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了提高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

    •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的设计:     1.0

    • 1.0.4 除另有注明外,本规范所述的压力均应为表压。

    • 1.0.5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A1类流体 category A1 fluid

      • 2.1.2 A2类流体 category A2 fluid

      • 2.1.3 B类流体 category B fluid  

      • 2.1.4 D类流体 category D fluid  

      • 2.1.5 C类流体 category C fluid  

      • 2.1.6 管道 piping     由管道组成件、管道

      • 2.1.7 管道系统 piping system     

      • 2.1.8 管道组成件 piping components

      • 2.1.9 管道特殊件 piping specialtie

      • 2.1.10 斜接弯管(弯头) miter bends  

      • 2.1.11 支管连接 branch connection

      • 2.1.12 突面 raised face     为法兰

      • 2.1.13 满平面 full face     也称全平

      • 2.1.14 集液包 liquid collecting

      • 2.1.15 管道支吊架 pipe supports an

      • 2.1.16 固定支架 anchors     可使管系在

      • 2.1.17 滑动支架 sliding supports

      • 2.1.18 刚性吊架 rigid hangers    

      • 2.1.19 导向架 guides     可阻止因力矩和

      • 2.1.20 限位架 restraints     可限制

      • 2.1.21 减振装置 vibrating elimina

      • 2.1.22 阻尼装置 snubbers(dampers)

      • 2.1.23 剧烈循环条件 severe cyclic c

      • 2.1.24 应力增大系数 stress intensif

      • 2.1.25 位移应力范围 displacement st

      • 2.1.26 附加位移 externally impose

      • 2.1.27 冷拉 cold spring     在安装

      • 2.1.28 柔性系数 flexibility facto

      • 2.1.29 公用工程管道 utility piping

      • 2.1.30 管道和仪表流程图 piping and in

    • 2.2 符 号

  •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 3.1 设计条件

      • 3.1.1 管道设计应根据压力、温度、流体特性等工艺条件,

      • 3.1.2 设计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 3.1.3 设计温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 3.1.4 设计中应对以下环境影响采取有效措施:     

      • 3.1.5 管道应能承受以下的动力荷载:     3.1.

      • 3.1.6 管道承受的静荷载应包括固定荷载及活荷载。活荷载

      • 3.1.7 设计中应分析以下热膨胀或收缩的影响:     

      • 3.1.8 设计中应避免管道受压力循环荷载、温度循环荷载以

      • 3.1.9 管道支架和连接设备的位移应作为计算的条件,包括

      • 3.1.10 对于焊接、热处理、加工成形、弯曲、低温操作以

      • 3.1.11 当流体工作温度低于-191℃时,在选择管道材

    • 3.2 设计基准

      • 3.2.1 管道组成件的压力-温度额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3.2.2 管道运行中的压力和温度的允许变动范围应符合下列

      • 3.2.3 许用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3.2.3.

      • 3.2.4 铸件质量系数Ec应符合下列规定:  3.2.4

      • 3.2.5 焊接接头系数Ej应根据表3.2.5中焊接接头的

      • 3.2.6 持续荷载的计算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3.2.6

      • 3.2.7 计算的最大位移应力范围σE应符合下列规定: 3

      • 3.2.8 偶然荷载与持续荷载产生的应力应按下列规定: 3

  • 4 材 料

    • 4.1 一般规定

      • 4.1.1 管道材料的选用必须依据管道的使用条件(设计压力

      • 4.1.2 用于管道的材料,其规格与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 4.1.3 使用本规范未列出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应材

    • 4.2 金属材料的使用温度

      • 4.2.1 材料使用温度,除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外,

      • 4.2.2 材料的使用温度上下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 金属材料的低温韧性试验要求

