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了贯彻国家发展核电的战略决策,执行国家有关的

    • 1.0.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固定式核电厂以及核供热厂、实验

    • 1.0.3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按照建设程序、工程特点和场

    • 1.0.4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正确反映厂址的岩土工程条

    • 1.0.5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的全过程应有质量保证措施,并

    • 1.0.6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核电厂     依靠原子核裂变能量发电的电厂。

      • 2.1.2 核岛     核反应堆厂房及其紧邻的核辅助、附

      • 2.1.3 常规岛     汽轮发电机厂房及其紧邻的辅助、

      • 2.1.4 能动断层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处有可能引起

      • 2.1.5 岩土单元     具有相同或相近工程特性的、同

      • 2.1.6 厂区     包括核岛、常规岛及紧邻的辅助生产

      • 2.1.7 厂址     包括核电厂厂区,取、排水建(构)

      • 2.1.8 SL-2级地震动     对应于核电厂极限安全

      • 2.1.9 抗震Ⅰ类建(构)筑物     核电厂中与核安全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1.1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按照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查明

      • 3.1.2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在踏勘调查的基础上,制定

      • 3.1.3 核电厂建筑场地可分为核岛地段、常规岛地段、水工

      • 3.1.4 核岛及其他核安全相关建(构)筑物场地各阶段勘察

      • 3.1.5 岩土工程分析应贯穿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全过程。岩土

      • 3.1.6 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场地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门

      • 3.1.7 宜根据核岛等主要建(构)筑物地基的剪切波速值、

      • 3.1.8 核电厂岩土工程各勘察阶段的钻孔岩芯应装箱、作清

      • 3.1.9 钻孔及孔内测试完成后,除了留作长期观测孔的钻孔

    • 3.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 3.2.1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由工程等级、场地复杂程

      • 3.2.2 核电厂整体工程等级应为一级,核电厂各类建(构)

      • 3.2.3 核电厂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表3.2.3的规定

      • 3.2.4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按表3.2.4的规定确

    • 3.3 勘察阶段划分和各勘察阶段主要任务

      • 3.3.1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按照我国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

      • 3.3.2 初可研勘察前,宜进行厂址普选工作。

      • 3.3.3 各勘察阶段的任务、要求及一般方法可按表3.3.

  • 4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 4.1 一般规定

      • 4.1.1 开展初可研勘察工作前,应搜集和取得下列资料:

      • 4.1.2 本阶段勘察应在搜集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

      • 4.1.3 评价厂址适宜性应考虑下列因素:     1 厂

      • 4.1.4 应根据岩土工程条件对各候选厂址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 4.2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 4.2.1 厂址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2 厂址工程地质钻探和测试应根据厂址地形地貌和场地

      • 4.2.3 本阶段应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采用适宜的工程物探

      • 4.2.4 在河岸、海岸及山丘边坡地区,应对岸坡和边坡的稳

      • 4.2.5 本阶段水文地质调查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

      • 4.2.6 当发现存在可能影响厂址适宜性的特殊工程地质现象

    • 4.3 厂址普选工作

      • 4.3.1 厂址普选工作应搜集、分析、研究已有地质资料,在

      • 4.3.2 厂址普选报告应对可能影响厂址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

  • 5 可行性研究阶段

    • 5.1 一般规定

      • 5.1.1 开展可研勘察工作前,应取得下列资料:     

      • 5.1.2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在搜集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 5.1.3 可行性研究阶段厂址适宜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应符合本

    • 5.2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 5.2.1 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绘

      • 5.2.2 工程地质钻探和测试工作应根据厂址地形地貌和场地

      • 5.2.3 可行性研究阶段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 5.2.4 可行性研究阶段,每个核岛和常规岛控制性勘探孔不

      • 5.2.5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物探工作布置应与工程地质测绘

      • 5.2.6 可行性研究阶段水文地质调查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

      • 5.2.7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需要,进行边坡和天然建筑材

  • 6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 6.1 一般规定

      • 6.1.1 本阶段应包括初步设计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勘察。核岛

      • 6.1.2 本阶段勘察可分核岛、常规岛、水工构筑物和附属建

      • 6.1.3 勘察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具有坐标系

      • 6.1.4 本阶段勘察应依据前期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方案

      • 6.1.5 本阶段勘察报告中应对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

    • 6.2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 6.2.1 本阶段应根据各类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地基的复杂

      • 6.2.2 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充分搜集前期已完成的工程地质

      • 6.2.3 核岛地段勘察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钻孔布置、

      • 6.2.4 设计阶段勘察应在反应堆厂房位置进行跨孔法波速测

      • 6.2.5 常规岛地段勘察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钻孔布置、

      • 6.2.6 水工建(构)筑物的勘察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 6.2.7 附属建筑地段勘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

