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规范辐射供暖供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做到

    • 1.0.2 本规程适用于以低温热水为热媒或以加热电缆为加热

    • 1.0.3 辐射供暖供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规

  • 2 术 语

    • 2.0.1 辐射供暖供冷 radiant heating

    • 2.0.2 毛细管网辐射系统 capillary mat

    • 2.0.3 混水装置 water mixing devic

    • 2.0.4 加热供冷管 heating and cooli

    • 2.0.5 预制轻薄供暖板 precast light h

    • 2.0.6 加热电缆 heating cable     

    • 2.0.7 预制沟槽保温板 pre-grooved ins

    • 2.0.8 加热供冷部件 heating and cool

    • 2.0.9 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充式地面辐射供暖供冷 flo

    • 2.0.10 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辐射供暖 pre-groo

    • 2.0.11 均热层 heat distribution

    • 2.0.12 供暖板地面辐射供暖 precast ligh

    • 2.0.13 分水器 primary supply wat

    • 2.0.14 集水器 primary return wat

    • 2.0.15 输配管 distribution pipe

    • 2.0.16 面层 surface course     

    • 2.0.17 找平层 toweling course   

    • 2.0.18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 2.0.19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 2.0.20 绝热层 insulating course

    • 2.0.21 防潮层 moisture proofing

    • 2.0.22 伸缩缝 expansion joint   

    • 2.0.23 发泡水泥 porous cement    

    • 2.0.24 填充板 blind board     供暖

    • 2.0.25 铝塑复合管 polyethylene-alu

    • 2.0.26 聚丁烯-1管 polybutylene pi

    • 2.0.27 无规共聚聚丁烯管 Polybutylene

    • 2.0.28 交联聚乙烯管 cross linked po

    • 2.0.29 耐热聚乙烯管 polyethylene of

    • 2.0.30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 polypropylene

    • 2.0.31 电热式控制阀 electrical ther

    • 2.0.32 自力式温控阀 thermostat valv

    • 2.0.33 温度控制器 thermostat     能

  • 3 设 计

    • 3.1 一般规定

      • 3.1.1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

      • 3.1.2 毛细管网辐射系统供暖时,供水温度宜符合表3.1

      • 3.1.3 辐射供暖表面平均温度宜符合表3.1.3的规定。

      • 3.1.4 辐射供冷系统供水温度应保证供冷表面温度高于室内

      • 3.1.5 辐射供冷系统应结合除湿系统或新风系统进行设计。

      • 3.1.6 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冷媒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

      • 3.1.7 采用辐射供暖的集中供暖小区,当外网的热媒温度高

      • 3.1.8 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冷热源

      • 3.1.9 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应按设备、管道及其附件所能承

      • 3.1.10 地面上的固定设备或卫生器具下方,不应布置加热

      • 3.1.11 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时,生活给水管道、电气系

      • 3.1.12 采用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3.1.13 辐射供暖供冷工程应提供下列施工图设计文件:

      • 3.1.14 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3.1.15 楼栋内供暖供冷系统和加热供冷部件平面布置图应

    • 3.2 地面构造

      • 3.2.1 辐射地面的构造做法应根据其设置位置和加热供冷部

      • 3.2.2 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或与不供暖供冷房间相邻

      • 3.2.3 供暖供冷辐射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 3.2.4 地面辐射供暖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m2·K

      • 3.2.5 混凝土填充式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热阻应符合下

      • 3.2.6 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或供暖板时,与供暖房间相邻的

      • 3.2.7 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暖地面的加热部件,其填充层和

      • 3.2.8 预制沟槽保温板辐射供暖地面均热层设置应符合下列

      • 3.2.9 采用供暖板时,房间内未铺设供暖板的部位和敷设输

      • 3.2.10 当地面荷载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载能力时,应会同土

    • 3.3 房间热负荷与冷负荷计算

      • 3.3.1 辐射供暖供冷房间热负荷与冷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 3.3.2 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可降低2℃。全面辐射供

