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了在交流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110kV~750kV架空输

    •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

    •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

    •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

    •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

      •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

      •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

      • 2.1.4

      •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 2.1.6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rare wine

      • 2.1.7  耐张段    section     两耐张

      • 2.1.8  平均运行张力    everyday ten

      • 2.1.9  等值附盐密度  equivalent sal

      • 2.1.10  不溶物密度  non-soluble de

      • 2.1.11  重力式基础  weighting foun

      • 2.1.12  钢筋混凝土杆  reinforced co

      • 2.1.13  居民区    residential ar

      • 2.1.14  非居民区    non-residenti

      • 2.1.15  交通困难地区  difficult tra

      • 2.1.16  间隙    electrical clea

      • 2.1.17  对地距离  ground clearanc

      • 2.1.18  保护角    shielding angl

      • 2.1.19  采动影响区  mining affecte

    • 2.2 符号

      • 2.2.1  作用与作用效应     C一一结构或构件的裂

      • 2.2.2  电工     n一一海拔1000m时每联绝缘

      • 2.2.3  计算系数     B――覆冰时风荷载增大系数

      • 2.2.4  几何参数     AI一一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

  • 3 路径选择

    • 3.0.1  路径选择宜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 3.0.2  路径选择应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没

    • 3.0.3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

    • 3.0.4  路径选择应考虑与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邻近设

    • 3.0.5  路径选择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公路

    • 3.0.6  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进出线、两回或多回路

    • 3.0.7  轻、中、重冰区的耐张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

    • 3.0.8  山区线路在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控制使用档

    • 3.0.9  有大跨越的输电线路,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

  • 4 气象条件

    • 4.0.1  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的数理统计结果

    • 4.0.2  确定基本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

    • 4.0.3  山区输电线路宜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观测等方法,

    • 4.0.4  110kV~330k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

    • 4.0.5  轻冰区宜按无冰、5mm或10mm覆冰厚度设计

    • 4.0.6  除无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

    • 4.0.7  设计时应加强对沿线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的调

    • 4.0.8  大跨越基本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宜将附近陆上

    • 4.0.9  大跨越设计冰厚。除无冰区段外,宜较附近一般输

    • 4.0.10  设计用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 4.0.11  安装工况风速应采用10m/s,覆冰厚度应采

    • 4.0.12  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宜采用15℃,当基本风

    • 4.0.13

    • 4.0.14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

  • 5 导线和地线

    • 5.0.1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宜根据系统需要按照经济电

    • 5.0.2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应满足电晕、无线

    • 5.0.3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允许最

    •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

    •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

    • 5.0.6  验算导线允许载流量时,导线的允许温度宜按下列

    •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

    • 5.0.8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应按下式计算:

    • 5.0.9  导、地线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

    • 5.0.10  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满足电气和机

    • 5.0.1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结构选型应考虑耐雷击性能

    • 5.0.12  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与导线的配合宜符合表5

    • 5.0.13  导、地线防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 5.0.14  线路经过导线易发生舞动地区时应采取或预留防

    • 5.0.15  导、地线架设后的塑性伸长,应按制造厂提供的

  • 6 绝缘子和金具

    • 6.0.1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表6.0.1

    • 6.0.2  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表面应热镀锌或采取其他

    •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 6.0.4  330kV及以上线路的绝缘子串及金具应考虑均

    • 6.0.5  地线绝缘时宜使用双联绝缘子串。

    • 6.0.6  当线路与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距离小于5km时地

    • 6.0.7  与横担连接的第一个金具应转动灵活且受力合理,

    • 6.0.8  输电线路悬垂V型串两肢之间夹角的一半可比最大

    • 6.0.9  线路经过易舞动区应适当提高金具和绝缘子串的机

    • 6.0.10  在易发生严重覆冰地区,宜增加绝缘子串长或采

  • 7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 7.0.1  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满足线路在工频电压、操

    •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

    • 7.0.3  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

    • 7.0.4  绝缘配置应以审定的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线路

    • 7.0.5  绝缘配合设计可采用爬电比距法,也可采用污耐压

    • 7.0.6  通过污秽地区的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的片数按

    • 7.0.7  在轻、中污区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不宜小于盘型

    • 7.0.8  高海拔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片数,宜按下式计算:

    • 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

    • 7.0.10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带电作业时,

    • 7.0.11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塔头结构

    • 7.0.12  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Ka,可按下式计算

    • 7.0.13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线路电压、负荷性

    • 7.0.14  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符合下列要求

    • 7.0.15  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

    • 7.0.16  有地线的杆塔应接地。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

    • 7.0.17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居民区的无地线钢筋混

    • 7.0.18  线路经过直流接地极附近时,要考虑接地极对铁

    • 7.0.19  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地线支架、爬梯等铁附

    • 7.0.20  通过耕地的输电线路,其按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

    • 7.0.21  采用绝缘地线时,应限制地线上的电磁感应电压

    • 7.0.22  当输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交叉档弱电线路

  • 8 导线布置

    • 8.0.1  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运行经验确定,并应符合下

    • 8.0.2  如无运行经验,覆冰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

    • 8.0.3  双回路及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水

    • 8.0.4  线路换位宜符合下列规定:     1  中性

  • 9 杆塔型式

    • 9.0.1  杆塔类型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杆塔

    • 9.0.2  杆塔的外形规划与构件布置应按照导线和地线排列

    • 9.0.3  杆塔使用宜遵守以下原则:     1  对不

  • 10 杆塔荷载及材料

    • 10.1 杆塔荷载

      • 10.1.1  荷载分类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永

      • 10.1.2  杆塔的作用荷载宜分为横向荷载、纵向荷载和垂

      • 10.1.3  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正常运行情况、断线情况

      • 10.1.4  各类杆塔的正常运行情况,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

      • 10.1.5  悬垂型杆塔(不含大跨越悬垂型杆塔)的断线情

      • 10.1.6  耐张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按一5℃、有冰、无风

      • 10.1.7  10mm及以下冰区导、地线断线张力(或分裂

      • 10.1.8  10mm冰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地线不平衡

      • 10.1.9  各类杆塔均应考虑所有导、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均

      • 10.1.10  各类杆塔在断线情况下的断线张力(分裂导线

      • 10.1.11  防串倒的加强型悬垂型杆塔,除按常规悬垂型

      • 10.1.12  各类杆塔的验算覆冰荷载情况,按验算冰厚、

      • 10.1.13  各类杆塔的安装情况,应按10m/s风速、

      • 10.1.14  终端杆塔应计及变电站(或升压站)一侧导线

      • 10.1.15  计算曲线型铁塔时,应考虑沿高度方向不同时

      • 10.1.16  位于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混凝土高塔

      • 10.1.17  外壁坡度小于2%的圆筒形结构或圆管构件.

      • 10.1.18  导线及地线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和基准风压标

      • 10.1.19  杆塔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 10.1.20  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βz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1.21  绝缘子串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 10.1.22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

    • 10.2 结构材料

      • 10.2.1  钢材的材质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形式、连

      • 10.2.2  所有杆塔结构的钢材均应满足不低于B级钢的质

      • 10.2.3  结构连接宜采用4.8级、5.8级、6.8级

      • 10.2.4  环形断面的普通混凝土杆及预应力混凝上杆的钢

      • 10.2.5  环形断面的普通混凝上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的混

      • 10.2.6  钢材、螺栓和锚栓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10.

      • 10.2.7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 10.2.8  拉线金具的强度设计值,应取国家标准金具的强

  • 11 杆塔结构

    • 11.1 基本计算规定

      • 11.1.1  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

      • 11.1.2  结构的极限状态应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

      • 11.1.3  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和连接强度,应按承载

    • 11.2 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 11.2.1  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应按以下公式计

      • 11.2.2  结构或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以下公式

      • 11.2.3  结构或构件承载力的抗震验算,应按以下公式计

    • 11.3 杆塔结构基本规定

      • 11.3.1  长期荷载效应组合(无冰、风速5m/s及年平

      • 11.3.2  在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普通和部分

      • 11.3.3  钢结构构件允许最大长细比应符合表11.3.

      • 11.3.4  拉线杆塔主柱允许最大长细比应符合表11.3

      • 11.3.5  杆塔铁件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或采用其他等效

      • 11.3.6  受剪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当无法避免螺

      • 11.3.7  受拉螺栓及位于横担、顶架等易振动部位的螺栓

  • 12 基 础

    • 12.0.1  基础型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沿线地质、施工条

    • 12.0.2  基础稳定、基础承载力采用荷载的设计值进行计

    • 12.0.3  基础的上拔和倾覆稳定,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 12.0.4  基础底面压应力,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 12.0.5  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级。

    • 12.0.6  岩石基础的地基应逐基鉴定。

    • 12.0.7  基础的埋深应大于0.5m,在季节性冻土地区

    • 12.0.8  跨越河流或位于洪泛区的基础,应收集水文地质

    • 12.0.9  对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的高杆塔基础及

    • 12.0.10  转角塔、终端塔的基础应采取预偏措施,预偏

  • 13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 13.0.1  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

    • 13.0.2  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以及与山坡、峭壁、岩

    • 13.0.3  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宜采用固定横担和固定线夹。

    • 13.0.4  输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材料的建筑物。对

    • 13.0.5  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跨越非长期住人的建

    • 13.0.6  输电线路经过经济作物和集巾林区时,宜采用加

    • 13.0.7  输电线路跨越弱电线路(不包括光缆和埋地电缆

    • 13.0.8  输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

    • 13.0.9  在通道非常拥挤的特殊情况下,可与相关部门协

    • 13.0.10  输电线路跨越220kV及以上线路,铁路,

    • 13.0.11  输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

  • 14 环境保护

    • 14.0.1  输电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

    • 14.0.2  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应对电磁干扰、噪声等污染因

    • 14.0.3  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可听噪声限值和房屋

    • 14.0.4  对沿线相关的弱电线路和无线电设施应进行通信

    • 14.0.5  山区线路应采用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配合

    • 14.0.6  输电线路经过经济作物或林区时,宜采取跨越设

  • 15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 15.0.1  输电线路工程应满足国家规定的有关防火、防爆

    • 15.0.2  高杆塔宜采取高空作业工作人员的防坠安全保护

    • 15.0.3  输电线路在施工时,针对由邻近输电线路产生的

    • 15.0.4  输电线路建成运行后对平行和交叉的其他电压等

  • 16 附属设施

    • 16.0.1  新建输电线路在交通困难地区设巡线站时,其维

    • 16.0.2  杆塔上的固定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 16.0.3  新建输电线路宜根据现有运行条件配备适当的通

    • 16.0.4  总高度在80m以下的杆塔,登高设施可选用脚

  • 附录A 典型气象区

    • A.0.1  我国典型气象Ⅸ见表A.0.1。 表A.0.1

  • 附录B 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

    • B.0.1  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见表B.0.1。 表

  • 附录C 各种绝缘子的m1参考值

    • C.0.1  各种绝缘子的,m1参考值如表C.0.11所示

  • 附录D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

    • D.0.1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

  • 附录E 基础上拔土计算土重度和上拔角

    • E.0.1  基础上拔土计算土重度和上拔角见表E.0.1。

  • 附录F 弱电线路等级

    • F.0.1  弱电线路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 附录G 公路等级

    • G.0.1  公路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在交流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