      • 6.2.8 当发现需要查明的地质问题或建筑物平面位置有变化

      • 6.2.9 岩土试样可利用钻孔、探井、探槽采取,并符合下列

      • 6.2.10 本阶段勘察的原位测试工作,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

      • 6.2.11 水文地质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6.2.12 岩土室内试验项目可根据场地岩土类型和建(构)

  • 7 工程建造阶段

    • 7.1 一般规定

      • 7.1.1 本阶段勘察应对前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成果

      • 7.1.2 在本阶段勘察前,应取得下列资料和文件:    

    • 7.2 勘察工作技术要求

      • 7.2.1 应对核岛、常规岛、安全厂用水泵房、安全厂用水管

      • 7.2.2 主厂区正挖地坪编录比例尺宜采用1:500~1:

      • 7.2.3 地质编录应以直观观测为主,需要时可采用回弹仪、

      • 7.2.4 基坑验槽应以直观观测为主,对非岩石地基可采用轻

      • 7.2.5 核安全有关的建(构)筑物,在建造期间应进行监测

      • 7.2.6 大面积填方工程应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宜包括施工过

      • 7.2.7 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地下水的监测根据需要开

  • 8 水工构筑物

    • 8.1 一般规定

      • 8.1.1 核电厂水工构筑物勘察宜按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

      • 8.1.2 勘察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量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 8.1.3 核电厂水工构筑物应根据与核安全的相关性,划分为

      • 8.1.4 核安全相关水工构筑物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2

    • 8.2 泵 房

      • 8.2.1 泵房勘察应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 对岸

      • 8.2.2 泵房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充分搜

    • 8.3 冷 却 塔

      • 8.3.1 冷却塔的勘察应着重查明塔基础下岩土的物理力学性

      • 8.3.2 冷却塔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充分

    • 8.4 堤 和 坝

      • 8.4.1 堤和坝的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查

      • 8.4.2 堤和坝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通

    • 8.5 隧 洞

      • 8.5.1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通过搜集区域地质资料,现场

      • 8.5.2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物探、

      • 8.5.3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5.4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8.5.5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5.6 工程建造阶段应在隧洞开挖或导洞开挖过程中进行地

    • 8.6 管 道

      • 8.6.1 管道勘察应着重查明下列内容:     1 管道

      • 8.6.2 管道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地质

    • 8.7 取水头部和闸门井

      • 8.7.1 取水头部和闸门井勘察应重点查明岸坡形态、冲淤及

      • 8.7.2 取水头部和闸门井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9 专门岩土工程勘察

    • 9.1 断 裂

      • 9.1.1 厂址存在断裂时,应进行断裂勘察,查明断裂的位置

      • 9.1.2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井探、

      • 9.1.3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井探、槽探

      • 9.1.4 设计阶段应进行钻探、工程物探和必要的井探、槽探

      • 9.1.5 厂坪开挖整平后,对开挖揭露的断裂应进行地质编录

      • 9.1.6 建筑物基坑开挖后,应检查上覆地层中的断裂是否延

    • 9.2 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

      • 9.2.1 当厂址及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

      • 9.2.2 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勘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9.2.3 岩溶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岩溶勘察

      • 9.2.4 滑坡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滑坡勘察

      • 9.2.5 危岩和崩塌的勘察应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可行性

      • 9.2.6 泥石流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查

      • 9.2.7 不良地质作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应符合本规范

    • 9.3 液 化

      • 9.3.1 当与核安全有关的建(构)筑物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

      • 9.3.2 当与核安全有关的建(构)筑物地面下存在饱和黄土

      • 9.3.3 与核安全有关的建(构)筑物场地饱和砂土和粉土的

      • 9.3.4 其他常规建筑物的地震液化判别,除设计另有要求之

      • 9.3.5 地震液化判别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9.3.6 凡判别为可液化的场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

      • 9.3.7 当与核安全有关的建(构)筑物地基判别为液化时,

    • 9.4 天然建筑材料

      • 9.4.1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查明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

      • 9.4.2 天然建筑材料料场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 9.4.3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宜划分为普查、初查及详查三个阶

      • 9.4.4 普查阶段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勘

      • 9.4.5 初查阶段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

      • 9.4.6 详查阶段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9.4.7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9.4.8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报告,应阐明各料场的位置、储量

      • 9.4.9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

  • 10 边坡工程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核电厂人工边坡应分为核安全相关边坡和常规边坡。

