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了预防和避免煤矿采空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

    • 1.0.2 本规范适用于煤矿采空区的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及在

    • 1.0.3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前,应按基本建设

    • 1.0.4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勘察应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

    • 1.0.5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煤矿采空区     狭义的煤矿采空区指地下煤炭

      • 2.1.2 回采率     所开采煤层矿产采出量占工业储量

      • 2.1.3 采深采厚比     煤层开采深度与法向开采厚度

      • 2.1.4 保护煤(岩)柱     为了保护建(构)筑物、

      • 2.1.5 围护带     设计保护煤(岩)柱划定地面受护

      • 2.1.6 采动边坡     位于采空区采动影响范围内的边

      • 2.1.7 老采空区     已停止开采且地表移动变形衰退

      • 2.1.8 新采空区     正在开采或虽已停采但地表移动

      • 2.1.9 未来(准)采区     已规划设计,尚未开采的

      • 2.1.10 小窑采空区     指采空范围较窄、开采深度

      • 2.1.11 浅层采空区     采深小于50m或采深采厚

      • 2.1.12 中深层采空区     采深大于等于50m且小

      • 2.1.13 深层采空区     采深大于200m或采深采

      • 2.1.14 水平(缓倾斜)采空区     煤层水平或倾角

      • 2.1.15 倾斜采空区     煤层倾角介于15°~55

      • 2.1.16 急倾斜采空区     煤层倾角大于55°的采

      • 2.1.17 长壁式开采     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在60

      • 2.1.18 短壁式开采     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在60

      • 2.1.19 房柱式开采     在煤层中开掘一系列煤房,

      • 2.1.20 条带式开采     将开采区域划分成规则条带

      • 2.1.21 充填开采     在采空区内充填水、砂、矸石

      • 2.1.22 充分采动     地表最大下沉值不随采区尺寸

      • 2.1.23 非充分采动     地表最大下沉值随开采范围

      • 2.1.24 超充分采动     地表最大下沉值不随开采范

      • 2.1.25 松散层     第四系、新近系未成岩的沉积物

      • 2.1.26 垮落带     由采煤引起的上覆岩层破裂并向

      • 2.1.27 断裂带     垮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断裂或裂

      • 2.1.28 弯曲带     断裂带上方直至地表产生弯曲的

      • 2.1.29 地表移动     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及地

      • 2.1.30 地表移动盆地     由采矿引起的采空区上方

      • 2.1.31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     地表受开采影响的边

      • 2.1.32 移动盆地主断面     与开采边界方向垂直并

      • 2.1.33 地表下沉值     地表点移动向量的竖直分量。

      • 2.1.34 地表水平移动值     地表点移动向量的水平

      • 2.1.35 地表倾斜     地表两相邻点下沉值之差与其

      • 2.1.36 地表水平变形     地表两相邻点水平移动值

      • 2.1.37 地表曲率     地表两相邻点倾斜差与其变形

      • 2.1.38 下沉速度     地表点两次观测的下沉差与其

      • 2.1.39 地表移动延续时间     一定区域开采条件下

      • 2.1.40 边界角     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

      • 2.1.41 移动角     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

      • 2.1.42 下沉系数     水平或近水平煤层充分采动条

      • 2.1.43 水平移动系数     水平或近水平煤层充分采

      • 2.1.44 主要影响半径     在充分采动条件下,主断

      • 2.1.45 主要影响角正切     开采深度与主要影响半

      • 2.1.46 拐点偏移距     自下沉曲线拐点在地表面上

      • 2.1.47 影响传播角     在地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

      • 2.1.48 概率积分法     以正态概率函数为影响函数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3.0.1 煤矿采空区类型可根据开采规模、形式、时间、采深

    • 3.0.2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分布有不利于场地稳定和工程

    • 3.0.3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

    • 3.0.4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查明采空区特征的基础

    • 3.0.5 煤矿采空区勘察应充分搜集区域及场地地质资料、矿

    • 3.0.6 煤矿采空区勘察应以勘察任务委托书和勘察技术要求

    • 3.0.7 煤矿采空区勘察报告应由文字说明和图件资料组成,

    • 3.0.8 勘探工作布设时应避免对工程自然环境、地下管线、

  • 4 勘察阶段工作内容

    • 4.1 一般规定

      • 4.1.1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 4.1.2 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或施

