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外表面温度为-196

    • 1.0.3 绝热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绝热工程

    • 1.0.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1.1 绝热 thermal insulation  

      • 2.1.2 保温 heat insulation     

      • 2.1.3 保冷 cold insulation     

      • 2.1.4 绝热层 thermal insulation

      • 2.1.5 硬质绝热制品 rigid insulation

      • 2.1.6 半硬质绝热制品 semi-rigid insu

      • 2.1.7 软质绝热制品 soft insulation

      • 2.1.8 绝热结构 thermal insulation

      • 2.1.9 经济厚度 economic thickness

      • 2.1.10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service

      • 2.1.11 最高使用温度 maximum service

      • 2.1.12 冷桥 cold bridge     埋在保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0.1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

    • 3.0.2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

    • 3.0.3 除人身防护要求绝热的部位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 4 绝热材料的选择

    • 4.1 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 4.1.1 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

      • 4.1.2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

      • 4.1.3 硬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20kg/m3,半

      • 4.1.4 常用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 4.1.5 高密度聚异氰脲酸酯(HDPIR)硬质保冷垫块材

      • 4.1.6 绝热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 4.1.7 用于与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接触的绝热材料,其氯化物

      • 4.1.8 用于覆盖铝、铜、钢材的矿物纤维类绝热材料,应按

      • 4.1.9 岩棉、矿渣棉、玻璃棉和含粘结剂的硅酸铝棉制品应

      • 4.1.10 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最高或最低使用温度

    • 4.2 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 4.2.1 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抗蒸气渗透性、防水性和

      • 4.2.2 防潮层材料必须阻燃,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

      • 4.2.3 防潮层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且耐腐蚀的材

      • 4.2.4 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安全使用温度范围大,夏季不软化

      • 4.2.5 涂抹型防潮层材料,20℃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1

      • 4.2.6 包捆型防潮层材料的拉伸强度不应低于10.0MP

    • 4.3 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 4.3.1 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化学稳

      • 4.3.2 保护层应选择机械强度高,且在使用环境下不软化、

      • 4.3.3 保护层材料应采用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

      • 4.3.4 对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及管道,以及与

    • 4.4 粘结剂、密封胶和耐磨剂的性能要求

      • 4.4.1 粘结剂应根据保冷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温度选择,保

      • 4.4.2 采用的粘结剂、密封胶和耐磨剂不应对金属壁产生腐

      • 4.4.3 粘结剂、密封胶应选择固化时间短、具有密封性能、

  • 5 绝热计算

    • 5.1 保温计算

      • 5.1.1 保温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保温计

      • 5.1.2 防止人身遭受烫伤的部位,其保温层厚度应按表面温

      • 5.1.3 当需要延迟冻结、凝固和结晶的时间及控制物料温降

    • 5.2 保冷计算

      • 5.2.1 保冷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保冷计算参数。当无特

      • 5.2.2 用经济厚度计算的保冷厚度应用防结露厚度校核。

    • 5.3 绝热层厚度计算

      • 5.3.1 圆筒型绝热层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

      • 5.3.2 绝热层的经济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3.3 圆筒型单层最大允许热、冷损失下绝热层厚度,应符

      • 5.3.4 圆筒型不同材料双层热、冷损失下的绝热层厚度,应

      • 5.3.5 平面型单层最大允许热、冷损失下绝热层厚度应按下

      • 5.3.6 平面型不同材料双层最大允许热、冷损失下绝热层厚

      • 5.3.7 圆筒型单层防止绝热层外表面结露的绝热层厚度计算

      • 5.3.8 圆筒型不同材料双层防结露绝热层厚度计算中,应使

      • 5.3.9 平面型单层防结露保冷层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 5.3.10 平面型不同材料双层防结露绝热层厚度应按下列公

      • 5.3.11 用表面温度方法计算的圆筒型绝热层厚度,其绝热

      • 5.3.12 用表面温度方法计算的平面型绝热层厚度应按下式

      • 5.3.13 延迟管道内介质冻结、凝固、结晶的保温厚度计算

      • 5.3.14 给定液体管道允许温度降时保温厚度计算,应符合

      • 5.3.15 球形容器保冷层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5.4 热、冷损失量计算

      • 5.4.1 最大允许热损失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 5.4.2 最大允许冷损失量,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 5.4.3 求取绝热层的热、冷损失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5.5 绝热层外表面温度计算

      • 5.5.1 对 Q 以W/m2计的圆筒、平面,其单、双层绝

      • 5.5.2 对 q 以W/m计的圆筒,其单、双层绝热结构的

      • 5.5.3 对Q1以 W 计的球形容器,其单层保冷结构的外

    • 5.6 双层绝热时内外层界面处温度计算

      • 5.6.1 圆筒型不同材料双层绝热结构层间界面处温度T1应

      • 5.6.2 平面型不同材料双层绝热结构层间界面处温度T1应

      • 5.6.3 对不同材料双层绝热结构内外层界面处的温度T1,

    • 5.7 能量价格、绝热结构单位造价计算

      • 5.7.1 能量价格PE在保温计算中应取热价PH的值,在保

      • 5.7.2 冷价Pc应按实际购价或生产成本取值,当无数据时

      • 5.7.3 绝热结构单位造价PT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5.8 保温计算的参数