      • 10.1.2 核安全相关边坡应为边坡坡脚外小于1.4倍边坡

      • 10.1.3 常规边坡应为核电厂厂区及周边除核安全相关边坡

      • 10.1.4 核电厂边坡勘察宜划分为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

      • 10.1.5 核安全相关边坡和大型常规边坡应进行专门的岩土

    • 10.2 边坡勘察内容和方法

      • 10.2.1 边坡初步勘察可与厂区可研勘察合并或同时进行。

      • 10.2.2 边坡详细勘察应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

      • 10.2.3 对于核安全相关边坡和大型常规边坡均应开展边坡

    • 10.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10.3.1 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确定边坡破坏模式的基础上进

      • 10.3.2 对于岩质边坡宜采用本规范附录C中的方法进行岩

      • 10.3.3 边坡稳定性验算宜同时进行极限平衡计算和静力数

      • 10.3.4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应考虑地震作用。

      • 10.3.5 常规边坡的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且

      • 10.3.6 核安全相关边坡的抗震稳定性计算,应计入水平与

      • 10.3.7 对存在地下水渗流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应考

      • 10.3.8 核安全相关边坡稳定性系数不应小于表10.3.

    • 10.4 边坡监测

      • 10.4.1 核安全相关边坡和大型常规边坡应进行岩土工程监

      • 10.4.2 核电厂边坡监测内容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

      • 10.4.3 对于核安全相关边坡宜布设2个~3个监测断面,

      • 10.4.4 边坡监测应包括施工期间监测和竣工后的长期监测

    • 10.5 边坡勘察报告要求

      • 10.5.1 勘察报告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检查、

      • 10.5.2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

  • 11 水文地质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各勘察阶段要求进行水

      • 11.1.2 初可研阶段水文地质调查,应根据厂址所在的水文

      • 11.1.3 可行性研究阶段水文地质调查应包括厂址区和厂址

      • 11.1.4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

    • 11.2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 11.2.1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11.2.2 钻探中遇地下水时应量测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对

      • 11.2.3 宜采用抽水试验确定地下水涌水量和含水层渗透性。

      • 11.2.4 宜采用注(渗)水试验确定地表浅部包气带的渗透

      • 11.2.5 宜采用压水试验确定岩体试段的透水率,分析评价

      • 11.2.6 测定地下水流向可用几何法,量测点不应少于呈三

      • 11.2.7 孔隙水压力测试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施工的需

      • 11.2.8 对于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应分别采取水试样

  • 12 勘察方法

    • 12.1 工程地质测绘

      • 12.1.1 工程地质测绘应查明厂址及邻近地段的地形地貌、

      • 12.1.2 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工

      • 12.1.3 工程地质测绘应搜集的基础资料应包括厂址及周围

      • 12.1.4 工程地质测绘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应确定实测地质

      • 12.1.5 工程地质测绘宜采用布线踏勘、点线结合的方法,

      • 12.1.6 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2.1.7 工程地质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

    • 12.2 钻探与取样

      • 12.2.1 钻探方法可根据岩土类别和勘察要求按照现行国家

      • 12.2.2 钻探口径和钻具规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

      • 12.2.3 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土层钻孔孔

      • 12.2.4 钻孔记录和编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2.2.5 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土试样的采

    • 12.3 工程物探

      • 12.3.1 工程物探应结合工程需要和勘察场地条件合理布置

      • 12.3.2 电法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法勘

      • 12.3.3 地震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震勘

      • 12.3.4 层析成像(简称CT)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3.5 地球物理测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

      • 12.3.6 当进行地球物理勘探成果判释时,应考虑多解性,

    • 12.4 原位测试

      • 12.4.1 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原位测

      • 12.4.2 载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

      • 12.4.3 静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软

      • 12.4.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2.4.5 标准贯入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

      • 12.4.6 十字板剪切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4.7 旁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旁压试