      • 4.1.3 煤矿采空区场地拟建建(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勘探

    • 4.2 可行性研究勘察

      • 4.2.1 可行性研究阶段,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应对场地

      • 4.2.2 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以资料搜集、采空区调查及

      • 4.2.3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

      • 4.2.4 当拟建建(构)筑物位于未来(准)采区,需要时可

      • 4.2.5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的调查范围,应包括对拟建场地

    • 4.3 初步勘察

      • 4.3.1 初步勘察应对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 4.3.2 初步勘察阶段应搜集有关地质、采矿资料,并应以采

      • 4.3.3 初步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拟建

      • 4.3.4 初步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空

    • 4.4 详细勘察

      • 4.4.1 详细勘察应对建筑地基进行岩土工程评价,并应提供

      • 4.4.2 详细勘察阶段应以工程钻探为主,并应辅以必要的物

      • 4.4.3 详细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附有

      • 4.4.4 详细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5 施工勘察

      • 4.5.1 施工期间发生下列情况,应进行施工勘察:    

      • 4.5.2 在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间,当地基土、边坡体、地下水

      • 4.5.3 施工勘察宜与现场检验和监测相结合。

      • 4.5.4 施工勘察工作量应根据采空区地基设计和施工要求布

    • 4.6 小窑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

      • 4.6.1 对小窑采空区,应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

      • 4.6.2 小窑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应进行场地稳定性及工程建

      • 4.6.3 勘察范围应包括对拟建场地稳定和工程安全有影响的

      • 4.6.4 小窑采空区物探宜采用电法、地震、地质雷达等综合

      • 4.6.5 小窑采空区钻探应根据调查访问、地质测绘及物探成

    • 4.7 采动边坡岩土工程勘察

      • 4.7.1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不利于工程安全的采动边

      • 4.7.2 采动边坡勘察应查明老采空区上覆边坡的稳定性,并

      • 4.7.3 采动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     1

      • 4.7.4 采动边坡勘察范围应包括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边坡及

      • 4.7.5 采动边坡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钻

      • 4.7.6 采动边坡工程地质区(段)应根据边坡安全等级、地

      • 4.7.7 对于采空区资料缺乏或资料可靠性差的采动边坡场地

      • 4.7.8 边坡主要岩土层和软弱层试样采取数量及试验项目应

      • 4.7.9 采动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确定边坡破坏模式的基础上

      • 4.7.10 采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验算应根据采厚、采深

      • 4.7.11 采动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4

  • 5 煤矿采空区调查与测绘

    • 5.1 一般规定

      • 5.1.1 煤矿采空区调查与工程地质测绘,宜在工程项目的可

      • 5.1.2 煤矿采空区调查与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拟建场

      • 5.1.3 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应低于

    • 5.2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方法

      • 5.2.1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应包括搜集、分析、利用煤矿采

      • 5.2.2 测绘的观测点可用手持GPS定位并拍摄照片,同时

      • 5.2.3 观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点

      • 5.2.4 对于移动盆地边界和地表拉伸地带等特殊观测点,应

    • 5.3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内容

      • 5.3.1 采空区调查应包括采矿调查、采空区踏勘测量、井下

      • 5.3.2 采空区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通过

      • 5.3.3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5.3.4 水文地质调绘应包括地表水及其下渗情况,地下水的