      • 4.3.1 管道设计温度低于或等于-20℃,而高于本规范附

      • 4.3.2 奥氏体不锈钢,含碳量大于0.1%,设计温度低于

      • 4.3.3 奥氏体高合金钢的使用温度等于或高于-196℃时

      • 4.3.4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管道材料可免做低温冲击试验

      • 4.3.5 需热处理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进行冲击试验。

      • 4.3.6 下列条件的材料用于管道时,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

      • 4.3.7 在温度下限以上使用有色金属和它的合金材料时,如

      • 4.3.8 制造厂已作过冲击试验的材料,但加工后经过热处理

      • 4.3.9 焊接结构中,对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试验可满足对基

      • 4.3.10 材料冲击试验的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夏比

      • 4.3.11 试样应从同批、同规格、同样加工、焊接和热处理

    • 4.4 材料的使用要求

      • 4.4.1 制造管道组成件用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 4.4.2 铸铁类材料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4

      • 4.4.3 使用其他金属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4.

      • 4.4.4 使用复合金属和衬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4.4

      • 4.4.5 选择连接接头和辅助材料诸如胶泥、溶剂、钎焊材料

  • 5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 5.1 一般规定

      • 5.1.1 管道组成件应符合本规范耐压设计规定,并应符合国

      • 5.1.2 管道组成件成型及焊后热处理的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

      • 5.1.3 管道组成件的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

      • 5.1.4 管道组成件用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及附录A中材

    • 5.2 管 子

      • 5.2.1 采用直缝焊接钢管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J及本规范

      • 5.2.2 剧烈循环操作条件下的管道,宜采用国家现行标准中

      • 5.2.3 (本条删除)

      • 5.2.4 当无缝钢管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时,

      • 5.2.5 钢管厚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 5.2.6 夹套管的内管宜采用无缝管。

      • 5.2.7 输送氧气用管子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安全的规定。

    • 5.3 弯管及斜接弯管

      • 5.3.1 采用圆弧弯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

      • 5.3.2 采用斜接弯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

    • 5.4 管件及支管连接

      • 5.4.1 剧烈循环操作条件下采用的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2 普通管件及非标准异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

      •     5.4.3 预制的突缘短节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4 焊接支管及预制的支管连接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

    • 5.5 阀 门

      • 5.5.1 用于各类流体的阀门类型、结构及其各部件材料,应

      • 5.5.2 选用手动阀门,当开启力大于400N时,宜采用齿

      • 5.5.3 阀盖与阀体连接的螺栓少于4个的阀门,应仅用于输

      • 5.5.4 用于高温或低温流体的阀门,宜采用改善填料使用条

      • 5.5.5 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上使用软密封球阀时,应选用防

      • 5.5.6 阀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对于磨蚀性

      • 5.5.7 除耐腐蚀的要求外,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上宜用钢制

      • 5.5.8 端部焊接的小阀,当焊接及热处理过程中阀座会变形

      • 5.5.9 对于氧气管道不应使用快开、快闭型的阀门。阀内垫

    • 5.6 法 兰

      • 5.6.1 标准法兰的公称压力的确定,应符合本规范第3.2

      • 5.6.2 当采用非标准法兰时,必须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耐压

      •  5.6.3 下列任一种情况的管道,应采用对焊法兰。不应采

      • 5.6.4 在刚性大,不便于拆装或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400

      • 5.6.5 配用非金属垫片的法兰,法兰密封面的粗糙度宜为3

      • 5.6.6 当金属法兰与非金属法兰连接或采用脆性材料的法兰

      • 5.6.7 有频繁大幅度温度循环的情况下,承插焊法兰和螺纹

    • 5.7 垫 片

      • 5.7.1 选用的垫片应使所需的密封负荷与法兰的设计压力、

      • 5.7.2 缠绕式垫片用在凸凹面法兰上时宜带内环,用在突面

      • 5.7.3 用于全平面(FF)型法兰的垫片,应为全平面非金

      • 5.7.4 非金属垫片的外径可超过突面(RF)型法兰密封面

      • 5.7.5 用于不锈钢法兰的非金属垫片,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

    • 5.8 紧 固 件

      • 5.8.1 管道用紧固件,包括六角头螺栓、双头螺柱、螺母和

      • 5.8.2 应选用国家现行标准中的标准紧固件,并在本规范附

      • 5.8.3 用于法兰连接的紧固件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兰

      • 5.8.4 法兰连接用紧固件螺纹的螺距不宜大于3mm。直径

      • 5.8.5 碳钢紧固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兰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温

      • 5.8.6 用于各种不同法兰的紧固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5.

