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保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钢混组合桥梁设计和施

    • 1.0.3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1.0.4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特大桥、大桥、中桥应按不小于

    • 1.0.5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应进行以下极限状态设计:  

    • 1.0.6  公路钢混组合结构桥梁设计应考虑以下四种设计状

    • 1.0.7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和设计使

    • 1.0.8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应考虑施工、运营管理与

    • 1.0.9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1.1  钢混组合桥梁  steel-concrete

      • 2.1.2  钢混组合梁  composite beam

      • 2.1.3  钢混混合梁  hvbrid beam    

      • 2.1.4  钢混组合构件  composite memb

      • 2.1.5  钢混混合构件  hvbrid member

      • 2.1.6  结合部  connection part  

      • 2.1.7  连接件  connector     将钢与

      • 2.1.8  叠合混凝土板  concrete slab

    • 2.2 符号

      • 2.2.1  材料性能有关符号     E——钢材弹性模量

      • 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的有关符号     Mb,Rd

      • 2.2.3  几何参数有关符号     A——钢梁截面面积

      •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有关符号     k——连接件

  • 3 材料

    • 3.0.1  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 3.0.2  混凝土相关设计指标应按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

    • 3.0.3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相关设计指标应按现行《

    • 3.0.4  钢材相关设计指标应按现行《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

  • 4 设计基本规定

    • 4.1 设计原则

      • 4.1.1  组合桥梁设计应根据建设条件、结构受力性能、耐

      • 4.1.2  组合梁尺寸和构造应保证具有合理的抗弯、抗扭刚

      • 4.1.3  组合梁及组合构件在钢与混凝土交界面应设置连接

      • 4.1.4  组合梁及组合构件除应考虑正常的温度效应外,尚

      • 4.1.5  组合梁应根据组合截面形成过程对应的各工况及结

      • 4.1.6  组合构件应满足延性的要求,混凝土板在组合截面

      • 4.1.7  混合梁(构件)钢混结合部截面刚度过渡应均匀、

    • 4.2 作用及作用组合

      • 4.2.1  组合桥梁设计应考虑可能同时出现的所有作用,按

      • 4.2.2  组合桥梁施工阶段的作用组合,应根据实际情况确

  • 5 组合梁

    • 5.1 一般规定

      • 5.1.1  钢梁可采用Ⅰ形、闭口或槽形箱梁截面形式;混凝

      • 5.1.2  组合梁的剪力连接件应能够承担钢梁和混凝土板间

    • 5.2 设计原则

      • 5.2.1  组合梁的持久状况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 5.2.2  组合梁的持久状况设计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

      • 5.2.3  组合梁的短暂状况设计应对组合梁在施工过程中各

      • 5.2.4  组合梁进行抗疲劳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公路钢结

    • 5.3 计算规定

      • 5.3.1  计算组合梁截面特性时,应采用换算截面法,其中

      • 5.3.2  组合梁混凝土板有效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 变形与裂缝控制

      • 5.4.1  组合梁的竖向挠度限值应符合现行《公路钢结构桥

      • 5.4.2  组合梁桥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值宜等于结构自重

      • 5.4.3  组合梁的混凝土板最大裂缝宽度应满足现行《公路

  • 6 组合梁桥面板

    • 6.1 一般规定

      • 6.1.1  当桥面板采用叠合混凝土板或预制混凝土板时,应

      • 6.1.2  桥面板及板内钢筋除应满足桥梁整体受力要求外,

      • 6.1.3  桥面板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考

    • 6.2 构造要求

      • 6.2.1  桥面板一般可不设置承托。当主梁间距较大时,桥

      • 6.2.2  对于未设承托的桥面板,下层横向钢筋距钢梁上翼

      • 6.2.3  组合梁桥面板的配筋应满足下列要求:    