      • 5.3.5 边坡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测定边坡

      • 5.3.6 工程地质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地

  • 6 地球物理勘探

    • 6.1 一般规定

      • 6.1.1 对拟建工程影响大的采空区场地,当资料缺乏或可靠

      • 6.1.2 地球物理勘探,应在搜集、调查地形、地质、采矿等

      • 6.1.3 地球物理勘探成果判译时,应区分有用信息与干扰信

    • 6.2 工作方法

      • 6.2.1 采空区地球物理勘探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

      • 6.2.2 地面物探宜用于探查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和深度,井内

      • 6.2.3 对于单一方法不易判定的采空区,应采用两种及以上

      • 6.2.4 物探野外作业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

      • 6.2.5 物探方法应根据地区经验初步确定,并应在现场选择

    • 6.3 成果解译与报告编写

      • 6.3.1 物探资料解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分

      • 6.3.2 物探成果报告应在综合判释的基础上编制。物探成果

  • 7 勘探与取样

    • 7.1 一般规定

      • 7.1.1 煤矿采空区勘探工作应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和地球

      • 7.1.2 钻探、井探、槽探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层、采空

      • 7.1.3 岩土试样的采取方法应结合勘察目的、勘察阶段要求

      • 7.1.4 采空区勘探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采空区内有害气体和地

    • 7.2 钻 探

      • 7.2.1 工程钻探应对搜集、调查的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及物

      • 7.2.2 钻孔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相关规定外,还应综

      • 7.2.3 勘探点位允许偏差应根据采空区勘察阶段、场地、采

      • 7.2.4 勘探地质描述除应满足常规工程地质描述的要求外,

      • 7.2.5 钻探施工要点与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 7.2.6 钻进方法和钻进工艺应根据采空区埋深、覆岩类别、

      • 7.2.7 钻孔冲洗液和护壁堵漏材料应根据采空区预测的覆岩

      • 7.2.8 岩芯的保留与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2.9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

    • 7.3 井探、槽探

      • 7.3.1 井探、槽探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3.2 探井深度不宜超过地下水位,竖井、平硐深度、宽度

    • 7.4 岩土试样的采取

      • 7.4.1 在预计的采空区拟建建(构)筑物地基附加应力影响

      • 7.4.2 岩石试样可利用钻探岩芯制作或在井探、槽探、洞探

  • 8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监测

    • 8.1 一般规定

      • 8.1.1 采空区变形监测应查明地表变形特征、基本规律和发

      • 8.1.2 采空区变形监测点应根据煤层开采深度、开采方式、

      • 8.1.3 采空区变形监测内容应包括地表水平位移、地表垂直

      • 8.1.4 基准点应布置在不受采空区影响的稳定区域内。

      • 8.1.5 采空区变形监测点的埋设、精度要求、基准点设置等

    • 8.2 勘察阶段监测

      • 8.2.1 勘察阶段采空区变形监测宜从可研阶段或初勘阶段开

      • 8.2.2 观测线宜结合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平行和垂直于移

      • 8.2.3 观测点可根据开采深度、监测目的等距离布设,间距

      • 8.2.4 观测周期宜根据开采深度、覆岩性质、变形速率、观

      • 8.2.5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点的观测精度要求,应符合

    • 8.3 长期监测

      • 8.3.1 当采空区对拟建工程影响中等或影响大时,对建(构

      • 8.3.2 现场监测前应根据委托方要求、工程性质、施工场地

      • 8.3.3 现场监测的结果应提交当日报表。当监测值达到报警

    • 8.4 监测成果报告

      • 8.4.1 每次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完成下列工作,并应定期提

      • 8.4.2 当变形监测任务全部完成后,应提交综合技术成果报

  • 9 地 下 水

    • 9.1 一般规定

      • 9.1.1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采空区及其附近影响

      • 9.1.2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水文地质条件:

      • 9.1.3 当水文地质条件对拟建场地稳定性或拟建工程有较大

    • 9.2 地下水调查及参数测定

      • 9.2.1 煤矿采空区地下水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 9.2.2 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参数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场地岩土

    • 9.3 地下水作用评价

      • 9.3.1 煤矿采空区地下水作用评价应在查明地下水的物理性

      • 9.3.2 煤矿采空区地下水作用的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 10 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原位测试方法应根据岩土条件、工程特点、地区经