      • 5.8.7 在剧烈循环条件下,法兰连接用的螺栓或双头螺柱,

      • 5.8.8 金属管道组成件上采用直接拧入螺柱的螺纹孔时,应

    • 5.9 管道组成件连接结构选用要求

      • 5.9.1 焊接接头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5.9.1.

      • 5.9.2 螺纹连接(螺纹密封)接头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5.9.3 其他型式连接接头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0 管道特殊件

      • 5.10.1 在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中,不应使用带填料密封的

      • 5.10.2 波纹膨胀节和金属软管不得用于受扭转的场合。

      • 5.10.3 使用波纹膨胀节时,应按其各种形式的性能合理选

      • 5.10.4 仅在开车期间对转动设备进行安全防护时,可在其

      • 5.10.5 疏水阀入口、喷头或喷射器入口及制备溶液系统有

      • 5.10.6 应根据工艺要求决定过滤器筛网的网目。

    • 5.11 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成件

      • 5.11.1 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成件的材料选用,应符合本规

      • 5.11.2 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成件的端部连接结构,宜采用

      • 5.11.3 所有组成件的基层金属部分的选用要求,应符合本

      • 5.11.4 非耐火材料衬里的管道用于火灾危险区时,应有防

      • 5.11.5 特制的垫环,可用于非金属衬里管道作为安装长度

  • 6 金属管道组成件耐压强度计算

    • 6.1 一般规定

      • 6.1.1 本章所列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工程设计中所需的管道组

      • 6.1.2 标准的对焊管件的耐压强度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

      • 6.1.3 本章中组成件耐压强度计算厚度(简称计算厚度)。

    • 6.2 直 管

      • 6.2.1 承受内压直管的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6.

      • 6.2.2 承受外压的直管厚度和加强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 6.3 斜接弯管

      •   6.3.1 承受内压的斜接弯管(图6.3.1)的耐压强

      • 6.3.2 承受外压的斜接弯管,其厚度可按本规范第6.2.

    • 6.4 支管连接的补强

      • 6.4.1 焊接支管的补强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6

      • 6.4.2 主管上多支管的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6

      • 6.4.3 挤压引出支管的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6

      • 6.4.4 当多个挤压引出支管中任意两相邻孔的中心距小于该

      • 6.4.5 其他支管连接件补强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 非标准异径管

      • 6.5.1 无折边的非标准异径管(图6.5.1)的设计,应

      • 6.5.2 受内压无折边异径管的厚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 6.5.3 承受外压的异径管厚度及加强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

    • 6.6 平 盖

      • 6.6.1 无拼接焊缝平盖厚度应按式(6.6.1-1)及式

      • 6.6.2 在平盖中心开孔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

    • 6.7 特殊法兰和盲板

      • 6.7.1 特殊要求的非标准法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

      • 6.7.2 夹在两法兰之间的盲板(图6.7.2),其计算厚

  • 7 管径确定及压力损失计算

    • 7.1 管径的确定

      • 7.1.1 管径应根据流体的流量、性质、流速及管道允许的压

      • 7.1.2 对大直径厚壁合金钢等管道管径的确定,应进行建设

      • 7.1.3 除另有规定或采取有效措施外,容易堵塞的液体不宜

      • 7.1.4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按下述方法确定管径:    

      • 7.1.5 管道平均流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 单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7.2.1 本节内容仅适用于输送牛顿型流体的管道压力损失的

      • 7.2.2 液体管道摩擦压力损失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3 气体管道摩擦压力损失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 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7.3.1 气液混合物中,气相体积(体积含气率)在6%~9

