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了在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作中做到安全适用、技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程的勘察、设计

    • 1.0.3 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 1.0.4 尾矿堆积坝的排渗加固,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尾矿坝 tailings dam     拦挡

      • 2.1.2 尾矿堆积坝 tailings embankme

      • 2.1.3 浸润线 phreatic line     坝

      • 2.1.4 控制浸润线 controlled positi

      • 2.1.5 临界水力梯度 critical hydraul

      • 2.1.6 排渗加固 drainge-consolidat

      • 2.1.7 贴坡排渗 fitting-slope drai

      • 2.1.8 管井排渗 pipe well drainage

      • 2.1.9 排渗管排渗 tube drainage    

      • 2.1.10 垂直-水平联合排渗 vertical-hor

      • 2.1.11 虹吸排渗 siphon drainage  

      • 2.1.12 辐射井排渗 radial well drai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3.0.1 尾矿堆积坝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排渗加固:

    • 3.0.2 排渗加固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勘察和设计。

    • 3.0.3 对于高于设计控制浸润线导致的尾矿堆积坝临时抢险

    • 3.0.4 排渗加固必须符合坝体渗流稳定性、静力稳定性和动

    • 3.0.5 排渗加固工程应综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

    • 3.0.6 排渗加固场地复杂程度可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

  • 4 勘 察

    • 4.1 一般规定

      • 4.1.1 岩土工程勘察应依据委托单位提供的任务书或技术要

      • 4.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尾矿库等别和排渗加固场地

      • 4.1.3 当现有勘察资料不满足排渗加固设计要求时,应进行

      • 4.1.4 勘察纲要应根据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在现场踏勘、

      • 4.1.5 勘察技术要求除应满足本规范以外,尚应符合现行国

    • 4.2 勘察技术要求

      • 4.2.1 勘察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查明排

      • 4.2.2 勘察前应搜集、整理和分析下列资料:     1

      • 4.2.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4 勘探方法应以钻探、静力触探为主,可辅以物探、井

      • 4.2.5 勘探线、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6 勘探点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管

      • 4.2.7 采取尾矿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

      • 4.2.8 标准贯入试验的垂直间距宜为1.0m~1.5m。

      • 4.2.9 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应取样试验,且试验

      • 4.2.10 室内试验应根据渗流计算与稳定性分析要求及尾矿

      • 4.2.11 砂性尾矿和粉性尾矿宜进行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确定

      • 4.2.12 浸润线以下的尾矿应进行饱和状态抗剪强度试验。

      • 4.2.13 探井中可分别平行和垂直尾矿层理取样进行相应的

    • 4.3 水文地质测试

      • 4.3.1 勘探孔均应量测初见地下水位和稳定地下水位。稳定

      • 4.3.2 当采用抽水试验法或注水试验法测定尾矿的渗透系数

      • 4.3.3 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场地

      • 4.3.4 抽水试验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抽水

      • 4.3.5 注水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

      • 4.3.6 注水试验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注水

    • 4.4 勘察成果报告

      • 4.4.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4.4.2 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图、表:     1 勘探点

      • 4.4.3 勘察报告可包括下列图表:     1 与工程相

      • 4.4.4 勘察报告应包括工程勘察任务书或技术要求。

      • 4.4.5 勘察报告可包括下列附件:     1 工程任务

  • 5 设 计

    • 5.1 一般规定

      • 5.1.1 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土

      • 5.1.2 排渗加固设施实施后应满足降低坝体浸润线和尾矿坝

      • 5.1.3 排渗加固设施类型可按本规范附录B选用。

      • 5.1.4 排渗加固方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尾矿渗透性能、

      • 5.1.5 尾矿渗透变形判别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

      • 5.1.6 排渗加固设施中的管材应符合抗老化和耐腐蚀性的要

    • 5.2 渗流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 5.2.1 设计时,应进行渗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 5.2.2 渗流计算应包括下列工况:     1 正常运行

