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在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发生撞击、爆炸、地震以及火灾等偶然

    • 1.0.3 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偶然事件 accidental events

      • 2.1.2 偶然作用 accidental action

      • 2.1.3 作用效应 effect of action  

      • 2.1.4 抗力 resistance     结构或结构

      • 2.1.5 倒塌 collapse     建筑结构倾倒和

      • 2.1.6 倾倒 over turn     建筑结构从某

      • 2.1.7 坍塌 collapse     建筑结构局部或

      • 2.1.8 连续倒塌 progressive collap

      • 2.1.9 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structural int

      • 2.1.10 失效 loss of load-carryi

      • 2.1.11 耐火极限 fire resistance d

      • 2.1.12 火灾荷载 fire load     建筑内

      • 2.1.13 使用阶段 service period   

    • 2.2 符 号

      •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拉力;    

      • 2.2.2 材料性能:     E——弹性模量;     

      • 2.2.3 几何参数:     A——截面面积;     

      • 2.2.4 计算系数:     Ad——动力放大系数;  

      • 2.2.5 其他:     T——温度;     t——时

  • 3 基本规定

    • 3.0.1 建筑结构可在其下列三个阶段进行抗倒塌设计:建造

    • 3.0.2 为避免发生偶然事件时建筑结构倒塌破坏,应采取措

    • 3.0.3 防止建筑结构遭受偶然事件或减小偶然事件对建筑结

    • 3.0.4 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可包括概念设计、构件内力计算

  • 4 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1.1 建筑结构防爆炸引起的连续倒塌可采取下列措施:

      • 4.1.2 房屋建筑外围护结构抗爆炸倒塌设计可按本规范附录

      • 4.1.3 建筑结构防撞击引起的连续倒塌可采取下列措施:

      • 4.1.4 发生偶然事件时,经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建筑结构局部

      • 4.1.5 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可采用概念设计、拉结构件

      • 4.1.6 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模型的计算简图、几何尺寸

      • 4.1.7 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建筑结构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时,

      • 4.1.8 在用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时,材料强度可采用实

    • 4.2 概念设计

      • 4.2.1 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2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除应符

      • 4.2.3 民用建筑钢结构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

      • 4.2.4 钢框架梁与柱的刚性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5 大跨钢屋盖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除应符合本

      • 4.2.6 房屋建筑砌体结构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 4.2.7 对于砌体结构易遭受撞击、爆炸的墙体,可在墙体内

      • 4.2.8 砌体结构墙体中增设的暗框架梁与该楼层的圈梁之间

    • 4.3 拉结构件法

      • 4.3.1 建筑结构采用拉结构件法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时,应

      • 4.3.2 采用梁机制或悬索机制进行水平构件拉结设计时,应

      • 4.3.3 采用梁机制(图4.3.3)进行水平构件拉结设计

      • 4.3.4 采用悬索机制进行水平构件拉结设计时,所需拉结力

      • 4.3.5 内部水平构件对周边竖向构件的拉结设计,应符合下

      • 4.3.6 每一根竖向结构构件应从基础到结构顶部进行竖向拉

      • 4.3.7 采用拉结构件法进行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连续

      • 4.3.8 采用拉结构件法设计时,贯通中柱的钢筋混凝土梁的

      • 4.3.9 配置拉结钢筋的楼板有效宽度可按表4.3.9所列

      • 4.3.10 抗连续倒塌设计的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拉

      • 4.3.11 采用拉结构件法进行民用建筑钢结构抗连续倒塌设

      • 4.3.12 采用拉结构件法设计时,钢框架梁的拉弯强度应满

      • 4.3.13 钢框架柱竖向拉结设计时,其轴心受拉强度应满足

    • 4.4 拆除构件法

      • 4.4.1 采用拆除构件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时,应

      • 4.4.2 房屋建筑可选择下列构件作为被拆除构件:    

      • 4.4.3 大跨钢屋盖建筑结构可选择下列构件作为被拆除构件

      • 4.4.4 拆除构件后的剩余结构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进行

      • 4.4.5 采用线性静力方法、非线性静力方法以及非线性动力

      • 4.4.6 采用线性静力方法及非线性静力方法进行结构抗连续

      • 4.4.7 采用线性静力方法及非线性静力方法进行结构抗连续

      • 4.4.8 采用非线性动力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时

      • 4.4.9 采用线性静力方法、非线性静力方法或非线性动力方

      • 4.4.10 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时,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

