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设计、施工

    • 1.0.3 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1.0.4 在进行桩基设计、施工及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 2 术语、符号

    • 2.1 术 语

      • 2.1.1 桩基 pile foundation     

      • 2.1.2 复合桩基 composite pile fou

      • 2.1.3 基桩 foundation pile     

      • 2.1.4 复合基桩 composite foundati

      • 2.1.5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composite foun

      • 2.1.6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ultimate vert

      • 2.1.7 极限侧阻力 ultimate shaft re

      • 2.1.8 极限端阻力 ultimate tip resi

      • 2.1.9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i

      • 2.1.10 变刚度调平设计 optimized desi

      • 2.1.11 承台效应系数 pile cap effect

      • 2.1.12 负摩阻力 negative skin fri

      • 2.1.13 下拉荷载 downdrag     作用于单

      • 2.1.14 土塞效应 plugging effect  

      • 2.1.15 灌注桩后注浆 post grouting f

      • 2.1.16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equivalent se

    • 2.2 符号

      •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

      • 2.2.2 抗力和材料性能 E s——土的压缩模量; f

      • 2.2.3 几何参数 Ap——桩端面积; Aps——桩身截

      • 2.2.4 计算系数 α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

  • 3 基本设计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1.1 桩基础应按下列两类极限状态设计:     1

      • 3.1.2 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变形的适应性、场

      • 3.1.3 桩基应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进行下列承载能力计算和稳

      • 3.1.4 下列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     1 设计

      • 3.1.5 对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建筑

      • 3.1.6 应根据桩基所处的环境类别和相应的裂缝控制等级,

      • 3.1.7 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

      • 3.1.8 以减小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为目标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 3.1.9 软土地基上的多层建筑物,当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

      • 3.1.10 对于本规范第3.1.4条规定应进行沉降计算的

    • 3.2 基本资料

      • 3.2.1 桩基设计应具备以下资料:     1 岩土工程

      • 3.2.2 桩基的详细勘察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

    • 3.3 桩的选型与布置

      • 3.3.1 基桩可按下列规定分类:     1 按承载性状

      • 3.3.2 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

      • 3.3.3 基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基桩的

    • 3.4 特殊条件下的桩基

      • 3.4.1 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4.2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4.3 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地基中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

      • 3.4.4 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4.5 坡地、岸边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4.6 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4.7 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 3.4.8 抗拔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3.5 耐久性规定

      • 3.5.1 桩基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现行国家标

      • 3.5.2 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桩基结

      • 3.5.3 桩身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应根据环境类别和

      • 3.5.4 四类、五类环境桩基结构耐久性设计可按国家现行标

      • 3.5.5 对三、四、五类环境桩基结构,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

  • 4 桩基构造

    • 4.1 桩基构造

      • 4.1.1 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     1 配筋率:

      • 4.1.2 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4.1.3 扩底灌注桩扩底端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见图4.1

      • 4.1.4 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

      • 4.1.5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

      • 4.1.6 预制桩的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使用中的受

      • 4.1.7 预制桩的分节长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及运输条件确定;

      • 4.1.8 预制桩的桩尖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辅助钢筋上,对

      • 4.1.9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按截面形式可分为管桩、空心方

      • 4.1.10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桩尖形式宜根据地层性质选择

      • 4.1.1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质量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 4.1.12 预应力混凝土桩的连接可采用端板焊接连接、法兰

      • 4.1.13 桩端嵌入遇水易软化的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和非饱

      • 4.1.14 钢桩可采用管型、H型或其他异型钢材。

      • 4.1.15 钢桩的分段长度宜为12~15m。

      • 4.1.16 钢桩焊接接头应采用等强度连接。

      • 4.1.17 钢桩的端部形式,应根据桩所穿越的土层、桩端持

      • 4.1.18 钢桩的防腐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 承台构造

      • 4.2.1 桩基承台的构造,除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

      • 4.2.2 承台混凝土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结构混凝土耐久

      • 4.2.3 承台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

      • 4.2.4 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5 柱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2.6 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 4.2.7 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应灌注素混凝土或

  • 5 桩基计算

    • 5.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 5.1.1 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与水平剪力)

      • 5.1.2 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低承台桩基,在

      • 5.1.3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计算各基桩的作用效应、

    • 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 5.2.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荷载