      • 7.3.2 计算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时,首先应设定管径进

      • 7.3.3 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应采用经过验证认

      • 7.3.4 气液两相流为闪蒸型时,应分析沿管道流动时质量含

  • 8 管道的布置

    • 8.1 地上管道

      • Ⅰ 一般规定

        • 8.1.1 管道布置应满足工艺及管道和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 8.1.2 管道布置应满足便于生产操作、安装及维修的要求。

        • 8.1.3 具有热胀和冷缩的管道,布置中配合进行柔性计算的

        • 8.1.4 管道布置中应按本规范第3.1.5条的要求控制管

      • Ⅱ 管道的净空高度及净距

        • 8.1.5 架空管道穿过道路、铁路及人行道等的净空高度系指

        • 8.1.6 在外管架(廊)上敷设管道时,管架边缘至建筑物或

        • 8.1.7 布置管道时应合理规划操作人行通道及维修通道。操

        • 8.1.8 两根平行布置的管道,任何突出部位至另一管子或突

      • Ⅲ 一般布置要求

        • 8.1.9 多层管廊的层间距离应满足管道安装要求。腐蚀性的

        • 8.1.10 沿地面敷设的管道,不可避免穿越人行通道时,应

        • 8.1.11 在道路、铁路上方的管道不应安装阀门、法兰、螺

        • 8.1.12 沿墙布置的管道,不应影响门窗的开闭。

        • 8.1.13 腐蚀性液体的管道,不宜布置在转动设备的上方。

        • 8.1.14 泵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

        • 8.1.15 与容器连接的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8.1.16 布置管道应留有转动设备维修、操作和设备内填充

        • 8.1.17 吊装孔范围内不应布置管道。在设备内件抽出区域

        • 8.1.18 仪表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

        • 8.1.19 管道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8.1.

        • 8.1.20 蒸汽管道或可凝性气体管道的支管宜从主管的上方

        • 8.1.21 管道布置时应留出试生产、施工、吹扫等所需的临

        • 8.1.22 管道穿过安全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在套管内的管段

      • Ⅳ B类流体管道布置要求

        • 8.1.23 B类流体的管道,不得安装在通风不良的厂房内、

        • 8.1.24 密度比环境空气大的室外B类气体管道,当有法兰

        • 8.1.25 B类流体的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 8.1.26 B类流体的管道不应在高温管道两侧相邻布置,也

        • 8.1.27 B类流体管道与仪表及电气的电缆相邻敷设时,平

        • 8.1.28 B类液体排放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含油

        • 8.1.29 B类流体管道与氧气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50

      • Ⅴ 阀门的布置

        • 8.1.30 应按照阀门的结构、工作原理、正确流向及制造厂

        • 8.1.31 所有安全阀、减压阀及控制阀的位置,应便于调整

        • 8.1.32 阀门宜布置在热位移小的位置。

        • 8.1.33 换热器等设备的可拆端盖上,设有管口并需接阀门

        • 8.1.34 除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上指定的要求外,对于紧急处

        • 8.1.35 安全阀的管道布置应考虑开启时反力及其方向,其

      • Ⅵ 高点排气及低点排液的设置

        • 8.1.36 管道的高点与低点均应分别备有排气口与排液口,

        • 8.1.37 高点排气管的公称直径最小应为15mm;低点排

        • 8.1.38 气体管道的高点排气口可不设阀门,接管口应采用

        • 8.1.39 所有排液口最低点与地面或平台的距离不宜小于1

        • 8.1.40 饱和蒸汽管道的低点应设集液包及蒸汽疏水阀组。

        • Ⅶ 放空口的位置 8.1.41 B类气体的放空管管口及安全

        • 8.1.42 放空口位置除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8.2 沟内管道

      • 8.2.1 沟内管道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8.2.

      • 8.2.2 可通行管沟的管道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 8.2.3 不可通行管沟的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8.3 埋地管道

      • 8.3.1 埋地管道与铁路、道路及建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

      • 8.3.2 管道与管道及电缆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

      • 8.3.3 大直径薄壁管道深埋时,应满足在土壤压力下的稳定

      • 8.3.4 从道路下面穿越的管道,其顶部至路面不宜小于0.