      • 3.3.3 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按全面辐射供暖的热负

      • 3.3.4 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

      • 3.3.5 对敷设加热供冷部件的建筑地面和墙面,不应计算其

      • 3.3.6 当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的房间(不含楼梯间)高度大于

      • 3.3.7 采用分户热计量或分户独立热源的辐射供暖系统,应

    • 3.4 辐射面传热量的计算

      • 3.4.1 辐射面传热量应满足房间所需供热量或供冷量的需求

      • 3.4.2 混凝土填充式热水辐射供暖地面向上供热量和向下传

      • 3.4.3 辐射供冷地面向上供冷量应根据地面构造、供冷管敷

      • 3.4.4 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板及毛细管网辐射表面向上供

      • 3.4.5 房间所需单位地面面积向上供热量或供冷量应按下列

      • 3.4.6 确定供暖地面向上供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

      • 3.4.7 确定辐射面向上供冷量时,应校核辐射表面平均温度

      • 3.4.8 辐射供暖供冷房间热媒供热量或冷媒供冷量,应包括

      • 3.4.9 当辐射系统为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共用时,为了同时

    • 3.5 水系统设计

      • 3.5.1 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水质及其保证措施应符合国家现

      • 3.5.2 户内系统的热媒温度、压力或资用压差等参数与热源

      • 3.5.3 采用集中热源或冷源的住宅建筑,楼内供暖供冷系统

      • 3.5.4 对设置独立冷热源的户内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扬

      • 3.5.5 分支环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

      • 3.5.6 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地面辐射系统,卫生间等地

      • 3.5.7 加热供冷管的敷设间距和供暖板的铺设面积,应根据

      • 3.5.8 加热供冷管距离外墙内表面不得小于100mm,与

      • 3.5.9 现场敷设的加热供冷管应根据房间的热工特性和保证

      • 3.5.10 加热供冷管应按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并应符合

      • 3.5.11 加热供冷管和输配管流速不宜小于0.25m/s。

      • 3.5.12 输配管宜采用与供暖板内加热管相同的管材。

      • 3.5.13 每个环路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

      • 3.5.14 分水器前应设置过滤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

      • 3.5.15 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

      • 3.5.16 加热供冷管出地面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时,其外

      • 3.5.17 辐射供冷用分水器、集水器表面应做防结露处理。

      • 3.5.18 每个分支环路埋设部分不应设置连接件。

    • 3.6 管道水力计算

      • 3.6.1 管道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ΔP—

      • 3.6.2 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可按下列公式

      • 3.6.3 铜管的摩擦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λ——摩擦

      • 3.6.4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长度摩擦压力损失可按本规

      • 3.6.5 供暖板、毛细管网的压力损失应根据产品检测报告确

      • 3.6.6 加热供冷管和供暖板输配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

      • 3.6.7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

      • 3.6.8 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水系统

    • 3.7 加热电缆系统的设计

      • 3.7.1 加热电缆热线间距不宜小于100mm。加热电缆热

      • 3.7.2 加热电缆长度和布线间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 3.7.3 每个房间宜独立设置加热电缆回路。当房间所需供热

      • 3.7.4 加热电缆宜采用平行型布置。

    • 3.8 温控与热计量

      • 3.8.1 新建住宅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

      • 3.8.2 辐射供暖系统应能实现气候补偿,自动控制供水温度

      • 3.8.3 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室温控制可采用分环路控制

      • 3.8.4 当采用加热电缆辐射供暖时,每个独立加热电缆辐射

      • 3.8.5 温控器设置及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3.8.6 辐射供冷系统应设置防止辐射面结露的控制装置,并

      • 3.8.7 壁挂炉辐射供暖系统宜采用混水装置,并宜采用室内

    • 3.9 电气设计

      • 3.9.1 配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度表的

      • 3.9.2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应采用电压等级为220V/

      • 3.9.3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应做等电位连接,且等电位连

      • 3.9.4 当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配电导线设计时,应合理布

      • 3.9.5 温控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工作电流;当所控

      • 3.9.6 热水系统电驱动式自动调节阀和户内混水泵等用电设

      • 3.9.7 地温传感器穿线管、自动调节阀电源穿线管等均应选

  • 4 材 料

    • 4.1 一般规定

      • 4.1.1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应根据系统工作

      • 4.1.2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

    • 4.2 绝热层材料

      • 4.2.1 绝热层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难燃或不燃,具有足

      • 4.2.2 辐射供暖供冷工程中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主

      • 4.2.3 预制沟槽保温板及其金属均热层的沟槽尺寸应与敷设

      • 4.2.4 发泡水泥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5 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按本规程表4

    • 4.3 填充层材料

      • 4.3.1 豆石混凝土填充层材料强度等级宜为C15,豆石粒

      • 4.3.2 水泥砂浆填充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4 水系统材料

      • 4.4.1 加热供冷管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施工和环保性能要

      • 4.4.2 供暖板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其输配管应符合加热

      • 4.4.3 分水器、集水器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 4.5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材料和温控设备