      • 6.2.4  桥面板采用预制板时,预制板安装前宜存放6个月

    • 6.3 纵向抗剪验算

      • 6.3.1  进行组合梁承托及混凝土板纵向抗剪验算时,应分

      • 6.3.2  作用(或荷载)引起的单位长度内纵向抗剪界面上

      • 6.3.3  组合梁承托及混凝土板应按下式进行纵向抗剪验算

      • 6.3.4  单位长度内混凝土板纵向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 7 组合梁计算

    • 7.1 作用效应计算

      • 7.1.1  组合梁的作用效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7.1.2  连续组合梁的整体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 7.1.3  组合梁温度效应、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应符合下

    • 7.2 强度计算

      • 7.2.1  抗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计算

      • 7.2.2  组合梁的竖向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原则计算:  

      • 7.2.3    组合梁的纵向剪力应按下列原则计算:   

    • 7.3 稳定计算

      • 7.3.1  组合梁的稳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3.2  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侧扭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进行

    • 7.4 疲劳计算

      • 7.4.1  组合梁的抗疲劳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7.4.2  组合梁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疲劳验算:     1

    • 7.5 裂缝计算

      • 7.5.1  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最

      • 7.5.2  由作用(或荷载)频遇组合效应引起的开裂截面纵

    • 7.6 变形计算

      • 7.6.1  组合梁的变形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6.2  组合梁的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7 预应力施加方法和计算

      • 7.7.1  预应力组合梁桥的预应力施加方式可采用张拉预应

      • 7.7.2  对连续组合梁桥,可采用张拉全桥布置的曲线或折

      • 7.7.3  对连续组合梁桥,可采用预加荷载法或支点位移法

      • 7.7.4  组合梁预应力损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8 混合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1.1  本章适用于钢混混合梁、斜拉索塔端钢混锚固、钢

      • 8.1.2  混合结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 8.2 结合部连接形式

      • 8.2.1  钢混混合梁典型连接形式可分为全截面连接完全承

      • 8.2.2  斜拉索塔端钢混锚固结构形式可分为内置式钢锚箱

      • 8.2.3  混合塔柱(拱肋)钢混结合部连接形式可分为完全

      • 8.2.4  钢横梁(钢斜撑)与混凝土塔柱结合部可采用如图

      • 8.2.5  钢塔柱与混凝土承台(钢拱肋与混凝土基座)结合

      • 8.2.6  桁架混合杆件结合部连接形式可分为完全承压式和

      • 8.2.7  混合桥面板连接构造可采用图8.2.7的形式。

      • 8.2.8  钢主梁与混凝土塔柱(桥墩)结合部可在钢主梁腹

      • 8.2.9  钢管桩与混凝土承台结合可在钢管壁焊接一定数量

    • 8.3 构造要求

      • 8.3.1  钢混抗剪连接件宜采用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开孔

      • 8.3.2  钢混混合梁结合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 8.3.3  混合塔柱(拱肋)结合部的焊钉设置于截面的顶板

      • 8.3.4  钢塔柱(拱肋)与混凝土承台(基座)结合部完全

      • 8.3.5  其他混合结构结合部构造可参考混合梁和混合塔(

    • 8.4 计算

      • 8.4.1  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对部分截面连接承压传剪式混

      • 8.4.2  在进行简化计算的基础上,应建立空间模型,进行

      • 8.4.3  应通过全桥总体计算得出最不利作用组合下轴力最

      • 8.4.4  进行钢混结合部节段模型的应力及变形计算时,节

      • 8.4.5  应选择代表部位的钢格室或抗剪单元进行局部模型

      • 8.4.6  应在局部模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抗剪连接件的承

      • 8.4.7  结合部钢构件的疲劳验算应根据需要按现行《公路

  • 9 连接件

    • 9.1 一般规定

      • 9.1.1  钢与混凝土的结合应采用连接件。

      • 9.1.2  常用连接件形式可分为焊钉连接件、开孔板连接件

      • 9.1.3  连接件应保证钢与混凝土有效结合,共同承担作用

      • 9.1.4  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剪力作用方向不明确时,应选用

      • 9.1.5  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对抗剪刚度、抗疲劳性能要求较

      • 9.1.6  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对抗剪刚度要求很高,且无拉拔

      • 9.1.7  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宜设在垂直方向受压的位置。当

      • 9.1.8  连接件布置成倒立状态时,应在钢板上设置出气孔

      • 9.1.9  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与钢构件结合时,可将焊钉连

    • 9.2 构造要求

      • 9.2.1  焊有连接件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焊钉直径的0.5

      • 9.2.2  焊钉连接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9.2.3  开孔板连接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9.2.4  型钢连接件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0mm,焊接