      • 8.3.5 从铁路下面穿越的管道应设套管,套管顶至铁轨底的

      • 8.3.6 管道与电缆间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5m。电缆宜敷

      • 8.3.7 B类流体、氧气和热力管道与其他管道的交叉净距不

      • 8.3.8 管道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当无法实现时,应有可靠

      • 8.3.9 设有补偿器、阀门及其他需维修的管道组成件时,应

      • 8.3.10 有加热保护的(如伴热)管道不应直接埋地,可设

      • 8.3.11 挖土共沟敷设管道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 8.3.12 带有隔热层及外护套的埋地管道,布置时应有足够

  • 9 金属管道的膨胀和柔性

    • 9.1 一般规定

      • 9.1.1 管道对所连接机器设备的作用力和力矩应符合设备制

      • 9.1.2 经柔性计算确认为剧烈循环条件的管道时,应按本规

    • 9.2 管道柔性计算的范围及方法

      • 9.2.1 柔性计算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 9.2.2 柔性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9.2.

    • 9.3 管道柔性计算的基本要求

      • 9.3.1 计算管系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9.3

      • 9.3.2 柔性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9.3.2.

    • 9.4 管道的位移应力

      • 9.4.1 计算管道上各点的力矩时,应采用从安装温度到最高

      • 9.4.2 各点当量合成力矩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9.4.3 截面系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9.4

      • 9.4.4 计算管道位移应力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 9.4.5 管道位移应力范围的评定标准,为控制管道计算的最

    • 9.5 管道对设备或端点的作用力

      • 9.5.1 设计管道时,应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包括运行

      • 9.5.2 当管道无冷拉或各方向采用相同冷拉比时,管道对端

      • 9.5.3 当计算的管道为多固定点的复杂管系或沿坐标轴各方

    • 9.6 改善管道柔性的措施

      • 9.6.1 管道设计中可利用管道自身的弯曲或扭转产生的变位

      • 9.6.2 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本规范第9.6.1条的方

  • 10 管道支吊架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在管道支吊架的布置设计中,管道的纵向应力,应

      • 10.1.2 应优先选用标准的及通用的支吊架,对主要受力的

    • 10.2 支吊架的设置及最大间距

      • 10.2.1 支吊架位置和型式,应符合管道布置情况和管道柔

      • 10.2.2 装有膨胀节的管道,固定架、导向架和限位架等的

      • 10.2.3 支吊架生根在建(构)筑物的构件上时,该构件应

      • 10.2.4 支吊架的设置不应影响设备和管道的运行操作及维

      • 10.2.5 管道上有重力大的管道组成件时,应核算支吊架间

      • 10.2.6 支吊架的设置,应使支管连接点和法兰接头处承受

      • 10.2.7 水平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应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

      • 10.2.8 对于不允许积液并带有坡度的管道,支吊架间距除

      • 10.2.9 对有压力脉动的管道,决定支架间距时,应核算管

    • 10.3 支吊架荷载

      • 10.3.1 支吊架的设计应承受下述荷载:     10.

      • 10.3.2 支吊架的荷载组合应按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工况分别

    • 10.4 材料和许用应力

      • 10.4.1 支吊架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 10.4.2 支吊架零部件的抗拉、抗压许用应力按本规范第3

    • 10.5 支吊架结构设计及选用

      • 10.5.1 支吊架的管托及活动部位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5.2 与管道组成件接触的支吊架零部件与管道组成件间

      • 10.5.3 与管道组成件接触的不可拆卸的支吊架零部件应符

      • 10.5.4 与管道组成件接触的可拆卸的支吊架零部件应符合

      • 10.5.5 支吊架的连接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0.5.6 弹簧支吊架、减振装置和阻尼装置的选用,应符合

      • 10.5.7 与土建结构或基础或设备相连接的管道支吊架的钢

  • 11 设计对组成件制造、管道施工及检验的要求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工程施工及检验的要求,除了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 11.2 金属的焊接

      • 11.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及焊前预热,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11.2.2 端部为焊接连接的阀门,施焊时所采用的焊接程序

      • 11.2.3 支管焊接应符合本规范第5.4.4条第5.4.