      • 12.4.8 波速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波速测

      • 12.4.9 钻孔弹模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

      • 12.4.10 当有特殊需要时,尚可采用其他原位测试方法。

      • 12.4.11 原位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

    • 12.5 室内试验

      • 12.5.1 岩土性质的室内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岩土的

      • 12.5.2 岩土性质室内试验的仪器和具体操作应符合现行国

      • 12.5.3 制备试样前,应对岩土的重要性状做肉眼鉴定和简

      • 12.5.4 当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确定岩土单元的工程特性指标

      • 12.5.5 土的透水性指标可由渗透试验提供。砂土和碎石土

      • 12.5.6 土的压缩性指标可由固结试验提供。当用于地基沉

      • 12.5.7 在厚层高压缩性软土上修筑建(构)筑物时,宜测

      • 12.5.8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应根据土层条件、建(构)筑物

      • 12.5.9 当需要采用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动力性质时,可采用

      • 12.5.10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应分别测定干燥和饱和状

      • 12.5.11 岩石三轴压缩强度试验宜选用四种围压,并应提

      • 12.5.12 岩石直剪试验宜针对工程需要,选择岩石或节理

      • 12.5.13 当无法取得完整岩石试样时,可由点荷载试验间

      • 12.5.14 岩石声波测试宜采用饱和试样。

      • 12.5.15 岩石阻尼比宜采用悬臂梁自由振动试验测定。

      • 12.5.16 土和水的腐蚀性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

  • 1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 13.1 一般规定

      • 13.1.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

      • 13.1.2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应着重分析和评价下列问题:

      • 13.1.3 核电厂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 13.1.4 对核岛、常规岛和附属建筑物的分析评价应符合本

    • 13.2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 13.2.1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应按岩土单元统计分析,并应

      • 13.2.2 当对岩土的各项工程特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时,应

      • 13.2.3 岩土的各项工程特性指标在统计计算前,应对统计

      • 13.2.4 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可

      • 13.2.5 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变异系数限值宜符合表13.2

      • 13.2.6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的标准值及修正系数可分别按

      • 13.2.7 岩土特性指标代表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 13.2.8 应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经验,提出工程特性指

    • 13.3 地基承载力

      • 13.3.1 岩土地基承载力宜根据野外鉴定、室内试验和公式

      • 13.3.2 土质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

      • 13.3.3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初步估计可按表13.3

      • 13.3.4 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除极软岩外

      • 13.3.5 对完整和较完整的极软岩,当可取不扰动试样测定

      • 13.3.6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不进

    • 13.4 稳定性及均匀性评价

      • 13.4.1 场地稳定性可根据区域地质基本资料,并结合厂址

      • 13.4.2 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应充分考虑地区经验和类似工

      • 13.4.3 对于地基剪切波速大于700m/s的厂址,地基

      • 13.4.4 对于地基剪切波速小于700m/s的厂址,地基

      • 13.4.5 核电厂地基均匀性评价除应考虑地基岩土体本身力

      • 13.4.6 当基础范围内的岩土层的厚度和物理力学特性在水

      • 13.4.7 当基础范围内的岩土层的厚度和物理力学特性在水

      • 13.4.8 当判断为不均匀地基,或地基条件复杂以至均匀性

    • 13.5 成果报告

      • 13.5.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

      • 13.5.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资料完整、数据无误、图表清

      • 13.5.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

      • 13.5.4 成果报告应与各勘察阶段的任务要求和工程实际相

      • 13.5.5 不同勘察阶段宜根据任务要求和工程实际提交下列

      • 13.5.6 对单项工程和单体建(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的成

      • 13.5.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印刷、装订应便于使用和适宜

  • 附录A 天然建筑材料试验项目表

    • A.0.1 混凝土用砂砾料试验项目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 A.0.2 堆石料、砌石料原岩试验项目应符合表A.0.2的

    • A.0.3 人工骨料原岩试验项目应符合表A.0.3的规定。

    • A.0.4 人工骨料粗骨料试验项目应符合表A.0.4的规定

    • A.0.5 人工骨料细骨料试验项目应符合表A.0.5的规定

  • 附录B 边坡勘察试验测试项目表

    • B.0.1 土质边坡勘察试验项目可根据表B.0.1选取。

    • B.0.2 岩质边坡勘察试验项目可根据表B.0.2选取。

  • 附录C 边坡岩体质量分类

    • C.1 岩石基本质量

      • C.1.1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符合表C.1.1的规定。 表

      • C.1.2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应按下式计算: (C.1.

      • C.1.3 当边坡工程岩体详细定级时,应按照不同坡高考虑地

    • C.2 边坡岩体质量分类(CSMR)

      • C.2.1 边坡岩体质量分类(CSMR)采用积差评分模型,

      • C.2.2 岩体质量指标RMR应按表C.2.2取值。 表C

      • C.2.3 结构面方向系数F1、F2、F3应按表C.2.3

      • C.2.4 结构面条件系数λ应按表C.2.4取值。 表C.

      • C.2.5 开挖方法系数F4应按表C.2.5取值。 表C.

      • C.2.6 CSMR评价边坡稳定性应符合表C.2.6的规定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贯彻国家发展核电的战略决策,执行国家有关的核电厂安全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使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满足核电厂厂址选择、设计、建造和运行的要求,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