      • 5.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 5.2.3 对于端承型桩基、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

      • 5.2.4 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

      • 5.2.5 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

    •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 5.3.1 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

      • 5.3.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

      • 5.3.3 当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

      • 5.3.4 当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

      • 5.3.5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

      • 5.3.6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

      • 5.3.7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

      • 5.3.8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

      • 5.3.9  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

      • 5.3.10  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应通过静载试

      • 5.3.11 后注浆钢导管注浆后可等效替代纵向主筋。

      • 5.3.12 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在承台底

    • 5.4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 5.4.1 对于桩距不超过6d的群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下存在

      • 5.4.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

      • 5.4.3 桩周土沉降可能引起桩侧负摩阻力时,应根据工程具

      • 5.4.4 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当无实测资料时

      • 5.4.5  承受拔力的桩基,应按下列公式同时验算群桩基础

      • 5.4.6 群桩基础及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

      • 5.4.7 季节性冻土上轻型建筑的短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验

      • 5.4.8 膨胀土上轻型建筑的短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验算群

    • 5.5 桩基沉降计算

      • 5.5.1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允许

      • 5.5.2 桩基沉降变形可用下列指标表示:     1 沉

      • 5.5.3 计算桩基沉降变形时,桩基变形指标应按下列规定选

      • 5.5.4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应按表5.5.4规定采

      • 5.5.5 对于本规范表5.5.4中未包括的建筑桩基沉降变

      • 5.5.6 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其最终沉降量

      • 5.5.7 计算矩形桩基中点沉降时,桩基沉降量可按下式简化

      • 5.5.8 桩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按应力比法确定,即计算深

      • 5.5.9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5.

      • 5.5.10 当布桩不规则时,等效距径比可按下列公式近似计

      • 5.5.11 当无当地可靠经验时,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可按

      • 5.5.12 计算桩基沉降时,应考虑相邻基础的影响,采用叠

      • 5.5.13 当桩基形状不规则时,可采用等效矩形面积计算桩

      • 5.5.14 对于单桩、单排桩、桩中心距大于6倍桩径的疏桩

      • 5.5.15  对于单桩、单排桩、疏桩复合桩基础的最终沉降

    • 5.6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 5.6.1 当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

      • 5.6.2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点沉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

    • 5.7 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

      • 5.7.1 受水平荷载的一般建筑物和水平荷载较小的高大建筑

      • 5.7.2 单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5.7.3 群桩基础(不含水平力垂直于单排桩基纵向轴线和力

      • 5.7.4 计算水平荷载较大和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的带地

      • 5.7.5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和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 5.8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 5.8.1 桩身应进行承载力和裂缝控制计算。计算时应考虑桩

      • 5.8.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

      • 5.8.3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混凝土

      • 5.8.4 计算轴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一般取

      • 5.8.5 计算偏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

      • 5.8.6 对于打入式钢管桩,可按以下规定验算桩身局部压曲

      • 5.8.7 钢筋混凝土轴心抗拔桩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

      • 5.8.8  对于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5.8.9 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抗拔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

      • 5.8.10 对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桩,其桩身受弯承载

      • 5.8.11 预制桩吊运时单吊点和双吊点的设置,应按吊点(

      • 5.8.12 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混凝土预制桩、

    • 5.9 承台计算

      • 5.9.1 桩基承台应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承台弯距可

      • 5.9.2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正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

      • 5.9.3 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的弯距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 5.9.4 柱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 5.9.5 砌体墙下条形承台梁,可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弯矩

      • 5.9.6 桩基承台厚度应满足柱(墙)对承台的冲切和基桩对

      • 5.9.7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承台受柱(墙)的冲切,可按

      • 5.9.8 对位于柱(墙)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基桩,可按下列

      • 5.9.9 柱(墙)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墙)边、变阶处

      • 5.9.10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

      • 5.9.11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梁的受剪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 5.9.12 砌体墙下条形承台梁配有箍筋,但未配弯起钢筋时