      • 11.2.4 管道的焊接结构应符合本规范附录H的规定。

    • 11.3 金属的热处理

      • 11.3.1 管子弯曲及管件成形后的热处理,除应符合本规范

      • 11.3.2 焊后需要热处理的管道组成件的厚度,应符合本规

    • 11.4 检 验

      • 11.4.1 设计者应对所设计的管道依据流体类别、设计压力

      • 11.4.2 除有特殊要求外,管道无损检测可按本规范附录J

      • 11.4.3 管子制造的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5.2.1及5.

    • 11.5 试 压

      • 11.5.1 承受内压管道的液压及气压试验的压力应符合国家

      • 11.5.2 对于气体管道,当整体试水压条件不具备时,可采

      • 11.5.3 液压或气压试验条件下组成件的内压圆周应力不得

      • 11.5.4 承受外压管道的液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 11.5.5 不能采用液压及气压试验的管道,可采用替代性试

      • 11.5.6 要求进行气密试验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 11.6 其他要求

      • 11.6.1 安装中不得在滑动支架底板处临时点焊定位。仪表

      • 11.6.2 从有热位移的主管引出小直径的支管时,小管支架

      • 11.6.3 大型贮罐(或大水池)的管道与泵或其他独立基础

      • 11.6.4 除耐火材料衬里管道按设计要求焊接外,对于其他

      • 11.6.5 对于非金属衬里的每根管最后封闭短管的长度,应

      • 11.6.6 管道布置图中未表示的,由现场施工时决定走向的

  • 12 隔热、隔声、消声及防腐

    • 12.1 隔 热

      • 12.1.1 有关管道保温和保冷的计算、材料选择及结构要求

      • 12.1.2 严禁镀锌的隔热辅助材料与不锈钢管接触。

      • 12.1.3 有关伴热的隔热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1.4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用的吸水型(毛细作用)外隔热

      • 12.1.5 隔热结构的外保护层应能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隔热

    • 12.2 隔声和消声

      • 12.2.1 防噪声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

      • 12.2.2 对于与离心压缩机、螺杆压缩机或轴流压缩机等连

      • 12.2.3 一般采用软质材料做隔声层,外保护层可与隔热结

      • 12.2.4 室外的隔声结构应能防止雨水进入。

      • 12.2.5 不锈钢管道的隔声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12.1.

      • 12.2.6 放空管道噪声超过规定值时,应设置消声器。

    • 12.3 防腐及涂漆

      • 12.3.1 埋地钢管道的外表面应制作防腐层,防腐层数应按

      • 12.3.2 地上管道的外表面防锈,一般采用涂漆,涂层类别

      • 12.3.3 涂层的底漆与面漆应配套使用。外有隔热层的管道

      • 12.3.4 涂漆前管道外表面的清理,应符合涂料产品的相应

      • 12.3.5 涂漆颜色及标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路的基

  • 13 输送A1类和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1 A1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1.1 设计条件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13.

      • 13.1.2 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13

      • 13.1.3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 13.1.4 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13

      • 13.1.5 柔性计算不应使用简化的分析方法。

      • 13.1.6 管道施工及检验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 13.2 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2.1 高硅铸铁不得用于A2类流体的管道。

      • 13.2.2 应采用防止阀杆填料处泄漏的可靠的密封结构型式

      • 13.2.3 除耐腐蚀的要求外,宜采用钢制阀体的阀门。

      • 13.2.4 应对玻璃液位计、视镜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13.2.5 气体排放口应符合环保的要求,液体不应直接排入