      • 10.1.2 岩土室内试验的方法和项目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岩土

      • 10.1.3 岩土工程评价参数值的选取,应根据室内试验成果

    • 10.2 原位测试

      • 10.2.1 拟建场地浅部岩土层的工程性质、地基承载力等的

      • 10.2.2 可在钻孔中对拟建场地深部岩土体进行波速测试。

    • 10.3 有害气体采集与测试

      • 10.3.1 当有害气体对采空区稳定性、岩土工程勘察及处治

      • 10.3.2 有害气体的采集与测试,应在采取安全、适宜的技

    • 10.4 岩土室内试验

      • 10.4.1 试样制备前,应对岩土的重要性状做目视鉴定和简

      • 10.4.2 拟建建(构)筑物地基附加应力影响深度范围内岩

      • 10.4.3 对于覆岩破坏范围内的岩土试样,室内试验项目宜

      • 10.4.4 钻孔或探井、探槽中所采取的岩样、土样及水样,

  • 11 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煤矿采空区勘察应对地表移动变形值进行预测,并

      • 11.1.2 下列情况,应根据地形、地貌、特殊地质条件、采

    • 11.2 预测内容

      • 11.2.1 新采空区和未来(准)采区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

      • 11.2.2 对于老采区应计算地表剩余变形值,并应符合下列

    • 11.3 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

      • 11.3.1 地表移动变形计算方法宜采用概率积分法,可按本

      • 11.3.2 概率积分法可用于地表移动变形连续分布时的地表

      • 11.3.3 对于多煤层、多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

      • 11.3.4 地表移动变形预测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 采空区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 12.1 一般规定

      • 12.1.1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应根据采空区勘察成果进行分析

      • 12.1.2 不同类型采空区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因子可按表12

      • 12.1.3 对于未经处理的基本适宜建设的场地和适宜性差、

    • 12.2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

      • 12.2.1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应根据采空区类型、开采

      • 12.2.2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可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地表移

      • 12.2.3 开采条件判别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2.4 地表移动变形判别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2.5 煤(岩)柱稳定分析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2.6 下列地段宜划分为不稳定地段:     1 采

    • 12.3 采空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 12.3.1 采空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应根据采空区场地稳

      • 12.3.2 采空区对各类工程的影响程度,应根据采空区场地

      • 12.3.3 拟建工程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程度,应根据建筑物

      • 12.3.4 采空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

      • 12.3.5 工程类比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

      • 12.3.6 采空区特征判别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3.7 活化影响因素分析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3.8 地表剩余移动变形判别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3.9 附加应力分析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3.10 荷载临界影响深度判别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3.11 数值分析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

    • 12.4 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稳定性分析

      • 12.4.1 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除应符合现行

      • 12.4.2 建(构)筑物地基稳定性,应根据场地稳定性、采

      • 12.4.3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对可不做变形验算、地基

  • 13 采空区治理措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1.1 煤矿采空区治理范围应包括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采

      • 13.1.2 不同区段的采空区,应根据采空区规模、采空区稳

      • 13.1.3 采空区治理效果检测可采用钻探、物探、室内试验

      • 13.1.4 采空区治理效果应通过变形监测验证确定,监测项

    • 13.2 建筑平面布置及结构处理与预防措施

      • 13.2.1 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工程建设规划应与煤矿采掘计划

      • 13.2.2 煤矿采空区拟建建(构)筑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

      • 13.2.3 煤矿采空区的新建建(构)筑物的建筑措施,应符

      • 13.2.4 煤矿采空区的新建建(构)筑物的结构措施,应符

      • 13.2.5 煤矿采空区的新建建(构)筑物及其基础与地下室

      • 13.2.6 煤矿采空区已有建(构)筑物的保护,应根据其损

    • 13.3 工程治理方法

      • 13.3.1 煤矿采空区工程治理方法可分为注浆法、干(浆)

      • 13.3.2 注浆法可用于不稳定或相对稳定的采空塌陷区治理

      • 13.3.3 干(浆)砌支撑法可用于采空区顶板尚未完全塌陷

      • 13.3.4 开挖回填法可用于挖方规模较小、易开挖且周边无

      • 13.3.5 巷道加固法可用于正在使用的生产、通风和运输巷

      • 13.3.6 强夯法可用于埋深小于10m、上覆顶板完整性差

      • 13.3.7 跨越法可用于埋深浅、范围小、不易处理的采空区

    • 13.4 综合治理措施

      • 13.4.1 采空区综合治理措施应根据建(构)筑物本身的允

      • 13.4.2 地面建(构)筑物的主要开采保护方法的适用范围

      • 13.4.3 对于必须留设保护煤(岩)柱的建(构)筑物,其

    • 13.5 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 13.5.1 地面塌陷治理应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