      • 5.2.3 渗流计算宜考虑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

      • 5.2.4 尾矿堆积坝中临界浸润线和控制浸润线应符合现行国

      • 5.2.5 一级~三级尾矿坝和复杂场地渗流分析宜采用二维或

      • 5.2.6 渗流计算应为确定排渗加固措施设置后的浸润线或渗

      • 5.2.7 稳定性分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 5.3 贴坡排渗

      • 5.3.1 设计内容应包括反滤层和保护层。

      • 5.3.2 反滤层可采用土工织物或粒状反滤料。

      • 5.3.3 贴坡排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

      • 5.3.4 反滤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被保护

      • 5.3.5 采用土工织物作反滤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

      • 5.3.6 采用粒状反滤料作反滤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7 保护层材料宜采用砂石料,厚度不宜小于300mm。

    • 5.4 排渗管排渗

      • 5.4.1 排渗管可分为水平排渗管和弧形排渗管。

      • 5.4.2 设计内容应包括滤水管段和导水管段,滤水管段与导

      • 5.4.3 排渗管宜选用抗压强度大于0.8MPa的聚乙烯(

      • Ⅰ 水平排渗管

        • 5.4.4 排渗管的出水口处应设置集水导流设施。

        • 5.4.5 水平排渗管宜垂直坝轴线在坝坡下游布置,可多层布

        • 5.4.6 层数、间距和长度应根据勘察资料、渗流计算和稳定

        • 5.4.7 水平排渗管结构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水

        • 5.4.8 水平排渗管应向下游方向倾斜设置,坡比宜为2%~

      • Ⅱ 弧形排渗管

        • 5.4.9 弧形排渗管应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

        • 5.4.10 间距、长度和埋深应根据勘察资料、渗流计算和稳

        • 5.4.11 弧形排渗管结构宜符合下列规定:     1

        • 5.4.12 当排渗管的入土点与出土点范围内浸润线高差超过

        • 5.4.13 滤水管外包过滤网目数应根据过滤网等效孔径和尾

    • 5.5 管井排渗

      • 5.5.1 管井应由相同直径的井口管段、井壁管段、滤水管段

      • 5.5.2 管井宜平行于坝轴方向成直线排列布置。

      • 5.5.3 井口宜高于地面300mm以上,井口应用盖板封闭

      • 5.5.4 管材应根据尾矿特性确定,可选用无砂混凝土管、钢

      • 5.5.5 管井的间距、井数、井径、井深应根据抽水试验或渗

      • 5.5.6 抽水水泵的型号应根据管井内径、估算出水量和扬程

      • 5.5.7 钢管或塑料管滤水段开孔率宜为15%~25%。

      • 5.5.8 滤水管应设置在设计动水位以下含水层部位。

      • 5.5.9 滤水管周围应充填砂砾石滤料,厚度宜为100mm

      • 5.5.10 沉砂管长度不宜小于1m。

      • 5.5.11 管井出水量可按本规范附录C确定。

      • 5.5.12 管井中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应设液位器控制。

    • 5.6 垂直-水平联合排渗

      • 5.6.1 垂直-水平联合排渗应包括垂直排渗体和水平排渗管

      • 5.6.2 垂直排渗体结构可选用管井、大直径砂砾井、小直径

      • 5.6.3 垂直排渗体应设置在水平排渗管终端5m内,深度应

      • 5.6.4 管井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

      • 5.6.5 大直径砂砾井可采用普通砂砾井和袋装砂砾井,其设

      • 5.6.6 小直径袋装砂砾井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 5.6.7 塑料排水板排渗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 5.6.8 水平排渗管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4节的规定。