      • 5.9.13 砌体墙下承台梁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斜截面的

      • 5.9.14柱下条形承台梁,当配有箍筋但未配弯起钢筋时,其

      • 5.9.15 对于柱下桩基,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

      • 5.9.16 当进行承台的抗震验算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 6 灌注桩施工

    • 6.1 施工准备

      • 6.1.1 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建筑场

      • 6.1.2 钻孔机具及工艺的选择,应根据桩型、钻孔深度、土

      • 6.1.3 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

      • 6.1.4 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机械。

      • 6.1.5 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等应作

      • 6.1.6 桩基施工用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

      • 6.1.7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

      • 6.1.8 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的性能指标,应符合

    • 6.2 一般规定

      • 6.2.1 不同桩型的适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2.2 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成孔过程

      • 6.2.3 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摩

      • 6.2.4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表6.2.4的要

      • 6.2.5 钢筋笼制作、安装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6 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最

      • 6.2.7 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直径大于1

      • 6.2.8 在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

      • 6.2.9 灌注桩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

    • 6.3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 6.3.1 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

      • 6.3.2 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期间

      • 6.3.3 废弃的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 6.3.4 对孔深较大的端承型桩和粗粒土层中的摩擦型桩,宜

      • 6.3.5 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设置应符合

      • 6.3.6 当在软土层中钻进时,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

      • 6.3.7 钻机设置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8 如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

      • 6.3.9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

      • 6.3.10 在钻头锥顶和提升钢丝绳之间应设置保证钻头自动

      • 6.3.11 冲孔桩孔口护筒,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

      • 6.3.12 泥浆的制备、使用和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6.3.

      • 6.3.13 冲击成孔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14 排渣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等方法,当采用抽渣

      • 6.3.15 冲孔中遇到斜孔、弯孔、梅花孔、塌孔及护筒周围

      • 6.3.16 大直径桩孔可分级成孔,第一级成孔直径应为设计

      • 6.3.17 清孔宜按下列规定进行:     1 不易塌孔

      • 6.3.18 旋挖钻成孔灌注桩应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及地下水

      • 6.3.19 泥浆护壁旋挖钻机成孔应配备成孔和清孔用泥浆及

      • 6.3.20 泥浆制备的能力应大于钻孔时的泥浆需求量,每台

      • 6.3.21 旋挖钻机施工时,应保证机械稳定、安全作业,必

      • 6.3.22 每根桩均应安设钢护筒,护筒应满足本规范第6.

      • 6.3.23 成孔前和每次提出钻斗时,应检查钻斗和钻杆连接

      • 6.3.24 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钻斗倒出的土距桩

      • 6.3.25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应采用清孔钻头进行清孔,

      • 6.3.26 钢筋笼吊装完毕后,应安置导管或气泵管二次清孔

      • 6.3.27 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28 导管的构造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3.29 使用的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

      • 6.3.30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 6.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 6.4.1 当需要穿越老黏土、厚层砂土、碎石土以及塑性指数

      • 6.4.2 钻机定位后,应进行复检,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

      • 6.4.3 钻进过程中,当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

      • 6.4.4 根据桩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通过试验确定混

      • 6.4.5 混凝土泵型号应根据桩径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管布置

      • 6.4.6 桩身混凝土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当钻机移位时,

      • 6.4.7 混凝土输送泵管宜保持水平,当长距离泵送时,泵管

      • 6.4.8 当气温高于30℃时,宜在输送泵管上覆盖隔热材料

      • 6.4.9 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20

      • 6.4.10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层中钻进时,钻杆底部活门

      • 6.4.11 压灌桩的充盈系数宜为1.0~1.2。桩顶混凝

      • 6.4.12 成桩后,应及时清除钻杆及泵管内残留混凝土。长

      • 6.4.13 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

    • 6.5 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

      • 6.5.1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

      • 6.5.2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5.3 灌注混凝土和拔管的操作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4 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对于充盈系数小

      • 6.5.5 全长复打桩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5.6 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80~100mm。

      • 6.5.7 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

      • 6.5.8 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单打法施工的质量控制应

      • 6.5.9 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反插法施工的质量控制应

      • 6.5.10 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复打法的施工要求可按

      • 6.5.11 当采用外管与内夯管结合锤击沉管进行夯压、扩底

      • 6.5.12外管封底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无水混凝土配料,经

      • 6.5.13桩端夯扩头平均直径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6.