    • 9.3 计算

      • 9.3.1  计算连接件剪力设计值时,应考虑钢与混凝土组合

      • 9.3.2  连接件的抗剪刚度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 9.3.3  依据连接件的使用情况,应对连接件的承载能力极

      • 9.3.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可

      • 9.3.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结合面最大滑移值可按下列

  • 10 耐久性设计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组合桥梁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及其

      • 10.1.2  除应进行混凝土和钢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外,尚应

      • 10.1.3  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质量稳定并有利于改善混凝土

      • 10.1.4  当同一组合桥梁的不同构件或同一构件的不同部

      • 10.1.5  应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使雨水在施工和运营期,

      • 10.1.6  有条件时,钢结构内部应设置除湿系统。

      • 10.1.7  组合桥梁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0.2 钢结构耐久性设计

      • 10.2.1  应基于全寿命周期综合确定钢结构耐久性措施。

      • 10.2.2  钢结构耐久性保障措施可采用耐候钢、热浸(镀

      • 10.2.3  严重及以上环境等级条件,宜减少钢结构在大气

      • 10.2.4  浪溅区、水位变动区部位宜采用重防腐涂层、金

    • 10.3 钢混接触面耐久性设计

      • 10.3.1  应从混凝土配制、构造要求及施工工艺等方面防

      • 10.3.2  应除去接触面钢板的氧化皮。

      • 10.3.3  组合梁钢梁的防腐范围伸入钢混结合面不宜小于

      • 10.3.4  钢混接触面应做好防、排水,必要时可设置密封

    • 10.4 连接件耐久性设计

      • 10.4.1  应防止连接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锈蚀。

      • 10.4.2  混凝土浇筑前,连接件(焊钉、开孔板)表面应

  • 11 连接件施工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本章适用于焊钉、开孔板以及型钢连接件的加工

      • 11.1.2  连接件宜在工厂成型和焊接,宜采用CO2气体

      • 11.1.3  连接件与钢结构焊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

      • 11.1.4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连接型钢和焊钉安装质量

      • 11.1.5  宜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验证混凝土性能

    • 11.2 焊钉连接件施工

      • 11.2.1  焊钉焊接过程中,翼缘板横向最大焊接变形不得

      • 11.2.2  应严格控制焊钉平面位置、间距及焊钉连接件的

      • 11.2.3  钢构件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得触碰和损伤焊钉连

      • 11.2.4  连接部位普通钢筋安装时,禁止弯折和割除焊钉

      • 11.2.5  焊钉连接件安装到位后宜尽快浇筑混凝土,浇筑

    • 11.3 开孔板连接件施工

      • 11.3.1  开孔板连接件孔径允许偏差应为±0.7mm,

      • 11.3.2  贯通钢筋加工尺寸应严格控制,其允许偏差应为

      • 11.3.3  贯通钢筋安装及定位宜居中布置,并严禁与开孔

    • 11.4 型钢连接件施工

      • 11.4.1  型钢连接件安装前应根据设计构造特点确定合理

      • 11.4.2  连接型钢安装应严格控制钢梁顶面高程,不得采

    • 11.5 连接件处混凝土施工

      • 11.5.1  应保证混凝土填充密实并与连接件良好接触。对

      • 11.5.2  配置混凝土用的粗集料宜采用5~20mm连续

      • 11.5.3  当连接件布置成倒立状态时,应在钢板上设孔用

      • 11.5.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连接件周围的混凝土密

      • 11.5.5  混凝土原材料除应满足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 11.5.6  连接件处混凝土宜保温保湿养护7d以上。