      • 13.2.6 不宜采用平焊(平板式)法兰。

      • 13.2.7 当采用锥管螺纹密封时,不应大于公称直径20m

      • 13.2.8 不应使用带填料密封的补偿器。

      • 13.2.9 本规范第8.1.2条同样适用于A2类流体。

      • 13.2.10 不应在可通行沟内布置A2类流体的管道。

      • 13.2.11 A2类气体管道应进行气密试验。

      • 13.2.12 管道的无损检测,应符合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

      • 13.2.13 对于Ⅱ级(高度)危害的A2类流体的管道,除

  • 14 管道系统的安全规定

    • 14.1 一般规定

      • 14.1.1 管道系统中的安全设计要求除按本章的规定外,还

    • 14.2 超压保护

      • 14.2.1 除本规范第3.2.2条规定外,在运行中可能超

      • 14.2.2 不宜使用安全阀的场合可用爆破片。爆破片设计爆

      • 14.2.3 安全阀应分别按排放气(汽)体或液体进行选用,

      • 14.2.4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整定压力)除工艺有特殊要求

      • 14.2.5 安全阀入口管道的压力损失宜小于开启压力的3%

      • 14.2.6 安全阀的最大泄放压力不宜超过管道设计压力的1

      • 14.2.7 安全阀或爆破片的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上不宜设置

      • 14.2.8 双安全阀出入口设置三通式转换阀时,两个转换阀

      • 14.2.9 当设计选用泄压装置时,宜向制造厂提供详细数据

    • 14.3 阀 门

      • 14.3.1 需防止流体倒流的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

      • 14.3.2 正常运行中,某些阀门必须严格控制在开或关的位

    • 14.4 盲 板

      • 14.4.1 当装置内停运维修时,装置外有可能或要求继续运

      • 14.4.2 运行中,当有的设备需切断检修时,在阀门与设备

      • 14.4.3 压力试验及气密试验需隔断的位置,应设置盲板。

      • 14.4.4 流体温度低于-5℃时,或大气腐蚀严重的场合,

      • 14.4.5 插板与垫环应有识别标记,标记部位应伸出法兰。

    • 14.5 排 放

      • 14.5.1 各类流体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 14.5.2 工艺要求的放空管应按排放量和工作压力决定管径

      • 14.5.3 不经常使用的常压放空管口,应加设防鸟网。

    • 14.6 其他要求

      • 14.6.1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室外管道应有下列的防冻措施

      • 14.6.2 对于安装在室内的输送B类流体管道的薄弱环节的

      • 14.6.3 管道系统所产生的静电,可通过设备及土建结构的

      • 14.6.4 重要设备在运行中,不允许流体中断时,宜采用双

      • 14.6.5 下列情况应设阻火设施:     14.6.5

      • 14.6.6 氧气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 14.6.7 采用夹套管道时,应根据流体凝固点的高低,其他

  • 附录A 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 A.0.1 常用钢管许用应力,见表A.0.1。 常用钢管许

    • A.0.2 常用钢板许用应力,见表A.0.2。 常用钢板许

    • A.0.3 常用螺栓许用应力,见表A.0.3。 常用螺栓许

    • A.0.4 常用锻件许用应力,见表A.0.4。 常用锻件许

    • A.0.5 碳素钢铸件的许用应力,见表A.0.5。 碳素钢

    • A.0.6 球墨铸铁件的许用应力,见表A.0.6。 球墨铸

    • A.0.7 铸铁件的许用应力,见表A.0.7。 铸铁件的许

    • A.0.8 铝及铝合金管的许用应力,见表A.0.8。 铝及

  • 附录B 金属材料物理性质

    • B.0.1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见表B.0.1。 金属材料

    • B.0.2 金属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值,见表B.0.2。

  • 附录C 非金属衬里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

  • 附录D 钢管及钢制管件厚度的规定

    • D.0.1 剧烈循环条件或A1类流体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子

    • D.0.2 外螺纹的钢管和外螺纹钢管件的厚度(最小值)应按

    • D.0.3 内螺纹管件及承插焊管件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D.0.4 (本条删除) 外螺纹的钢管及钢管件的厚度(最小