      • 6.5.14 桩身混凝土宜分段灌注;拔管时内夯管和桩锤应施

      • 6.5.15 施工前宜进行试成桩,并应详细记录混凝土的分次

    • 6.6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 6.6.1 钻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杆应保持

      • 6.6.2 钻孔扩底桩施工,直孔部分应按本规范第6.6.1

      • 6.6.3 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孔口应予保护,应按本规范第

      • 6.6.4 灌注混凝土前,应在孔口安放护孔漏斗,然后放置钢

      • 6.6.5 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

      • 6.6.6 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

      • 6.6.7 人工挖孔桩施工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

      • 6.6.8 开孔前,桩位应准确定位放样,在桩位外设置定位基

      • 6.6.9 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

      • 6.6.10 修筑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护

      • 6.6.11 当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动性淤泥和

      • 6.6.12 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

      • 6.6.13 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落距

      • 6.6.14 当渗水量过大时,应采取场地截水、降水或水下灌

    • 6.7 灌注桩后注浆

      • 6.7.1 灌注桩后注浆工法可用于各类钻、挖、冲孔灌注桩及

      • 6.7.2 后注浆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6.7.3 后注浆阀应具备下列性能:     1 注浆阀应

      • 6.7.4 浆液配比、终止注浆压力、流量、注浆量等参数设计

      • 6.7.5 后注浆作业起始时间、顺序和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 6.7.6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     1

      • 6.7.7 当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

      • 6.7.8 后注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后注浆的各项工艺参数

      • 6.7.9 后注浆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 7 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

    • 7.1 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

      • 7.1.1 混凝土预制桩可在施工现场预制,预制场地必须平整

      • 7.1.2 制桩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并应

      • 7.1.3 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和电弧焊,当钢筋直

      • 7.1.4 预制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4的规

      • 7.1.5 确定桩的单节长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1.6 浇注混凝土预制桩时,宜从桩顶开始灌筑,并应防止

      • 7.1.7 锤击预制桩的骨料粒径宜为5~40mm。

      • 7.1.8 锤击预制桩,应在强度与龄期均达到要求后,方可锤

      • 7.1.9 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1.10 混凝土预制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制作允许偏差

      • 7.1.11 本规范未作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其他要求及离

    • 7.2 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

      • 7.2.1 混凝土实心桩的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2.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3 顼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4 取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桩叠层堆放

    • 7.3 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 7.3.1 桩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快速连接(螺

      • 7.3.2 接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焊接接桩

      • 7.3.3 采用焊接接桩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

      • 7.3.4 采用机械快速螺纹接桩的操作与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5 采用机械啮合接头接桩的操作与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7.4 锤击沉桩

      • 7.4.1 沉桩前必须处理空中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

      • 7.4.2 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

      • 7.4.3 桩打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帽或送

      • 7.4.4 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

      • 7.4.5 打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钢

      • 7.4.6 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4.7 当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

      • 7.4.8 当采用射水法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4.9 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应采取下列辅助措施:  

      • 7.4.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总锤击数及最后1.0m沉桩

      • 7.4.11 锤击沉桩送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送

      • 7.4.12 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4.13 施工现场应配备桩身垂直度观测仪器(长条水准尺

    • 7.5 静压沉桩

      • 7.5.1 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

      • 7.5.2 静力压桩宜选择液压式和绳索式压桩工艺;宜根据单

      • 7.5.3 选择压桩机的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7.5.4 压桩机的每件配重必须用量具核实,并将其质量标记

      • 7.5.5 当边桩空位不能满足中置式压桩机施压条件时,宜利

      • 7.5.6 当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采用引孔法压桩时,应配备螺

      • 7.5.7 最大压桩力不宜小于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

      • 7.5.8 静力压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5.9 终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现

      • 7.5.10 压桩顺序宜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并应符合

      • 7.5.11 压桩过程中应测量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

      • 7.5.1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分析原

      • 7.5.13 静压送桩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5.14 引孔压桩法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5.15 当桩较密集,或地基为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黏性

      • 7.5.16 对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钢桩等

    • 7.6 钢桩(钢管桩、H型桩及其他异型钢桩)施工

      • 7.6.1 制作钢桩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 7.6.2 现场制作钢桩应有平整的场地及挡风防雨措施。

