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

    • 1.0.2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宜以文物保护规划、消防安全专

    • 1.0.3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时,应优先利用或者改造现有的消

    • 1.0.4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前,应对防护对象进行现场勘查和

    • 1.0.5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选择的电器设备和线缆应适应当地

    • 1.0.6 本导则适用于不可移动文物中木结构、砖木结构等具

    • 1.0.7 本导则中未提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

  • 2 名 词

    • 2.0.1 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     依法划定的文物保护

    • 2.0.2 文物建筑防火控制区     依法划定的文物保护

    • 2.0.3 消防道路     根据文物建筑防火需要和实际情

    • 2.0.4 消防分区     为避免火灾蔓延,对集中连片文

  • 3 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 3.0.1 现场勘察应全面详细地调查了解建筑防火、消防救援

    • 3.0.2 资料收集宜包括表3.0.2的内容。

    • 3.0.3 根据现场勘察及资料收集情况,客观科学地分析火灾

  • 4 消防总体布局

    • 4.1 消防分区

      •     4.1.1 设置消防分区,应保持文物建筑及其环境风

      •     4.1.2 消防分区宜根据地形特点,采用既有的防火

      •     4.1.3 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与控制区之间,宜采取

    • 4.2 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

      •     4.2.1 消防道路应满足消防装备安全、快捷通行的

      •     4.2.2 对不同通行能力的消防道路,宜按表4.2

    • 4.3 安全疏散

      •     4.3.1 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内安全出口或安全疏散

      •     4.3.2 安全疏散通道均应在明显位置设置疏散指示

    • 4.4 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

      •     4.4.1 距离最近的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

      •     4.4.2 消防控制室宜设于消防点内。

  • 5 消防给水系统

    • 5.1 一般规定

      •     5.1.1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根据文物建筑的火灾

      •     5.1.2 寒冷和严寒地区及其它有结冻可能的地区,

    • 5.2 消防水源

      •     5.2.1 消防水源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

      •     5.2.2 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应充分利用给水管网

      •     5.2.3 当利用江河、湖泊、水塘、水井、水窖等天

      •     5.2.4 当设置消防水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5.2.5 有条件的地区,宜结合地势设置高位水池作

    • 5.3 消防泵房

      •     5.3.1 消防泵房的设置应使消防水泵能自灌吸水,

      •     5.3.2 消防泵房应有不少于2条的出水管直接与消

    • 5.4 室外消火栓系统

      •     5.4.1 室外消火栓给水管应布置成环状。其埋深应

      •     5.4.2 埋地管道宜采用球墨铸铁管、钢丝网骨架塑

      •     5.4.3 向室外消火栓环状官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

      •     5.4.4 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

      •     5.4.5 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

      •     5.4.6 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表5

      •     5.4.7 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有可能结

      •     5.4.8 道路条件许可时,室外消火栓距临街文物建

      •     5.4.9 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宜埋地敷设,且不得扰

      •     5.4.10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4.1

    • 5.5 室内消火栓系统

      •     5.5.1 文物建筑宜采取室内消火栓室外设置。当必

      •     5.5.2 文物建筑内部有生活供水管道的,应在生活

      •     5.5.3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采用常高压或临时高

      •     5.5.4 设置室内消火栓时,各层任意部位应有两支

      •     5.5.5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与室外

  • 6 消防灭火设施

    • 6.1 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

      •     6.1.1 适用于不同场所的消防灭火设施,可按表6

    • 6.2 自动灭火设施

      •     6.2.1 文物建筑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对保护对象

      •     6.2.2 文物建筑采用自动灭火系统时,优先采用无

      •     6.2.3 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6.2.4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应按中危险级Ⅰ级,

      •     6.2.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参数应按A类火灾场所选

    • 6.3 灭火器

      •     6.3.1 文物建筑应按严重危险级配备灭火器。

      •     6.3.2 应选择对受保护文物、文物建筑危害小的灭

      •     6.3.3 文物建筑每层配置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

      •     6.3.4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 6.4 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

      •     6.4.1 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的配置应按照现行

  •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1.1 存在较大火灾危险、且具备设置火灾自动报

      •     7.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将现场的实时报警信息

      •     7.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消防

      •     7.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联网功能。

    • 7.2 系统设计

      •     7.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根据《火灾自动报

      •     7.2.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系统设备的设置应遵循

      •     7.2.3 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

      •     7.2.4 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宜采用重点保护与区域监

      •     7.2.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

      •     7.2.6 火灾声光警报器宜设置在疏散通道、建筑内

      •     7.2.7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8 文物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与消防控制室

      •     7.2.9 在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和控制区,宜在其周

    • 7.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     7.3.1 为便于疏散,正常照明线路应在人员疏散后

      •     7.3.2 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应设置完善的安全疏散

      •     7.3.3 文物建筑内无自然照明且有人员活动的场所

      •     7.3.4 消防控制室、配电室及值班室等火灾时仍需

  • 8 消防备用电源

    • 8.0.1 消防设备除正常电源外应设置备用电源。

    • 8.0.2 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时,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应

  • 9 配电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1.1 文物建筑内应严格用电管理。元代以前早期

      •     9.1.2 文物建筑内现有的配电设备、线路、保护电

      •     9.1.3 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     9.1.4 有电气火灾危险的文物建筑应设置电气火灾

      •     9.1.5 配电线路的保护导体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

      •     9.1.6 文物建筑的配电箱外壳应为金属外壳,箱体

      •     9.1.7 文物建筑的照明光源宜使用冷光源,且灯具

    • 9.2 设备和管线安装

      •     9.2.1 设备和管线宜明装,配电线路应穿金属导管

      •     9.2.2 室内配电线路埋地敷设时,应穿壁厚不小于

      •     9.2.3 室外配电线路宜采用埋地敷设,在进入室内

      •     9.2.4 设备及管线不应在集中储存的柴草、饲料等

      •     9.2.5 设备和管线的安装应避开潮湿部位和炉灶、

      •     9.2.6 文物建筑室内、外设置的管线和设备安装时

      •     9.2.7 管线和设备安装需增加构造柱及框架时,应

      •     9.2.8 有彩画、壁画、雕刻、石刻、隔扇、多宝阁

      •     9.2.9 配电设备不应安装在明火和热源附近,亦不

      •     9.2.10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

      •     9.2.11 配电管线不能利用原有孔洞、间隙安装时

      •     9.2.12 室内明敷设管线安装时,应横平竖直、排

      •     9.2.13 明敷与墙体或者构件上金属导管,应采用

      •     9.2.14 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牢

      •     9.2.15 明暗管的过渡连接,可通过暗配接线盒与

      •     9.2.16 当金属导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

      •     9.2.17 1kv及以上等级的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

    • 9.3 接地

      •     9.3.1 用电设备的外露金属外壳应与线路的PE线

      •     9.3.2 建筑物设有防雷击保护装置时,配电线路的

  • 附录A 编制依据

    • A.0.1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

    • A.0.2 行政法规     《消防监督条例》、《城市紫线

    • A.0.3 行政规章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

    • A.0.4 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除本导则另有特殊

    • A.0.5 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本导则的编制依据详见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