  • 附录E 柔性系数和应力增大系数

    • E.0.1 柔性系数和应力增大系数,见表E.0.1。 柔性

    • E.0.2 尺寸系数h与柔性系数及应力增大系数的关系,见图

    • E.0.3 修正系数Cf,见图E.0.3。 图E.0.3

    • E.0.4 支管接头尺寸,见图E.0.4。 图E.0.4

    • E.0.5 角焊尺寸,见图E.0.5。 图E.0.5 角焊

  • 附录F 室外地下管道与铁路、道路及建筑物间的距离

  • 附录G 管道热处理的规定

    • G.1 管子弯曲后的热处理

      • G.1.1 钢管弯曲后的热处理除本附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

      •     G.1.2.1 碳素钢和含铬、钼的合金钢管但不包括

      • G.1.2 管子冷弯后,存在下述任何一种情况均应进行热处理:

      •     G.1.2.2 需要进行冲击试验的材料,弯管的最大

      • G.1.3 最大计算纤维伸长率δ应采用式(G.1.3)计算

      • G.1.4 黑色金属冷弯系指在低于转变温度范围以下进行;热

    • G.2 焊后需热处理的管道厚度

      • G.2.1 管道焊前预热和焊后需要热处理的厚度及要求,除按

      •     G.2.3.1 对于支管连接的情况,不论支管是整体

      • G.2.2 当15CrMo材料含碳量高于0.15%时,任何

      •     G.2.3.2 对于平焊(滑套)法兰和承插焊法兰以

      • G.2.3 当管子或管件采用焊接连接时,推荐的预热和热处理

  • 附录H 管道的焊接结构

    • H.1 角 焊

      • H.1.1 角焊缝斜边可以是凸形或凹形的,并应符合附录E图

      •     H.1.3.1 承插焊法兰的焊缝应符合其连接要求(

      •  H.1.4.1 尺寸X为直管名义厚度tsn或6.4mm中

      • H.1.2 承插焊管件与管子的焊接应符合其连接要求(图H.

      •     H.1.3.2 尺寸Xmin为直管名义厚度tsn的

      •     H.1.4.2 尺寸Xmin为直管名义厚度tsn的

      • H.1.3 承插焊法兰与管子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 H.2 对 焊

      • H.2.1 对焊坡口形式及尺寸除了按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

      •     H.2.2.1 应符合对焊端部型式(图H.2.2)

      • H.2.2 不同厚度的管道组成件对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     H.2.2.2 用于管件时如受长度条件的限制,图H

      • H.2.3 热处理温度范围不同的两种材料,不应采用焊接连接

  • 附录J 管道的无损检测

    • J.1 管道组成件制造的无损检测

      • J.1.1 管道组成件的无损检测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

      •     J.1.1.1 在现行国家标准中指定产品按用户要求

      •     J.1.1.2 产品标准中采用涡流探伤时,除D类流

      • J.1.2 不属于钢管制造厂生产线制造的钢板卷管(焊接钢管

      • J.1.3 剧烈循环条件或做替代性试验的管道,用焊接钢管时

      • J.1.4 焊缝的无损检测均指采用超声波或射线检测。

      • J.1.5 检测合格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

    • J.2 管道施工中的无损检测

      • J.2.1 现场管道施工中对于环焊缝、斜接弯管或弯头焊缝及

      • J.2.2 除注明外,无损检测均指采用射线照相或超声波检测

      • J.2.3 检测合格标准应符合有关管道施工及焊接的现行国家

      • J.2.4 本附录表J.2.1中100%无损检测的管道,其

      • J.2.5 氧气管道按C类流体的检测要求。

      • J.2.6 局部无损检测的焊缝选择应保证每一个焊工焊接的焊

      • J.2.7 施工工地制造的管道组成件应符合本附录第J.1.

      • J.2.8 对制造厂生产的制品,需要现场抽查时,应在工程设

  • 附录K 本规范用词说明

    • K.0.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 K.0.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 附录L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隔热材料产品的试验规定

    • L.0.1 本附录是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用的吸水型(毛细作用)

    •     L.0.2.1 根据隔热材料产品的原料来源,试产的

    • L.0.2 当吸水型外隔热材料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时,应进

    •     L.0.2.2 原料来源与试产的原料相同的情况下,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提高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