      • 5.8.1 设备及管道外表面温度T0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 5.8.2 环境温度 T a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 5.8.3 对于不同材料复合保温结构在内外两种材料界面处以

      • 5.8.4 保温结构表面换热系数as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 5.8.5 导热系数 λ 应取绝热材料在平均温度Tm下的导

      • 5.8.6 热价PH应按建设单位所在地实际价格取值,在无实

      • 5.8.7 绝热结构的单位造价PT应为包括主材费、防潮层费

      • 5.8.8 年运行时间 t ,对常年运行的应按8000h计

      • 5.8.9 常用材料的黑度应按表5.8.9取值。 表5.8

    • 5.9 保冷计算的参数

      • 5.9.1 温度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冷层计

      • 5.9.2 相对湿度 ψ 应取为最热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的月

      • 5.9.3 导热系数 λ 取值原则应符合本规范第5.8.5

      • 5.9.4 保冷结构表面换热系数as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5.9.5 在保冷厚度经济性核算中,冷价Pc应按建设单位所

      • 5.9.6 绝热结构单位造价PT的取值应符合第5.8.7条

      • 5.9.7 年运行时间常年运行者应按8000h取值,其余应

      • 5.9.8 保冷厚度修正系数 K 应按表5.9.8取值:

  • 6 绝热结构设计

    • 6.1 绝热结构组成

      • 6.1.1 保温结构应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 6.1.2 保冷结构应由保冷层、防潮层和保护层组成。

    • 6.2 绝热层设计要求

      • 6.2.1 绝热结构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应因受自重或偶然

      • 6.2.2 绝热结构可不考虑可拆卸性,但需要经常维修的部位

      • 6.2.3 绝热层厚度应以10mm为单位进行分档。硬质泡沫

      • 6.2.4 除浇注型和填充型绝热结构外,在无其他说明的情况

      • 6.2.5 绝热层铺设应采用同层错缝、内外层压缝方式敷设。

      • 6.2.6 方形设备或矩形烟风道的绝热层,其四角角缝应做成

      • 6.2.7 保温的硬质或半硬质制品的拼缝宽度不应大于5mm

      • 6.2.8 保冷设备及管道上的裙座、支吊架、仪表管座等附件

      • 6.2.9 立式设备、水平夹角大于45°的管道、平壁面和立

      • 6.2.10 钩钉和销钉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2.11 捆扎件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

      • 6.2.12 绝热层的伸缩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6.2.13 保冷层中的支架、吊架、托架等承载部位处,应设

      • 6.2.14 当被绝热设备或管道材质为不锈钢时,绝热结构中

    • 6.3 防潮层设计要求

      • 6.3.1 设备与管道的保冷层外表面应设置防潮层。地沟内敷

      • 6.3.2 在环境变化与振动情况下,防潮层应能保持其结构的

      • 6.3.3 胶泥涂抹结构的防潮层的组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6.3.4 防潮层外如需使用捆扎件时,不得损坏防潮层。

    • 6.4 保护层设计要求

      • 6.4.1 绝热结构外层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应严密、防水;

      • 6.4.2 保护层宜选用金属材料。腐蚀性环境下宜采用耐腐蚀

      • 6.4.3 常用金属保护层应符合表6.4.3的规定。 表6

      • 6.4.4 金属保护层接缝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搭接、插

      • 6.4.5 保护层应有整体防水功能,应能防止水和水汽进入绝

      • 6.4.6 大型立式设备、贮罐及振动设备的金属保护层,宜设

  • 附录A 常用绝热材料性能

    • A.0.1 常用保温材料性能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

    • A.0.2 常用保冷材料性能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表

  • 附录B 最大允许热损失量

  • 附录C 各地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对照

    • C.0.1 各地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 C.0.2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对照应符合表C.0.2

  • 附录D 绝热厚度计算中D1LND1/D0~Δ关系图表

    • D.0.1 绝热厚度计算中D1lnD1/D0~δ关系(图D

  • 附录E 保冷用粘结剂、密封胶、耐磨剂、玛脂和聚氨酯防水卷材性能

    • E.0.1 粘结剂性能应符合表E.0.1的规定。 表E.0

    • E.0.2 密封胶和耐磨剂性能应符合表E.0.2的规定。

    • E.0.3 阻燃性玛脂性能应符合表E.0.3的规定。 表

    • E.0.4 聚氨酯防水卷材性能应符合表E.0.4的规定。

  • 附录F 保温施工费

    • F.0.1 每立方米绝热层施工费应按表F.0.1的规定执行

    • F.0.2 每平方米保护层施工费应按表F.0.2的规定执行

    • F.0.3 每平方米防潮层及其他保护层施工费应按表F.0.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绝热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