      • 4.5.1 辐射供暖用加热电缆产品必须有接地屏蔽层。

      • 4.5.2 加热电缆冷、热线的接头应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连接

      • 4.5.3 加热电缆外径不宜小于5mm。

      • 4.5.4 加热电缆的型号和商标应有清晰标志,冷、热线接头

      • 4.5.5 加热电缆应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产品

      • 4.5.6 温控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外观不应有划痕,应标

      • 4.5.7 热水地面供暖温度控制用自动调节阀应符合相关产品

  • 5 施 工

    • 5.1 一般规定

      • 5.1.1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

      • 5.1.2 施工图深化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修改设

      • 5.1.3 施工安装前所具备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4 加热供冷部件的运输、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5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

      • 5.1.6 施工过程中,加热电缆间有搭接时,严禁电缆通电。

      • 5.1.7 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

      • 5.1.8 辐射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无积灰。

      • 5.1.9 施工过程中,加热供冷部件敷设区域,严禁穿凿、穿

      • 5.1.10 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

      • 5.1.11 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供冷

    • 5.2 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 5.2.1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方案经批

      • 5.2.2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 5.2.3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组件、配

      • 5.2.4 管材及管件、分水器和集水器及其连接件进场前应对

      • 5.2.5 加热供冷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内

      • 5.2.6 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7 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板和毛细管网进场后,应对辐

      • 5.2.8 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

    • 5.3 绝热层的铺设

      • 5.3.1 铺设绝热层的原始工作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边

      • 5.3.2 泡沫塑料类绝热层、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板的铺设

      • 5.3.3 在铺设辐射面绝热层的同时或在填充层施工前,应由

      • 5.3.4 发泡水泥绝热层的施工现场应具备下列设备:   

      • 5.3.5 浇注发泡水泥绝热层之前的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6 发泡水泥绝热层现场浇筑宜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并应

      • 5.3.7 发泡水泥绝热层应在浇筑过程中进行取样检验;宜按

      • 5.3.8 预制沟槽保温板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5.3.9 供暖板及填充板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5.4 加热供冷管系统的安装

      • 5.4.1 加热供冷管应按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

      • 5.4.2 加热供冷管及输配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

      • 5.4.3 加热供冷管及输配管弯曲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4 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距墙面最近的加热管与墙面间

      • 5.4.5 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供冷管及输配管不应有接头。

      • 5.4.6 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供冷管或输配管损坏,需要增

      • 5.4.7 加热供冷管应设固定装置。加热供冷管弯头两端宜设

      • 5.4.8 加热供冷管或输配管穿墙时应设硬质套管。

      • 5.4.9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供冷管排列

      • 5.4.10 加热供冷管或输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

      • 5.4.11 加热供冷管或输配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

      • 5.4.12 加热供冷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

      • 5.4.13 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加热供冷管敷设之前进行安装

      • 5.4.14 填充层伸缩缝设置应与加热供冷管的安装同步或在

      • 5.4.15 输配管与其配水、集水装置的接头连接时,应采用

      • 5.4.16 供暖板的配水、集水装置可采用暗装方式,也可采

    • 5.5 加热电缆系统的安装

      • 5.5.1 加热电缆应按照施工图纸标定的电缆间距和走向敷设

      • 5.5.2 加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有外伤或破损的加

      • 5.5.3 加热电缆安装前后应测量加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

      • 5.5.4 加热电缆施工前,应确认加热电缆冷线预留管、温控

      • 5.5.5 加热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生产企业规定的限值,

      • 5.5.6 采用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时,加热电缆下应铺设金

      • 5.5.7 加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

      • 5.5.8 加热电缆的冷线与热线接头应暗装在填充层或预制沟

      • 5.5.9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5.4.14条的规定。

      • 5.5.10 加热电缆供暖系统和温控系统的电气施工应符合现

    • 5.6 水压试验

      • 5.6.1 管道敷设完成,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应进行水压试

      • 5.6.2 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

    • 5.7 填充层施工

      • 5.7.1 填充层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加热

      • 5.7.2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

      • 5.7.3 地面辐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过程中,埋管区域应设施

      • 5.7.4 水泥砂浆填充层应与发泡水泥绝热层结合牢固,单处

      • 5.7.5 水泥砂浆填充层表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砂浆初凝前

      • 5.7.6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供冷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

      • 5.7.7 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

      • 5.7.8 系统初始供暖、供冷前,水泥砂浆填充层养护时间不

      • 5.7.9 填充层应在铺设过程中进行取样检验;宜按连续施工

      • 5.7.10 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加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