      • 13.5.2 地裂缝治理应根据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 13.5.3 崩塌、滑坡治理,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或修

      • 13.5.4 泥石流治理,可采用清理泥土石,或修筑拦挡工程

  • 1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 14.0.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阐明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14.0.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编制勘察报告所依据的工程地

    • 14.0.3 岩土参数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选用,并应按

    • 14.0.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

    • 14.0.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

    • 14.0.6 勘察报告附件(表)资料除应包括常规内容外,还

    • 14.0.7 勘察报告图件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14.0.8

  • 附录A 覆岩破坏类型

  • 附录B 压矿量估算

    • B.0.1 对于必须预留保护煤(岩)柱的建(构)筑物,所预

    • B.0.2 建(构)筑物受护范围应包括受护对象及其周围的围

    • B.0.3 用垂直剖面法留设保护煤(岩)柱(图B.0.3)

    • B.0.4 用垂线法设计与煤层走向斜交的受护对象保护煤(岩

    • B.0.5 数字标高投影法可用于设计延伸形建(构)筑物或基

  • 附录C 采动边坡稳定性预测

    • C.0.1 单滑面采动边坡坡体(图C.0.1)稳定性,可按

    • C.0.2 厚表土圆弧形滑面采动坡体(图C.0.2)稳定性

    • C.0.3 采动边坡的滑动角与滑动面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C.0.4 采动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需的有关力学参数,可按表C

  • 附录D 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分区

    • D.0.1 开采煤层倾角α<15°,地表平坦,且达到超充分

    • D.0.2 开采倾角为15°≤α≤55°煤层时,地表移动盆

    • D.0.3 开采倾角α>55°煤层时,地表移动盆地(图D.

  • 附录E 工程物探方法及适用条件

  • 附录F 钻探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

    • F.0.1 工程地质钻探设备应根据采空区的地形地貌、埋深、

    • F.0.2 工程地质钻探工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F.0.3 现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

    • F.0.4 钻孔编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记录

  • 附录G 采空区钻探现场描述要点及三带判定依据

    • G.0.1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判定为垮落带:    

    • G.0.2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判定为断裂带:    

    • G.0.3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判定为弯曲带:    

  • 附录H 采空区移动变形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 H.0.1 当采用长壁式开采时,采空区地表移动预计宜采用概

    • H.0.2 开采煤层倾角α<15°,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采空

    • H.0.3 开采煤层的倾角为15°≤α≤55°,采用概率积

    • H.0.4 开采煤层倾角α>55°,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采空

    • H.0.5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H.0.6 地表移动延续时间T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H.0.7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的计算参数宜根据实测数据,采用

    • H.0.8 当无实测资料时,概率积分法地表移动变形计算参数

    • H.0.9 煤层群开采或厚煤层分层开采时,若下层煤开采的影

  • 附录J 部分矿区地表移动实测参数表

  • 附录K 煤(岩)柱安全稳定性系数计算

    • K.0.1 当采用条带式开采时,煤(岩)柱安全稳定性系数可

    • K.0.2 当采用充填条带式开采或条带煤(岩)柱有核区存在

    • K.0.3 煤(岩)柱能承受的极限荷载PU计算,应符合下列

    • K.0.4 煤(岩)柱实际承受的荷载PZ计算,应符合下列规

  • 附录L 采空区垮落带、断裂带计算方法

    • L.0.1 当煤层倾角α<55°时,采空区垮落带及断裂带高

    • L.0.2 当煤层倾角α≥55°,煤层顶板、底板为硬质岩、

    • L.0.3 近距离煤层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计算(图L.0.3

  • 附录M 采空区剩余空隙体积计算

    • M.0.1 采空区垮落带剩余体积Q(m3)可按下式计算:

    • M.0.2 采空区剩余空隙率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预防和避免煤矿采空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