  • 12 组合梁施工

    • 12.1 一般规定

      • 12.1.1  组合梁施工以及使用的材料应满足现行《公路桥

      • 12.1.2  钢梁涂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蚀性,具

      • 12.1.3  现浇桥面板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膨胀剂的掺量

      • 12.1.4  施工前应根据组合梁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确定施

      • 12.1.5  钢梁和混凝土连接处应做好防、排水。

    • 12.2 钢梁加工与运输

      • 12.2.1  钢梁加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钢

      • 12.2.2  钢梁运输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运

    • 12.3 钢梁安装

      • 12.3.1  钢梁安装可采用支架上分段安装、整孔安装、分

      • 12.3.2  钢梁在吊装、对位、拼接各环节应采取下列措施

      • 12.3.3  支架上分段安装钢梁应满足下列要求:    

      • 12.3.4  整孔安装钢梁应满足下列要求:     1 

      • 12.3.5  钢梁悬臂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 12.3.6  钢梁顶推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 12.4 组合梁节段制作与悬臂安装

      • 12.4.1  节段制作、存放应满足下列要求:     1

      • 12.4.2  节段悬臂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 12.5 混凝土桥面板施工

      • 12.5.1  桥面板预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5.2  混凝土桥面板运输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5.3  湿接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2.5.4  混凝土桥面板现场浇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2.6 组合梁预应力施工

      • 12.6.1  预应力张拉时机和顺序应符合要求。

      • 12.6.2  应控制桥面板混凝土内的预应力管道的位置,保

      • 12.6.3  体外预应力应严格控制转向装置的位置和角度,

      • 12.6.4  采用支点位移法对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结构,梁

  • 13 混合梁结合部施工

    • 13.1 一般规定

      • 13.1.1  混合梁结合部施工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

      • 13.1.2  结合部施工前应制订详细的施工实施方案,明确

      • 13.1.3  钢混结合部严禁出现混凝土脱空、不密实的现象

      • 13.1.4  结合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结合部钢结构温度、混

    • 13.2 结合部钢梁制造

      • 13.2.1  应根据结合部钢梁结构特点制订详细的制造与组

      • 13.2.2  结合部连接件安装允许误差应为±3mm。

      • 13.2.3  焊接时应防止局部焊接温度过高而造成局部变形

      • 13.2.4  结合部钢梁的焊接缝应进行专门检测。

    • 13.3 结合部钢箱梁安装

      • 13.3.1  箱梁出厂之前,梁段与相邻梁段应进行预拼装,

      • 13.3.2  钢箱梁运输过程应保证无损伤和无腐蚀,宜采用

      • 13.3.3  钢箱梁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支点和吊点等设置

      • 13.3.4  钢箱梁可采用桥面吊机或浮吊安装,吊装过程应

      • 13.3.5  钢箱梁拼装支架应经结构分析计算,必要时应进

      • 13.3.6  平面位置、纵坡和高程应符合要求。钢箱梁安装

      • 13.3.7  当以结合部钢箱梁为基准梁,后续安装钢箱梁时

    • 13.4 结合部混凝土施工

      • 13.4.1  钢混结合部应配制大流态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

      • 13.4.2  结合部预埋件宜采取与已浇筑梁段外露钢筋焊接

      • 13.4.3  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 13.4.4  混凝土拌合物应流动性良好、无泌水现象,初始

      • 13.4.5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结合面进行凿毛,凿毛深度不

      • 13.4.6  在钢混结合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钢箱梁和混

      • 13.4.7  宜选择夜问气温较低时段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

      • 13.4.8  宜在不易振捣的钢结构部位预留出气孔或振捣孔

      • 13.4.9  混凝土横桥向宜全断面一次性布料,分层浇筑,

      • 13.4.10  夏期高温季节应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

      • 13.4.11  混凝土浇筑时宜缩短从出料到浇筑入模的间隔

      • 13.4.12  混凝土强度达到85%设计强度前,应严格控

      • 13.4.13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湿润养护,夏季

    • 13.5 预应力施工

      • 13.5.1  预应力管道应设定束形控制点,其位置允许偏差

      • 13.5.2  混凝土强度达到85%设计强度前,不得张拉预

      • 13.5.3  张拉顺序、张拉力及伸长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 13.5.4  施加预应力时,张拉装置不宜直接作用于钢板上