    • 5.8 面层施工

      • 5.8.1 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和强度

      • 5.8.2 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经过干燥处理,且应在

      • 5.8.3 以瓷砖、大理石、花岗岩作为面层时,填充层伸缩缝

      • 5.8.4 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或供暖板时,面层可按下列方法

      • 5.8.5 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和水泥砂浆填充层时,当面层为

    • 5.9 卫生间施工

      • 5.9.1 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

      • 5.9.2 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

    • 5.10 质量验收

      • 5.10.1 加热供冷管、加热电缆、供暖板安装完毕,混凝土

      • 5.10.2 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检查和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 5.10.3 加热电缆系统检查和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 5.10.4 发泡水泥绝热层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0.5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间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0.6 绝热层、预制沟槽保温板、加热供冷管、加热电缆

  • 6 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

    • 6.1 试运行与调试

      • 6.1.1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

      • 6.1.2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试运行调试,应在施工完毕且养

      • 6.1.3 初始供暖时,水温变化应平缓。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

      • 6.1.4 初始供冷调试应在新风系统调试后进行,水温变化应

      • 6.1.5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初始通电加热时,应控制室温

      • 6.1.6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调试完成后,宜对下列性能参数进

      • 6.1.7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8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室内空气温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9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进出口水温测点宜布置在分水器、

    • 6.2 竣工验收

      • 6.2.1 竣工验收应在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后进行。

      • 6.2.2 竣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     1 施工

  • 7 运行与维护

    • 7.0.1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首次运行注水前应充分排气。系统

    • 7.0.2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加热供冷管在非供暖或非供冷季应

    • 7.0.3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每年供暖期使用前,应检查温

    • 7.0.4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表面上应有明显的标识,不得进

  • 附录A 辐射供暖地面构造图示

    • A.0.1 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0.1-1和

    • A.0.2 预制沟槽保温板式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0.2-

    • A.0.3 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0.3-1

  • 附录B 混凝土填充式热水辐射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

    • B.1 采用聚苯乙烯塑料板绝热层的混凝土填充式热水辐射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

      • B.1.1 当采用导热系数为0.38W/(m·K)的PE-

      • B.1.2 当采用导热系数为0.23W/(m·K)的PB管

      • B.1.3 当采用导热系数为386W/(m·K)的铜管时,

    • B.2 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的混凝土填充式热水辐射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

      • B.2.1 当采用导热系数为0.38W/(m·K)的PE-

      • B.2.2 当采用导热系数为0.23W/(m·K)的PB管

  • 附录C 管材的选择

    • C.1 塑料管的选择

      • C.1.1 塑料管材质和连接方法的选择应以保证工程长期运行

      • C.1.2 塑料管管系列应按表C.1.2-1中使用条件4级

      • C.1.3 塑料管公称壁厚应根据本规程第C.1.2条选择的

      • C.1.4 塑料管的公称外径、最小与最大平均外径,应符合表

    • C.2 铝塑复合管的选择

      • C.2.1 铝塑复合管可采用搭接焊和对接焊两种形式。

      • C.2.2 铝塑复合管长期工作温度和允许工作压力应符合下列

      • C.2.3 铝塑复合管的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应符合表C.

    • C.3 无缝铜管的选择

      • C.3.1 无缝铜管状态和类型的选择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管

      • C.3.2 无缝铜管的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应符合表C.3

      • C.3.3 无缝铜管的最大工作压力应符合表C.3.3的规定

  • 附录D 管道水力计算

    • D.0.1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长度摩擦压力损失(比摩阻

    • D.0.2 当热媒平均温度不等于55℃时,可由表D.0.2

    • D.0.3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局部阻力系数(ζ)值可按表D

  • 附录E 加热供冷管管材物理力学性能

    • E.0.1 塑料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E.0.1的规定。

    • E.0.2 铝塑复合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E.0.2的规

    • E.0.3 铜管机械性能应符合表E.0.3的规定。 表E.

  • 附录F 加热电缆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要求

  • 附录G 辐射面传热量的测试

    • G.0.1 以水为媒介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供热量或供冷量的测

    • G.0.2 测试小室内空气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1

    • G.0.3 测试样品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G.0.4 以水为媒介的辐射系统辐射供热量或供冷量标准特征

    • G.0.5 热水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供热量标准特征公式至少应在

    • G.0.6 冷水辐射供冷系统辐射供冷量的标准特征公式至少应

    • G.0.7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功率应采用不低于1.0级的

    • G.0.8 辐射面向下传热量可通过测定模拟楼板上表面和下表

    • G.0.9 辐射面向上供热量或供冷量可按下式计算: Q2=

  • 附录H 工程质量检验表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规范辐射供暖供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