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组分和材料

    • 4.1 矿渣

    • 4.2 石膏

    • 4.3 助磨剂

  • 5 技术要求

  • 6 试验方法

    • 6.1 烧失量

    • 6.2 三氧化硫

    • 6.3 氯离子

    • 6.4 密度

    • 6.5 比表面积

    • 6.6 活性指数级流动度比

    • 6.7 含水量

    • 6.8 玻璃体含量

    • 6.9 放射性

  • 7 检验规则

    • 7.1 编号及取样

      • 7.1.1  编 号    矿渣粉出厂前按同级别进行编号和

      • 7.1.2  取样方法    取样按GB 12573规定进

    • 7.2 出厂检验

      • 7.2.1  经确认矿渣粉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符合要求时方可

      • 7.2.2  出厂检验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

    • 7.3 型式检验

      • 7.3.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表1全部技术要求。

      • 7.3.2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原

    • 7.4 判定规则

      • 7.4.1  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第5章中密度、比表面积、活

      • 7.4.2  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第5章中密度、比表面积、

      • 7.4.3  型式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第5章表1中任一项要

      • 7.4.4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检验项

    • 7.5 交货与验收

      • 7.5.1  交货时矿渣粉的质量验收可抽取实物试样以其检验

      • 7.5.2  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买卖双

      • 7.5.3  以生产厂同编号矿渣粉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

  • 8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 8.1 包装

    • 8.2 标志

    • 8.3 运输与贮存

  • 附录A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

    • A.1 范围

    • A.2 方法原理

      • A.2.1  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

      • A.2.2  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

    • A.3 样品

      • A.3.1  对比水泥    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

      • A.3.2  试验样品    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

    • A.4 试验方法及计算

      • A.4.1  砂浆配比    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

      • A.4.2  砂浆搅拌程序    按GB/T 17671进

      • A.4.3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    分别测定对比

      • A.4.4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    按表A.1胶砂配

  • 附录B 矿渣粉含水量的测定

    • B.1 范围

    • B.2 原理

    • B.3 仪器

      • B.3.1  烘干箱    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

      • B.3.2  天 平    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

    • B.4 试验步骤

      • B.4.1  称取矿渣粉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

      • B.4.2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 B.4.3  将矿渣粉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干,取出后放在干燥

    • B.5 结果计算

  • 附录C 矿渣粉玻璃体含量的测定方法

    • C.1 原理

    • C.2 仪器

      • C.2.1  X射线衍射仪(铜靶)    功率大于3kW,

      • C.2.2  电子天平    量程不小于10g,最小分度值

      • C.2.3  电热干燥箱    温度控制范围(105±5)

    • C.3 试验步骤

      • C.3.1  在烘箱中烘干矿渣粉样品1h。用玛瑙研铂研磨,

      • C.3.2  衍射图谱曲线上1º(2θ)衍射角的线性距离不

    • C.4 图谱处理

    • C.5 计算

收藏 相似条文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 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与GB/T 18046-2000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组分与材料”一章(本版第4章);

   ——矿渣粉的比表面积要求由“S75、S95、S105矿渣粉比表面积均不小于350㎡/kg”改为“S75级≥300 ㎡/kg、S95级≥400㎡/kg、S105级≥500 ㎡/kg”(2000版第4章,本版5.1);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由“S75级不小于95%;S95级不小于90%;S105级不小于85%”改为“S75级、S95级和S105级均≥95%”(2000版第4章,本版5.1);

   ——氯离子含量由“不大于0.02%”改为“不大于0.06%”(2000版第4章,本版4.1);

   ——烧失量试验方法条文中增加“由于矿渣在灼烧过程中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烧失量测定误差,因此试验结果需校正。”(2000版5.1,本版5.1);

   ——检验规则中增加了检验项目要求(本版7.2.2);

   ——检验规则中增加了型式检验(本版7.3);

   ——交货与验收规则进行了补充规定(本版7.5.1,7.5.2、7.5.3);

   ——对比水泥由“符合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抗压强度35MPa~45MPa,28 d抗压强度50MPa~60MPa,比表面积300㎡/kg~400㎡/kg,SO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0+0. 658K2O)0.5%~0.9%。”(2000版附录A.3.1,本版附录A3.1);

   ——增加“矿渣粉玻璃体含量”选择性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本版第5章和附录C)。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唐山唐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梅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云南瑞安建材投资有限公司

                       福建源鑫建材有限公司

                       建材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颜碧兰  江丽珍  刘  晨  王  昕    朱桂林

   本标准于2000年4月3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来源:不 土不 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