      • 4.4.11 采用非线性动力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

      • 4.4.12 采用线性静力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时

      • 4.4.13 采用非线性静力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

      • 4.4.14 采用非线性动力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

      • 4.4.15 大跨钢屋盖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的结构计算模型及

      • 4.4.16 采用线性静力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时

      • 4.4.17 房屋建筑采用非线性静力方法或非线性动力方法进

      • 4.4.18 剩余结构水平构件的塑性转角限值[θp,e]可

    • 4.5 局部加强法

      • 4.5.1 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的结构构件,可在其表面施加均布

  • 5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1.1 建筑结构防地震倒塌可采用下列设计原则:    

      • 5.1.2 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抗震

      • 5.1.3 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结构构件应有合

      • 5.1.4 非结构构件的布置及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

    • 5.2 抗地震倒塌计算

      • 5.2.1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可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

      • 5.2.2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时,除保有耐力法可采用二

      • 5.2.3 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及倒塌易

      • 5.2.4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

      • 5.2.5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时,结构材料强度取值宜符

      • 5.2.6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和倒

      • 5.2.7 结构构件的弹塑性力学模型可采用基于材料的模型或

      • 5.2.8 压弯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弯矩-转角(M

      • 5.2.9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应计入几何非线性影响,包

    • 5.3 地震作用

      • 5.3.1 一般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时,应考虑罕遇地震动

      • 5.3.2 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

      • 5.3.3 采用倒塌易损性分析法进行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

      • 5.3.4 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倒塌易损性分析法进行建筑

      • 5.3.5 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倒塌易损性分析法进行抗地

    • 5.4 地震倒塌判别

      • 5.4.1 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建筑

      • 5.4.2 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建筑

      • 5.4.3 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倒塌易损性分析法进行

      • 5.4.4 压弯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损坏等级可根据抗

    • 5.5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地震倒塌措施

      • 5.5.1 除底层、裙房顶面的上一主楼楼层、设备层及加强层

      • 5.5.2 框架结构的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宜采取分离措施

      • 5.5.3 对于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的框架结构底层柱,其

      • 5.5.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可设置少量钢筋

      • 5.5.5 设置少量剪力墙或少量普通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 5.5.6 少墙框架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规

      • 5.5.7 少墙框架结构的剪力墙宜符合下列规定:     

      • 5.5.8 设置少量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宜符合下列规

    • 5.6 砌体结构抗地震倒塌措施

      • 5.6.1 砌体房屋建筑楼层承重墙体的面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 5.6.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宜大于表5.6.2

      • 5.6.3 层抗震能力系数不应小于1.5。层抗震能力系数可

      • 5.6.4 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根据层抗震能力系数按表5.6.

      • 5.6.5 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 5.6.6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宜采用现浇或装配整体

      • 5.6.7 窗间墙宽度宜大于窗下墙高度,且不宜小于1.2m。

  • 6 房屋建筑抗火灾倒塌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1.1 重要性高的建筑结构、火灾风险大的建筑结构和人员

      • 6.1.2 按本章进行抗火灾倒塌设计的房屋建筑,应满足现行

      • 6.1.3 房屋建筑抗火灾倒塌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进行计算与

      • 6.1.4 建筑结构防火灾引起的连续倒塌可采取下列措施:

    • 6.2 抗火灾倒塌计算参数

      • 6.2.1 房屋建筑抗火灾倒塌计算和判别应根据所采用的方法

      • 6.2.2 房屋建筑的火灾温度场,可根据火灾作用和火灾发生

      • 6.2.3 房屋建筑的火灾持续时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6.2.4 房屋建筑的火灾作用范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6.2.5 构件截面温度分布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

      • 6.2.6 房屋建筑的火灾升温曲线应采用下列方法确定:  

      • 6.2.7 应根据结构布置、受力特征和火灾作用、房屋建筑的

      • 6.2.8 房屋建筑火灾作用下抗倒塌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可

      • 6.2.9 计算受火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时,可采用本规程附录

      • 6.2.10 受火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可采用本规程第

    • 6.3 简化构件法

      • 6.3.1 符合下列条件时,房屋建筑可采用简化构件法进行抗

    • 6.4 拆除构件法

      • 6.4.1 房屋建筑拆除构件法抗火灾倒塌计算与判别应符合下

      • 6.4.2 按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拆除或削弱火灾作用

      • 6.4.3 对于需要提高抗火安全储备的结构构件,其耐火极限

    • 6.5 受火全过程分析法

      • 6.5.1 采用受火全过程分析法进行房屋建筑抗火灾倒塌计算

      • 6.5.2 采用受火全过程分析法时,应根据火灾作用可能的最

      • 6.5.3 采用受火全过程分析法时,若结构在设定的受火时间

      • 6.5.4 受火全过程分析可采用非线性静力法和非线性动力法

      • 6.5.5 受火构件达到下列变形时,可认为其失效:    

