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1.0.2 本标准适用于西安市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的节

    • 1.0.3 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

    • 1.0.4 施工图总说明中,应有节能设计专项说明。

    • 1.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应重视保温节能构造和保温隔热

    • 1.0.6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0.1 建筑体形系数 shape factor    

      • 2.0.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building e

      • 2.0.3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 2.0.4 设计建筑 designing building

      • 2.0.5 外窗遮阳系数 shading coeffici

      • 2.0.6 建筑外遮阳系数 building shadin

      • 2.0.7 窗的综合遮阳系数 overall shadin

      • 2.0.8 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

      • 2.0.9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overall heat t

      • 2.0.10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mean heat tra

      • 2.0.11 耗电输热比 ratio of electri

      • 2.0.12 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transmi

      • 2.0.13 输送能效比 ratio of axial p

      • 2.0.14 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 refrigerati

      • 2.0.15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refrigerating

      • 2.0.16 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 energy effi

      • 2.0.17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power consu

      • 2.0.18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multi-conn

      • 2.0.19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

      • 2.0.20 空气源热泵 air-source heat

      • 2.0.21 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water-loop

      • 2.0.22 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cold air di

      • 2.0.23 照度 illuminance     表面上

      • 2.0.24 灯具效率 luminaire efficie

      • 2.0.25 照明功率密度 lighting power

      • 2.0.26 谐波 harmonic     指对周期性非

      • 2.0.27 商业服务网点 commercial serv

    • 2.2 符 号

      • 2.2.1 建筑物     S——建筑体形系数,单位:1/

      • 2.2.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EHR——耗

  • 3 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 3.0.1 室内热环境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内热

    • 3.0.2 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不宜高于表3.0.

    • 3.0.3 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应符合表3.0.

  • 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1.1 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和平面设计,宜有利于冬季日照和

      • 4.1.2 建筑的主朝向宜选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

    • 4.2 建筑设计

      • 4.2.1 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当不能满足

      • 4.2.2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除外

      • 4.2.3 当单一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

      • 4.2.4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 4.2.5 设有中庭的公共建筑,夏季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 4.2.6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透明幕

      • 4.2.7 人员出入频繁的外门宜设置门斗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

      • 4.2.8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平面设计,宜合理确定

      • 4.2.9 选用房间分体空调机和多联分体机组时,应综合考虑

    • 4.3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 4.3.1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4.3.1-1、表4

      • 4.3.2 在执行4.3.1条时,设计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及

      • 4.3.3 外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

    • 4.4 围护结构的细部构造设计

      • 4.4.1 外墙应采用外保温体系,当难以实施外保温时,可采

      • 4.4.2 外墙采用外保温体系时,应对下列部位进行细部构造

      • 4.4.3 外墙保温构造应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外墙的平均

      • 4.4.4 对未保温的结构性热桥应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 4.4.5 围护结构宜采取以下增强隔热性能的措施:    

      • 4.4.6 外门、窗的细部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 4.4.7 屋面、外墙变形缝处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封

    • 4.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 4.5.1 当设计建筑的各部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均符合本标

      • 4.5.2 当设计建筑不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时,应按照以

      • 4.5.3 在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首先计算参照

      • 4.5.4 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

      • 4.5.5 参照建筑所有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取值应完全

      • 4.5.6 在进行权衡判断计算时,气象参数应采用西安市气象

      • 4.5.7 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的计算应按

      • 4.5.8 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采用动态计算方法,用软件实

      • 4.5.9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设计项目,其主要

  • 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1.1 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供

      • 5.1.2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

      • 5.1.3 经技术经济分析冷、热源及空调系统方案合理,设计

    • 5.2 采 暖

      • 5.2.1 集中采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 5.2.2 集中热水采暖系统在保证能分室(区)进行自动室温

      • 5.2.3 散热器宜明装,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 5.2.4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应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确定散

      • 5.2.5 公共建筑内的高大空间,宜采用辐射供暖方式作为补

      • 5.2.6 室内供暖管道和室外热力管网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水力

      • 5.2.7 机械循环双管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计算时,应计算水冷

      • 5.2.8 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必须装置热量表;且宜采用超

      • 5.2.9 在选择配置供暖系统的热水循环泵时,应计算循环水

    • 5.3 通风和空气调节

      • 5.3.1 公共建筑的通风,应符合以下节能原则:     

      • 5.3.2 建筑中庭宜自然通风排除上部的高温空气,必要时可

      • 5.3.3 停车库的通风宜利用自然通风,地下停车库宜采用无

      • 5.3.4 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的空气调节区

      • 5.3.5 对于室内人数众多、流动性大、停留时间不超过3h

      • 5.3.6 对人数较多、流动性大的空间,宜采用新风需求控制

      • 5.3.7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

      • 5.3.8 确定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运行工况时,必须

      • 5.3.9 设计风机盘管系统加新风系统时,新风应直接送入各

      • 5.3.10 建筑物空气调节内、外区应根据室内进深、分隔、

      • 5.3.11 对于有较大内区、且常年散发大量稳定余热的商场

      • 5.3.12 建筑物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 5.3.13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14 选择两管制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

      • 5.3.15 当有低于或等于6℃的低温水可供应用时,应采用

      • 5.3.16 空气调节冷却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5.3.17 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温差应根据焓湿图表示的空气处