      • 7.6.3 钢桩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6.3的规定,钢

      • 7.6.4 用于地下水有侵蚀性的地区或腐蚀性土层的钢桩,应

      • 7.6.5 钢桩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必须清

      • 7.6.6 H型钢桩或其他异型薄壁钢桩,接头处应加连接板,

      • 7.6.7 钢桩的运输与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6.8 当钢桩采用锤击沉桩时,可按本规范第7.4节有关

      • 7.6.9 对敞口钢管桩,当锤击沉桩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取土

      • 7.6.10 锤击H型钢桩时,锤重不宜大于4.5t级(柴油

      • 7.6.11 当持力层较硬时,H型钢桩不宜送桩。

      • 7.6.12 当地表层遇有大块石、混凝土块等回填物时,应在

  • 8 承台施工

    • 8.1 基坑开挖和回填

      • 8.1.1 桩基承台施工顺序宜先深后浅。

      • 8.1.2 当承台埋置较深时,应对邻近建筑物及市政设施采取

      • 8.1.3 基坑开挖前应对边坡支护形式、降水措施、挖土方案

      • 8.1.4 当地下水位较高需降水时,可根据周围环境情况采用

      • 8.1.5 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

      • 8.1.6 挖出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

      • 8.1.7 机械挖土时必须确保基坑内的桩体不受损坏。

      • 8.1.8 基坑开挖结束后,应在基坑底做出排水盲沟及集水井

      • 8.1.9 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

    • 8.2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

      • 8.2.1 绑扎钢筋前应将灌注桩桩头浮浆部分和预制桩桩顶锤

      • 8.2.2 承台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入槽宜采用平铺

  • 9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 9.1 一般规定

      • 9.1.1 桩基工程应进行桩位、桩长、桩径、桩身质量和单桩

      • 9.1.2 桩基工程的检验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

      • 9.1.3 对砂、石子、水泥、钢材等桩体原材料质量的检验项

    • 9.2 施工前检验

      • 9.2.1 施工前应严格对桩位进行检验。

      • 9.2.2 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检

      • 9.2.3 灌注桩施工的应进行下列检验:     1 混凝

    • 9.3 施工检验

      • 9.3.1 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

      • 9.3.2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验:     1

      • 9.3.3 对于沉管灌注桩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宜按本规范第9

      • 9.3.4 对于挤土顶制桩和挤土灌注桩,施工过程均应对桩顶

    • 9.4 施工后检验

      • 9.4.1 根据不同桩型应按本规范表6.2.4及表7.4.

      • 9.4.2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

      • 9.4.3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荷载试验对工

      • 9.4.4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动测法对

      • 9.4.5 桩身质量除对预留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等级检验外,

      • 9.4.6 对专用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特殊要求的桩基工程

    • 9.5 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

      • 9.5.1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近时,基桩的验收

      • 9.5.2 基桩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     1 岩土工程

      • 9.5.3 承台工程验收时应包括下列资料:     1 承

      • 9.5.4 承台工程验收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

  • 附录A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 A.0.1 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

  • 附录B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基本参数

    • B.0.1 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本参数可按

    • B.0.2 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基本参数

  • 附录C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

    • C.0.1 基本假定:     1 将土体视为弹性介质,其

    • C.0.2 基本计算参数;     1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

    • C.0.3 计算公式:     1 单桩基础或垂直于外力作

    • C.0.4 确定地震作用下桩基计算参数和图式的几个问题:

  • 附录D 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的附加应力系数 Α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 D.0.1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附加应力系数α、

    • D.0.2 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下角点的附加应力系数、

    • D.0.3 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系中点的附加应力系数α、

    • D.0.4 圆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边点的附加应力系

  • 附录E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ΨE计算参数

    • E.0.1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应按表E.0.1-1~表E.0

  • 附录F 考虑柱径影响的MINDLIN(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

    • F.0.1 本规范第5.5.14条规定基桩引起的附加应力应

    • F.0.2 考虑桩径影响的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将端阻力和

    • F.0.3  桩侧阻力分布可采用下列模式:  基桩侧阻力分

    • F.0.4  长、短桩竖向应力影响系数应按下列原则计算: 

  • 附录G 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砌体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

    • G.0.1 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砌体墙下条形桩基连续承台梁

  • 附录H 锤击沉桩锤重的选用

    • H.0.1 锤击沉桩的垂重可根据表H.0.1选用。 注:1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