    • 5.7 虹吸排渗

      • 5.7.1 虹吸排渗应由井室、水源井、虹吸管和水封池组成。

      • 5.7.2 水源井宜成排平行于尾矿堆积坝轴线布设,排数、井

      • 5.7.3 严寒和寒冷地区,虹吸管、水封池、水源井应采取防

      • 5.7.4 水源井宜为管井,管井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5节

      • 5.7.5 水源井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座宜

      • 5.7.6 虹吸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虹吸管

      • 5.7.7 水封池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封池

    • 5.8 辐射井排渗

      • 5.8.1 辐射井应由集水井、排渗管和导水管构成。

      • 5.8.2 集水井的井位可选择在堆积坝坝坡或沉积滩上。

      • 5.8.3 集水井的井数、井距、井深和井径应根据堆积坝轴线

      • 5.8.4 集水井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水井

      • 5.8.5 排渗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以集

      • 5.8.6 导水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水管

  • 6 施 工

    • 6.1 一般规定

      • 6.1.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设计文件编

      • 6.1.2 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岩土工程勘

      • 6.1.3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

      • 6.1.4 施工工艺应根据设计要求、排渗加固场地复杂程度和

      • 6.1.5 施工材料及制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规格标准。

      • 6.1.6 施工机具和配套设备应根据施工工艺、排渗加固方法

      • 6.1.7 当需要设计变更时,施工前应取得设计单位相应变更

      • 6.1.8 施工过程中应填写原始记录、监测记录、验收记录、

      • 6.1.9 采用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经过技术认证或鉴定。

      • 6.1.10 排渗设施成孔施工不宜采用泥浆护壁。

      • 6.1.11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施工

    • 6.2 贴坡排渗

      • 6.2.1 铺设范围、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表宜平整。

      • 6.2.2 粒状反滤料施工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2.3 用土工织物作反滤层时,搭接方式宜采用缝接,施工

      • 6.2.4 保护层可采用机械或人工选石堆砌、整坡,宜与底部

    • 6.3 排渗管排渗

      • 6.3.1 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前应

      • 6.3.2 施工孔径宜大于排渗管外径45mm~80mm。

      • Ⅰ 水平排渗管

        • 6.3.3 导水管应采用管外封孔处理。

        • 6.4.4 排渗管出水含砂量体积比不得大于1/100000。

        • 6.3.5 工作坑的尺寸应根据施工设备机具型号、单根套管长

        • 6.3.6 水平排渗管施工工艺宜采用排渣顶管钻进或跟管钻进。

        • 6.3.7 排渣顶管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

        • 6.3.8 跟管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跟管套管

        • 6.3.9 排渗管安装长度应与套管长度一致,安装过程中不得

        • 6.3.10 排渗管完成安装后,套管拔出宜连续作业。

        • 6.3.11 水平排渗管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1的

      • Ⅱ 弧形排渗管

        • 6.3.12 弧形排渗管应采用定向钻进工艺施工,并应采用导

        • 6.3.13 定向钻机的回转扭矩和回拉力应根据终孔孔径、曲

        • 6.3.14 导向孔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机

        • 6.3.15 套管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

        • 6.3.16 套管设置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6.3.17 排渗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渗

        • 6.3.18 在浸润线实际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地段应采

        • 6.3.19 弧形排渗管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9的

    • 6.4 管井排渗

      • 6.4.1 管井可采用冲击、回转正(反)循环钻进工艺成孔,

      • 6.4.2 采用冲击、回转钻进成孔工艺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 6.4.3 采用水冲法成孔时,成孔深度不宜大于30m,送水

      • 6.4.4 安装井管前应校核孔径、孔深和孔斜,孔径不得小于

      • 6.4.5 井管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管应无

      • 6.4.6 井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管方

      • 6.4.7 充填滤料应按设计要求筛选,滤料充填应连续均衡,

      • 6.4.8 管井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8的规定。 表

      • 6.4.9 洗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滤料充填后应

      • 6.4.10 水泵进水口应安置在沉淀管顶部与控制浸润线之间。

      • 6.4.11 试验抽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

      • 6.4.12 井底沉淀物厚度不得大于井深的5‰。

    • 6.5 垂直-水平联合排渗

      • 6.5.1 水平排渗管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有关规

      • 6.5.2 垂直排渗体平面位置应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定位。

      • 6.5.3 垂直排渗体与水平排渗管的直接连接或间接贯通效果

      • 6.5.4 管井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规定。

      • 6.5.5 大直径砂砾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5.6 小直径袋装砂砾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7 大直径砂砾井和小直径袋装砂砾井施工允许偏差应符