      • 5.3.18 空气调节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 5.3.19 在选择配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水循环水泵时,

      • 5.3.20 采暖及空气调节系统的定压和膨胀,宜采用高位膨

      • 5.3.21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设备及管道

      • 5.3.22 空气调节风管宜采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风管;空

      • 5.3.23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

      • 5.3.24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 冷、热源设备

      • 5.4.1 除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油、煤又受环保或消防严

      • 5.4.2 冷(热)源主机的选择,应满足空调负荷变化规律及

      • 5.4.3 选用的冷(热)源主机不得低于表5.4.3-1、

      • 5.4.4 设计选择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时应采用能源效率等级等

      • 5.4.5 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制冷综

      • 5.4.6 公共建筑在下列情况时,空气调节系统方可采用分散

      • 5.4.7 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 5.4.8 当采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作为空调冷源时,经技术

      • 5.4.9 具备可供地埋管地热源热泵机组埋管条件时,空气调

      • 5.4.10 设计选型时,应对水冷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和蒸发

      • 5.4.11 燃油、燃气锅炉的选择和锅炉房内锅炉的配置,应

      • 5.4.12 采用蒸汽为热源时,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用汽设备产

    • 5.5 监测与控制

      • 5.5.1 集中采暖与空调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其内容可包

      • 5.5.2 以散热器为主的公共建筑室内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

      • 5.5.3 热水供暖系统采用闭式变流量系统时;循环水泵宜采

      • 5.5.4 对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上,采用集中空气调

      • 5.5.5 冷、热源系统的控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 5.5.6 空气调节冷却水系统应满足下列基本控制要求:  

      • 5.5.7 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机组)应满足下列基本

      • 5.5.8 采用一次泵系统的空气调节水系统,其一次泵采用自

      • 5.5.9 下列系统的循环水泵,应采用自动变速控制方式:

      • 5.5.10 对于末端变水量系统中的风机盘管,应采用温控电

      • 5.5.11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宜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

      • 5.5.12 以排除房间余热为主的通风系统,宜设置通风设备

      • 5.5.13 采用集中空气调节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分楼层、分

      • 5.5.14 热源或热力站的燃料消耗量、补水量、耗电量均应

  • 6 电气节能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1.1 照明设计时,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

      • 6.1.2 变压器(变电所)、配电间、配电管井宜设置在负荷

    • 6.2 照明节能设计

      • 6.2.1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大于表6.2.1-1~表

      • 6.2.2 室内照明光源的选择宜符合以下要求:     1

      • 6.2.3 室外照明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 6.2.4 灯具的光输出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在

      • 6.2.5 照明配电系统设计中应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 6.2.6 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宜分配平衡,最大相负荷不

      • 6.2.7 照明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走廊、楼

      • 6.2.8 有条件时,宜利用自然光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

    • 6.3 送配电节能设计

      • 6.3.1 宜选择低损耗、高效率电力变压器。

      • 6.3.2 高压供电的用电单位,在变压器低压侧经并联电容器

      • 6.3.3 应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与台数,宜优化变压器的经

      • 6.3.4 应合理选择供配电线路路径及导体截面。

      • 6.3.5 公共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系统设备、电梯

      • 6.3.6 应选择高效、节能电动机。

      • 6.3.7 应根据电动机的不同种类、性能采用相应的起动、调

      • 6.3.8 有条件时,公共建筑中的门、窗等可实行自动化控制。

      • 6.3.9 公共建筑应安装用电分项计量装置。

      • 6.3.10 宜考虑谐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6.3.11 宜考虑设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 附录A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A.0.1 外墙受周边热桥的影响,其平均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

  • 附录B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 B.0.1 外遮阳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S

    • B.0.2 各种组合形式的外遮阳系数,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

    • B.0.3 当外遮阳的遮阳板采用有透光能力的材料制作时,建

  • 附录C 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 C.0.1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及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

    • C.0.2 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可按表C.0.2取值。 表C

  • 附录D 公共建筑热工性能判定计算

    • D.0.1 当设计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及各

    • D.0.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     

  • 附录E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 E.0.1 建筑面积,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平面面积的总

    • E.0.2 建筑体积,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物外表

    • E.0.3 屋顶或顶棚面积,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的

    • E.0.4 外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某一朝向的外墙

    • E.0.5 外窗(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朝

    • E.0.6 外门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 E.0.7 外门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透明

    • E.0.8 地面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

    • E.0.9 地板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并区分为

    • E.0.10 凹凸墙面的朝向归属     1 某朝向有外凸

    • E.0.11 内天井墙面的朝向归属     内天井的高度大

    • E.0.12 圆形墙面的朝向归属     按南北、东西划分

  • 附录F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 F.0.1 假设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空气调节和采暖都采用两管

    • F.0.2 参照建筑空气调节和采暖系统的年运行时间表应与所

    • F.0.3 参照建筑空气调节和采暖系统的日运行时间表应与设

    • F.0.4 参照建筑空气调节和采暖区的温度应与设计建筑一致

    • F.0.5

    • F.0.6

    • F.0.7 参照建筑各个房间的电器设备功率应与设计建筑一致

    • F.0.8 参照建筑与设计建筑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应采用同

    • F.0.9 应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计算参照建筑与设计建筑的空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公共建筑的能耗,根据西安市现实条件,特制定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