.2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应持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覆盖

    • 9.3 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

      • 9.3.1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加强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机

      • 9.3.2 优良品种覆盖率应达到95%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

    • 9.4 工程管护

      • 9.4.1 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

      • 9.4.2 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

      • 9.4.3 加强地质灾害、土壤污染、地表沉陷等灾害防治的新

  •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

  • 附录 B(资料性附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技术要求

    • B.1 土地平整工程

      • B.1.1 应因地制宜地进行耕作田块布置,田块长边方向以南

      • B.1.2 应实现田面平整,水田格田内田面高差应不超过±3

      • B.1.3 平原区以修筑条田(方田)为主,平原区条田长度宜

      • B.1.4 丘陵区以修筑梯田为主,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梯田

      • B.1.5 水田区耕作田块内部宜布置格田。格田长度宜为30

      • B.1.6 梯田土坎高度不宜超过2m,石坎高度不宜超过3m

    • B.2 土壤改良工程

      • B.2.1 土壤质地改良时,掺沙、掺黏一般应就地取材。改良

      • B.2.2 酸化和盐碱土壤治理时,应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利用

      • B.2.3 土壤培肥时,低肥力土壤施用有机肥应不少于300

    • B.3 灌溉与排水工程

      • B.3.1 按照灌溉规模、地形条件、交通与耕作要求,合理布

      • B.3.2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参照表B.1及地方用水定额标准

      • B.3.3 应采取多种节水措施减少输配水损失,渗漏严重地区

      • B.3.4 排水沟应满足农田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碱化等的

      • B.3.5 在水源地势低无自流灌溉条件或采用自流灌溉不经济

      • B.3.6 季节性冻土深度大于10cm的衬砌渠道以及标准冻

    • B.4 田间道路工程

      • B.4.1 田间道路工程应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宜与沟渠、林带

      • B.4.2 田间道路面宜采用混凝土、沥青、碎石等材质,可设

      • B.4.3 生产路路面宜采用碎石、素土等材质。在南方暴雨集

    • B.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B.5.1 农田林网工程布设应与田块、沟渠、道路有机衔接。

      • B.5.2 在建设农田林网工程时,应选择表现良好的乡土树种

      • B.5.3 林木成活率宜达到90%以上,三年后保存率宜达到

      • B.5.4 应合理布置截水沟、排洪沟等工程,系统拦蓄和排泄

    • B.6 农田输配电工程

      • B.6.1 应根据输送容量、供电半径选择输配电线路导线截面

      • B.6.2 高压线的线间距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运行经

      • B.6.3 低压线路宜采用低压电缆,设置警示标识。采用埋地

      • B.6.4 变配电设施宜采用地上变台或杆上变台,设置警示标

  •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高标准农田建设统计表

  • 参考文献

收藏 相似条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区域、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监测与评价、建后管护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