      • 6.5.8 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机具宜采用液压式插板机。

      • 6.5.9 塑料排水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

      • 6.5.10 塑料排水板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

      • 6.5.11 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5.11的

    • 6.6 虹吸排渗

      • 6.6.1 水源井采用管井时,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

      • 6.6.2 井室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

      • 6.6.3 虹吸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虹吸管

      • 6.6.4 水源井反滤层采用土工织物时,土工织物施工应符合

      • 6.6.5 水源井反滤层采用过滤网和中、粗砂时,施工应符合

      • 6.6.6 水源井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6.4.8条的

      • 6.6.7 水封池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

    • 6.7 辐射井排渗

      • 6.7.1 辐射井施工应包括集水井、排渗管和导水管。

      • 6.7.2 集水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水井

      • 6.7.3 井壁的排水孔及导水孔宜采用钻具开孔法。

      • 6.7.4 排渗管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有关规定外

      • 6.7.5 导水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

      • 6.7.6 辐射井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7.6的规定。

  • 7 检验、监测与验收

    • 7.1 一般规定

      • 7.1.1 排渗加固施工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 7.1.2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应包括质量合格证和现场

      • 7.1.3 检验数量和方法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规定外

      • 7.1.4 应根据排渗加固设施类型和监测内容,制订相应的监

    • 7.2 检 验

      • 7.2.1 贴坡排渗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7.2.2 水平排渗管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7.2.3 弧形排渗管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7.2.4 管井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砂、

      • 7.2.5 垂直-水平联合排渗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 7.2.6 虹吸排渗施工检验内容应符合本规范第7.2.4条

      • 7.2.7 辐射井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砂

      • 7.2.8 监测设施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7.3 监 测

      • 7.3.1 排渗加固施工期间应进行监测。

      • 7.3.2 监测应在利用已有监测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当已有监

      • 7.3.3 监测内容应包括浸润线和出水量监测。在辐射井排渗

      • Ⅰ 浸润线监测

        • 7.3.4 监测过程中应定期整理监测数据,分析其动态变化规

        • 7.3.5 增设监测设施时,浸润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6 浸润线观测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3.7 浸润线观测可采用电测水位计或自动水位测量仪,每

      • Ⅱ 出水量监测

        • 7.3.8 出水量监测点应设置在单个排渗设施的出水口或多个

        • 7.3.9 出水量监测方法可按表7.3.9选用。 表7.3

    • 7.4 验 收

      • 7.4.1 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

      • 7.4.2 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程验收应包括隐蔽工程验收和

      • 7.4.3 竣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开工和竣

      • 7.4.4 竣工验收应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根据浸润

  • 8 安全与环保

    • 8.0.1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与环境保护措

    • 8.0.2 对于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施工单位应制订安

    • 8.0.3 在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程勘察和施工过程中,不得

    • 8.0.4 现场作业人员和设备对含有害物质的尾矿、水、气应

    • 8.0.5 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和拆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

    • 8.0.6 施工开挖的废渣应按照指定的地点进行堆放并处理,

    • 8.0.7 勘察安全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

    • 8.0.8 排渗加固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控制管涌、流砂、流土发

    • 8.0.9 辐射井的集水井施工时,安全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

    • 8.0.10 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和保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 8.0.11 施工完成后,应对工作坑、排渗管和导水管进出口

  • 附录A 尾矿渗透变形室内试验要点

    • A.0.1 渗透变形试验仪应由渗流容器、渗流容器的垂直与水

    • A.0.2 水头、流量及压力等计量器具应进行检定与校验,并

    • A.0.3 扰动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尾矿

    • A.0.4 原状试样采取与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A.0.5 试样安置渗流容器后,对试样饱和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 A.0.6 渗透变形试验应按照工程测试要求,对垂直或水平渗

    • A.0.7 测定流土破坏型的临界水力梯度与破坏水力梯度时,

    • A.0.8 试验过程中,应对试样分级施加渗流水头直至破坏,

    • A.0.9 试验过程中,应观察并记录水温、浑浊程度、冒泡、

    • A.0.10 试验成果整理过程中,应在双对数图上以水力梯度

    • A.0.11 对管涌破坏型尾矿,当lgi~lgv曲线的斜率

    • A.0.12 对流土破坏型尾矿,应取lgi~lgv曲线拐点

  • 附录B 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设施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附录C 出水量估算

    • C.1 管井出水量估算

      • C.1.1 管井出水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管井技术规范》GB

      • C.1.2 潜水含水层单井的出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C.2 辐射井出水量估算

      • C.2.1 根据单根排渗管出水量,辐射井出水量可按下列公式

      • C.2.2 根据潜水含水层厚度及水位降深,辐射井出水量(图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在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作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