    • 6.6 提高抗火灾倒塌能力措施

      • 6.6.1 对于抗火灾倒塌能力不足的房屋建筑,可采取下列两

      • 6.6.2 对于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墙柱类等受火灾影响的构件,

      • 6.6.3 对于钢柱等受火灾影响的构件,可采取下列措施提高

      • 6.6.4 对于混凝土梁板等受火灾影响的构件,可采取下列措

  • 7 房屋建筑结构建造阶段及加固、改造阶段防倒塌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1.1 房屋建筑结构建造阶段及加固、改造阶段,其主体结

      • 7.1.2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前,应认真研究加固、改造

      • 7.1.3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改造阶段,应采取下列防倒塌措

    • 7.2 结构建造施工阶段防倒塌设计

      • 7.2.1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建造施工阶段,非完整主体结构和

      • 7.2.2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建造施工阶段的模板支撑体系、胎

      • 7.2.3 拆除临时设施结构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

      • 7.2.4 模板支撑体系防倾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5 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抗倾覆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6 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支架立杆抗倾覆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7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建造施工阶段的防坍塌设计应符合

      • 7.2.8 房屋建筑结构建造施工阶段防坍塌设计的结构分析模

      • 7.2.9 房屋建筑结构建造施工阶段防坍塌设计采用的荷载效

      • 7.2.10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时变结构分析,可采

      • 7.2.11 房屋建筑建造施工阶段应采取下列防坍塌措施:

    • 7.3 结构加固、改造施工阶段防倒塌设计

      • 7.3.1 对结构体系和构件布置进行加固、改造施工时,特别

      • 7.3.2 对下列类型的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时,应特别重视加

      • 7.3.3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施工阶段结构的安全性等级

      • 7.3.4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施工阶段防倒塌设计应符合

      • 7.3.5 临时支撑结构的高度、长度与其宽度的比值均不应大

      • 7.3.6 临时支撑结构可采用下列措施减小坍塌可能:   

  • 附录A 房屋建筑外围护结构抗爆炸倒塌设计

    • A.0.1 经防护措施保护的房屋建筑外围护结构在遭受爆炸时

    • A.0.2 有抗爆炸倒塌设计要求的房屋建筑外围护墙应符合下

    • A.0.3 有抗爆炸倒塌设计要求的房屋建筑的外围护墙的窗户

    • A.0.4 对可能遭受爆炸作用的既有建筑的外围护墙,应采取

    • A.0.5 既有玻璃幕墙可采用碎片阻挡膜进行防护,应评估玻

    • A.0.6 外围护墙玻璃窗的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 附录B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B.0.1 符合下列条件的房屋建筑结构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

    • B.0.2 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 B.0.3 建筑结构静力推覆分析的水平力沿建筑结构高度的分

    • B.0.4 采用能力谱法时,地震需求谱曲线可由现行国家标准

  • 附录C 保有耐力法

    • C.0.1 符合下列条件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可采用保有

    • C.0.2 可分别对结构两个主轴方向按本附录规定进行抗地震

    • C.0.3 结构各层的层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 C.0.4 竖向不规则和第i层楼层平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

    • C.0.5 多遇地震作用下第i层结构两个水平主轴方向的层刚

    • C.0.6 多遇地震作用下第i层结构两个水平主轴方向的层偏

  • 附录D 等效线性化方法

    • D.1 适用范围

      • D.1.1 罕遇地震作用下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弹塑

      • D.1.2 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的结构应主要由弯曲型或弯

    • D.2 计算方法

      • D.2.1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计算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可按

      • D.2.2 结构的等效线性化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 D.2.3 整体结构各阶模态所对应的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计算

      • D.2.4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可

  • 附录E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

    • E.0.1 当需要确定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倒塌风险时,

    • E.0.2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可按下述

  • 附录F 构件截面温度分布

    • F.0.1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的火灾温度分布可按现行协会标

    • F.0.2 高温下混凝土的有关物理参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 F.0.3 计算钢构件截面的火灾温度分布时,高温下钢材的物

  • 附录G 火场温度

    • G.0.1 建筑火灾的火场温度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G.0.2 当能准确确定建筑室内有关参数时,在t时刻室内火

  • 附录H 高温下钢和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 H.0.1 高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 H.0.2 高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屈服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 H.0.3 高温下耐火钢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可分别按式(H

    • H.0.4 高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按下式确

    • H.0.5 高温下轻骨料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可按

  • 附录J 火灾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

    • J.0.1 火灾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总应变可分别采用下列表

    • J.0.2 火灾作用下混凝土应力-热徐变关系可采用下列表达

    • J.0.3 火灾作用下混凝土应力-瞬态热应变关系可采用下列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在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法律法规,避免发生偶然事件时建筑结构倒塌破坏,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