      • 13.5.5  钢箱梁侧预应力锚头应锚固于承压板上,宜采用

      • 13.5.6  孔道压浆应在终张拉完毕后24h内进行。压浆

      • 13.5.7  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孔道内的真空度宜稳

      • 13.5.8  浆体温度应在5~35℃之间。压浆及压浆后3

      • 13.5.9  宜选用专用的后张法预应力管道压浆材料。浆体

  • 14 索塔及拱座钢混结合部施工

    • 14.1 一般规定

      • 14.1.1  本章适用于混合索塔塔柱结合部、斜拉索塔端钢

      • 14.1.2  索塔及拱座钢混结合部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公路

      • 14.1.3  混合塔柱、塔上钢横梁结合部施工前应进行安全

      • 14.1.4  测量、定位和安装工作宜在温度稳定且无日照影

      • 14.1.5  结合部混凝土施工前宜按实体比例模型进行混凝

      • 14.1.6  结合部混凝土浇筑应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

    • 14.2 混合塔柱及斜拉索锚固区钢混结合部施工

      • 14.2.1  塔柱结合部底座轴线、高程允许偏差均应为±3

      • 14.2.2  塔柱结合部锚固箱安装前应在没有局部温差的条

      • 14.2.3  塔柱结合部开孔板连接件贯通钢筋应定位准确,

      • 14.2.4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宜为200~300mm,

      • 14.2.5  斜拉索锚固区钢锚箱(梁)制作、安装线形控制

      • 14.2.6  钢锚箱(梁)运输时应设置临时支撑点固定装置

      • 14.2.7  钢锚箱(梁)吊装前应对起吊设备、机具等进行

      • 14.2.8  锚固箱安装后应在没有温差的情况下测量顶口的

      • 14.2.9  首节钢锚箱(梁)的底座预埋件应设置适当的预

      • 14.2.10  锚箱底座混凝土浇筑时宜预留一定高度,定位

      • 14.2.11  锚箱安装施工锚固螺栓拧紧前应检测锚箱底板

      • 14.2.12  后续钢锚箱初定位宜通过限位和导向装置实现

      • 14.2.13  钢锚箱施工时宜高出混凝土面一个节段。严禁

    • 14.3 钢横梁(钢斜撑)与混凝土塔柱结合部施工

      • 14.3.1  钢横梁应保证拼装组件密贴,焊缝不得有裂纹、

      • 14.3.2  安装横梁时应考虑横梁制作偏差、塔柱间的误差

      • 14.3.3  钢横梁与塔壁的连接可采取嵌补段来进行连接,

      • 14.3.4  可通过设置主动横撑,调整横梁装配时合拢口的

    • 14.4 钢塔柱与混凝土承台 (钢拱肋与混凝土基座)结合部施工

      • 14.4.1  预应力束(筋)安装应采用定位支架进行固定,

      • 14.4.2  锚杆安装的平面允许偏差应为±2mm。

      • 14.4.3  承台(塔座)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所有锚杆的位置

      • 14.4.4  可采取打磨法及问隙压浆法,保证结合部钢塔节

      • 14.4.5  锚杆预应力张拉宜分2~3次张拉完成,首次张

      • 14.4.6  拱座钢结构部分宜整体安装。

      • 14.4.7  拱座钢结构宜采用劲性骨架进行安装定位,可通

      • 14.4.8  拱座混凝土应进行分层分段交错浇筑,分层下料

  • 附录A 组合梁侧向扭转屈曲的弹性临界弯矩

    • A.0.1  组合梁负弯矩侧向扭转屈曲的弹性临界弯矩由“倒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保障工程质量,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